郑州二中届高二文理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docx
- 文档编号:25391541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64KB
郑州二中届高二文理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docx
《郑州二中届高二文理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二中届高二文理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二中届高二文理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详解
郑州二中2019届文理分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
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
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
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
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
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
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
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
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
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
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
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
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
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
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
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
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
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
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B.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C.“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D.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
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
在一处平整的山坡,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
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
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
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
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上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说出的话语。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
”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
”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
“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
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她抚摸着小男孩的头,再看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我来到她们的面前。
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
我说:
“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
“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
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
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
女人对我说:
“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
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
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
”
或许是看到了我眼中的疑问,女人接着说:
“狗儿爹去了城里打工,那里挣钱多一些,家里就只有我和狗儿了。
”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一路来到了女人位于半山腰处的家里。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
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
我躺在外间屋原属于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儿子说:
“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的高,手一样的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
”
母亲说:
“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
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治好你的眼睛。
狗儿知道吗?
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它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
”
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
面对她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
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选自2016年第10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联系了医院,让朋友开车接母子二人去治病,面对他们的道歉“我”感到羞
愧,原因就是我知道得太晚,没能及时给小男孩治疗眼睛。
B.文章标题“捞月亮的母亲”含意丰富,既指为给孩子希望,母亲捞月亮;也指母
亲的做法,把“我”的迷途之心捞起,让“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C.文中人物虽然简单,但是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
形象时,借助了很多的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D.“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看到是母子二人;在午夜,这样的母子让“我”
“恐惧”;最后确认,他们只是普通的母子。
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5分)
6.针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结合文本和现实对其含意进行探究。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韩少功:
好小说要“始于情感,终于人物”
——《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韩少功
舒晋瑜
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因为他总能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深层动因,并以文字的形式,极端艺术化的手法诉诸作品。
与20世纪80年代贴着“先锋”标签的作家不同,韩少功算不得先锋派作家,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保持着先锋的姿态。
中华读书报:
《孤独中有无尽繁华》和《夜深人静》,收入了一些旧作,但是阅读时,不论翻到哪一页都能迅速吸引我看下去。
我觉得这才是好小说。
您对小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
韩少功:
文无定法,很难有个好小说的行业标准。
不过有些基础标准绕不过,比如标准之一,我归结为八个字:
始于情感,终于人物。
什么叫“始于情感”?
就是对笔下的东西有感觉,有情感,有某种冲动,不是搬个理念或者技巧来哗众。
什么叫“终于人物”?
就是要落实于人物,把人物写得鲜活、结实、丰富,不能成为一些华丽的影子和流行的标签。
没有这一条,玩结构、堆情节、秀文体,就都成了空中楼阁,画鬼容易画人难。
中华读书报:
您是最重视文体探索的中国作家之一。
是什么原因使您具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韩少功:
西方文学是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几乎都在学外语,都在做翻译,因此30年代至80年代的翻译质量总体上最高,使中国文学创作受益匪浅。
但后来的情况有些变化。
一是出版社热衷于
抢档期,拼市场,粗制滥造者多。
二是外语教学的应试化和功利化。
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才子,词汇量不算小,语法点都精确,肯定能考出高分,但一旦离开
课本,对很多寻常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常常是一脸茫然。
有一次我说到自己的知青经历,说“农村就是我的大学”,一个学西班牙语的博士竟然拒绝翻译,似乎觉得这句话不通。
这样的人来做文学翻译,岂不可怕?
我这里的意思是说,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眼下很多外语人才的文化修养不够。
当年梁实秋建议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来翻译一本外国文学,支了一招,但眼下实行起来太难。
中华读书报:
在您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
无论是《马桥词典》《山南水北》或是《日夜书》这种思考,在不同的年代是否也有一些变化?
