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高中历史专题十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 文档编号:25382875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82.56KB
衡水高中历史专题十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衡水高中历史专题十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高中历史专题十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水高中历史专题十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专题十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专题是世界现代史中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考查的重点:
一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政策及特点,特别是产生的影响。
二是本专题多从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进行考查,特别是考查政府如何发挥发展经济的职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民生。
三是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并与苏联经济模式进行比较,为今天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提示: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一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Z
关键词:
基本矛盾、供需失衡、自由放任、国际关系恶化、法西斯主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__基本矛盾__,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2)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__分期付款__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时任总统胡佛的__自由放任__政策加剧了危机。
2.爆发:
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此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
范围特别广、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实行__货币贬值__,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__民主制度__摇摇欲坠。
〔跟踪训练〕
1.(2018·泸州三模)根据查尔斯·斯帕尔1896年的统计,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
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
这一现象表明( D )
A.经济发展必然引发社会危机B.阶级对立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C.追逐财富成为时人普遍愿望D.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
【解析】 根据“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
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可知,美国贫富分化严重,贫富悬殊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D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贫富悬殊严重,无法体现经济衰退,排除B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时人普遍愿望”,排除C项。
考点二 罗斯福新政
Z
关键词:
国家干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生产关系调整
1.背景
(1)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时任总统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2)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2.主要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
通过《__全国工业复兴法__》,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调整农业生产。
(4)实行社会救济和__以工代赈__。
3.主要特点
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__全面干预__。
4.实质: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__生产关系__进行的局部调整。
5.影响
(1)积极——直接影响:
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间接影响: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深远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2)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K
运用多种史观多角度认识罗斯福新政
(1)从现代化史观看:
罗斯福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经济模式,应对和缓和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探索出了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从社会史观看:
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从生态史观看:
罗斯福新政中减少农业耕作面积、修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文明史观:
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某些文明成果,挽救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文明,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交融。
〔跟踪训练〕
2.(2018·南充三模)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
他说“要取得成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
”为此他采取了( A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C.规定最高工作时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解析】 从材料“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章程,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排除;C、D两项是保障工人利益的措施,排除。
3.(2018·深圳一模)1935年5月27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
到了年底,报纸将“最高法院下达判决,怒怼新政”选为1935年的年度新闻。
这反映了( D )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受到挑战B.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
C.新政危害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
【解析】 材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可见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扩大行政机构(总统)的职能,此时的最高法院对总统权力进行制约,正说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得到维护,从而维护了美国民主制度,故A、B、C三项错误。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Z
关键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混合经济、福利国家、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知识经济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依据__凯恩斯主义__经济理论,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处于“__滞胀__”时期。
2.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
国家利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地社会服务。
(3)内容:
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保险、失业、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4)发展过程
①出现: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政策调整,使“__福利国家__”发展起来。
②日渐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③继续发展:
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④缩小: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5)评价
①缓解了__社会矛盾__,扩大了社会消费。
②使一些国家的__财政支出__扩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影响:
第三产业兴起,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4.“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__知识经济__为基础、以__信息技术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内容: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
(3)影响:
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跟踪训练〕
4.(2018·濮阳三模)下面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对于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D )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农业发展缓慢,国家经济明显出现了严重滞涨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 表格显示联邦德国和美国在第三产业的投入上比例上升,和农业和工业相比,体现出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A项错误;社会福利政策表格没有体现,B项错误;国民经济并不是衰退,C项错误。
5.(2018·青岛5月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 B )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3
5.5%
47.2%
48.3%
1963~1967
3.3%
43.5%
53.2%
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A项错误;由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下降,而第三产业是在提高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第三产业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这表明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外贸易的发展,故C项排除。
一、考查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渗透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史料实证等历史素养
体验1 (2018·全国卷Ⅲ·34)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C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解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时期工人工资在逐渐减少,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C项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时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不正确;材料所述工人工资的降低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所致,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产业结构调整,B项不正确;工人工资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支出没有必然联系,D项不正确。
二、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实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2)表现
①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②生产关系调整:
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金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阶级关系变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新中间阶层”兴起,它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成为战后发达国家中人口比例最大的社会阶层,使阶级对立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体验2 (2017·全国卷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解析】 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项正确。
体验3 (2017·天津·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
