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作业及考试复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5371592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0.01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作业及考试复习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作业及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作业及考试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作业及考试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作业及考试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作业及考试复习题
(答题说明: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要求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论理充分。
)
1、西方社会四次推举“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
时间
发起人
评选项目
评选结果
第一名
第二名
1999年
英国剑桥大学
文理学院
千年第一
思想家
马克思
爱因斯坦
1999年
英国BBC
广播公司
千年第一
思想家
马克思
爱因斯坦
2002年
英国路透社
千年伟人
爱因斯坦
马克思
2005年
英国BBC
广播公司
古今最伟大的
哲学家
马克思
休谟
1)如何看待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西方社会四次推举“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
2)你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帮助?
2、材料一:
鲁迅说过: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限、长颈于,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
材料二:
《传习录》记载:
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1)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说明鲁迅和王阳明的观点。
2)如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
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
”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1)农夫的做法欠妥之处是什么?
2)分析说明拔苗助长故事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及其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4、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位患喉癌的人,癌肿几乎阻塞了全部咽喉,每天仅能进食一些果汁。
医生断言他只能再活一个月,给他开了一些抗癌药物,嘱咐他回去准备后事。
他意外遇到一位精神心理学家。
这位学者建议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一种叫做“想象疗法”的治疗措施。
一个月后,病情竟然明显好转。
连续想象一年之后,病情不但没有恶化,癌肿奇迹般地消失了。
精神心理学家经研究后发现认为:
在大脑与人体之间存在着某种渠道,这些渠道沟通着思维活动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可以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抑制疾病的发展,或者使病情逆转。
这正如马克思所言: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
”
1)为什么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
”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以上事实给了我们医务工作者什么启示?
5、一个身患成骨不全症的女孩,从出生起全身骨头脆如玻璃,稍受力就会频繁断裂。
她30岁的生命,经历了31次骨折,但依然顽强地活着。
她身高只有1.1米,肢体脆弱,不能行走,却有着顽强的性格。
她坚持用凳子走路,自己洗衣做饭,独立生活,独立工作。
她报考北大心理学专业,并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开通了瑞红知心热线,帮助无数困惑的人们走出心灵的沼泽。
她创办“瑞红姐姐学习小屋”举办“瑞红姐姐知心课堂”讲座,把积极的人生观带给上万师生。
1)一个身患成骨不全症的女孩是凭借什么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我们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6、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
“嘻!
好啊!
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
“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庖丁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
2)以上事实给了我们医务工作者什么启示?
7、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
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
“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
”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
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
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
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
1)结合材料简述什么是联系?
联系有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说明联系的方法对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8、有个实力不是很强的国家,国王派人驯养了很多匹良马。
敌对的邻国一直伺机要攻打他们,终因了解到他们有很多好马可以作战而退却了。
于是国王便想:
“先前我养着这些良马是为了防范敌国,如今敌兵都退散了,养着这些马还有什么用呢?
不如让这些马去帮助人们劳作,这样既不损伤马,又对百姓有益,何乐而不为呢?
”国王很快就将他的想法付诸实施。
就这样,本来要作战马的良马大都被人们牵走拉磨去了。
后来,邻国又一次兴兵前来进犯,国王立即下令招回这些良马来参加战斗。
可是这些马常年用于拉磨,早已没有了奔跑的能力,只会围着磨盘转圈圈了。
所以,号令一下,这些马不是往前奔跑,而是就地慢慢地转圈,无论士兵怎样狠命地鞭打它们,依然不能令它们向前驰骋。
结果邻国毫不费力便拿下了这个国家。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因此,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
这则故事中的国王,对未来缺乏预见性,不能居安思危,实质上就是用静止的观点分析形势,违背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所以,这个国家灭亡就是必然的结果。
1)结合材料简述什么是发展?
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2)永恒发展的观点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9、材料一: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
“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
材料二: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
“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
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
“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
材料3: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
当手术结束是,屠教授低下身来说:
“对不起,让您受苦了!