韩少功:
当然会有变化。
这种变化,既是社会变化在产生逼压,也是自己知识和感受的变化在促成变焦。
两种变化交错,差不多就是古人所说“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
比如《爸爸爸》加上语言哲学,才会有《马桥词典》。
《马桥词典》加上中国的城镇化,才会有《山南水北》。
正常的作家都在不断地做这种加法。
写作就是吸收各种变化的过程,以便把感受积累做成一些“有意味的形式”,做出各种文字的形式感。
中华读书报:
您曾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对中国的文学评奖怎么看?
会不会觉得遗憾?
韩少功:
我没把获奖的作品读全,但相信大多数是实至名归,受奖无愧的。
即便有的写得不够好,但得到一些鼓励也不是坏事。
在这个圈子里混,得有平常心。
同行们都不容易,这是第一条。
不用太多时间,哪怕只有一、二十年,人们记忆中就没有奖不奖了,只会看作品好不好,这是第二条。
我也得过奖。
得奖时多想想第二条,没获奖时多想想第一条,这就比较好办。
中华读书报:
如果请韩老师自我评价在文坛中的地位,您会将哪个点确定为自己的坐标?
在中国文坛中,您认为自己的作品有何独特的价值?
韩少功:
文学生态需要多样性,大家各干各的事,不必要互相看齐。
中国是一个世俗化传统很强的社会,文学从来不缺烟火气,拿电视遥控器摁上一圈,你会发现一个个频道都充满着高分贝的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纸媒和网络上也差不多。
这大概算不上什么错。
但能不能更多关注精神的“上半部”,面对人和人性的一些难点,可能是我更有兴趣的工作。
上要着天,要有哲学和美学的远望;下要着地,有老百姓真情实感的和泥带水——我最喜欢读的作品就是这种。
至于写作,自己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谈不上什么“坐标”。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少功在创作上反感那些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的内容,他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
变革的深层动因,并诉诸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B.韩少功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是有变化的,是一个循环过程,如他的《马桥词典》是
在《爸爸爸》上产生的,《山南水北》又是在《马桥词典》上产生的。
C.韩少功认为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学习西方文学,不只是要有西方的
知识,更要理解西方的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D.韩少功虽然并没有贴着“先锋”标签,但他不断地努力,在进行文体、内容等方
面的探索,很长时间都保持着先锋姿态。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是一篇人物访谈,访谈问题的设置符合被采访的人作为知名作家的身份,针
对性强,围绕作品创作等展开设问,设问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技巧性较强。
B.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长于思考,善于探索,他认为西方文学给他很多启
发,是因为上个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大都在学外语做翻译。
C.韩少功对获奖抱有一颗平常心,对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并不在意,认为写
的不够好却获奖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鼓励,时间长了,人们只会关心作品本身。
D.韩少功从未停止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本身感受和认知的变化,和
古人所说的“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似。
E.韩少功非常低调,说写作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但也有自己的兴趣,如关注精神的
“上半部”,关注哲学和美学的远望和老百姓平常的真情实感。
9.韩少功认为,小说应该是“始于情感,终于人物”,结合文本及现实谈一下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体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
“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
“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
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
“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
“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
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
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
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
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D.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
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为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
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
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
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1)。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
(2)醉,狂歌五柳前。
【注】
(1)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2)接舆,春秋时期曾经“凤歌笑孔丘”的楚国。
14.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秋水日潺湲:
时值寒秋,山间泉水日复一日地缓慢流淌,潺潺作响,着一“日”
字,令人感觉到它始终如一的永恒。
B.倚杖柴门外:
刻画的是裴秀才的形象。
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柴门,
是典型的田园风物,表现了隐居生活。
C.“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写原野暮色,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
到半空的景象,此句历来为人称道。
D.首联和颈联写景,颔联和尾联写人,全诗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物我
一体,情景交融。
E.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通过运用“接舆”和“五柳”两例典故,主要表达了
作者不事权贵的思想。
15.“寒山转苍翠”一句中,“转”字用得十分精妙,说说其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杜甫《登高》中“,”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2)《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
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
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
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峪壑
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拟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
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
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③⑤B.②⑤⑥
C.②③④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
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
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
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
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19.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C.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6分)
太阳能与风能①,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
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郑州 二中届高二 文理 考试 语文试题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