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5362272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98.44KB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docx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共1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学设计3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
不是吗?
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
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二、作者介绍
投影:
岁参:
(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
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兴奋。
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三、诗文赏析
(一)聆听感受
1、教师范读,聆听感受。
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岑参cén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锦衾薄qīnbáo
瀚海hàn阑干lán
羌笛qiāng风掣红旗chè
3、请一位读书好的学生来读,其余学生感受。
(二)整体把握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
(板书)
师:
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诗句是写咏雪的,哪些诗句是写送别的?
学生答教师明确:
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
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三)赏析写景的句子
思考:
你喜欢哪些写景的诗句,说说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可能会品析到的句子,适时加以指导,参考如下: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重点赏析这句话,教师引导:
这句话里哪些词用得好运用了什么修辞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
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
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
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
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学生继续找句子赏析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
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
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引导:
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这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百丈、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
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
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万里形容面积之大,这句是夸张的说法。
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四)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理由自由阐述,句子归纳如下: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引导赏析第三个句子
意思: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
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师:
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在想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这句体现了作者送别时的惆怅心情。
明确赏析诗歌的方法:
1抓关键词
2看修辞方法
3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
(五)理解诗意,明确主旨
师:
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再次诵读,加以体会)
答:
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怅然之情。
学生说说有关雪和送别的诗句、谚语或俗语。
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四、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男女生分读全诗:
女生读咏雪部分,男生读送别部分;
全班齐读
五、总结
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
全诗以雪景起,以雪景结;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
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壮阔奇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
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咏雪:
忽如梨花豪放
送别:
不见空留惆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设想。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2、理解诗歌和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4、教学时数:
两课时。
二、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作品。
作者:
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着名诗人。
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
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
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二)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三)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边塞风狂雪早。
“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即”。
写作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
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四)总结本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背诵本诗。
三、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默写名句。
(三)继续分析课文。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
“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
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
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
“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描写饯别的情景。
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送客出辕门。
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
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
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四)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
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
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五)完成课后作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3、教学时数:
1课时。
4、教具:
多媒体计算机、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很了不起,博学强记,能背不少的古诗词,上课前老师组织同学们做个小游戏,一分钟古诗词句子背诵,看谁记得多,背的多。
请每组老师右手边的同学背,左手边的同学数。
请准备好,开始!
(计时)
统计背诵的数量。
请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们班上的背诵小明星。
(老师送你一个小礼物,热烈的掌声)
2、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
这些诗歌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和音乐美之中,给人一种陶醉,一种享受。
我们今天在一起欣赏《诗词五首》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节课要求同学们理解,背诵这首诗,同学们有信心吗?
声音大一点,自信心强一些!
(板书)岑参
3、解题。
(1)请了解岑参的同学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读过边塞诗的同学们介绍一下唐代边塞诗。
(投影作者简介及边塞诗)
二、课文研读
(1)诗中的“歌”表明此诗体裁为在诗中的“歌”、“行”、“体”
(2)此诗为诗人在新轮台幕府的送友人所写。
(一)一读:
掌握节奏,领略音乐美
要求:
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1)学生自由朗读。
(2)正字音,抽学生(投影)。
(3)明节奏(投影)。
(4)学生试读(左手边同学读给右手边同学听)。
(5)教师范读(配乐)。
(6)处理内容疑难。
(二)二读再现形象,把握感情
要求:
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抒情发展线索,理解感情。
1、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想象和联想,使脑海中出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1)学生读,抽学生谈画面。
(2)学生读投影展示画面。
(3)学生默读,理思路,找线索。
2、提示:
全诗写什么景,叙什么时,可分几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
A、送别前:
八月飞雪送寒图,情奇激奋。
B、饯别时:
军营饯别奇寒图,哀怨低沉。
C、临别时:
东门惜别惆怅图,孤寂凄凉。
D、送别后:
别后雪池思乡图,惆怅。
(4)思考全诗表达的感情
诗人以夸张的笔法,气势磅礴地写出边塞的景色,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三读:
紧扣词语,体味意境,探索特色
(1)学生谈自己喜欢的句子,说理由。
(2)教师出示赏析“忽……”投影。
(3)学生举例赏析。
三、背诵
举送别诗: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
四、教师小结: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多多采撷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佳词丽名,能够出口成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雪 歌送武 判官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