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5317102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86KB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报告.docx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20篇课文,课文富有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
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全面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
如,《阳光》,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提出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要珍爱阳光。
《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
《雨点儿》讲小雨点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做出更大的贡献。
《平平搭积木》,讲一个小男孩要搭很多积木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以小见大,展示了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自己去吧》鼓励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蕴含着对独生子女自强自立的期盼,很有现实意义。
《借生日》讲述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体现了母女间的真情。
《雪孩子》讲雪孩子为了从火中救出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不惜牺牲自己。
《小熊住山洞》讲小熊和他的爸爸爱护树木,不舍得砍树造房子,所以只好一直住在山洞里。
2.课文内容新,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课文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
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科学童话,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有散文,如《阳光》。
课文丰富的内容,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语文积累。
3.安排不同的课文形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安排了两种形式、两种要求的课文。
除了一般的课文以外,还安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
这两篇课文全文不注拼音,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猜读、借助图画读等多种方式,独立认字、阅读。
通过不同形式课文的教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4.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想象,发展思维,便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课后练习的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
(1)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
如,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
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2)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有词语的练习,如,读词语,用学过的字组成新词,既复习生字,又积累新词。
还有反义词练习,形容词叠词的练习,词语的搭配练习,等等。
有句式练习,如,说句子(77页,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读句子(107页,我会读)。
(3)练习形式丰富多样,培养语文综合素质
有些练习的设计,体现学科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63页的说说画画,配合《四季》的学习,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75页的“我会说”,配合《静夜思》的学习,观察夜晚的天空,并与同学交流。
113页的“说一说”,配合《自己去吧》,交流一下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综合运用所获得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建议
儿童学习语言是在交际实践中,对外部语言的逐步内化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内化、积累语言,同时提高文化素养。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
首先要让他们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次要抓好识字和背诵。
这样才能为他们打好未来学习的基础。
(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
根据“课标”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10条要求,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是:
喜欢读书、爱护图书;学习基本的读书技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能应用初步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并乐于与人交流;注意积累与背诵。
(二)“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到“阅读教学”的首位。
对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进行书面阅读困难较多,文字符号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辅助他们阅读。
如果在阅读起始之初要求过高,学生就有可能会因畏难而失去读书兴趣。
“喜欢阅读”被《标准》放在阅读教学起始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求我们能在学生阅读起跑线的“起点”上,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
因此,每次阅读之前,教师都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挂图、实物、音像、媒体等手段,精心设置一个激趣导人的过程,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接触课题,大胆猜测,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悬念、遐想等投入阅读实践与体验。
这样,阅读教学就会达到让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的目的。
如《比尾巴》一课,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热闹的运动场景分步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哪些动物,能跟大家介绍介绍吗?
今天,这些动物要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它们要比什么呢?
(媒体出示课题——比尾巴)读好它要注意什么?
(“巴”是轻声。
)
(2)这次比尾巴大赛,老师很荣幸地被选为主持人,想邀请大家做裁判,小朋友愿意吗?
(3)瞧,运动员们入场了!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
(媒体演示六种动物依次入场的画面,并配以运动员进行曲,小朋友看着画面和着进行曲节奏鼓掌欢迎。
在热烈气氛的感染下,孩子们似乎也成了运动会中的一员,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又如《小小的船》一课,可以从谜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轻松地开始新课的学习。
导入过程如下: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
好了,请注意听: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圆圆,有时弯弯。
”你知道他是谁?
(2)展示:
夜空中挂着弯弯的月亮。
你们看,今天老师就把月亮请到了我们的现场,你能跟他打个招呼吗?
学生热情地与月亮打招呼。
(3)瞧瞧这位新朋友,他长得什么样?
(弯弯的)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呀?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像摇篮、像香蕉、像镰刀)
今天,我们就把他当作一艘小小的船吧!
(板书:
小小的船)让我们听着歌儿,乘着月亮船到美丽的太空去旅行一次吧!
(播放歌曲:
《小小的船》)
(4)画美,歌更美,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等学完了课文,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好吗?
