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精.docx
- 文档编号:25279758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65KB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精.docx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精
论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
华侨中学体育组:
詹楚胜
摘要: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太极拳运动是一项深受我国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练习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太极拳对老年人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新陈代谢、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心理状态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起到强身保健、延缓衰老的作用。
关键词:
太极拳,老年人,身体机能,影响,
TalkabouttheinfluenceofTaichiupontheoldpeople'sbodyfunction
Summary:
thehealthismankindthebasicrequestoftheexistencedevelopment,Taichisportisabesubjectedtodeeplylargecrowdofourcountrytolikeofathleticsitem,beknownasthemajorityoftheoldpeopleinthepractice,Taichiallhastooldpeople'snervoussystem,thesportsystem,thebreathsystem,digestivesystem,metabolism,cardiovascularsystem,immunesystemandthementalstateappearancesestoregulateafunctiongoodly,insistTaichicanhavealreadystrengthennedfiguretocare,thefunctionofthedeferdecrepitude.
Keyword:
Taichi,oldpeople,thebodyfunction,influence
1前言
在当今社会人口老年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引人注目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我国5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亿,可见,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进入世界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在以后的一定阶段中我国的老年人还将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所以人们更加关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人的健康已经成为我们眼前最为关心、最为急切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怎样让老年人的身体更健康成为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
在众多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中,什么项目最适合老年人锻炼,本文针对太极拳运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为推动老年人全民健身,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以揭阳市老年太极拳运动爱好者,年龄最大75岁,最小53岁,平均年龄65岁,男45人,女72人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针对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身体机能有那些影响,对揭阳市一些老年太极拳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此次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7份,收回率占97.5%,无效问卷3份,占有效问卷的2.56%
2.2.2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其中包括《太极拳养生功》、《太极拳运动》、《太极拳拳法拳理》等
2.2.3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太极拳的特点及内涵
太极拳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瑰宝,太极拳运动在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使它无论在技术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内容,具有独特风格与特点,其动作柔和、舒缓、连绵不断,易学易练,运动量适中,具有健体、强身、防身功效。
其拳理“博大精深”它是总结了前人的养生之法和导引、气功的精华,结合阴阳之理,把运动溶于清静之中,把静化于运动之内,使动与静巧妙结合,产生了内气催外形,思维与动作的快与慢、开与放、分与合等形式的相互协调的运动特点。
太极拳在精神上得以放松,从形体器官上得以锻炼,元气得生,精气得保,身体强壮。
其运动特点是:
心静体松、呼吸自然、轻灵沉着、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寓刚、以意导动。
对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着很好的作用。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
太极拳与中国医学的阴阳学说同出一理,与中国医学同承一脉。
