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x
- 文档编号:25353996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6.21KB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x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壹、散文七种常见题型答题策略
1
题型一
“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
或有什么意蕴?
【解题方法】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
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4.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2
题型二
人称类
提问方式:
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
或:
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规范答题」
1.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2.第二人称:
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3.第三人称:
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
题型三
分析作品结构
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提问方式: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规范答题」
1.文首:
(1)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3)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
(1)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2)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
题型四
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
2.作者是如何写“……”?
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
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
1、表达方式:
叙述:
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叙述方式
顺叙:
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
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2)抒情手段: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借物抒情: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
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含蓄委婉)
(3)描写方法(特点)
①写景的顺序:
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②多角度描写: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虚实结合:
如《雨霖铃》 正侧结合:
如《口技》
点面结合:
如《江雪》 声色结合
B、对比:
明与暗、昔与今、
C、衬托: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哀景衬乐
D、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
人物描写:
环境、场面描写:
景物描写:
具体描写自然风光,生动再现景物特征,营造一种气氛,创造身临其境之感,烘托人物的形象、情感(思想),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
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正面描写:
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
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点面结合: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共性与个性、总体情况与局部特点统一。
2、其他表现手法:
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映衬烘托对比、悬念、类比、用典、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3、材料安排:
主次、详略、线索、繁简。
4、行文结构:
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
5、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对偶、排比、对比、夸张
(1)描绘类——比喻、夸张、比拟
比喻:
借助相似点以彼物比此物,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
夸张:
夸大、缩小或超前;使感情更强烈,增强文字感染力;创设氛围,引人入胜;揭示本质,给人启示。
拟人:
物被赋予人的神情、动作、感情,富有情趣,充满生机。
设问:
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引发思考,吸引读者。
反问:
加强语气,突出观点,语气强烈,增强感情。
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本质,给人以启示。
(2)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
对偶:
句式整齐,意义丰富,有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排比:
节奏鲜明,加强语势,丰富内容,加重感情。
反复:
多次强调突出,语势紧凑连贯,给人以深刻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
5
题型五
鉴赏作品语言
要注意句式,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
「规范答题」
鉴赏语言作品,也要了解一定的语言风格。
以下是概括语言特点的常用术语:
①浓墨重彩:
②惟妙惟肖:
③体物入微:
④行云流水:
⑤言近旨远:
⑥言简意丰:
⑦意在言外:
⑧含蓄蕴藉:
⑨整散结合:
此外还有常用的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华丽,委婉,富有哲理,幽默诙谐,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等。
理解并积累一定量的术语,会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特色的体会。
6
题型六
引文的作用
「答题要点」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内容作用,
③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引用」
①引用传说故事:
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
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引用名言:
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关于句子的表达效果
「提问方式」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分析句子的表达特色——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
「答题格式」
描写(表现)对象(内容)+手法(修辞格)+分析+表达(艺术)效果(情感、语言等)。
另外,此类题型还需从以下角度思考:
动静: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虚实:
虚实相生、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即化抽象为具体)。
此种手法常和想象、联想联系在一起。
顺序:
时间、古今、春夏秋冬、早晚
空间:
远近,、表里、俯视、仰视与平视,整体与局部,
感觉:
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这个角度要注意“通感”手法的运用)
7
题型七
关于文题的理解和作用
「要点」
①概括内容作用
②提示主旨作用。
③线索作用
④修辞作用(比喻、拟人、引用、仿辞等)
贰、散文阅读通用答题套路
分析散文的结构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
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
写人叙事的散文多按时间、空间顺序进行;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种情为线索行文,议论文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会分析句段和穿插性材料在结构上的作用。
句段的结构作用因位置不同而不同:
处在开头,一般是统引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引发下文某种思考;
处在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过渡;
处在结尾一般为总结上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意,升华主题,令人深思等。
所谓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
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
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文章需要而定;
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
概括段意、主题
散文阅读从阅读开始,而不是从做题开始。
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概括把握主旨的方法有:
读题目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也往往与中心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切入点。
析首尾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内容,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析议论抒情句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主旨。
联系背景
有不少文章,只要了解它的产生背景,就可能深切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除了对作者和写作年代关注外,还要抓好文后的注释或说明性的文字。
同学们一定要切记,概括作品主题时一般用语是:
本文通过对……叙述(描写),表现了……思想情感(赞美了……或批判了……)。
不同文体不同的主旨
写人记叙类散文主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价值、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对人生的感悟和认识;
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晤,思想认识程度深广,更富于理趣;
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
对局部的段意的概括,最主要的是认真、仔细地阅读,弄清句子间的关系、段落之间的照应,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体会语句丰富含义
所谓“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体会句子的表层意义;
二是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即深层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这一点也是高考的考查范围。
各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是考查的重点,同学们复习一定要格外留心。
如何解答句子含义题?
