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学案人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清风语文.docx
- 文档编号:25390228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31KB
精品教案学案人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清风语文.docx
《精品教案学案人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清风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案学案人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清风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教案学案人教版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案清风语文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之”的用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
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
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
(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
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
教师:
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
(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
教师指出: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
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
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
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
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
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
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
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
小结:
“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无限风光在险峰”。
)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
)
小结: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
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
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
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
到什么地方结束?
(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
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后一点呢?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
(华山。
)哪一个是别名?
(褒禅山。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
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
(后洞,下文可证。
)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
(“仆”后省“于”。
)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
(西面。
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
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
“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
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
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
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
它(代仆碑)。
(4)前“其”:
代词。
它(代“穴”)。
后“其”:
代词。
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
代词。
它(代后洞)。
后“其”:
代词。
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
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
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
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
(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
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
“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
“问其深”——写所问。
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
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
前洞——后洞。
再提问:
后洞的特点是什么?
(“窈”“寒”“深”。
)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
“愈深”“愈难”“愈奇”。
)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怠”。
)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
“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
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
“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
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
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
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
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
(1)全班学生齐背;
(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
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
“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
“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
“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
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
(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
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
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之”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追问:
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
(“何可胜道也哉”。
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
小结:
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
‘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
‘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
”(《吕氏春秋?
察传》)
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
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
(《小石潭记》。
)
再问:
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
(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
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
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
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
“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
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
①观察。
例:
A。
②景象。
例:
B、E。
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
例:
D。
④对事物产生看法。
例:
C。
名:
①名义。
例:
D。
②命名。
例:
A、B、C。
③著名。
例:
有仙则名。
④说明、说出。
例: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
①文字。
例:
A、B、C。
②文章。
例:
D。
③纹理。
例:
文理有疏密(《活板》)。
④掩饰(读wèn)。
例:
E。
求:
①寻找。
例:
B。
②请求。
例:
D。
③探究。
例:
A。
④索取、要。
例:
C。
舍:
①房屋。
例:
屋舍俨然。
②筑室定居。
例:
始舍于其址,③同“捨”(读shě),放弃。
例:
便舍船,从口入。
言:
①言语、言论。
例:
以空言求璧。
②说。
例: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
①高山。
例:
险以远。
吾与汝毕力平险。
②险要。
例:
江山险固。
孰:
①谁。
例:
其孰能讥之乎。
②通“熟”,仔细。
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
①经常。
例:
千里马常有。
②平常。
例:
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
更。
例:
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
帮助。
例:
无物以相之。
父(fǔ):
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
例:
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褒禅山记 精品 教案 学案人教版 必修 清风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