故“拳名太极,实无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命名也”[1]因此,太极拳虽类归武术但却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养生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养生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太极拳可舒筋活血,开穴顺气,防病怯疾、推迟衰老、延年益寿、它可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的有机性和整体性为一体,可使人体处于一种“维生”的功能状态。
3.2太极拳锻炼后对老年人身体的一般反映
表1身体状况反映统计表n:
117人
内容效果人数比率(%)太极拳能锻炼后身体状况的反映很好7664.9
好3933.4
一般21.7
不好00
太极拳锻炼以后对睡眠的反映入睡快10993.2
入睡慢65.1
很难入睡21.7
表1结果表明:
在进行太极拳锻炼后对身体状况反映很好76例,占64.9%;好39例,占33.4%;一般2例,占1.7%;认为进行太极拳锻炼后对身体状况不好的现象没有,进行太极拳锻炼后对老年人的睡眠也有很大的改善。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太极拳运动得到大部分老年人的认可,因为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脏血管系统等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正是适合老年人运动的项目。
现就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与强身保健作用。
3.3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的生理影响
3.3.1太极拳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表2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反映n:
117人
内容效果人数比率(%)
参加太极拳锻炼后身体平衡性是否比以前好是10388
否1412
参加太极拳锻炼后,反应是否比以前快是11598.3
否21.7
神经系统是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系统,其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结果表明(表2)进行太极拳锻炼后,感觉身体平衡性比以前好103例,占88%,只有14例感觉没有比以前好。
太极拳锻炼时,强调“意动身随”,“周身协调一致”,为了体现这个要求,练拳时必须做到精神专一,全神贯注于每个动作或动作之间衔接变化过程,使动作达到柔缓圆活,速度均匀,有规律地运动。
这是对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作用,它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提高人体高级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平衡,也能改善各种分析器的功能,缩短反应潜伏期,提高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能使脑功能得到正常的恢复和改善。
在太极拳锻炼中由于某些动作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
例如“金鸡独立”,对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的功能也得到不断加强,从而改善了神经系统的功能。
结果表明(表2)进行太极拳锻炼后反应能力比以前更快115例,占98.3%,只有2例反映反应能力没有以前快。
太极拳锻炼采用了动静相结合的锻炼方法,练习时不仅全身各肌肉群、关节活动,还配合均匀的深呼吸,要求做到心静、体松、呼吸自然、精神贯注。
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练太极拳时要求以意领气,以气催力,精神集中,在意识的支配下,神经系统始终全部集中在每一个动作的准确性上,并且在动作上要求“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协调,动作圆满灵活、节节贯穿、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所以太极拳锻炼能促使人的神经系统反应能力加快,对老年人锻炼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症。
3.3.2太极拳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表3太极拳锻炼对对运动系统的反映n:
117人
内容效果人数比率(%)
参加太极拳锻炼后,上下楼梯是否比以前轻松有劲是11598.3
否21.7
参加太极拳锻炼后,是否觉得肌肉力量更好更好10287.2
一般108.5
没有54.3
老年人椎间盘萎缩变薄、脊柱变短、弯曲使身高降低和姿势改变;骨骼肌老化、细胞内水分减少、肌纤维短而萎缩、骨骼肌总重量下降,以至四肢伸展和弹性不足,对外界应激性和传导性都减弱,所以关节僵硬、活动失灵、易感乏力,弯腰转身及四肢活动范围受限。
太极拳锻炼后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最突出。
例如,习拳时要求“含胸、松腰、拔背”等动作,对脊柱的形态、组织结构以及脊柱的活动幅度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
就人体而言,老年人的骨质发脆,关节旋转不灵,韧带柔韧性差。
经过太极拳锻炼后使周身筋骨皮肤保持良好的弹性,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畅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
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快慢相间,节节贯串运动都熔为一体。
从脏腑组织到肌肤组织,关节韧带、腱鞘肌群,都得到活动和锻炼。
结果表明(表3)参加太极拳锻炼后觉得肌肉力量更好102例,占87.2%,只有少数人认为太极拳锻炼对肌肉没力量变化不大;上下楼梯比以前轻松有劲的115例,占98.3%,所以进行太极拳锻炼后,肌肉丰满发达,骨骼强健有力,使骨的理化特性得以改善,提高骨的抗折、抗压、抗脱臼的能力,让老年人行动更利索。
对老年人关节病(关节僵硬,行走坐起不便,足膝萎软,屈伸无力,骨质增生)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3.3太极拳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表4太极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n:
117人
内容效果人数比率(%)
太极拳锻炼后,是否对呼吸系统病有好处有11396.6
没有43.4
太极拳运动后,是否感觉呼吸频率缓慢而深是11094
