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复习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5379605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25KB
马哲期末复习整理.docx
《马哲期末复习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期末复习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哲期末复习整理
马哲期末复习整理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P2-3)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哲学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P7)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P24)
恩格斯在总结概括了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之后说: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的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事实?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4.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意志?
(P25-26)
列宁对物质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什么理论意义?
(P26)
第一,坚持了物质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什么?
(P27)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极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物质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对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7.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
(P35-36)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8.对立统一规律识时务发展的根本规律(P36)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列宁指出: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9.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P37)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叫做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自身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的转化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作用:
(1)斗争双方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发展创造条件
(2)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条件。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相互关系?
(P38-39)
时时事事存在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事物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事具体的、特殊的。
特殊性表现在: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分为:
矛盾群中分为根本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对矛盾中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问题的关键。
1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P39)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质是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度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做关节点或者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事物就转化为他物。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过程中存在局部质变,质变中也有量上旧质的的收缩和新质的增加。
1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P40)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食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 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取其长而留。
13.规律及其客观性(P46)
(1)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
14.意识有哪些作用?
(P48-49)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1)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54)
15.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6.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有哪些?
(P55-56)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1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P57了解)
在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的唯物主义路线。
唯物辩证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辩证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把人的认识看成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18.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P58-60):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人们不可能将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19.真理的客观性有哪些?
(P62)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63)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2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66-68)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及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83)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P84-85)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P90-91)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P9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是什么?
(P112-113)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1)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5.所谓资本原始积累(P122),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6.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P125-126)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及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二者是统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劳动的二因素。
26.什么决定商品价质量?
(P126)
决定商品价质量的不是生产商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27.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P128)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8.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P128-129)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具有五大基本功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29.(P129)商品生产者具有两重性:
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0.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成为资本(P133-13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式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
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指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消费者在购买之后,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价值即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因此,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31.关于剩余价值(P136-137)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增殖过程。
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
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所谓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的形成过程。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他原有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32.为何划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P137-138)
(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2)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可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该把它去和全部资本相比。
用公式表示为:
m’=m/v
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即工资)。
由于公认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3.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P138-139)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34.关于资本积累(P140-141):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的规模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所以,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
35.关于技术构成(P141)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来看,资本可分为不变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
v来表示。
36.资本循环周转与再生产(P142-144)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产品资本再循环过程重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
本阶段,产品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此阶段,产品资本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此阶段产品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品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品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之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品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37.(P144)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3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P145-146)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
为了得到尽可能搞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 复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