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二十.docx
- 文档编号:25391406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66.84KB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二十.docx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二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二十.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前冲刺全国通用最新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二十
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1卷第三、第四大题为选考
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
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
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
弟,教师24人。
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监
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
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
印)、录事。
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
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
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
由博
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
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
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生徒多达千人。
律学、书学、
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限于十余人。
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
校有学生十来人。
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
名望好的学校保送生徒参加科举考试。
科
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
士、明法、明书、明算等。
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
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
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
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
科。
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
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
《礼记》、《左
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通三
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
进士科主
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
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
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
时有谚日: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
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
因为科举制度比较公平且机会相等,平民得以晋身,所以成为士族末
落、门第消融的起点。
科举制度除外,还有门荫和流外入流两种入仕渠道,门荫即晚辈承接前辈职务。
流外入
流指九品以下的官员通过考验,升职为品官。
唐初,以此二途入仕的为主流,后来唐太宗大力
推广学府,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
唐代教育的普及,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加强了
有效的行政管理,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盛唐时期,东亚多国遣送其贵族子弟来唐入学,又
将儒家文化传授国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是官办学校,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始设于唐朝。
B.国子监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建制完整,通过各种官职的设置,进行政务或教学工作。
C唐朝国子监的学生称为生徒,都来自贵族和官宦人家,国子监“六学”根据其地位的高低
进行招收。
D.“六学”教学内容根据对象而设,向地位高的生徒传授儒家经典著作,向地位低的生徒教
授实用学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朝科举制度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其时间的安排、针对的人群各有不同。
B.生徒中的“通五经者”,除“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外,比他人还要多学《孝经》、《论语》。
C.“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保送的生徒、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两个来源,表明人才发展的渠
道多样化。
D.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在说明“明经科”的考试录取比“进士科”的考试录取
容易的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荫”和“流外人流”是科举制度外的两种人仕途径,在唐初,曾为人仕的主要途径。
B.科举制度之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是因为它能使才华出众的平民有机会
得以晋身。
C。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发展,最终取代了传统的九品中正制,彻底消除了传统土族的特权。
D.唐代教育的普及,不仅对唐代社会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也有较大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戚继光,字元敬。
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
继光幼倜傥,
负奇气。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改佥浙江
都司,充参将。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
寻会俞大猷兵,围
汪直余党于岑港。
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
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
给事中罗嘉宾等
劾继光无功,且通番。
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
乌俗称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
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
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
贼遁去,乘虚
袭台州。
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
