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600字.docx
- 文档编号:25359405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16KB
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600字.docx
《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6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600字
202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600字
202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一
“澜沧江边蒿枝坝,拉祜山寨美的家……”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很多人会唱这首《蒿枝坝的花儿开了》。
这些浅显易懂的歌词是朱有勇为宣传科技扶贫,专门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写的,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二组正是他在澜沧的“家”。
蒿枝坝二组是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拉祜族聚居村寨,20_年完成了安居房、硬化道路、干净饮水等建设。
20_年,朱有勇和科技扶贫团队帮助这里争取到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重点实施绿化、美化、亮化。
道路两旁和公共绿化带种上了三角梅、炮仗花,房前屋后增添了果树,村寨里有了路灯,新发展了马铃薯、蔬菜、水果等产业。
20_年,蒿枝坝实现了脱贫。
家变美了,收入增加了,卫生习惯也改变了。
“家家户户、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百姓精神状态很好,有自信,想致富。
”朱有勇说,“我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
在脱贫攻坚一线,他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科研精神
“家”越变越美的过程,也是朱有勇在科技扶贫中不断探索的过程。
刚到蒿枝坝住下时,朱有勇就给了村民们一份见面礼——每家10只小鸡、两只猪仔。
“养大,卖掉,基本可以达到脱贫标准。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效果不好,“鸡猪养大后,都被村民自己吃了,变不成收入。
这样的扶贫方式不可持续,还是得靠产业。
”
反复地调研、思考、讨论后,朱有勇确定了科技扶贫方向和目标。
“中兴呀,你们的任务很重,但是澜沧不应该穷啊。
”调研后,朱有勇语重心长地对澜沧县委书记杨中兴说。
在朱有勇看来,澜沧县发展的短板和优势都十分突出。
水、土地、光热资源非常丰富,但产业发展、科技应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短板。
朱有勇和其他院士专家一道,对澜沧县科技扶贫进行了定位——立足地区资源禀赋,依靠科技建设特色农业产业,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是朱有勇科技扶贫的重点产业示范项目。
尽管已经有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也有实践案例,但朱有勇仍然坚持不铺摊子,不搞冒进,必须在当地完成试点、总结,再推广。
寻找林下三七的示范点比较艰苦。
竹塘乡募乃村小广扎村民小组有块林地,土地、光热、人工林等条件都具备,但是没有亲眼看到水源情况,朱有勇一直不放心。
当时是雨季天,山上根本没有路,但朱有勇坚持要去水源地查看。
“捡了一根树枝当拐杖,朱院士就钻进树林里。
山很陡,有的坡度估计有六七十度。
路上摔了几跤,他不准扶,爬起来继续走。
手脚都被树枝划破了好几处。
”一同前去的竹塘乡乡长龚老五说。
亲眼看到了水源地,朱有勇才拍板定下示范点。
如今,冬季马铃薯从最初100亩的技术示范推广种植到17000亩;林下三七从2亩示范扩大到了8000多亩,成为澜沧县脱贫摘帽的重要产业。
蔬菜、水果等产业也基本完成了试点、示范,准备推广发展。
“朱院士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全县干部群众学习的标杆。
”杨中兴说。
作为院士,他亲自给农民学员讲课,手把手传授技能,培养出上千名乡土技术员和致富带头人
11月22日下午,朱有勇来到竹塘乡大塘子村的实训基地,检查院士指导班的培训情况。
思茅松树下,60名来自各乡镇的学员正在练习林下三七的点种。
朱有勇来到学员中间,接过一把耙子,示范起拉种植沟。
示范几遍后,他让身旁学员操作。
“轻一点,边抖边拉耙子。
”“对了,拉得好。
”朱有勇向学员竖起大拇指。
教完拉沟,他拿起几个三七种,摆放到种植沟里。
“每垄地是1.4米宽,一行栽12棵苗,不能多也不要少。
”朱有勇直起身子,对学员大声说,“每个人都来操作一下。
过两天每个人发1000棵苗,就是你们的家庭作业,第一年成活率要在90%。
第二年成活率要在70%以上。
不能偷懒,我们要到实地抽查的。
”
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是朱有勇和扶贫团队的全国首创,针对澜沧县素质性贫困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把课堂直接设在田间地头,由院士和专家授课,手把手讲解和传授农业实用技能。
中国工程院派驻竹塘乡挂职副乡长毛如志博士说,20_年以来,院士指导班已经招收了24个班1320名学员,学习内容包括了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中药材、冬早蔬菜、热带水果种植和养殖技术等。
“课堂在田间、考试看收成。
”院士指导班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澜沧县培育了一大批立足农村的技能型人才和致富带头人。
这一期三七班10月份开班,第一天军训,第二天朱有勇就上了一堂课。
随后的课程都在林子里的实训基地,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学员现场实际操作。
林下三七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7天左右,要到明年3月份才结业,能够学到林下三七从种植、管理、采收全过程技术要领。
谦六乡和平村丫口寨小组学员张开明说,和平村来了6个学员,今年正好有一家公司在和平村投资发展120亩林下三七,公司答应,他们结业了就可去当管理人员和技术员。
“每个月会有20_元到3000元的工资吧,等过几年我也想自己种些三七,收入会更高的。
”张开明说。
他因地制宜找准突破点,把山区的高原特色农业提升到新高度,用科技的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支撑
竹塘乡大塘子村的李娜努,今年收获了第一批林下有机三七。
“我的三七没有管理好,只收了10多公斤。
”李娜努有点懊悔。
即便这样,三七还是给她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加上以前卖过三七花,可能有五六万块钱的收入吧。
”李娜努是20_年度院士三七班唯一的女学员。
回家后,她投入2万多元种了2亩,家里还有其他产业,精力分散,三七地没有好好管理。
“种三七不容易,管理要精细。
”李娜努说,“如果不是自己种出来了,真的不敢想象,我们拉祜族山区群众也可以种这么精细的东西。
”
回归山野林中的林下三七,不用农药化肥,是品质优良的有机产品,价格高效益好,因此对技术要求高,投入也较大。
根据林下三七的产业特点,朱有勇和扶贫团队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当地引进、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业。