”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2)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10、东汉末年,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
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
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
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二人不解:
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
是不是华佗弄错了?
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
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
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
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
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材料蕴含着怎么样的哲学道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11、患者刘老太今年70岁,近一年来常感觉胸闷,心前区痛,多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每次持续数分钟。
曾在某医院住院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但治疗效果不佳。
后因症状加重,转某大医院检查。
入院后经内科总查房讨论,一致认为患者冠脉造影正常,不符合冠心病;是否是微血管病变,尚需排除导致心绞痛的其他原因。
最后决定对患者做有关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等检查。
两天后,化验报告出来,显示刘老太患有甲亢,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现心脏病”。
刘老太大惑不解:
“我的病怎么和其他甲亢病人不一样?
为什么会有心绞痛?
”医生解释说:
“典型的甲亢病人多有甲状肿大、眼球突出、心跳加快、怕热、手抖等症状,但少数人属于不典型甲亢。
由于甲亢会使代谢亢进,机体耗氧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跳加快,导致心肌供氧相对不足,从而引起心房颤动、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一系列症状。
”经给予甲状腺等药物治疗,刘老太的病情逐渐好转。
一个月后,心前区痛完全终止发作而出院。
(《家庭医生报》2005.10.2)
1)材料蕴含着怎么样的哲学道理?
2)分析说明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哲学启示?
12、材料一: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
材料二: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材料三: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列宁进一步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2)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是知道但却做不到?
13、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
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
“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
”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
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
丁玲十分后悔:
“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
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
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
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14、材料一:
一种认识论的理论或学说。
又称经验主义。
它认为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往往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
经验论者一般偏重感觉经验而轻视理性思维。
他们认为,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愈空虚,愈不可靠,愈远离真理。
材料二:
唯理论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认为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必须上升为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具有真理性,但否认认识源于经验的倾向则导向唯心主义。
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
1)评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
2)怎样正确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5、材料一:
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因为擅长相马,被称为伯乐,伯乐的儿子把父亲用经验写的《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
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
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
他想:
“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
”于是他去对他的父亲(伯乐)说:
“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蹄子有点不够大!
”伯乐知道儿子很笨,被他气得笑了起来,说:
“你找到的马太爱跳了,不能骑啊!
”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
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加以对照。
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馍。
1)伯乐之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谈谈怎么样才能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16、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
“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中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
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
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夸克。
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
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
1)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蕴含着怎样的哲学道理?
2)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17、材料1: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材料2: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的社会实践结果如何而定。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一个完整的认识应该包含哪两个阶段?
2)为什么说第二个阶段比第一个阶段更重要?
18、伽利略说,假如一块大石头以某种速度下降,那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小些的石头就会以相应慢些的速度下降。
要是我们把这两块石头捆在一起,那这块重量等于两块石头重量之和的新石头,将以何种速度下降呢?
如果仍按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势必得出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
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应小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加上了一块以较慢速度下降的石头,会使第一块大石头下降的速度减缓;另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又应大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它的重量大于第一块大石头。
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不能同时成立,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是不合逻辑的。
伽利略进而假定,物体下降速度与它的重量无关。
如果两个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或将空气阻力略去不计,那么,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将以同样的速度下落,同时到达地面。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1589年的一天,比萨大学青年数学讲师,年方25岁的伽利略,同他的辩论对手及许多人一道来到比萨斜塔。
伽利略登上塔顶,将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抛下。
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齐落到地上。
面对这个无情的实验,在场观看的人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这个被科学界誉为“比萨斜塔试验”的美谈佳话,用事实证明,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坠落,加速度一样,它们将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
这就是被伽利略所证明的,现在已为人们所认识的自由落体定律。
“比萨斜塔试验”作为自然科学实例,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1)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结合材料谈谈这一理论有什么主要意义?
