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5379061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84
- 大小:1,008.83KB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的
整
体
性
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__C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A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B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D__。
1.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组成要素
水文、生物、气候、土壤、地貌。
2.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途径
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3.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4.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平衡功能。
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
[图解考点]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借助上图,可做如下理解。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
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
水文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大气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
土壤
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生物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
3.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
大气
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生物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文、
地形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岩石
地壳表层的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4.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
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或鱼类生存造成影响。
[题组冲关]
1.(2018·安徽安庆模拟)古湖泊是历史上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
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最初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湖泊,此后随着气候的变迁和海平面的变化,湖泊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因注入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
如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
据此完成
(1)~
(2)题。
(1)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向北推进B.向南推进
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2)在莱州湾南部海岸线的变化过程中( )
A.古湖泊面积增大B.古湖泊距海渐近
C.河流流程加长D.河流流速减缓
解析:
(1)A
(2)C 第
(1)题,古湖泊位于现在的莱州湾南部海岸线以南,而古湖泊本就是原来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而成的,说明原来的海岸线在古湖泊附近,因此可判断海岸线总体向北推进。
选A。
第
(2)题,莱州湾南部海岸线向北推进的过程中,湖泊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使得古湖泊距海渐远,B错误;不断有河流挟带泥沙注入古湖泊,泥沙淤积使得古湖泊面积逐步变小直至消失,A错误;因为海岸线向北推进,河流由南部的源头北流入海,其流程加长,C正确;河流的流速不受海岸线变化的影响,D错误。
选C。
2.(2018·山东济南质量调研)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如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2)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是( )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解析:
(1)B
(2)C 第
(1)题,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循环的过程,故A项错误;④环节表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圈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加重,故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B项正确;碳排放量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自然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人类的生产活动无法改变岩石圈物质循环,故D项错误。
第
(2)题,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格局,故A项错误;建设水电站后会减少洪涝灾害,故B项错误;发展火电站会导致温室气体增多,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故C项正确;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大气污染,故D项错误。
3.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 )
A.①开采的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解析:
(1)C
(2)B 第
(1)题,①开采矿产时会对水圈造成污染;②燃煤排放的废弃物主要是CO2和烟尘,对臭氧层无影响;③为绿色植物吸收CO2,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④形成煤炭、石油,不经过变质或重熔再生作用。
第
(2)题,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全球气候会变暖。
[以“应用”为目的——指导生产·服务生活]
[典题示例]
(2014·全国卷Ⅱ)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
(1)~
(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审题指导]
1.审图文
题干信息“科隆群岛”→明确了区域名称;图中的图例、注记→明确了科隆群岛位于太平洋中,受海洋影响大;图中的位置信息→明确了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地区,海拔低;远离美洲大陆,自然环境单一。
2.调知识
科隆群岛属于火山岛,远离大陆,受人类干扰少,其位置属于秘鲁寒流的影响范围。
[答案]
(1)B
(2)C
[应用指导]
(一)从环境要素与整体环境特征的关系入手,分析区域环境总体特征的形成与变化
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
(二)从环境要素发展变化的影响入手,分析区域整体环境的发展变化的成因
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
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
(三)从区域间的环境联系入手,分析区域的环境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
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
[题组冲关]
1.(2018·广东英德月考)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
如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
(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1)C
(2)B 第
(1)题,对比两幅图可知,降雨强度没有变化,年降水量变化较小,故A项错误;据流量曲线可知,河流的流量减小,故B项错误;据含沙量曲线变化知,含沙量减小,D项错误;综上分析该区域植被覆盖率上升,C项正确。
第
(2)题,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的变化有含沙量减少、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原因可能是水库面积增加,调节了河流的流量;经济林面积增大,水土流失减少,含沙量减少。
故B项正确。
2.(2018·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
(1)~(3)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
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
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
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A.植被类型的变化B.土壤肥力的变化
C.雾霾天数的变化D.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
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
解析:
(1)B
(2)D (3)A 第
(1)题,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排序,可判断丘陵地形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位于暖温带,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故年NPP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东南丘陵。
第
(2)题,水热状况影响植被生长状况,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的波动。
一般短期内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风气候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
第(3)题,洞庭湖平原年NPP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强;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可判断,可能是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致。
在2001~2010年间,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活动。
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排序中农田植被大于湿地,则退耕还湖会降低年NPP。
3.(2015·全国卷Ⅱ·节选)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
解析:
