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5276630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0.67KB
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届长郡十五校高三联考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
由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市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石门一中;澧县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麓山国际联合命题
总分:
150分文时量: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变动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研究中国人口问题、助力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学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人口学必须与时俱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揭示我国人口发展规律;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口学发展始终坚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将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逐步确立了人口学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构建起以人口学理论基础类学科、人口学方法类学科及其他人口学应用分支学科为框架的中国特色人口学学科体系。
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人口红利减弱、人口老龄化加深、生育水平走低等问题逐步显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挑战。
这就要求人口学者从战略高度研究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应继续完善中国特色人口学的学科体系,加强人口统计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培育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资源环境等重点优势学科门类,拓展国际人口学、质量人口学、空间人口学、家庭人口学、文化人口学等新兴学科领域,大力发展战略人口学、政策人口学、老年人口学、健康人口学等交叉学科,为解决新时代我国人口问题,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学科体系支撑。
(摘编自尹德挺、董亭月《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人口学》,2019年12月23日“人民网”)
材料二在人口老年化和养老保障改革研究方面,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开展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第四次调查是全球有关老年人口最大规模的调查,取得了第一手系统完整的数据资料。
学术界根据调查数据,深入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特点和应对之策,发表大量论文、报告和专著,提出并阐释建立社会养老、家庭养老、自助养老“三位一体”养老保障体系。
倡导积极老龄化,推进养老体制改革,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挥理论前瞻性研究和学术咨询作用。
”
在就业和人口红利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较早关注到生育率下降引起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上升、社会抚养比下降即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对这一阶段的就业和人口红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随着就业和人口红利研究不断深化,我国学者对劳动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给出科学测评,为以人力资源开发支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方面,重点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口需求,认识和摆正体能健康素质、智能科教素质、精神文明素质之间的关累,强调体能健康素质是基础,智能科教素质是关键,精神文明素质是保障。
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深化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的研究。
(摘編自田雪原《推动中国特色人口学繁荣发展》,2019年12月23日“人民网”)
材料三传统人口红利理论通常从物质资本供给的角度解释第一次人口红利源泉,强调人口抚养比下降带来储蓄率提高,因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应地,这种理论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从而使人口抚养比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则可以获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第一个条件是未雨绸缪的储蓄动机,即人们对老龄社会的来临做出积极反应,为自身养老增加储蓄。
第二个条件是建立能够激励养老储蓄的机制,这就要求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同时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是积累型而不是现收现付型。
一旦为养老进行储蓄的动机得到激发,储蓄率得以持续提高,就能够保障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资本供给,从而创造出第二次人口红利。
这种观点虽有道理,但并不全面。
我国经历过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转变时期,其间也得益于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在经济增长最快的1980-2010年期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8%,非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0.2%。
这种人口变化特征,不仅保证了劳动力的充分供给,而且由于新成长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实现了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
低抚养比提高了储蓄率,劳动力无限供给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则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我国的经验中可以发现,传统人口红利理论至少有两个缺陷。
