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艺术歌曲发展轨迹.docx
- 文档编号:25326708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77KB
俄罗斯艺术歌曲发展轨迹.docx
《俄罗斯艺术歌曲发展轨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艺术歌曲发展轨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俄罗斯艺术歌曲发展轨迹
三、俄罗斯浪漫曲的由来及其发展轨迹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的样式和体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歌曲。
它最大的特点是歌词多采用文学性较强的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它在德奥被称为“利德”(lied);在法国被称为“尚松”(Chanson),后作曲家柏辽兹又以melody名之;在俄罗斯则被称为浪漫曲(romance)。
浪漫曲是一种有乐器伴奏(通常用钢琴,也有用乐队的)、与诗词高度融合的声乐体裁,常表达人们对爱情、亲情的追求与向往,亦常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及讴歌。
18世纪开始,以日常生活为内容的歌曲和浪漫曲在俄罗斯逐渐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三声部的宗教赞美歌也渐传渐广、颇显活力。
到18世纪中叶,单声部的独唱歌曲和内容富于抒情的浪漫曲一跃成为当时最盛行、最受人的喜爱的声乐体裁。
诚然,那时候的这类歌曲和浪漫曲,其歌词和曲调都还比较简单,由于尚“没有脱离口头传统”(阿萨菲耶夫语)因而与民歌并没太大的区别,只是伴奏或是用吉他、或是用钢琴、或是用巴拉莱卡(一译“三角琴”),已经具有不可或缺的性质而己。
1759年,俄国的第一部浪漫曲集公开印行问世(其中不少无名氏的作品)。
18世纪后期,杜宾斯塞(1760一1796)、科兹洛夫斯基(1757一1831)和盲音乐家瑞林(约1767一1848以后)等人所作的浪漫曲纷纷受到社会各阶层的热烈欢迎,其中包括杜宾斯基的《蓝色的小鸽子在呻吟》和科兹洛夫斯基的《心上人昨晚坐着》等。
19世纪上半叶起,俄罗斯涌现了阿里亚比耶夫、瓦尔拉莫夫、古里辽夫等“浪漫曲大师”;紧接着,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人格林卡及其追随者达尔戈梅斯基大大丰富了浪漫曲的题材和表现力,精通声乐的格林卡是这一声乐体裁的第一位公认的经典大师;再往后,“强力集团”作曲家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居伊、鲍罗廷等又在创造、弘扬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旗帜下,直面现实、与下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其中特别是穆索尔斯基为俄罗斯浪漫曲贡献了一大批别开生面、内容深刻、富于人民性和艺术独创性的不朽之作;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则将俄罗斯浪漫曲的创作推向又一新的阶段和高峰。
下面对上述的一些代表人物择其重要者略予介绍:
俄罗斯浪漫曲早期的代表性作曲家是阿里亚比耶夫、瓦尔拉莫夫和古里辽夫,他们素有“18世纪上半叶浪漫曲大师”之称。
阿里亚比耶夫(1787一1851)19世纪20年代初期起,他已是俄罗斯乐坛上一位知名的戏剧音乐、钢琴曲和浪漫曲作曲家,他取材俄罗斯民歌写成的《夜莺》一曲使他名震遐迩,但他早期的作品却大多没有脱出伤感的情调。
他因同情“十二月党人”贵族知识分子的起义而被卷进一宗案件而遭流放(但这一生活的挫折却使他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他大约150首浪漫曲中,一部分是忧郁的、多愁善感的,另一部分则充满戏剧性与感情的爆发力。
他浪漫曲的伴奏部分写得相当精细,和声、调性富于变化,喜用震音和装饰音,造成富于震撼力和使得旋律更具线条美的鲜明印象。
30至40年代是另外两位浪漫曲大师—瓦尔拉莫夫和古里辽夫创作的高峰期,他们是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繁荣时期的一对代表人物。
他们二人不仅熟谙民歌的音调和结构,而且熟知民间歌手的表演方式和绝招,所以他们能谱写出如此众多的为俄罗斯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的歌曲。
