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docx
- 文档编号:25315647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85.97KB
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docx
《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
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
(1)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
(2)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但行业平均收益率可作为确定折现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3)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
在折现率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货币单位在n年的折现系数为:
R=1/(1+i)n(注:
此处n为(1+i)的上标)
式中:
R——折现系数;
i——折现率;
n——年数。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方法
摘 要:
从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出发,总结并分析了确定折现率的四种方法,即加权平均成本法、资金利润率法、累加法和系数法。
认为在目前资本市场条件下系数法的应用尚不成熟,加权平均成本法等三种方法主观性较强,在实际评估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谨慎确定折现率。
关键词:
整体资产评估,收益法,折现率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是将由各项单项资产有机构成的资产综合体作为评估对象,综合考虑其获利能力而进行的企业价值评估。
目前,国内对于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多采用加合法,即把组成整体资产的单项资产评估值加总作为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值。
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存在严重缺陷,随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日益成熟,收益法将作为评估企业价值的主要方法。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以其现值之和作为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用收益法进行企业整体资产评估时,主要涉及到三个评估技术参数,即年纯收益、折现率和收益期限。
折现率是三个参数确定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争议的,折现率的大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极大,其轻微的变动就会引起评估值很大的改变,在评估实践中折现率的确定缺乏准确性是收益法遭到批评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应重视折现卑的确定方法问题。
一、折现率的含义及确定原则
1.折现率的含义
折现率是将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值的比率。
折现率实质是一种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它与报酬率、利润率、回报率、盈利率和利率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企业投资者的愿望是以较小的风险来获得较大的收益,但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中,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就意味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即收益率与投资风险成正相关。
折现率的本质揭示了确定折现率的基本思路,即折现率应等同于具有同等风险的资本收益率。
2.折现率的确定原则
(1)折现率应高于国债利率和银行利率。
企业将资本投资于国债或银行,不需承担风险,但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愿冒一定风险投资,如投资于企业,以期获得更多收益,故企业价值评估时折现率应高于国债利率和银行利率。
(2)折现率水平应以行业平均收益率为基础。
企业收益水平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行业结构强烈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和行业内部的所有企业,行业主要结构特征决定了竞争的强弱,进而决定了行业的收益率和行业内企业的盈利空间。
二、折现率的确定方法分析
运用收益法进行企业整体资产评估时,折现率的确定方法有以下四种,具体分析如下。
1.加权平均成本法
企业资金的来源有若干种,如股东投资(可表现为股本或实收资本)、债券、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留存收益等。
债权人和股东将资金投入某一特定企业,而非其他企业,都期望其投资的机会成本得到补偿。
所谓加权平均成本是指以某种筹资方式所筹措的资本占资本总额的比重为权重,对各种筹资方式获得的个别资本的成本进行加权平均所得到的资本成本,亦称全部资本成本或综合资本成本。
以加权平均成本作为折现率估计值的方法即加权平均成本法。
Wi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是账面价值法,即以企业各类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各类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并作为权重;二是市场价值法,即以各类投资的市场价值为基础计算各类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并作为权重。
Wi的计算采用市场价值法更为合理,原因在于资本成本衡量的是筹资时发行证券(债券和股票)的成本,不是按账面价值发行。
普通股的股利分配是不确定的,当盈利多时,可以分配较多股利,当盈利较少或没有时,可以少分或不分红利。
一般来说,股东对普通股投资所要求的回报率是逐年递增的。
普通股成本与股东的投资期望相联系,股东投资决策时考虑其投资的机会成本,即指风险程度相近的其他投资机会中最高的报酬率,因此普通股成本的确定带有主观性,这也是加权平均成本法确定折现率带有主观性的根源。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是将企业多种长期资金的风险和收益结合起来确定折现率的途径,国际上通常将资金成本视为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率”。
对于新建或新改组企业,或资产负债结构较合理的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成本法确定折现率是较适当的选择。
但对于一些未进行资产剥离,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由于其负债串较高,同时又难以确定各类长期资金的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的运用受到制约。
2.资金利润率法
由于资金利润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在确定折现率时可以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基础,再根据企业条件、经营状况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叫做资金利润率法。