第一,传统人口红利理论只强调抚养比这个单一变量。
事实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变量几乎都与人口因素有关,由此形成的更高的潜在增长率就是人口红利。
第二,除了传统人口红利理论关注的与人口因素相关的高储蓄率,与人口因素相关的高投资回报率更为重要。
我国获得第一次人口红利的经验表明,获得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关键不仅在于较高的储蓄率即资本供给,还在于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总体而言,第一次人口红利往往属于一种后发优势、其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特征只是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一旦发展水平提升和人口发展阶段变化,经济增长就不能再依靠那些与不可逆的人口过程相关的资源,如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而越来越需要依靠那些可塑造、可培育的资源。
经济发展理论和经验表明,这种新增长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而这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配置效率,即生产要素在投入数量既定条件下优化配置带来的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自然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提升。
体现在劳动者技能和企业家能力中的人力资本,虽然可以依靠“干中学”得到改进,但从根本上讲则要靠教育发展获得整体提高。
而且,各阶段和各类教育打下的人力资本基础,也决定了“干中学”的效果。
因此,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不仅要提高储蓄率,而且要提高人力资本以促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而提高人力资本,归根结底要靠教育。
(摘编自蔡防《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2019年12月23日“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人口学研究的是人口变动和发展规律,研究中国人口问题、助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口学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B.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人口学术界提出并阐释建立社会养老、家庭养老、自助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
C.在人口抚养比提高的情况下,如果人们能够为自身养老增加储蓄,积累型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得以大力发展,就能够保障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资本供给。
D.新增长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重在提高人力资本以促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方面从根本上讲,人力资本可以依靠“干中学”得到改进。
B.生育率下降使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上升,社会抚养比下降,在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储蓄率提高,资本供给充足,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
C.我国1980-2010年期间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
低抚养比提高了储蓄率,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农转非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D.传统人口红利理论只强调抚养比这个单一变量,对高储蓄率的关注度高于高投资回报率,但我国获得第一次人口红利的经验表明,高投资回报率很关键。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阐述了人口学的定义和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人口学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指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
B.材料二用并列式结构列举了我国在人口学研究各方面的斐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发挥理论前瞻性研究和学术咨询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C.人口学
发展应重视人口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普查是获取人口数据的经典来源之一,为当代人口学研究提供了巨大数据资源,这三则材料中都有数据论证。
D.材料三通过分析传统人口红利理论的缺陷,与第一次人口红利获得的经验相比较,层层推进,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关键在于发展教育。
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与时俱进”中“时”与“进”在文中的含义。
“时”:
“进”:
(2)在下文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词句。
构建中国特色人口学学科体系,应当做好四个部分的工作:
()、重点优势学科、()、交叉学科。
5.为发展中国特色人口学,我国人口学者应该做哪些工作?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D2.A3.C
4.
(1)时:
我国人日发展面临新形势,人口红利减弱、人口老龄化加深、生育水平走低等问题逐步显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挑战。
进:
新形势要求人口学者从战略高度研究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基础学科新兴学科
5.①与时俱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人研究人口变动和发展规律,完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
②在养老、就业、人口红利、提升人口素质等各方面加强研究,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是人口学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错误。
材料一原文为“研究中国人口问题、助力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学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此选项的表述范围有错误。
B.“根据第四次”错误。