否76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给人体细胞提供代谢所需要的氧和排出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太极拳运动能够增加肺活量,提高吸氧吐碳的能力和肺脏的通气、换气功能,延缓呼吸系统的衰老,保障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结果表明(表4)参加太极拳锻炼后,认为对呼吸系统病有好处113例,占96.6%,只有4例否认;进行太极拳锻炼后感觉呼吸缓慢而深110例,占94%,只有7例否认。
因为太极拳运动中有“开、合、虚、实”与呼吸结合的要求,“开、实”为呼,“合、虚”为吸,一开一合即一呼一吸,这种动态变化是符合人体运动生理规律的,有助于健强肺脏器官,保持胸部正常的活动幅度和肺的弹性。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求保持胸宽、腹实的状态,姿势动作要求气向下沉,既气沉丹田。
这样能有效地放松紧张的呼吸肌,改善肺通气量。
练拳时还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运用腹式呼吸方法,将呼吸逐渐调节到“深、长、细、缓、匀”的良好运动状态,这有助于纠正不合理的呼吸方式,改善和发展肺脏的代偿功能,增加肺活量。
所以,练习太极拳能有改善呼吸系统,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太极拳的呼吸“柔、匀、细、长”,适合人体生理有序的节律。
并且强调动作与呼吸密切配合,这样必然使呼吸由快变慢,逐渐深长,使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力提高,胸廓间的牵张力加大,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增大了肺活量。
太极拳练习可对胸腹腔内的脏腑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脏腑的气血循环,能够使外呼吸和内呼吸机能同时得到改善,对防治呼吸道疾病也有显著作用。
有人对24例太极拳练习者,进行18个月前后肺功能检查,结果表明:
肺活量平均提高3.31%(<0.05):
肺总量平均提高7.34%(<0.05),用力呼吸肺活量平均提高16.11%(0.001)[2],因此,太极拳锻炼后感觉呼吸频率缓慢而深有110例占94%,这些变化充分说明练太极拳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作用。
3.3.4太极拳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表5太极拳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n:
117人
内容效果人数比率(%)
参加太极拳锻炼后,对胃病有好处有11396.6
一般32.56
没有10.85
参加太极拳锻炼后,食欲是否更好更好10488.9
一般108.5
没有32.6
新陈代谢的好坏是检验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要经常吐故纳新,收支平衡,才能使身体健康。
而练习太极拳时采用了腹式呼吸法,在进行腹式深呼吸时,使腹腔器官受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
胃液分泌增加,横膈肌活动范围加强,腹腔内压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可以按摩胃、肠、肝、脾等内脏器官,促进胃肠蠕动和肝内血液循环,减轻腹腔瘀血,改进内分泌的调节,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结果表明(表5)参加太极拳锻炼后认为对胃病有好处的113例,占96.6%,只有少数人认为对胃病没有好处;而调查表明参加太极拳锻炼后食欲更好的104例,占88.9%,只有10例感觉一般。
所以,太极拳锻炼后一般都食欲增加,饭量增多,减少便秘现象,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更加重要。
3.3.5太极拳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表6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的反映n:
117人
内容效果人数比率(%)
太极拳锻炼能否改善老年人心血管机能很好8370.9
有3328.2
没10.9
太极拳锻炼后,脉搏增快还是减慢减慢11295.7
不变54.3
加快00
太极拳锻炼后,血压增加还下降稳定10993.2
增加21.7
下降65.1
结果表明(表6)参加太极拳锻炼后能使血压稳定109例,占93.2%;只有8例觉得没有更稳定,所以得出常年坚持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对运动负荷有良好的适应性,一般老年人在安静、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各状态下心肌耗氧量皆大于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进行太极拳锻炼能有效的控制血压,使之更加趋于稳定和正常、心跳和脉搏舒张更有力,可以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氧、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的运输。
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心肌的机能,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和血液粘度,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是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
太极拳动作的路线是由各种弧形、曲线为基础构成的,在每个动作的组合中又都包含着开与合、虚与实、起与落等矛盾的相互转化的过程,而且在练习时必须做到转动自如,圆活不滞。
这种螺旋形的运动过程,对血管与淋巴管能起到良好的机械按摩作用,使之保持应有的弹性,同时,它也有助于排除血液循环障碍及小血管痉挛,迫使阻塞或狭小的动脉两侧的小血管分枝扩张,促进静脉血回流。
这如同用水冲洗过的衣服,两手拧转要比挤压更容易使水流出的道理一样。
其次,练拳时还要求全身的肌肉放松,这样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的负担。
