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docx
- 文档编号:25332234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55KB
浅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docx
《浅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
浅析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农村有了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巨大变化。
务农之余,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本文主要介绍农民工的概念,分析当前农民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国家对农民工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解决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解决途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截止到2011年4月,已有人口13亿多,其中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1000万,农村地区约占700万人左右,每年约有100多万的民工流动大军流入城市汇成城市庞大的民工阶层,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贡献了巨大力量,但这些“新市民”还没有真正被城市所接纳。
因此,本文试就我国农民工城市适应面临的各种问题作粗浅探讨。
一、农民工的概念及特点
1.农民工的概念。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
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2.农民工的特点。
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小,虽然近几年农民工年龄略有增加的趋势,但农民工流动就业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性别结果以男性为主。
文化和技能素质偏低。
从文化程度看,外出农民工大多为小学或是初中文化程度,小部分具备中专、高中的文化程度,也有少数为文盲,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
从技能上看,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不具备专业技能。
以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为主。
我国中西部地区为农民工主要输出地,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输入地,半数农民工跨省流动。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达,甚至有部分农民工跨越了大半个中国。
3.农民工出现的必然性。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非农化过程非常缓慢,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迅速推进,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财产权和劳动力支配权,农村劳动力有了剩余。
在20世纪80年代,在沿海发达地区,在乡镇企业率先突起的带动下,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企业。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掀起了中国经济改革又一高潮,农民外出务工也进入新高潮。
十六大以来,国家为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对农民工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
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对农民工更具重大意义。
因此,农民工是中国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农民工将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
4.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界定。
所谓农民工城市适应,就是指农民工进城后,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适,从而顺应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的过程。
这种调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
目前就民工整体讲,这三个层面的调适存在程度的差异。
物质层面的调适主要指农民工进城后参与经济活动的深入程度、生活状态及收益等方面的适应;精神层面的调适主要指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互动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方面的适应,其特点具有城市生活参与的主动性和低层次性;心理层面的适应应是民工城市适应的最高等级,是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
只有完成了心理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
这种心理适应直接反映在农民工对城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与城市人的关系是否融洽等。
二、当前农民工城市适应的主要问题
1.职业生涯问题。
城市劳动者从走出学校大门踏入工作岗位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各种规划,个人有明确的求职目标。
而广大的农民工因未受过良好教育便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从用工企业来说,也不愿意花力气来培训农民工。
因为企业认为农民工流动性强,如果花钱培训他们不一定有利可图。
他们总把农民工与脏、累、苦的工作对号入座,根本不打算把农民工培养成为高层次劳动者,所以农民工的工作业绩很难得到应有奖赏,得不到重用与提拔。
此外,也有部分农民工缺乏竞争意识,他们不注重自身的学习、劳动技能的提高,往往安于现状,年复一年。
因此,职业生涯问题是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首要问题。
2.思想意识、知识技能问题。
一方面,打工赚钱、增加收入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外出的首要目的,他们中不少人打算务工赚钱再解甲归田,回到农村老家谋划生活,存在一种明显的城市过客意识,不愿主动与城市居民交往和融入城市社会,难以形成对城市的深度认同和依恋。
另一方面,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经历的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面临一种高度的再社会化过程。
然而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农民工总体上文化素质不高、适应能力较差,要基本适应城市生活,需要一个比较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这必然影响到他们对于城市的认同与归属。
另外,农民工在进城之前长期生活在农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素质偏低。
从文化程度看,外出农民工大多为小学或是初中文化程度,小部分具备中专、高中的文化程度,也有少数为文盲,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偏低。
从技能上看,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不具备专业技能,多数农民工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的培训,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升需被重视。
3.生活问题。
城市生活方式与农村截然不同,农民工从乡村来到城市,生活方式自然而然随之发生变化,向城市生活方式靠拢。
农民工一般把挣来的钱寄回或带回家,这对于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改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农村家庭资金积累的主要渠道,同时也表明农民工的收入主要还是在农村里消费。
但作为城市打工族,农民工进城后,最表面、最简单的适应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模仿行为。
首先是从外在的形象上,如言谈举止与服饰上对城市人进行模仿。
随后的城市行为方式模仿则展示了农民工在生存需要之上的更高的需求,显示了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的主动性。
然而,大多数城市居民认为进城的民工不太讲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他们认为,民工普遍存在一些陋习,与市民、城市生活格格不入。
城市居民指出的农民工不文明行为大体分类如下:
一是卫生意识太差,经常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二是公共意识不强,在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欠缺;三是文化素质低,有时候还说脏话;四是小农意识严重,有的农民工甚至会出现小偷小摸的不良现象。
4.管理问题。