这样,通过我们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猜一猜、说一说、唱一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石。
2、注重读中识字,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过好“认读”关。
“随课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步阶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随着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
本册教材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于读。
就是并不要求“毕其功于一役”,即先把全课生字音、形、义一次性解决好然后再去读课文,而是要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使生字的音、义、形逐步深化。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生字可以在初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集中自学一下,但最要紧的还是要放在课文中学,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
学生起步阶段读书要有要求,但要求不可过高。
要把注意力放在正确认读,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要注意学生认真的阅读态度和优良的注意品质的培养,要注意指导学生“双行认读”,即同时注意拼音和汉字进行顺畅的认读,注意引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
可以用范读和领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破词”、“破句”不连贯的现象。
要尽量减少齐读,多增加个别读和自读,特别要注意避免齐读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唱读。
在认读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多读,以做示范,但要少做或不做标重音、划停顿之类的朗读知识和技巧的指导。
因为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靠这些技巧是过不好认读关的,也是读不好书的。
教师要有耐心,要舍得给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般课文至少要读五六遍以上。
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
3、注重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
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
尤其要注意避免那些繁琐的分析讲解和“一问一答”。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重点体现在语感上,而决定语感的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像。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阅读,帮学生建立词语与事物表像的联系;我们还要善于用课文中的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他们脑海中的生活画面和生活经验,激起他们对美好情景的向往。
如教学《雨点儿》第一节:
(1)出示第一节: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引导学生读句子,并进行评价,在教师的评价中引导学生理解“飘落”。
(3)再读句子,你能配上动作表演读吗?
(4)拓展说话:
你看天空中还会有什么飘落下来?
(生1:
黄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生2:
白白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生3:
桂花从树上飘落下来。
生4:
梅花从树上飘落下来。
)
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字、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赁借课文语言理解词义,并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这种滚动式教学,意在让学生通过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理解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另外,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的评价语言相当重要,好的评价更能激活学生朗读的情感和意境,使朗读更加出色。
如《比尾巴》一课中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
指导“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媒体演示松鼠从树上跳下来的情景。
)
看!
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了,它的尾巴像一把什么伞?
像降落伞一样的尾巴使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都不会摔伤,你们喜欢这把伞吗?
(出示句子让学生充分地读,在学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评价“听了你的话,老师觉得松鼠的尾巴还没从树上飘下来呢!
”在学生读得到位时,教师评价“听了你的话,老师真的看到这把伞从树上飘下来了。
”)
片段二:
指导“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
(媒体出示两张真孔雀的图片。
)
瞧!
这就是阳光下的孔雀,你觉得阳光下的孔雀怎么样?
(出示句子,在学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评价“听了你的话,孔雀不高兴了,因为它听不出你是在夸它,你能不能让它高兴高兴?
”在学生读得到位时,教师评价“孔雀要跟你交朋友了,因为它从你的话中听出了它的尾巴是最好看的。
”)
另外,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层推进”:
要过好“认读”关—→要能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出现表像和画面—→要把自己摆进课文的情境,进行自我体验—→要抽身跳出情境,领悟课文语言。
这样,学生就能读出课文所蕴含的真情实感,语感就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
相反,如果既不进入角色,也不进人情境去进行体验,老是从理性上去讨论该用什么语气读,那实际上也是一种“傻读”,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当然也培养不出什么语感来。
如:
我在上《棉花姑娘》学习第一句“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步骤体现出了由浅入深的两个层次:
1、仔细听,认真看,说说棉花姑娘怎么了。
2、初读,初步感受棉花姑娘生病了。
3、看图,认识蚜虫,从而产生厌恶蚜虫的思想。
4、再读,通过朗读展现自己对蚜虫的厌恶之情。
“初读”是学生认识的直观反应,而“再读”则是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是学生情感的提升。
4、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志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建议“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阅读教学不但要考虑“教法”,更要研究“学法”,创造“乐学”的氛围。
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兴致勃勃。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唱一唱,辩一辩,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阅读中聆听到美的声音,欣赏到美的画面,感受到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自己表现的舞台,成为表达个性化体验和感受的平台。
再来看看《小小的船》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1)师:
蓝天上有星星,还有月亮,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
像小小的船
出示: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2)指导朗读。
师:
谁能来读一读.
生:
读。
教师随机点评.
生:
齐读。
(3)师:
这艘小小的船儿真特别,你看,她的两头——(生:
尖尖的)
理解“两头尖”。
师:
两头尖是怎样的?
生:
做动作演示.
(4)出示: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指导朗读,进行评价。
指名学生朗读,仔细听,你认为他读”尖”了吗?
学生齐读.
(5)看看这里的月亮,哪位小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月亮”。
生1:
弯弯的月亮黄黄的,像小小的船.
生2:
弯弯的月亮两头尖尖的,像小小的船.