19、“衣食足”是达到“知礼节”这一精神丰富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自然地达到。
要达到“知礼节”还必须作相应的努力。
在生存的基本条件尚不具备的环境中,必须要为自身能活下去而倾注全部精力。
在这样的情况要追求精神的丰富,把人与人的关系提到更高的阶段,一般认为是不可能的。
那么,能不能说物质方面宽裕了,伦理感、道德心就自然地会提高呢?
还不能这么说,伦理道德等与其说是由于物质的生活环境,不如说是由于人的一种内在力量来控制的——这恐怕是真实情况。
今天在物质丰富(这种丰富是极不平衡的)的环境中,并没有带来精神的丰富。
其根本原因,可以说是注重了物质的、外在的条件的具备,而忽视了人的精神的、内在的问题。
(摘自《人生问答》——池田大作[日])
1)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说“衣食足”是达到“知礼节”这一精神丰富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自然地达到。
2)谈谈在注重提高物质文明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材料一:
马克思说:
“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材料二:
马克思说: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也是初级阶段的最本质的特征。
这种不发达不仅表现在生产力上,而且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
由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不成熟,不完善到成熟和完备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1)以上材料包含着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简要阐述该原理。
2)结合该原理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1、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经济惊人发展的几个时期,都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关。
以18世纪工作母机的出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从1820年--18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9倍,年平均增长率曾达到4.7%。
世界贸易总值增长9.5倍以上。
19世纪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93年-191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144%,年平均增长率为4.6%。
世界贸易增长了121%,年平均增长率为4.1%。
20世纪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反应堆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8--1976年,资本主义世界业生产增长3倍以上,年平均增长率达6.6%。
世界出口贸易量增加6.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6.6%。
1)以上材料说明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2)论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22、材料一:
孟轲说:
“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
材料二:
梁启超说: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
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
《历史哲学》)
1)分析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23、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生产资料(如钢铁等)的价格上涨,但是,今年国内空调生产企业仍然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大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有关机构预计,现有300多家空调生产企业有200余家可能倒闭。
用所学的经济学常识回答:
1)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没有引起空调价格的上涨。
2)阐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24、资本主义被定义为:
“一种以获利的渴望为根本动机,使用各种精巧的、往往是间接的方法,利用大量积累的资本赚取利润的制度。
”利润被用来进行再投资,利润的“资本化”,即剩余价值被转化成更多资本,正是“资本主义”一词背后的逻辑。
新的“资本家”不再满足养家湖口,他们渴望扩大财富,因此在他们的消费得到满足也不会停止努力。
这种新的“资本主义精神”被16世纪最富有的银行家格尔简化成一句话“只要我还能赚钱,我将永远赚下去。
”这种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但在现代化的早期主宰了世界经济,而且时日至今仍然如此,其原因可以在它的主要信条中找到:
利润或死亡。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基《全球通史》
1)为什么新的“资本家”不再满足养家湖口,他们渴望扩大财富,因此在他们的消费得到满足也不会停止努力?
2)上述论述蕴含着怎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5、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n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
据资料记载,当时公认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l)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
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2)阐述剩余价值的来源。
26、一个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在世界的这一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孩子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孩子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
“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世界的那一端……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麦、在荷兰,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多么奇怪的现象:
劳动者缺吃少穿在挨饿受冻,而资本家却在把大量的粮食肉奶和棉花羊毛毁掉。
1)分析说明以上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什么现象?
2)阐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7、材料1:
对现在的美国大选许多媒体和美国人解读为由人民来决定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然而更多的事实告诉,美国的大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金钱背后的权势集团来决定权势集团和资本家在竞选前以捐献等名目将大量竞选经费资助自己选定的候选人。
有时同时对两党投资。
竞选经费不断增加。
显然,谁控制钱袋,谁就掌握政府。
民心对入主白宫固然有一定的推动或牵制作用,但决定权在钱票而不是选票。
表面上在选票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对拿钱的支配地位不同而事实上存在不平等。
决定总统当选的并非人民之意而是财主之意。
美国大选费用:
材料2:
北京时间12月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课后 作业 考试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