目前,已有深圳田丰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龙宝集团公司、澜沧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企业到澜沧县落户,使林下三七产业进入了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轨道。
院士专家团队还制定了澜沧县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规程,坚持规划控制、坚持严格审批,严格种植标准、严格基地管理,力争将澜沧林下有机三七打造成为全国三七行业中的著名地理标志。
当地的农民,依靠土地出租、打工等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竹塘乡募乃村小广扎村民小组共有农户73户279人。
20_年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45人,贫困发生率达90%。
20_年至20_年,澜沧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小广扎村民小组种植林下有机三七1280亩,农民通过租赁林地、为企业管护林下三七,成功实现脱贫,20_年人均纯收入达4674元。
“我们村在三七地打工的妇女日子最好过了。
手机比我们的好,一人有一辆摩托,树林下上班,不晒太阳,皮肤还白。
”李娜努说,明年她还要接着种林下三七,多种一些。
“澜沧江边蒿枝坝,洋芋花啊三七花,千朵万朵科技花,拉祜山寨幸福花。
”朱有勇每天都写日记,过几年,他想把在澜沧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蒿枝坝的花儿红了》。
202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二
中安街道中心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微信、微博、电视及分别转发各自的朋友圈等多形式收看中宣部“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发布会。
开启向朱有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了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
朱有勇同志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以科教报国为理念,用满腔热血书写了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农民教授”成为他最喜爱的称号。
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自己所深爱的大地,为我们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范和时代。
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朱有勇院士爱岗敬业、潜心科研、长年根植土地,为云南当地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后,中安街道中心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深刻感受到朱有勇同志是一名人民教师,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用满腔热血演绎了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一名党员干部,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用满腔热血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和使命担当。
学后教职工纷纷表示,朱有勇院士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榜样,时刻提醒着我们作为幼儿园的一分子,应该严于律己、积极向上、履职尽责,以昂扬的斗志和精神状态,投身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
202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三
如果不是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可能依旧会无人知晓。
近日,通过媒体的报道,人们才了解到他的英雄传奇。
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然而,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在1955年退役转业后,他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很多人不禁好奇,张富清老人为何一辈子深藏功名?
为何在平凡岗位上能如此低调奉献却甘之如饴?
或许,这正是与他的英雄传奇相比更令人敬佩的地方。
张富清老人用他的朴实纯粹不仅书写了他的精彩人生,更给后辈们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
可以说,老英雄张富清既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的不足;也是一个标杆,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淡泊名利中修养崇高精神。
古人讲“举世纷纷名利逐”,但无数共产党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荣名利禄云过眼”。
面对记者的提问,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思绪飘到远方,眼睛湿润: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个排、一个连的战士,都倒下了。
他们对党忠诚,为人民牺牲。
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即便先进事迹被发觉后他也一直拒绝接受采访,直到有人提醒:
把先进事迹讲出来教育更多人,也是对党和国家事业更大的贡献,他才接受。
是啊,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相比,与那些为之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相比,个人的名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于张富清们来说,比追逐名利更高尚的,乃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正是一个人能够修养精神、有大境界的关键所在。
在无私奉献中不改英雄本色。
老英雄张富清先后在粮食局、三胡区公所、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留下“政声人去后”的清誉,以无私奉献绽放人生、烛照他人。
他常跟子女们这样要求:
“我没有本事,也没有力量给你们找工作。
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张富清老人不以英雄自居,始终以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家人立规矩,这也是英雄本色之所在。
常言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在平凡岗位上,仍能守住做人的本分、显出英雄的本色,难能可贵,老英雄张富清兼而有之,更启迪我们做人做事做官的本色与本分。
在对党忠诚中坚守为民初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几十年来,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
张富清老人为什么能一辈子坚守为民初心?