生3: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真漂亮!
(6)再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
【抓住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孩子们眼前,把月亮“搬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面对真实呈现于眼前的月亮,学生更觉得月儿弯得可爱,喜欢之情油然而生,自然,介绍月亮时也就有感而发,说得真真切切,读得有滋有味。
】
(7)小朋友,谁想来坐一坐这艘小船?
你怎么告诉大家已经坐上了小船?
出示: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学生高高兴兴地表演读)
(8)师:
小朋友坐上小船到哪儿去呀?
(夜空、太空)好呀,小朋友坐稳了,我们马上要出发了,你可要注意看呦,在航行中看见了什么?
(媒体演示情境并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画面,嘴巴里还啧啧有声。
(9)指导说:
我看见了()。
生1:
我看见了很大很大地太空,有许多许多的星星.
生2:
我看见了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在跟我打招呼.
(师引:
星星是怎么招呼你的呢?
)
生2:
星星说小朋友欢迎你!
生3:
我看见了蓝蓝的天空,许多星星像人的眼睛.
师:
哇,在太空中飞行的感觉真好,哪些小朋友也想来坐坐说说?
(引导想象表演读)【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耳听美妙的音乐,身处这样的意境,又怎会不联想翩翩呢;奇特的感受也就会油然而生。
使学生想说、想读、更想站起来演一演。
自由表演读给极富表现欲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创设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孩子们的朗读也一定会精彩纷呈。
这里还讲到了“演读”这一重要的朗读方式,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
这在低年级中是非常适用的,其朗读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
(10)聪明的小朋友,你还看见了什么?
你想对星星说些什么?
生1:
我还看见了云朵,是黑色的.
生2:
我还看见了小小的地球.
生3:
我还想对星星:
:
你真漂亮.
生4:
我还想对星星说:
我想和你做朋友!
(11)小朋友,坐上月亮船,去太空旅游高兴吗?
那让老师也高兴一回好吗?
(12)谢谢大家了,我高高兴兴地坐上了:
小小的船。
教师范读。
(13)小朋友,你能猜一下老师现在的心情吗?
小朋友想不想像老师一样美美地读一读吗?
生读。
【在反复的读与说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尝试了阅读,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也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产生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这何尝又不是读书的乐趣呢?
】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多采用“导读法”、“点拨法”,引导点拨学生自主阅读,掌握学习方法。
5、注重积累,在阅读教学中的让学生好读乐背。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语言的积累”,其导向是十分明晰的。
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
为此,首先要从阅读的量着手。
其次,要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
熟读成诵是加深体验、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
本册教材的20篇课文中有12篇都是要朗读背诵的。
怎样让学生完成这些背诵目标呢?
我们觉得只能“智取”不能“强攻,而“好读乐背”是个重要的“抓手”,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第一,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课文,赏中乐背。
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欣赏和品味的过程。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给课文配上适当的音乐,将课文与插图结合起来进行反复朗读欣赏,可以让学生看图诵读。
还可以播放配乐范读录音,让学生耳听、眼看、口诵或跟背,从语音、语义、图像、场景、事件、人物、情感等多角度去欣赏课文。
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背诵课文了。
如刚才例举的《小小的船》一课,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和欣赏中背诵。
第二,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创中好背。
背诵不单是要记住课文,也包括自我阅读感受的表现和自我潜能的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
好奇心与表现欲是低年级儿童的天性。
我们要善于给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分角色演诵、演课本剧、背诵比赛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喜欢背诵,并能通过背诵来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比如《比尾巴》一课中,我们可以设计趣味对读一环,使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1)比赛结果是不是和各位小裁判的意见一样呢?
让我们读读语文书吧!
学生自由读。
(2)师生对读(师问生答)
(3)同桌对读
(4)自由表演读-——指名展示表演
(5)师生对读(想配动作的配上动作。
)
(6)欣赏歌曲《比尾巴》。
(边听边鼓掌对答)
(7)有小裁判悄悄地告诉老师他已经能背诵了,多棒啊!
是哪些小裁判呢?
是你吗?