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
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
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
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
【答案】
(1)经济高速增长。
凯恩斯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
(3)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
因此,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即可作答;第二小问结合凯恩斯主义及其具体内容作答。
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1975年底……物价大幅度上涨”,而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物价大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联系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领域的基本矛盾作答;第三小问根据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的“滞胀”特征分析作答。
第(3)问考查开放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肯定凯恩斯主义的作用并正视其不足,言之有理即可。
一、选择题
1.(2018·衡水中学四调)1929年后,世界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
1933年6月,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这说明( A )
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
B.自由放任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协调机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效不大
【解析】 “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说明经济危机引起贸易壁垒,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A项正确;B、C两项和D项说法错误。
2.(2018·宝鸡三模)1932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说:
“我国今后一百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
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
”这里的“传统”指的是( B )
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D.孤立主义
【解析】 经济危机之时胡佛政府仍然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正是这一思想体现,B项正确;A项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经济政策;C项是罗斯福时期奉行政策;D项是一战时期奉行政治理念。
3.(2018·开封三模)一战前,英国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食利阶层,这一阶层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以此获取利润,在国内大量修建狩猎场和赛马场。
这一变化反映英国( C )
A.国际金融竞争力下降B.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社会创新氛围不足D.第三产业得以兴起
【解析】 庞大的食利阶层依靠国外投资获利,这不利于社会创新的开展,故C项正确;“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说明其国际金融竞争力较强,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英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第三产业在此之前早已存在,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4.(2018·银川)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
基于此种分析,要消除经济危机应该( A )
A.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收益
B.通货膨胀,增加国民收入
C.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
D.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
【解析】 材料中认为经济危机源于“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那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收益,便有效预防了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膨胀通货并不能增加国民收入,故B项错误;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是度过经济危机的措施,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降低银行利率与材料中“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并不相关,故D项错误。
5.(2018·全国名校联盟五)下图是美国某一时期有关某事件的系列漫画。
据此漫画中的信息可知( C )
A.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力度加大
B.人们生活日益追求平淡自然
C.自由市场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D.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并不显著
【解析】 从材料中的“1929、1932”等时间来看美国正在经历经济危机,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正在受到沉重打击,所以选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政府仍然是自由放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们生活日益追求平淡自然只是表面现象,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罗斯福新政尚未开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6.(2018·滨州二模)1941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戴维斯的回忆录《莫斯科行动》出版。
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为莫斯科“大清洗”辩解,而这不仅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
这反映出美国( C )
A.借机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
B.意欲借苏联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
C.抑制法西斯寻求合作的宣传需要
D.意图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局势
【解析】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展新政,逐渐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阴影,时间不符,排除A、B两项;冷战开始的时间是二战后的1947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题干中,1941年美国对苏联以正面评价为主,甚至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高度重视,结合时代背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法西斯势力猖獗,为应对共同的敌人,美国改变外交策略,寻求与苏联合作,故选C项。
7.(2018·广东二模)1979年,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后,世界各国的美元大量流向美国,五年内美元综合汇率上升59%,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
1985年,日、德、英、法四国为配合打压美元汇率而抛售美元,很快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超过100%。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 B )
A.发达国家联合应对全球化
B.国家干预经济形式有新发展
C.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解析】 材料“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日、德、英、法四国打压美元汇率而抛售美元”反映了美国与英法等四国的矛盾,并不能说明发达国家联合应对全球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美国与英法等国家提高利率或抛售美元,体现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干预经济形式有新发展,故B项正确;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并不能说明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8.(2018·赤峰4月模拟)下表是部分福利国家社会福利支出占国民总产值比例表(单位:
%),对下表信息分析最准确的是下表( A )
年份
法国
德国
瑞典
英国
1960
14.1
17.1
15.6
12.4
1970
26.3
27.8
27.4
19.6
1980
30.9
26.6
33.2
20
1985
34.2
25.8
32
20.9
(资料选编自ACochrance,ComparingWelfareState,London,1993,P243)
A.福利国家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相关
B.反映了西方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C.福利国家是自由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D.马歇尔计划为之实行奠定物质基础
【解析】 根据表中1960年~1985年四个国家社会福利支出占比的变化,结合当时各国的时代背景,可知福利国家发展与各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相关,故A项正确;西方的黄金时期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初,B项不能整体反映材料,排除;福利国家是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为调整国家收入分配而采取的措施,不是自由主义发展的产物,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仅仅是战后对欧洲实行的经济援助,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9.(2018·K12联盟)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公布“新经济政策”,宣称美国将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削减100%的对外援助。
美国的这一做法( A )
A.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
B.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C.遏制了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D.导致美元丧失了世界影响力
【解析】 “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意味着原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发生重大变革,即选A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到经济危机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的这一做法并未遏制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未导致美元丧失了世界影响力,美元仍然具有世界影响力,所以C、D两项均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10.(2018·湖南师大附中一模)下表是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英国国民总收入的变化表
全国工资总数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地租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19世纪
48%
39%
10~13%
20
世纪
1920~
1929年
59.7%
——
——
1950~
1959年
72.4%
22.7%
4.9%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D )
A.工业化瓦解了传统社会结构
B.自由贸易促进国民收入提高
C.社会分配的不合理现象扩大
D.国家干预原则得到不断加强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利润与地租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降低,全国工资总数在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说明国家在采取干预措施,调整社会财富分配,故D项正确;工业化推动社会结构的改变,而不是瓦解,且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表格只是体现国民收入组成中的比例变化,并没有说明国民收入的增加,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分配的现象,而是强调国家干预原则得到不断加强,排除C项。
11.(2018·高考模拟历史调研卷一)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人们通常称它作“英国病”,为根治“英国病”撒切尔夫人开出了另一个处方:
“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
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
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衡水高中历史专题十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衡水 高中历史 专题 十六 罗斯福 新政 当代 资本主义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