瓦尔拉莫夫(1801一1848)他的《黎明时你不要唤醒她》、《红衣裙》等浪漫曲虽历经岁月的风霜而至今仍流传不衰。
这位作曲家早从少年时代即开始进入宫廷合唱团接受比较完整的、特别是声乐方面的教育。
1819年走上专业音乐家的道路,专致于抒情声乐曲的创作,谱写了约220首浪漫曲。
他的浪漫曲植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而又具有鲜明的创造性。
他十分注重旋律的表现力,要求流畅、上口、灵巧、优美。
传遍全世界且为许多著名作曲家采用为大型作品主题的《红衣裙》是他旋律写作才能的突出证明。
古里辽夫(1803一1858)代表作为《亲爱的妈妈》、《棵麦,你不要喧哗》等。
出身于一个农奴音乐家的家庭,30年代初与其父同时获得自由。
他主要写作钢琴曲和声乐浪漫曲(总数为88首)。
他的风格一部分接近民歌,还有一些是深沉真挚的抒情浪漫曲。
而紧接着在这一页历史之后的便是以“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1804一1857)为代表的俄国浪漫曲创作的古典时期的到来。
格林卡在俄国音乐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的创作不但奠定了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基础,而且为它日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众所周知,他的《伊凡·苏萨宁》是俄国的第一部民族歌剧,他的序曲《卡玛林斯卡雅》曾象“橡实”一样孕育出俄罗斯交响音乐的整株“橡树”。
同样,在俄罗斯被称为“浪漫曲”的独唱艺术歌曲创作中,格林卡也是一位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人物。
他的贡献是:
把受19世纪前半叶“生活”浪漫歌曲的影响而流播一时的感伤风格,发展为富于戏剧性表现力的深刻现实主义之作,以一系列经典之作,成为俄罗斯音乐史上的第一位伟大的浪漫曲经典大师。
在格林卡的浪漫曲作品中,既有运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分节歌《云雀》等,也有按船歌体裁写成的《威尼斯船歌》、按小夜曲体裁写成的《我在这儿,伊涅齐里亚》、以普希金的安纳克莱昂体的诗所谱的《血液里燃烧着希望的火》和兼有抒情性、戏剧性的声乐独白《我记起那美妙的瞬间》以及类似歌剧咏叹调那样的抒情唱段《你早象玫瑰那样盛开了吗》等。
他的浪漫曲开一代乐风,达到了情感与思想、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境界。
达尔戈梅斯基(1813一1869)是紧接在格林卡之后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
比格林卡小九岁的达尔戈梅斯基是第一个接过格林卡的接力棒而奔突向前的后继者。
他在声乐创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力图以旋律性的朗诵调来表现语言音调的抑扬顿挫,也就是象他本人所说的“我要以音乐来直接表达语一言,我要的是逼真”;另一是重视心理描写,并创造出了多种具有批判、讽刺特色的小型声乐体裁,诸如戏剧性歌曲《老班长》,滑稽幽默歌曲《磨坊主》、《人家把
我投入你的怀抱》,讽刺歌曲《九品文官》、《小蛆虫》等。
达尔戈梅斯基所作声乐浪漫曲的总数约在100首左右。
除前面己经提到过的外,尚有《夜间的微风》、《东方浪漫曲》、《我忧伤》、《我对谁也不说》等。
他主要写作抒情浪漫曲,如早期的“俄罗斯歌曲”《十六岁》以鲜明的世态风俗的描绘勾画出一个恋爱中的农村少女的形象。
达尔戈梅斯基的一项前无古人的贡献是:
以戏剧朗诵的节奏、生动形象的旋律开创了富于批判现实主义特色的讽刺浪漫曲的先河。
到19世纪40至60年代。
在俄罗斯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空前高涨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
在这背景上崛起的“强力集团”,以富于现实主义特色和鲜明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对19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歌剧和浪漫曲是“强力集团”成员重要的创作领域。
“强力集团”的五位作曲家都写作浪漫曲,并各有建树:
巴拉基列夫(1837一1910)于50年代中期(当时他还是喀山大学数学物理系的学生)开始写作浪漫曲。
在他总数约为80首的浪漫曲中,早期作品以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为其特色。
在游历了高加索之后,巴拉基列夫谱写了多首“东方浪漫曲”,其中以1863年所写的《格鲁吉亚歌曲》(普希金诗,即《美人,别在我面前再唱》)最具代表性,歌曲中地域色彩和忧郁情调水乳交融,动人情怀。