3.累加法
累加法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折现率=安全利率+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
安全利率是不考虑风险报酬情况的利息率,一般是指国债利率,在我国也可指银行利率。
风险报酬一般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由企业经营的本身所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
它可通过企业经营期间运营收入的分布来度量,即运营收入变化越大,经营风险越大;运营收入变化越小,经营风险越小。
经营风险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
内部经营风险与那些企业内部能控制的运营条件联系在一起,它可通过公司的运营效率得以体现。
外部风险与那些超出企业控制的环境(如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强加给企业的运营条件联系在一起。
财务风险是由负债导入企业的资本结构之中而产生的。
通常用负债与权益的百分比来度量财务风险,负债在资本结构中比重越大,这种风险越大。
由于负债的存在意味着有义务支付固定费用(利息),于是存在着收入可能不足以支付这些债务的风险。
如果企业的收入金额和支出金额是按预期的各年即时价格预测的,为使企业的收益不低于实际期望水平,则应在实际期望收益率水平上,再加上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累加法是目前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用来确定折现率的最常用方法。
但由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的量化,目前主要依赖于经验判断,其粗略性是明显的。
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行业发展前景、市场状况和同类企业竞争情况基础上,运用经验判断才可能趋于合理。
4.β系数法
风险是负面因素,需要补偿。
然而,度量风险和风险补偿的精确模型却是人们长久以来争论的焦点。
从发达国家来看,到目前为止,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由于具有简单、直观并且有很强的可检验性,一直是衡量其他风险收益模型的标准。
资产的风险来源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企业特定行为产生的非系统风险,这种风险可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另一类是由市场行为产生的系统风险(也称市场风险),它影响所有资产的价格。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通过β值来衡量市场风险,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β(社会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
上述情况说明,在目前的状况下β值的测算很困难,且缺乏实际意义。
三、结论
[1]周海珍。
浅论收益法中折现率的确定[J].中国资产评估,2001,(4):
13-15.
[2]姜楠,王景升。
资产评估[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88-292.
[3]刘玉平。
股份制企业资产评估[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37-341.
[4]法雷尔,雷哈特。
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与应用[M].齐寅锋,胡晔华,任燕飞,等译。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66.
如何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摘要】本文对三种现金流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如何选择折现率,并根据选择出来的现金流量指标和折现率,建立起价值评估模型。
一、现金流量指标的比较和选择
目前,人们在评估企业价值时,通常会选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或自由现金流量。
其中,自由现金流量包括实体自由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和债权自由现金流量三类。
三者的关系为:
实体自由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债权自由现金流量。
由于经营现金流量是全部出资人(债权人、股东)的利益保障。
为了与之相一致,笔者选择实体自由现金流量来代表自由现金流量。
(对此下文不再另作说明)
三种现金流量都是企业全部出资人的利益保障。
其差别在于对保障资源的不同界定,其中保障资源是指企业向利益相关人提供利益保障时所动用的资源。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在通常的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可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包括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CFO=RO-CO-NGCRI-NDDI-T=EBITDA-NGCRI-NDDI-T
(1)
其中,CFO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ashFlowofOperation),RO为营业收入(RevenueofOperation),CO为营业成本费用(CostofOperation),T为所得税(Tax),EBITDA为息税前利润加折旧(EarningBeforeInterestandTaxDiscountAnnual),NGCRI为无息债权净增加(NetGrowsinCreditor'sRightwithoutInterest),NDDI为无息债务净减少(NetDropsinDebitwithoutInterest)。
在上述公式中,通过扣除“无息债权净增加”和“无息债务净减少”将“息税前利润加折旧”调整为现金流量指标。
人们常常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作为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估值,其主要思想是:
企业价值由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的价值贡献已经完全反映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中。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不受成本确认方式的影响,也不受折旧的影响,相对于会计利润而言更不易受企业管理层的控制,所以它也是鉴别会计利润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国外的实践中,人们通常将股票价格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除得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乘数作为替代市盈率的定价指标,如很多证券分析师认为,当某一股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乘数小于或等于3时,该股票值得买入。
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相比,对检查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价值评估都更加有道理,但仍然存在缺陷和不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只考虑了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而未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纳入其中,因而未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