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
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隆庆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
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
台。
略言:
“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
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
请跨墙为台,
睥睨四迭。
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
令戍空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
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
昃,植立不动。
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五年秋,台功成。
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
久
之,土蛮犯辽东,继光急赴,偕辽东军拒退之。
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
自顺义受封①,
朝廷以八事课边臣,三岁则遣大臣阅视,而殿最之。
继光用是频荫赉。
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
继光悒悒不得志,强
一赴,逾年即谢病。
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
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
继光
亦遂卒。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节)
注:
①顺义受封:
指在此之前,俺答汗受封为顺义王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
B.令戍卒画地受工冼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
C.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燃边卒木强r-以军法将不堪广请募浙人为一军/倡勇敢/
D.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燃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督同知,明代军事职官名称,从一品,协助左右都督管理本府所辖都司、卫所。
B.古人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自己的名称,如鸡鸣、黄昏。
“日昃”指太阳
偏西,约下午一点到三点。
C.太子太保是东宫官职之一,负责教习太子。
明清时常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
官衔加给重臣近臣。
D.古代用“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功的高低或先后次序,上等称为“殿”,下等称为“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继光少有大志。
他身为将门之后,从小洒脱不拘,有非凡的志气。
虽然家庭贫寒,但
非常喜欢读书,通晓经史大义。
B.戚继光治军有方。
初人浙,他发现所辖卫所军队战斗力不强,于是从中挑选精悍的士
兵,进行特殊训练,研制并更新武器,练成了名闻天下的“戚家军”。
C.戚继光战功显赫。
在东南抗倭战争中先后九次击溃敌军,俘获、斩杀了敌军一千多人,
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
这和他号令严明,赏罚公平有很大的关系。
D.戚继光创建了空心敌台。
他认为蓟镇的周边城墙,绵延二千里,如一处有缺陷,那么整
个坚固的长城就会成为废物,于是建议修建既可节省费用又可观察四方的空心敌台。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2)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
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保定途中偶成
郭登①
白璧何从摘旧瑕,才开罗网向天涯。
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岂有鸩人羊叔子②,可怜忧国贾长沙。
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
【注】①郭登:
明朝靖边大将。
曾以破瓦剌功,封定襄伯。
英宗复辟,因事谪戍甘肃。
卒赠
侯,谥忠武。
②羊叔子:
名祜,西晋名臣。
与吴将陆抗隔江对垒。
陆抗生病,羊祜派人送药,众
人怀疑有毒,独有陆抗说“岂有鸩人羊叔子”,服之不疑。
8.本诗颔联极为精妙,请赏析其主要表现手法。
(5分)
9.有人说郭登此诗充满怨愤之情,其因何而怨?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通过摹写行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之高险
的两句是“________,。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
文帝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
“”的结局。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两句从
内外两个方面指出了一个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选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I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
(25分)
铜石象棋
老缺
老石爱棋,就像叶公好龙一样。
叶公爱假龙,不爱真龙;老石爱棋,爱看不爱走。
他是又爱
又怕,想走,怕输,赢不了。
可他棋艺太差,人们叫他臭棋篓子。
他可以站在人家身后看一晚
上,叫他走,他在板凳坐下来,走一步,他就起来了说,我不走了。
人家说,光看不走,不准你
看。
他笑笑,站在旁边,还不停地说,走车,跳马,炮打过去啥。
老石不会走棋,他有一副好棋。
象棋见过不少,木的象牙的石头的磁的塑料的——各种各
样,举不胜举。
可老石一副棋真的很少见,棋身是磁的,包边是铜的,黄铜,一个个棋子磨得锃
亮,金灿灿的。
一方是白底红字,一方是白底蓝字,字是颜体,浑厚有力,还上过中央电视台鉴
宝栏目,好多人想买,还有人想买去巴结市长,老石不卖,他说这是祖传的,只能看,不能卖。
昊副市长好棋很有名气,他棋下得好,参加过市里象棋大赛,有名次,还是前十名呢。
吴副
市长爱棋,他还喜爱收藏象棋,据他秘书小毛讲,昊副市长的家真像个象棋博物馆,什么样的象
棋都有。
这几天,市政府门前的桥上,突然冒出个棋摊子,不少人围在那里下棋,吴副市长的车开过
来开过去也没有在意,小毛却很好奇,还把头伸出窗外看过好几回,就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他
叫门卫去赶过,门卫告诉他说,是摆棋摊子的。
小毛就有点火了,竞有人敢在政府门前摆棋摊
子,他挤进人群,当时眼睛就睁得像牛眼睛一般大,他棋见得多,从没见过这种棋,就更来气了,
快走快走快走,这里不是你摆棋的地方。
老石看了毛秘书一眼,不恼也不火,笑眯眯地收棋走了。
老石一走,小毛就后悔不迭,眼看到手的棋叫他轰走了,他每天看着大桥,桥上再也没有老
石的影子。
小毛心里不是滋味,跟市长这么多年了,知道市长爱棋如命,他要是把这副棋搞到
手,他觉得他的地位和生活一定会改变。
小毛到处打听老石的下落,他跑遍了市里的棋摊子,有人告诉小毛说,那个臭棋篓子是山
背石头湾的。
石头湾吴副市长去过,是哪一年就记不清了,小毛也记不大清楚,因为路太难走,
坑坑洼洼的,车子开得往左边倒,再往前走就往右边倒,去了一回小毛就不敢去了,生怕翻车掉
进山沟。
老石住在石头湾,小毛要想得到这副棋,就得去石头湾。
小毛去过三回,老石总是笑,什么
话也不说,小毛嘴皮说破了,老石也不理,还幽默地说,不见鬼子不挂弦。
他要见的是昊副市
长,不是秘书小毛。
小毛没有办法,想要得到这副棋,只好请吴副市长出马了。
石头湾是个穷村,市长听过石
头湾的治贫方案,开完会,说去,但事情太多,一直没有去。
听了小毛的汇报后,就很想去石头
湾看看,到了石头湾,小毛带着昊副市长直接去了老石的家,老石很热情,烧茶倒水,递烟搬凳,
就是不提象棋的事。
小毛又是眨眼又是做手势,老石只说石头湾处处都是宝,完全不理小毛。
吴副市长听得很仔细,不时地点点头。
老石说得差不多了,最后说,他想跟市长走盘棋,不知市
长敢不敢走。
小毛笑起来说,你要和市长走棋,我和你打个赌,你要是输了,就把棋子交出来。
老石说,
我要是赢了呢?