抓关键词语
一个句子中常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所以体会句子含意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发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
析修辞手法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确有力,作者常用修辞手法。
解题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了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
如果是比喻句,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要找出形象性等。
看特殊位置
重要的句子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理解并解释它时,可以考虑它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
做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在文中和文段中的地位,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位,确定基本含意。
悟文本主旨
中心内容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关键句子都会与中心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体会时可以结合主旨来进行。
察相邻句子
有些句子不在文章、语段开头起总起作用,也不在文章、语段结尾起小结作用,而是在文章或语段中间。
对这种句子的理解,要特别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观结构层次
有些句子结构复杂,如大长单句,可通过提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的办法来体会;
如果是一个复句,如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句子,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是个偏正关系的复句,句意当然在“正”的部分,但“偏”的部分绝不可忽视。
忽视它,可能丢失要点。
以上几种解读句子含意的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一种,也可以视情况把其中几种结合起来运用。
当然,句子解读无定法,句子的理解最重要的前提还应是结合文本,立足主旨,否则不能正确理解句意。
鉴赏表达特色
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而设的一种题型,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要题型。
这一类考题有如下特点:
命题角度有两种,一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二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特色。
考查的表达技巧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
确认所用技巧可以从五个角度切入:
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方式、语言表达等。
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1)记叙
①记叙详略
记叙应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叙写,详写不是漫不经心地多写,它往往突出细节,渲染烘托;略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丝不苟。
②记叙人称
散文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有时交错使用。
第三人称也用,不过很少。
不同的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表达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交流、抒情,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客观,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③记叙的方法
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的好处是结构清晰;倒叙的好处是设置悬念,引起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插叙的好处是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
(2)描写
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关于描写景物方法的考查。
描写方法主要有:
抓住特征,绘声、绘形、绘色的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动静结合、正侧描写,虚实结合,细节描写。
写人散文是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这些方法是写人散文的考查重点。
(3)议论
散文里的议论很讲究艺术性。
它是在记叙过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
故形成了夹夹议,叙议水乳交融的特色。
考试中也会有涉及的。
(4)抒情
因为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考查重点。
两种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散文考查间接抒情往往是借景、物抒情,显得含蓄,这是常考点之一。
议论、抒情在散文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文章的精神,把握住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写作意图。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要全面考虑。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象征
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
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
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
(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含蓄,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白描
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虚实结合
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衬托、渲染
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点面结合
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以小见大
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
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散文常见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高考考查学生对语言运用特色赏析的重要方面。
平时要储备考纲规定的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方面的知识。
比喻:
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比拟:
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感人,感情更充沛,爱憎更鲜明。
排比:
增强文章气势。