选D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使水面大大减少,水循环减弱,因而大气湿度会降低,大气降水也不会增多,故A、B两项错误;珠三角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增多,众多建筑物的阻挡会降低近地面风速,故C项错误;由于水面减少,水域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率增大,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山东济南一中月考)如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解析:
1.D 2.B 第1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①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使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覆盖差;地表侵蚀后导致地表起伏变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
第2题,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河床抬高,河流中下游的排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3~5题。
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②B.①
C.③D.④
4.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⑧
5.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该实例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同一性B.差异性
C.开放性D.整体性
解析:
3.B 4.B 5.D 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较小、有结冰期,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大,无结冰期。
受气候因素影响,两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很大,故选项B正确。
第4题,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故选项B正确。
第5题,自然地理环境是由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故选项D正确。
(2018·山西考前质检)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6~8题。
植被类型
积雪开始时间/日
积雪结束时间/日
积雪日数/天
年最大雪深/cm
稀疏灌木
136
268
132
11.0
草地
135
264
129
29.6
农田
136
264
128
33.5
建设用地
133
273
140
23.4
注:
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
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cm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cm确定。
6.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稀疏灌木B.草地
C.农田D.建设用地
7.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8.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解析:
6.C 7.B 8.A 第6题,积雪厚度越深,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故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农田。
第7题,表中数据显示,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日)较晚,则消融速度不快,故A错误;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264日)较早,故B正确;农田积雪结束时间(264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快,则C错误;高大建筑物具有遮阳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则D错误。
第8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土壤温度,故A正确;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则B、C错误;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则D错误。
(2018·山西模拟)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及其挟带的泥沙和溶解的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如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
读图完成9~11题。
9.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D.风化作用
10.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
A.增加空气湿度和地表径流
B.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
C.阻止冰川移动
D.拦截径流和泥沙
11.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
C.湿润地区D.平原地区
解析:
9.B 10.D 11.A 第9题,读图,根据图中表示径流的箭头可知,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流水作用,灌丛将流水挟带的泥沙拦截,形成堆积物。
第10题,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拦截径流和泥沙,D对。
有植被阻挡,地表径流不会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可能会减少,A、B错。
从图中不能看出有冰川分布,C错。
第11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最可能位于荒漠地区。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8·山东临沂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0分)
马达加斯加岛(如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km,南北长达1700km,东西宽约600km,为世界第四大岛屿。
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
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
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0分)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10分)
(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
(10分)
解析:
第
(1)题,图示狐猴分布区为热带雨林区,该处热带雨林成因是“地形+迎风坡+暖流”。
第
(2)题,注意是两个问题:
丰富和独特。
丰富可从环境多样角度分析,独特可从地域孤立而进化慢、人为干扰少角度分析。
第(3)题,可以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角度分析。
答案:
(1)热带雨林。
原因:
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为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
(2)岛屿长期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干扰少;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
(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栖息地)、食物减少;(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改变;(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
(任答3点)
13.读图(图中等高线单位:
m),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16分)
(2)为了综合开发本区域,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
(10分)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其主要植被为热带雨林。
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从地下水水位、水土流失、气候、生态环境、河流等方面分析。
第
(2)题,应主要从水力资源丰富程度和建坝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
(1)热带雨林。
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减小、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等。
(2)A处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A处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小,成本低。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
陆
地
自
然
带
读气候与陆地自然带对应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温带荒漠带的典型植被是温带荒漠。
(3)我国南疆盆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D.热带荒漠带
答案:
C
1.陆地自然带的特点
(1)具有一定的宽度,并呈带状分布。
(2)相邻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3)自然带的名称指示了该自然带的典型植被,如“热带雨林带”的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温带荒漠带”的典型植被为“温带荒漠”。
2.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等。
(2)一种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两种气候对应一种自然带: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都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热带季雨林带。
(5)注意在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二)
陆
地
环
境
的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影响非洲大陆主要自然带的形成基础是水分。
(×)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海陆位置差异导致的。
(√)
(3)山地垂直分异中,随海拔升高,植被减少。
(×)
(4)沙漠绿洲出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植被。
(×)
2.下列诗句中都蕴含着某种地域分异规律。
试说出它们分别反映哪种规律。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提示:
(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规律。
(4)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回忆已学知识(填空)。
(1)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其原因是该纬度地带无陆地分布。
(2)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其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部分 第五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 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