小毛说,这怎么可能呢?
吴副市长笑笑说,那我就向你请教了。
老石起身就向山
里走。
小毛急着喊起来,你往哪去,不是说走棋的吗?
老石笑着说,棋在山上。
路不好走,又窄又
陡,一段石子路、一段泥巴路,走得市长浑身冒汗,小毛气喘吁吁。
到了半山腰,出现了一个石
料场,有各种各样的雕刻,目不暇接,昊副市长解开衣服,喘着粗气说,原来这里全是宝哇。
老
石站在一副石头象棋前说,吴市长,咱俩杀一盘?
吴副市长看着巨大的象棋,很惊讶,一个棋子足有四五十斤,棋盘有四五十米,他大脑里闪
过很多画面,笑起来说,我输了。
吴副市长再也不下棋了,三天后,石头湾开始修路了——吴副
市长铲了第一锹。
三年后,不少人到山里来下巨匠石象棋,石头湾人开心地笑了。
一天,昊副市长意外地收
到一个包裹,一个红木箱子里装着一副铜石象棋,吴副市长拿着一个棋子,眼睛湿润润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写人虽着墨不多,善用细节写人。
“他笑笑,站在旁边,还不停地说”,用看似简单的
动作描写,写出老石对人们的态度,也写出老石对象棋的情感。
B.小说设计精巧,善于铺垫。
“他棋艺太差,人们叫他臭棋篓子”,表明人们对老石棋艺的评
价,这种普遍的说法让老石难以承受,最后送出祖传的象棋。
C.小说善用俗语,增强了生活色彩、趣味。
“不见鬼子不挂弦”,借广泛流传的电影中的台词
来表明老石做事的底线,又使对方不至于难堪。
D.小说情节个别地方设计不严谨。
“他跑遍了市里的棋摊子”,以小毛的身份、工作特点,他
不可能知道市里所有的棋摊,更不可能亲自去找。
E.小说中人物多次用激将法但目的不同。
小毛用激将法,是想得到老石的象棋;老石用激
将法是想让吴市长感受石头湾人的辛苦。
(2)小说中“老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铜石象棋”为题目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起笔于“老石”,收笔于“吴副市长”,是否行文混乱、矛盾?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
点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
(25分)
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
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
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他,就是被评为2015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之一的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
1930年5月,阎肃生于河北保定。
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
从艺65年,他创作了1000多件作
品,而且每个时代都有经典问世,是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
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开
始,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红灯照》《忆娘》等一部又一部的红色剧作;从一首传唱至今的《我爱
祖国的蓝天》,到《军营男子汉》《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
都成为留驻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他65年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
“要让好歌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
”铁肩
担道义,传播正能量,他扛起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
1962年,国家刚刚经历3年困难时期,许多人困惑:
新中国该往哪里去?
共产党、社会主义
好不好?
阎肃受小说《红岩》启发,决定创作《江姐》,为我们的党提一提气,为人民鼓一鼓劲。
伏案l8天,阎肃完成《江姐》初稿。
拿回团里讨论,许多人感动得落泪。
他又怀揣剧本,和编导
人员几下四川,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并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
作者,终于创作出经典之作《江姐》。
《江姐》掀起了全国上下火热的“红梅旋风”。
从1964年9月
起,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演257场。
几乎全国的剧团都在排《江姐》,仅在上海,就有6个剧
团在同一时段同城演出。
到今天,5次复排1000多场,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
而它歌颂
的“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感觉军装掉价了、军人贬值了,他用《军营男子汉》的响亮歌声告诉人
们,天下最棒的男人是军人;长期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国防意识渐渐淡化,他创作的一首《长城
长》,唤醒了多少赤子情怀;社会上有一阵子恶搞红歌、歪曲主旋律,他站出来坚决抵制,并在歌
坛发起“大唱红歌、抵制恶搞”的倡议,还连续3年担任中国红歌会评委;面对海峡两岸的融冰
之旅,他用《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京腔京韵的歌曲,呼唤着多少海外游子思念祖国
母亲的心。
从革命年代走来,编过样板戏的阁肃对流行文化却毫不排斥,还可以说是个“时尚老头”。
很多跟阎老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爱听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千里之外》,他还喜欢李宇
春并自称“老玉米”,他创作的《雾里看花》《北京的桥》也充满了时尚元素。
“《江南style》、《小苹
果》……阎老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仅跟随潮流,还去探究背后流行的原因。
”空政文
工团创作室的舒楠介绍,2008年,自己创作电视剧《十万人家》的主题曲时遇到瓶颈,阎肃建议
他将歌写成“周杰伦式说唱音乐”,结果效果非常神奇,“阎老太超前了”。