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政组织、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还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建立的社区组织、文化团体、福利组织等,农民工都很难进入,因此它们也不可能为农民工仗义执言。
具体表现在:
进城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受教育权、受救助权等基本公民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和限制,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实现。
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受不合理的就业限制后,还不能同工同酬,其合法权益被严重侵害。
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很少能够享受到诸如住房、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教育、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等待遇,这些几乎成了城市居民的专利。
用人单位和城市居民甚至是政府管理部门对进城农民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和歧视,这种情况相对而言更容易伤害农民工的感情,阻碍他们对城市社会和居民的心理认同与适应。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工在原籍所在地是有组织依托的,但农民工进入城市后,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无法从家乡的组织那获得帮助,城市的各种组织与自己也没有任何归属关系。
就城市来说,农民工属于流动人口范畴,农民工的户籍管理、子女教育管理、医疗管理等需政府高度关注。
三、解决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途径
1.加强职业推荐,职业指导。
针对农民工科技文化、非农技能较低的现实情况,加强培训与职业指导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第一要务。
首先,把培训作为农民工就业的着力点,要把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与指导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以培训促就业。
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培训工作,从基础教育着手,提高农村潜在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再次,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水平建设,建立农民工培训意向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掌握农民工迫切需要的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
最后,要定期组织供需洽谈会,提供信息服务等,免费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2.加强文化提升,开展技能培训。
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状况,对其思想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则思想越开放,意识更先进。
文化知识越丰富,对事物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越强,思维更加发散,眼光更加长远。
文化知识还能帮助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提升交际能力。
农民工群体中存在的各种落后观念与其所受的有限的文化教育有极大的关系。
农民工进城后因忙于劳动而无暇顾及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
此外,由于多数农民工不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农民工的就业也就相对困难,有部分农民工因劳动技能不足而往返于城乡之间,一方面影响了家庭收入,另一方面挫伤了他们积极性。
因此,组织农民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并科学进行技能鉴定,增强农民工生存与发展能力,使农民工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3.丰富农民工业余生活。
精神生活的贫乏容易使人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和意识。
据调查,农民工业余生活极其贫乏,他们的业余活动除打牌下棋、看看电影外,条件好的会看看武侠小说和上网浏览。
为此,要积极为农民工提供业余文化生活设施,定期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要为农民工提供娱乐休闲场所,让他们无偿或以较低的费用进行娱乐消费,分享精神文明发展成果。
另外,城市也要为农民工业余生活提供条件,这样既有利于农民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有效放松和休整,恢复体力继续为城市建设作贡献,又有利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的快速养成,加快融入城市的步伐,还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政府机构加强管理。
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
农民工流动性大,依据国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多数农民工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还不健全,部分特殊、危险行业甚至工伤保险还不健全。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户籍常态化管理,以农民工户籍信息卡等为载体健全稳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保证农民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确保更多农民工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
许多城市的发展规划并不把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纳入公共设施建设规划中,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是农民工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因此,政府机构要大力加强诸如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确保农民工享受基本的城市公共服务。
畅通农民工维权之路。
在农民工中,工资拖欠与劳资纠纷案件时常出现,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法制法规的宣传,另一方面对查处的相关违纪违法事件要大力惩处,确保农民工在务工中有法可依,畅通他们的维权之路。
5.农民工自我调节。
农民工来自于农村,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关系简单,小农意识强烈,部分农民工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因此,在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自身调节也尤为重要。
农民工的自我调节又分为思想层次、工作层次、生活层次三个层次。
思想层次主要指农民工通过接触新鲜事物、理论学习来提升思想境界,适应城市生活;工作层次主要是指要逐步调整工作状况,适应城市工作步伐,通过培训等来努力提升自我工作能力;生活层次主要是指农民工进城后要调整生活方式,以城市生活为主旋律,逐步适应生活、改善生活、科学生活。
四、结语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经济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者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要进行城市化、现代化也不例外。
中国农民工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制的发展而逐步推进的,农民工是充满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作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重大力量。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农民工群体有特殊性,也有强烈的社会需求性。
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城市社会结构的变革,在城市为农民工留足生存的社会空间,保持足够的耐心,让他们实现个人的城市化。
参考文献:
[1]赵恒新.浅谈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J].许昌学院学报,2007
(1):
123.
[2]唐秀英.我国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略论[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3(3):
32-35.
[3]赵用乐等.城乡和谐就业理论[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陈安民,刘晓霞等.中国农民工[M].北京:
华龄出版社,200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农民工 城市 适应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