晚期作品一部分趋于深沉,一部分仍保持着明朗欢乐的青春活力。
穆索尔斯基(1839一1881)在遵循和发展达尔戈梅斯基声乐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在67首独唱声乐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形象(包括讽刺沙皇反动统治的《跳蚤之歌》、对农民困苦生活寄予深刻同情的《卡里斯特里特》、《叶辽姆什卡摇篮曲》,以及《戈帕克》、《可爱的萨维什娜》、《小孤儿》、《睡吧,睡吧,农家的儿子》和声乐套曲《在育儿室内》、《死之歌舞》、《暗无天日》等)。
穆索尔斯基在全部音乐创作中所潜心追求的“在活生生的音乐中塑造活生生的人”,以及“生活,无论它表现在什么地方;真话,不管它多么不大登雅;将这些开门见山地、大胆。
老实地向那些最亲近的人们说出来,这就是我的思想基础,这就是我既想做又怕做不成的”,这一切在他的浪漫曲创作中全部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
他最早的声乐作品《明亮的星星,你在哪里》(格列科夫诗),属于“生活浪漫曲”范畴,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歌的气质。
从60年代起,他写了许多社会题材(主要表现农民生活的疾苦)的浪漫曲。
60年代后半叶起转向讽刺性的题材,《跳蚤之歌》成为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其钢琴伴奏形象生动、声乐表现
手法的丰富多彩、和声语言的新颖独特等,使这一作品永垂史册。
穆索尔斯基以与生活语言十分贴近的音调、“戏剧性独白”的手法、富有独创性的和声语言等充实、丰富了俄罗斯浪漫曲的创作。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1844一1908)一生共作有浪漫曲79首,大多以普希金、A.K.托尔斯泰、迈科夫、费特的诗为歌词,将描绘大自然和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融于一体是他的喜好和创作特色。
他的浪漫曲不仅注重诗句和旋律的结合,更注重整体意境的塑造,钢琴伴奏部分的和声色彩一般比较浓重而富于变化。
他有在6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浪漫曲创作高峰期,后期作品比前期作品更加精炼、纯朴,在简洁之中体现出诗的深刻内涵。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除了以富于民族特
色的歌剧(((普斯科夫姑娘》、《沙皇未婚妻》、《金鸡》等)和交响音乐(((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安塔尔》等)创作拓宽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外,其79首声乐浪漫曲亦以描情细致凝炼、笔法多采多姿而在俄罗斯声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声乐浪漫曲中,以旋律和朗诵并重,并辅以钢琴声衬托的为一类;以声乐旋律为主导,并从中脱胎出钢琴伴奏来的又是一类。
《在格鲁吉亚的山岗上》、《在静夜里说些什么》、《山林女仙》、《夜在大地上飞过》、《微风从高处吹来》、《夜莺与玫瑰》等是他所作抒情独唱歌曲中最受人欢迎的一部分。
居伊(1835一1918)写了约250首浪漫曲与歌曲,其中大部分是篇幅短小的小品,以抒情睦为其特点。
他的浪漫曲很少具有戏剧性和高亢的激情,常是率真淡雅的、娓娓的吟唱。
其旋律语言为其特点,不刻意模仿某种特定的风格,但富于韵味。
《焚毁的信》一歌(普希金诗)流传不衰。
鲍罗廷(1833一1887)作有16首浪漫曲和歌曲。
1854至1855年间,当他还是医学院四年级学生的时候,就写过3首带钢琴伴奏、大提琴助奏的浪漫曲,其中2首具有“俄罗斯歌曲”风格;另一首《美丽的打渔姑娘》(海涅诗,鲍罗廷译)则是技巧圆熟、自成一格的“船歌”。
他的浪漫曲大都具有深沉含蓄、侧重心理刻画的特点。
他还写有《惟我独尊》、《在人们家中》等幽默讽刺类型的浪漫曲,以及著名的《黑森林》、《为了祖国遥远的海岸》等。
与“强力集团”成员生活、奋斗在同一时期的柴可夫斯基(1840一1893),是一位炽烈地热爱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爱国艺术家。
他在交响曲、歌剧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不仅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人类音乐文化库藏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他的创作大多具有抒情性或悲剧性的特点,以旋律、配器富有表现力见称;在抒写人们种种复杂的内心感受和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时,尤显得观察细微,才情横溢。