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要求企业持续经营,这样企业才能有不断增长的现金流量,因此,良好的企业还需进行生产设备的更新,分销网络的维护、管理工具的更新,以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可是如果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作为评估企业价值的参数,许多企业往往就会只重视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而忽视对产生持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资产进行再投入,刚开始几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能会出现很好的状况,但长期而言就会造成竞争力下降,主营业务萎缩,最后直至破产。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一评价参数使得企业为了近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的提高而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自由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企业扣除税收、必要的资本性支出和营运资本增加后,能够支付给所有的清偿权者(债权人和股东)的现金流量。
企业可以将自由现金流以股利的形式派发给股东,或者将自由流留在企业中产生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
在自由现金流量的计量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Rappaport的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Fi=Ii-1×(1+g)×Pi×(1-T)-(Ii-Ii-1)×(fi+wi)
(2)
其中:
Fi为第i年现金流量,Ii为第i年销售收入,g为营业收入增长率;P和T分别是销售利润率和所得税率:
fi和wi分别是第i年营业收入每增加1元需要追加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
Rappaport的自由现金流量计算公式实质上是假设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利润都是收现的,但是在现实中,这一假设很难满足。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和成本管理科目的辅导教材(2005版)中给出了更为完善的自由现金流量计算公式,通过扣除“营运资本净增加”中的“无息债权净增加”和“无息债务净减少”将“息税前利润加折旧”调整为现金流量指标,具体公式如下:
FCF=EBITDA-T-PC-NGCO(3)
其中,FCF为自由现金流量(FreeCashFlow),EBITDA为息税前利润加折旧(EarningBeforeInterestandTaxDiscountAnnual),T为所得税(Tax),PC为资本性支出(PaymentofCapital),NGCO为营运资本净增加(NetGrowsinCapitalofOperation)。
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主要思想是:
将公司的业务价值(可以向所有投资者提供的实体价值)减去债务价值以及其他优于普通股的投资者要求(优先股)来确定公司价值这一价值数额。
业务价值和债务价值等于各自折现的现金流量,而现金流量要用反映其风险的折现率来折现。
自由现金流量的优点在于更符合企业股票价值评估模型中的股利思想,更少受到管理层的操纵,其信息来源同时包含了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信息。
自由现金流量的缺点在于:
1.计算自由现金流量非常复杂和繁琐,需要调整随意支出(增)和非持续经营现金流入(减),涉及十几个项目,一般投资者根本没有能力去收集和处理众多的自由现金流量中需要调整的数据,所以该方法仅仅青睐于信用评级机构、银行、信用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
2.目前,用来评估企业价值的自由现金流量通常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主,忽略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
(三)整体现金流量
整体现金流量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所有现金流量净额之和,其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性投资现金流量和证券性投资现金流量。
另外,整体现金流量是站在企业、债权人与股东的角度对企业做出的评价,因而应将分配给股东的股利以及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重新加回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之中。
以现金流量净额表示的整体现金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TCF=OCF+ICF+FCF-DC-IC(4)
其中,TCF为整体现金流量(TotalCashFlow),OCF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OperationalCashFlow),ICF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InvestmentCashFlow),FCF为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FinancingCashFlow),DC为支付现金股利形成的现金流量(DividendinCash),IC为支付现金利息形成的现金流量(InterestinCash)。
整体现金流量中的各项现金流量都是企业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对企业价值增长都有重要贡献,出资人在向企业提供资金之后必然要求企业向其支付本金以及与出资人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净收益,企业必须以其全部资产和现金流量为其提供利益保障,而不仅仅是自由现金流量所反映的那部分内容。
二、折现率的选择和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
根据均衡增值理论中有关折现的原理可知,折现的实质是扣除与风险相匹配的市场平均收益,其中,与风险相匹配的市场平均收益率就是折现率。
企业筹得资金之后必须向出资人支付资本成本,通常,企业会假设它向出资人支付的资本成本恰好与该企业带给出资人的风险相一致,因此,在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时大多会选择该企业的资本成本率作为折现率。
出资人向企业提供资金,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实质上是企业出资人为了以一定收益率获得该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而必须在当前时点支付的本金,站在该企业角度,出资人的收益率就是该企业的资本成本率。
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体自由现金流量和整体现金流量都是对该企业全部出资人(债权人、股东)的利益保障,因此,对它们进行折现时必须以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率为折现率。