“阁老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一个作家。
回顾他的作品,不论是立意,还是创作手法,都是
紧跟着时代又具有引领效果的。
”著名作曲家温中甲如此评价。
不仅如此,阎肃还始终以培育新人为己任,关怀爱护、积极推介年轻人,并用自己的人格魅
力感染和教育青年演职人员。
“当我看到好的作品,就会有一种冲动,想把它推出去,让人们都知道它,都欣赏它。
《常回
家看看》就是这样被我推上春晚舞台的。
”阎肃说,“那年,歌手陈红拿着这首歌找到我,当时我
一看就觉得是首好歌,就推荐给总导演陈雨露。
歌曲一经推出,反响强烈,感动了很多人。
这
样的事,几乎在我策划的每届春晚都会发生。
”
“阎老常对我们年轻人说‘不要看你演了多少,而要看你留下了多少;不要看你留下了多
少,而要看别人记住了多少。
”’空政文工团演员、第五代江姐扮演者的王莉说,“阎老对我们小辈
的关心体现在点点滴滴,他抽烟,但是从来没有在我眼前抽过一根烟,这是对声乐演员的保护”。
“当年我演唱的《变脸》也是阎老创作的歌词,他不厌其烦地改动歌词,使这首歌达到最好
的艺术效果。
这首歌后来获得了很多荣誉,也被全国很多的变脸演员所使用。
后来,他跟我
说:
‘我们不要他们的版权费,这首歌是公益性的歌曲。
’他那种博大胸怀也深深感染了我。
”空
政文工团副团长的歌唱家陈小涛回忆道。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阎肃平易近人,非常谦逊,从不要大牌,也不摆老艺术家架
子。
担任众多比赛和评奖活动的评委时,他是出了名的“只认作品不认人”,并且还告诫其他评
委不要搞小圈子。
耄耋之年,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
艺晚会的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时,每次开策划会他都是第一个来,每次排练节目他总是最后一
个走,13次节目审查他次次都是提前到场。
如今,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
2016年2月12日凌晨三时,他平静地离开了尘世。
“文坛
泰斗满腹经纶巨笔生花花鲜秀中华,时代楷模一腔赤诚大德流芳芳馨沁人间。
”34字的挽联诠
释了他一生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辈子为信仰而歌、为时代放歌、为强军高歌的炽
热情怀。
(摘编自《光明晚报》)
相关链接:
①除了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外,阎肃在幕后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参与策划了《祖
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100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还先后为20多届中
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青歌赛出谋划策,被公认为“智多星”、“点子王”。
(凤凰网《您走了,歌还在》)
②阎宇说,父亲没教过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那就是与人为善,尊重身边的
每一个人。
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阎肃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笑上身大声打招呼。
(南宁新闻网《著名词作家阎肃逝世》)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阎老都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可谓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他的
所有作品都深受大家喜爱。
B.阎肃创作了许多至今传唱不衰的军旅歌曲,如《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长城
长》《前门情思大碗茶》。
C.阎肃认为,艺术家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品要走在时代前面,符合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
D.阎肃虽然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但是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流行文化毫不排
斥,有时还会在自己的作品中积极吸纳一些时尚元素。
E.阎肃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子女照顾和教育的时间较少,但他相信身教重于
言教,儿子阎宇从他身上学到了要与人为善,尊重每一个人。
(2)文章开头引用感动中国人物栏目组给阎肃的颁奖词有何作用?
(6分)
(3)从艺65年,阎肃在艺术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
请简要概括。
(6分)
(4)阎肃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极富人格魅力。
这种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
全文简要分析。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转基因是好是坏不能__。
(2)在一些西方消费者的概念里,“中国制造”仍意味着质量低劣。
但美国的一些媒体近日
指出,“中国制造”已与过去不可,很多产业已变得高度专业化。
(3)企业给职工发节日福利,原本就有“两个层次”或曰“两个渠道”,一是企业自有资金发
的,一是工会经费发的,两者不可____。
A.混为一谈同日而语一概而论B.-概而论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C.-概而论同日而语混为一谈D.混为一谈一概而论同日而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6年我市商品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前 冲刺 全国 通用 最新 高考 复习 语文 第二次 模拟 检测 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