柴可夫斯基给后世留下的浪漫曲共104首。
其中占中心地位的主题是:
对幸福往事和失去爱情的回忆(如:
《不,只有那样的人才会知道》、《我曾和你同坐一起》、《在喧闹的舞会中》、《忘怀得多快》、《重又象过去一样孤独》等)。
此外也有不少是和大自然的形象相联系的(如:
《我打开了窗户》、《初春》、《祝福你,森林》等)。
他把俄罗斯浪漫曲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
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表现力异常丰富的旋律。
作为旋律大师,他的旋律有多种类型,一类是优美的抒情性旋律,另一类是充满戏剧性、动力性的旋律;柴可夫斯基笔下还常出现具有民族风格或地域特色的旋律。
(二)充分展开的、完整的结构。
柴可夫斯基的浪漫曲不论曲式短小或长大,都发展得十分酣畅,而且几乎不多一笔,也不少一笔。
(三)“交响化”手法。
柴可夫斯基把交响乐写作的一些手法引进了浪漫曲领域,主题(呈示一发展一再现)原则的使用、丰满而立体化的和声、钢琴部分音乐的对比和类似乐队合奏的效果等,在人们心中掀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
在柴可夫斯基的浪漫曲中,钢琴伴奏的作用十分重要。
它不但自始至终与歌声紧相伴和,而且表达着抒情诗中“典型人物”、“典型情绪”的种种色调和心理反应的层次。
有时,钢琴又常常起着主导的作用,担当着在歌声停歇的时刻“阐发”并“申述”乐曲基本思想的任务(例如在《为什么》、《忘怀得多快》、《是白日吗》等浪漫曲中,钢琴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与柴可夫斯基的风格相近,而在浪漫曲创作中进一步扩展了钢琴伴奏的表现作用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拉赫玛尼诺夫(1873一1943)。
他一生所作的艺术歌曲共83首,被公认为是俄罗斯的浪漫曲大师之一,其创作风格受柴可夫斯基的影响颇深。
其中,《在神秘之夜的寂静里》、《小岛》、《这儿真好》、《丁香花》等,都是拉赫玛尼诺夫笔触细致、绘情绘景的抒情性浪漫曲的天才之作;《是时候了》、《我多么痛苦》、《我等着你》、《我又一次孤独》等则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人们在爱情的悲欢离合或生活的坎坷曲折中的种种感受。
此外,他所作的《多么不幸我爱上了他》,使舍甫琴科为乌克兰下层人民所发的正义呐喊进入了音乐会的演出大厅;《别唱吧,美人》,以富于浓郁东方风味的音乐语言,为普希金同情十二月党人的诗作添上了音乐的羽翼;据丘特切夫的诗歌谱成的((春潮》,反映了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来前激荡的社会情绪。
其作品的主要特点:
(一)扣人心弦的旋律。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旋律大师,他的旋律真挚、流畅、质朴、清新、热情洋溢,融合了多种因素(包括俄罗斯民歌、城市浪漫曲、古典浪漫曲、茨冈浪漫曲)的特色。
《我又一次孤独》、《命运》等都有着深刻撼人的情绪刻画;没有歌词的《练声曲》更是体现了民歌的精髓,使人一听便感受到浓郁的俄罗斯风味;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创作的《在我的窗前》、《丁香花》、《小岛》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二)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曲式。
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很多都采用了简洁的曲式,如:
《梦》是变化重复的乐段体;《这儿真好》、《丁香花》、《在我的窗前》、《夜晚,在我的花园里》等都是单二部曲式。
但他常常打破平衡,大量运用非方整的乐句组合,使他的浪漫曲几乎每首在结构上都具有独特性。
(三)人声部分与钢琴部分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如《喷泉》、《风暴》、《阿里昂》等浪漫曲的钢琴部分几乎具有音乐会独奏曲般辉煌的效果,而《春潮》的钢琴部分则被誉为是像柴可夫斯基一样的“交响化”的大手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俄罗斯 艺术歌曲 发展 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