结果表明(表6)太极拳锻炼后能很好地改善心血管机能的83例,占70.9%,有改善心血管机能的28例,占23.9%,只有0.85%的人认为没有改善心血管机能;脉搏减慢的112例,占95.7%,不变的5例,占6.8%,没有认为太极拳锻炼后脉搏加快;太极拳锻炼后血压稳定的109例,占93.2%,下降的5例,占4.3%,只有2.5%认为太极拳锻炼后血压增加,所以坚持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反应良好,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于心脏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3.6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影响
表7太极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n:
117人
内容效果人数比率(%)
你是否认为太极拳能增强免疫能力是11396.6
否43.4
参加太极拳运动后是否觉得更容易感冒是00
否11598.3
没感觉21.7
太极拳练习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机能的相对稳定,是人体抵御致病微生物的重要方面。
而细胞免疫机能的相对稳定,是人体抵御致病微生物,清除体内劣变细胞的重要途径。
外周血免疫杀伤细胞(NK)是反映人体细胞免疫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3]。
老年人的NK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活性降低,因此,老年人抵御细胞恶变的能力明显低于年轻人。
而常年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在进行太极拳练习后,外周血免疫杀伤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还可以对老年人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产生有益的影响。
由结果表明(表7)反映了太极拳练习对改善和提高中老年人的免疫系统机能有着明显的作用。
3.4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的心理作用
表8太极拳对老年人心里作用n:
117人
内容效果人数比率(%)
参加太极拳锻炼是否有利于地进行人交往更好11699.1
一般10.9
不好00
参加太极拳锻炼后是否觉得心情更舒畅是10892.3
否10.85
没感觉86.83
参加太极拳锻炼后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开朗是10186.3
否21.7
不觉得1412
老年人因退休而失去特定角色,这不仅使老年人不能一如继往地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并从中获得人生的乐趣和社会的尊重,经济收入降低,社会圈子缩小,人际关系脆弱,加之自身的体衰和周围亲朋好友的相继过世,使老年人在心理上罩上浓重的阴影,孤独、自卑、空虚、失落感由然而生,从而表现出心烦意乱、抑郁寡欢、烦躁不安,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心情更好从而封闭自己。
太极拳奉行“身心合一”、“形神兼修”的原则,是一种积极的、有着广泛社会意义的自我养生之道,而不是靠保健食品或药物的一种消极的、生物学意义的养生。
它以神为主、以形为辅、圆活连贯、轻灵沉着的身动,不急不燥,不张不狂的心静,气沉丹田,以心行气的气敛和朴实无华、自然随意的神舒,排除“七情”的干扰,引导人体进入最佳的精神和生理状态。
从结果表明(表8)认为参加太极拳锻炼后能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116例,占99.1%;感觉心情更舒畅108例,占92.3%;认为自己心情比以前更开朗101例,占86.3%,所以太极拳十分有利消除老人的烦恼和缓解内心的冲突,获得心理平衡,是老年人排除心理障碍的最佳运动。
4结论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古老的集修身养性于一体,注重内外兼修的一种合乎现代科学的健身运动。
它有着独特的保健机理和丰富的内容,不仅能改善、提高老年人人体高级神经系统和其它系统的平衡而且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而且有利于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健康,能增加肺活量,提高吸氧吐碳的能力和肺脏的通气换气功能,延缓呼吸系统的衰老,保障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可以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还对消化系统的健康,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太极拳运动能保持机体的中和平衡,陶冶人超然脱俗的心境,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动态平衡,对增强老年人的健康,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抵御疾病,延缓衰老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太极拳作为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以推进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顺利开展。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来支持太极拳运动,发扬太极文化。
参考文献
[1]温佐惠.论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生物衰老!
心理失衡失落的功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
(1)87-91
[2]邱平,李爱卿等.太极拳等放松运动对中老年人骨密度与微循环的影响.中国医学杂志,1995,10(04):
175~178
[3]张林.太极拳作运动处方对老年人PWC130测试前后ST1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4,13
[4]羡云,应光荣.老年人气功保健[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5]冯小军.太极拳的健身原理与推广优势[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3).
[6]杨永惠.太极拳的健身作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3,(3).
[7]秦华.太极拳健身机理初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极拳 运动 老年人 健身 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