企业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ACC为折现系数(加权资本成本)(WeightedAverageCostofCapital),E为所有者权益(Equity),D为负债(Debit),rE为所有者权益的资本成本,rD为负债的资本成本。
三、结束语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经营活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在企业成长的初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往往为负数,必须依靠筹资活动维持企业的经营;对于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对外投资是其主要业务,依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为价值增值作出贡献;融资活动现金流量为企业的运转提供资金支持,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价值增值。
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应该依靠整体现金流量,而不仅仅是自由现金流量和经营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折现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所谓价值评估,指买卖双方对标的做出的价值判断。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对目标企业的估价是决定交易是否成交的价值基础。
目标企业估价主要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
其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判断,但并不是可以随意估价,而是有一定的科学方法可依据的。
企业一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对目标企业估值。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一种理论性较强的方法,它是以现金流量预测为基础,充分考虑了目标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对其价值的影响,在崇尚“现金至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对企业并购决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现金流量折现法中,沃斯顿(weston)模型估价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估价方法,目前在欧美国家企业并购活动中已得到广泛采用。
用现金流量法折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同一般资本预算分析相似:
估计兼并后增加的现金流量和用于计算这些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然后计算出这些增加的现金流量的现值,这就是兼并方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
如果实际成交价格高于这个价格,兼并不但没有给兼并企业带来好处,反而引起亏损。
一、现金净流量
NCF=X(1-T)-I
其中:
NCF——现金净流量;
X——营业净收入(NOI)或税前息前盈余(EBIT);
T——所得税率;
I——投资。
二、折现率
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折现率是考虑投资风险后,兼并方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也就是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
但这里的资本成本是兼并企业投资于目标企业的资本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兼并方企业资本的成本。
兼并目标企业所用的资本,一部分来自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则是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向外界举债。
自有资金的成本可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式(CAPM)求得,而债务成本则可用债务利息经税务调整后的有效利率得到。
最后,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就是这2者的加权平均,也就是平均资本成本(WACC),即:
WACC=K=Ks(S/V)+Kb(1-T)(B/V)
其中:
B——企业向外举债;
S——企业动用自有资金数量;
V——企业的市场总价值;
Ks——企业股东对此次投资要求的收益率;
Kb——债务的利率;
T——兼并后企业的边际税率。
三、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沃斯顿(Weston)模型
目标企业的价值一般可用未来收益的现值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FV——目标企业在第n期末的价值;
Vo——企业价值;
NCFt——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
K——资本边际成本;
n——年数,即投资期限。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企业都会随着其生命周期的起伏而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
企业早期的成长率高于整个经济体系成长率;企业中期的成长率等于经济体系成长率;而企业晚期的成长率显然低于整个经济体系成长率。
沃斯顿模型建立在企业经历零增长时期的假定基础之上,模型虽然简单,但经过变更后却能适应企业各种不同成长形态的需要,其中最常用的有3个基本模型。
这3个基本模型是:
零增长模型;固定比率增长模型;超常增长模型。
(一)零增长模型:
(二)固定比率增长模型:
(三)零增长后超常增长模型:
式中:
X——营业净收入(NOI)或息税前盈余(EBIT);
gs——营业净利或息税前盈余增长率;
k——加权资金成本
bs——税后投资需求或投资机会;
n——增长持续期;
T——所得税率。
四、现金流量折现法举例
A企业是一个以生产起重机为主的设备制造企业,由于内部盈利率低和投资机会缺乏,决定收购某企业,以实现有利投资机会与获利的增长。
在众多企业中,A企业选择了B、C两企业,其中B企业是一家通讯设备生产企业,在市场开发和产品研究上颇具实力,有着很高的盈利率和众多的投资机会;C企业是一家软件生产厂商,其盈利率高于B企业。
有关资料如表1.
表1 基本资料
补充资料包括:
无风险报酬率(Risk-freeRate)为6%(RF),期望市场报酬率为11%(RM),负债利息率为10%,所得税率为50%,超常增长时期为10年。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编制3个企业的简易资产负债表(见表2)
表2 收购前的资产负债表 (单位:
百万元)
A B C
负债 15 12 12
所有者权益 50 40 40
总资产 65 52 52
用内部盈利率除以(1-所得税率),然后乘以总资产,即可得出营业净收入,继而求出每股市价和资产总市价,其计算过程如表3.
表3 每股市价
A B C
1.总资产 65 52 52
2.盈利率r÷(1-T) 0.08 0.24 0.28
3.营业净收入 5.2 12.48 14.56
4.负债利息 1.5 1.2 1.2
5.税前利润 3.7 11.28 13.36
6.所得税 1.85 5.64 6.68
7.税后净利 1.85 5.64 6.68
8.普通股股本 5 1 1
9.普通股每股盈余 0.37 5.64 6.68
10.市盈率 5.4 11.7 9.88
11.每股市价⑼×⑽ 2 66 66
12.资产总市价⑾×⑻ 10 6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评估 选择 折现率 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