“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他在每一次战斗中都要担任“突击队员”;“党的干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正是有这样的信守,他放弃留在大城市,放弃回到陕西老家,主动选择了湖北最偏远的来凤。
张富清老人的故事深刻表明: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
“国势之强由于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书写翻天覆地的壮丽史诗,就在于有无数张富清们“只问为民耕耘,不求自己收获”,在各自岗位上无私奉献、一心奋斗。
面向未来,“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努力奔跑、接续奋斗,新的更大奇迹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创造出来。
202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四
近日,中科院原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传回了他长期工作生活的广东,在初冬的岭南大地引发了热烈反响。
广东各界,尤其是来自高校和农业农村系统的党员干部们,追忆着“布衣院士”矢志报国的初心,坚定了自己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信心。
恰逢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消息传来,让学习、工作于这所卢院士倾注一生心血高校的同学和老师们更添激动和感慨。
“岁月更替,精神永恒。
学习卢永根院士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坦荡,做一个纯粹的、高尚的、大写的人;就是要学习他一生勤俭甘愿奉献,燃烧自我的蜡烛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爱国情怀。
”“长江学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少奎说。
“安于清贫,是卢院士一生的写照;不忘初心,是卢院士终生的信仰。
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
他早已把科教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虚名。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20_级硕士生丁允贺表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他会努力学习老校长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卢永根院士一生报效祖国,对祖国深沉的爱、对学科炽热的情感,贯穿一生。
生活中节俭朴实,是‘布衣院士’,毕生积蓄回馈教育事业,他以‘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情怀献身农业科研和教育。
卢院士的事迹激励着我更加努力,以卢院士为榜样,践行人民教师的光荣与责任。
”谈到如何将卢永根院士的精神与高校教师的工作实践相结合时,暨南大学药学院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全国模范教师高昊动情地说。
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广东省“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总决赛上,来自华农外国语学院的辅导员党林夕以《七十载党龄的院士情怀永不褪色的坚定信仰》为题,向大家讲述了卢永根院士的故事,感染了现场众多观众。
“卢院士是我们华农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对于我来说,我将继续讲好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让他的精神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火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党林夕表示,在讲述院士故事的同时,自己也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的人生方向。
作为一名奋斗在基层的农业系统工作者,来自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张文芝认为,身为农业系统工作者,在被这样心怀家国、品德高尚、节俭朴素的学界泰斗深深感动之余,更应该学习大师的奉献精神,时刻不忘毕业时的初心,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农民,服务农业,在农业基层平凡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与张文芝怀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干部李向阳。
“对于我来说,作为奋战在基层‘三农’工作一线的党员干部,我们唯有立足岗位,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作为,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三农’事业作出贡献。
”
202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五
节目生动讲述了六个六旬老汉不服老、不服输、与沙抗争的故事,在沙窝里挖地坑,架上草木,铺上被子,和衣而睡,吃的饭里都是风刮进碗里和锅里的沙子和土。
一头毛驴,几把铁锹,种树头一年,六位老汉造林一大片,可一场大风让大家的辛劳泡了汤。
六位老汉没有放弃,一个发现让大家重拾信心。
用麦草挡树苗的土办法让“八步沙”开始有了绿色。
寸草不生的沙漠出现树木和草、出现了绿洲。
他们“誓把荒漠变绿洲”和不服输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坚持到底。
1991年、1992年,66岁的贺发林、62岁的石满两位老汉相继离世,遗愿是埋在治沙的林场附近。
后来,郭朝明、罗元奎两位老汉也相继离世。
六老人曾有协议,每家人指定一位后人继续治沙。
可起初,他们的后人并不都愿意。
但是1993年5月一场沙尘暴夺去多个学生的生命,为保住家园,不让风沙再夺走亲人,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继承了老一辈的遗愿,继续与沙抗争。
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在打井时,两根绳子缠住了,他下到井底,割断一股绳子,却被50斤的铁钩拽着,在深150米左右的水井里上下颠倒了四五次,速度极快的铁钩和水井内壁摩擦出的火花四溅,贺中强的性命危在旦夕。
贺中强在井里待了近四个小时。
大伙拼尽全力把他救了出来时,他已经失去知觉。
有了井水,用水把林场盘活,7.5万亩八步沙终于在二代治沙人的手里完成造林工作。
接着他们主动请缨,向腾格里沙漠风沙最为严重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进发。
如今的“八步沙”林场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
在林场的涵养下,古浪县风沙线后退了15公里,周边农田亩均增产10%以上。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他们还将用他们最初的决心,在这片空旷而寂寞的沙漠里,播撒更多的生机,书写辉煌新篇章。
202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600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楷模 发布 观后感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