用来写景,使景象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有条不紊;用来抒情,酣畅淋漓。
借代: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反复:
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
对偶:
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诵读。
夸张:
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征。
设问、反问:
设问,语意突出,反问语意更突出,感情更强烈。
散文谋篇布局的技巧
散文常见布局技巧,如“铺垫、伏笔、悬念”等,在“分析结构”考点考查。
散文的语言表达
散文常考鉴赏语言的角度:
(1)词语的锤炼:
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2)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交错运用,整句(排比、对偶)散句的运用。
(3)修辞方法的选用。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顶真、反复反语等)
(4)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符合身份等。
散文常见线索:
(鉴赏时要善抓线索)
感情线索
事件线索
人物线索
思绪线索
景物线索
行动线索
叁、哲理散文解题攻略
哲理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常见形式,因其既有同一般议论文相同的说理功能,又具有议论文无法做到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交融等优点,近一两年来又成为高考现代散文阅读的宠儿。
而且呈现出考察愈来愈频繁的趋势。
笔者认为解答这类题目,应从整体关照和局部细探两个方面着眼作答。
一、整体观照:
掌握说理思路与谋篇布局
哲理散文一般都要表达出一定的哲理,而这种哲理的表达并不像议论文那样有着严格的“论点—论据—论证”模式,而是鲜明地体现出了散文之“散”的特征。
初读哲理散文,一定要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好作者的行文方式,归纳出说理思路,这样才能进一步把握住作者所要传达的哲理。
1、把握行文线索,梳理说理思路
哲理散文之“散”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情中有理、理中含情,能将抽象的理论思考融入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例证当中。
作者的行文往往会从日常生活景物写起,进而由描绘具体景物转向理性思考,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之中又能体现出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
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梳理这种说理思路。
高考散文阅读中就常有直接考查文章行文思路的试题,如《雾》第19题:
“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
湖北卷散文《雾》是季羡林先生创作的一篇哲理散文,在说理思路上的安排很有代表性。
该文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雾写起,文章开头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雾的感情“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进而通过继续自己在国外观雾的经历,写出来雾的朦胧性与遮蔽性,开始发现与赞美雾。
由雾的特点又引发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最后作者陶醉在了雾中。
所以全文的行文思路应该是“从不喜欢雾—欣赏与赞美雾—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陶醉在了雾中”。
这篇散文清晰地表明:
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正是由作者对雾所引发的理性思考而产生的,作者把由雾引起的理性思考过程与作者对雾感情变化的过程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情理交融的特点在作答时一定要十分明确。
2、概括构思方式,分析谋篇布局
高考语文队哲理散文阅读的考查,还经常涉及到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
分析谋篇布局的特点,首先也要在把握行文思路的基础上,指明行文特点,然后再进行综合概括。
要明确哲理散文的常见构思方式有以情为线、以理为线、以物为线(或以上三种的综合)、以时间为线、以空间为线等。
前三种比较常见,而后两种尤其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以散文阅读《焰火的变奏》为例,第16题“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
结合原文作简要回答。
”就直接考查了文章的谋篇布局方式。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要注意分析行文思路,要能明确该文先写景,后写由景感受到的情,由焰火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很有层次性与逻辑性。
作答时要认识到:
有一定层次的哲理散文一定有较为固定的展开形式,结合常见构思方式,分析概括。
可以发现,该文恰当地运用了上文所述的五种说理方式的后两种。
以空间为线,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更好地写出了焰火的特点。
以时间为线,现在与过去的交织与碰撞,表达了作者对焰火的思考。
二、局部细探:
分析说理技巧与表达效果
从整体上分析了文章的思路之后,还要从文章各部分出发,弄清哲理散文的说理技巧与表达效果,这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
1、分析说理技巧,掌握常见方法
相对于议论文,哲理散文的说理技巧更加多样和丰富。
常见的说理技巧有:
①条理分明,说理有层次性,或由简单到复杂,或深入浅出,或由具体到抽象等。
②善于运用各种说理方法,如引用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③选材精当,细节具体、能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双声、叠字等)与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虚实结合等)。
2、归纳表达效果,学会规范答题
说理技巧的灵活运用,会给哲理散文带来强烈的艺术美感,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
高考常会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散文的深层理解。
这类题目的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XX?
②这样的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③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等等。
作答这样的题目一般应从四个角度着手进行思考和概括:
一是文章描写内容的角度。
一般来讲,这类描写大多突出了所描绘事物的特点。
二是文章主旨的角度。
从主旨来看,或表现主旨,或深化主旨。
三是段落所处结构位置的角度。
从段落所处结构位置来看,文章开头的描写或引起下文,或直接点题,为下文做铺垫。
处于文章中间的,或承上启下、或是不同内容的衔接与过渡,或是话题的转换。
而文章结尾的部分有总结全文、前后呼应和卒章显志等作用。
四是作者情感态度和读者阅读感受的角度。
如描写富于艺术感染力和亲切感、使读者产生视觉效果、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联想等等。
作答时一定要全面系统的考虑到以上四个方面,不要以偏概全、漏掉答案。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散文 阅读 答题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