自己背一背吧。
在反复的诵读中,在一次次的对读表演中,在不知不觉之中,轻松达到了背诵课文的目标,而且,孩子们乐学、乐读、乐背。
第三,创设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背诵。
如看图背诵、根据提纲背诵、表演背诵、接力背诵等。
另外,我们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读、背教材里的好词佳句,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课外读物中好的词语和句子。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篇课文一般分两个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①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②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认读生字,要注意“字不离词”,应在试读的基础上进行。
因为生字还要放到课文中去读,所以在此不必过多花费时间)。
③反复朗读课文,确保读得正确、连贯。
④强化对本课生字的认读(这里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生字再次跟学生见面,看看学生是不是认识这些生字了)。
⑤识写结合,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的教学步骤:
①复习对本课生字的认读。
②选择课文的重点、精彩处,读中感悟(这里的读,要特别注意“分层推进”)。
③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④迁移运用,拓展探究(对课文中的语言要能够学会去运用,对课文中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去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5指导写字,描仿临写。
案例:
《自己去吧》(第一课时)、《阳光》(第一课时)
三、“阅读教学”中要注意的方面
一年级的阅读是“起步阅读”,成功与否,意义重大。
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做到小、实、趣。
小,是小学语文之“小”的起点,开口要小,教学目标要简明集中,指向性要强。
要抓基本功的掌握,要抓良好习惯和阅读品质的培养。
不要“种了人家的自留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
比如,让学生读书,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提出多种要求。
要求一:
“自己读一读,你能把课文读通顺吗?
”这样的要求是浅层次的,其目的只需把课文读通顺。
要求二: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小动物们会怎么想?
你能学着鹿先生和兔姑娘的样子来读一读吗?
”这样的要求对学生来说也是他们进行朗读的一个很好的提示,目的在于使学生感悟文本,入情入境地读。
教学中,倘若没有明确的要求作指引,那么朗读也只能是无目的的读,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实,就是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
导读的过程要扎扎实实展开,要努力删除冗余的教学环节。
要把读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会操作,真正能读,真正自己会读。
比如,我在让学生自读预习时,经常提出这样的要求:
读课文,把字读正确。
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读生字,圈出不认识的字,从文中找出来多读几遍。
再读生字,读给小伙伴听,说说记字方法。
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生动。
趣,是“情趣”,就是要把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放到重要位置。
激发“情趣”不仅要注意课的开头,而且要贯穿课的始终,更要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好自己的状态和言行,要全心全意地投入情感,以此来激发,影响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真正想读、爱读。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当重要。
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传导情感的媒介。
课堂用语是否清晰、简练、生动,是否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在不影响知识正确性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生动,富有情趣。
总之,和孩子们在一起,老师要怀着“童心”,讲着“童言”,成为一个“大孩子”。
附案例两篇:
《阳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阳、像、金、野、更、面、长”七个生字,学习新偏旁“双耳旁”,初步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会写“也、长、山、出”,学习新笔画“竖提”。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2、学习用“更”说话。
激发说话的兴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像、野”的识记;“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的理解。
学习准备:
课件、卡片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小朋友,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最想见到谁?
1、出示课件:
太阳图(配上简介)。
2、见到了老朋友,你想说些什么?
3、揭题:
太阳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快乐。
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
出题:
阳光
4、读题正音,认读“阳”
二、整体感知。
1、课文写得很美,大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们。
2、交流:
(1)我会认:
xiangjinzitianyegenggaohemian
像金子田野更高河面
changchangzaochenlakaitiaojinshui
长长早晨拉开跳进谁
a、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
读给小朋友听,相机正音。
哪几个容易读错,请你提醒小朋友。
b、去掉音节认读生字,你还认识吗?
想个好办法记住它们。
(2)我会读。
A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为他画上一个红太阳。
B推荐自己的同桌读给大家听,评议。
三、品读感悟。
(一)读第一段。
1、课件出示:
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变得亮晶晶。
你们看,阳光照到了哪些地方?
2、读读课文第第一节,你读懂了什么?
3、练读:
阳光像(),洒遍()、()和()。
4、美美地读一读。
(二)读第二段。
1、师:
小朋友读得好美,阳光照耀下的田野、高山、小河,一定会更美,让我们去看一看。
2、课件:
出示三幅图。
3、你觉得哪一幅最美,说给小朋友听。
4、引读出示:
阳光真好!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阳光真美!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5、自读理解,最喜欢读哪一句,读给小伙伴听。
6、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更”。
7、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1)读了这句话,你是怎么想的?
(2)你看到过这样的小河吗?
闭上眼睛想像波光粼粼的小河。
(3)你看到了什么?
(4)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课件:
河面波光粼粼,像锦缎般美丽。
)
8、齐读第二段。
让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一年级 上册 教材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