由材料二第一段“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开展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学术界根据调查数据,深人研究……养老保障体系”可知,应是“四次”而非“第四次”。
C.“如果……就……”错误。
材料三第一段有“一旦为养老进行储蓄的动机得到激发,储蓄率得以持续提高,就能够保障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资本供给,从而创造出第二次人口红利”,但也说了“这种观点虽有道理,但并不全面”。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人力资本可以依靠‘干中学’得到改进”错误。
由材料三第五段“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自然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提升。
体现在劳动者技能和企业家能力中的人力资本,虽然可以依靠‘干中学’得到改进,但从根本上讲则要靠教育发展获得整体提高”可知,从根本上讲,人力资本“要靠教育发展获得整体提高”,而非“依靠“干中学’得到改进”。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
C.“这三则材料中都有数据论证”错误。
通读三则材料可以发现,只有材料三第二段运用了数据论证。
故选C。
【4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鉴赏能力。
首先要明白“与时俱进”的含义,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
然后结合材料找出“时”和“进”,也就是新的形势和采取的行动。
材料一第二段“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人口红利减弱、人口老龄化加深、生育水平走低等问题逐步显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挑战。
这就要求人口学者从战略高度研究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前句说的是新形势,后一句说的是新形势下的新行动。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补写语句的能力。
可由材料一第二段“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培育……重点优势学科门类,拓展……新兴学科领域,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整合概括得出答案。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做信息筛选题,必须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意识,回到原文,找到相关区域,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合,切忌偏离材料,自行发挥。
通读材料一,由“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人口学必须与时俱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揭示我国人口发展规律;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可以得出“与时俱进”这一重要观点;
整合材料二,由“倡导积极老龄化,推进养老体制改革,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挥理论前瞻性研究和学术咨询作用”“随着就业和人口红利研究不断深化,我国学者对劳动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给出科学测评,为以人力资源开发支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深化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的研究”可以得出推动中国特色人口学繁荣发展,可以从养老、就业、人口红利、提升人口素质等几个方面入手的结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龟又来
张炜
很早以前,海边上常有一些孤寂的独居老人,这些人一般都是以海为生的人,上了年纪不能出海了,就专门留下来看守渔铺。
这个营生年轻人做不了,因为他们熬不得这份孤寂。
在春夏秋三个渔季,海边上热闹,吃的东西也多;到了漫长的冬天和初春这一段就不好过了,大雪封了海滩,这里除了个别禽鸟什么活物都没有,守铺的老人就得学会自己打发时间了。
他们要赶在入冬前准备大量的柴火和吃的东西,还有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因为大雪封地以后想出门都难。
这些看渔铺的老人大多是独身,也有的其实有老伴有儿女,只是不愿和家里人掺和。
他们都喜好海上生活,把耳根清净当成了一种福气,他们在海边听着海浪,看着日出日落,这样一过就是几十年。
彼此相隔不过十里左右的他们,并不轻易出来串门,一到冬天都爱缩在自己的火炉旁边。
大概就为了保持一个完整的冬季吧,他们一个比一个更能熬得住。
这些人都有一身翻毛大皮袄,脚上穿了生猪皮缝成的草窝鞋,它的名字很怪:
只一个字:
绑。
穿了“绑”可以在冰天雪地里自由穿行,脚一点儿都不冷。
大狗皮帽子护住头脸,哈着白汽去海边捡些海浪冲上的蛤和虾,那就是一顿好生活。
有家口的老人本家里人少不了常来关照他们,送些吃的东西,走时却带走了更多的东西,这都是老人平时积攒起来的。
家里人一来,老人就驱赶,可是赶走了又来。
他们不放心让年纪大的人独守在大海边上。
可是那些没有家口的人就没有这些问题,他们仿佛不会生病也不会死,最后连多大年纪了也没人说得准。
问一个守铺子的老人多大了,他会装模作样地掐掐手指头,说出的却似是二十年前的年龄。
有个老人有家有口,年轻时打鱼,上了年纪不顾家里人劝阻,偏要留在海边上守渔铺。
当年的林子密野物多,半夜里只要海边没有打鱼人亮起的火把,就会听到沿海传出的鬼哭狼嚎声。
那其实不过是野狸之类追逐打闹,再加上林木呼鸣的声音,是天籁的一种。
有人就演绎说,这儿有一代代海上淹死的人,他们的魂灵流连不去,到了夜里就此起彼伏地呼叫,一个个鬼都开始想念家乡了。
这些恐怖的情景在看守渔铺的老人那儿简直不值一提。
只有冬夜,这种情形才为之一变:
大雪大霜一降,仿佛能杀百嘴,所有的声音都突然消失了。
只要不是大风天、大海也会安安静静。
老人说他们一辈子盼望的,就是这样的安持。
这样的安静一年里只有四分之一多一点,所以异常珍贵。
老人喜爱下棋,冬天里没有对手,就一个人在棋盘上摆弄子儿。
有一年秋末,几个年轻人在河口附近逮住了一只龟。
这只龟中等大小,因为受了伤,前肢左上方有一道深的制痕,所以没有及时逃脱。
就在他们要烹杀这只龟时,老人赶到了。
他劝说他们把龟放掉,却没有一个人听。
没有办法,老人就从铺子里取出了一大笔积蓄,将受伤的龟买下来,然后用大背篓把龟背回去。
一连多少天老人都照料它的饮食,还取了自制的草药给它疗伤。
一个星期之后,这只龟完全康复了。
它离开时,朝老人深深地磕了几个头。
从那年冬天开始,无论是多么大的风雪,总会有一个黑衣老人赶来与他下棋。
这个黑衣老人看样子有七十多岁,长了一口细小坚硬的牙齿能咬碎核桃壳。
黑衣老人的棋艺一般,但也足以陪他玩儿了。
他们闲了就扯一些海上事情,守渔铺的老人常常被对方异常丰富的海洋知识、五花八门的水上见闻所吸引。
他们就这样成了好友。
黑衣老人对自己的来路遮遮掩掩,他也就不再打听。
有一天黑衣老人打起了瞌睡,不小心露出了左边肩膀,让他一眼看到了一处不小的伤疤。
他马上想起了那只老龟。
一连七八年,那个黑衣老人都来和守铺的老人一起过冬……这一年,守铺老人的身体出了点儿毛病,从春天开始就剧烈咳喘,有人就通知了他的家里人。
家里人要把老人接回村子,可是老人一定要坚持过了冬再说。
家里人明白,他这样的境况,能不能过去这个冬天还是一个问题呢。
他们差不多要抬上老人走了,老人硬是不同意。
可是这一年冬天的雪太大了。
也许就是因为大雪的阻隔,那个黑衣老人第一次失约了,没有按时出现在渔铺里。
老人病得不行了,他的老伴只好陪在这儿,为他端水端药。
老人常常让老伴为他去门口张望一下,问有没有一个黑衣老头正往这边走。
就这样整个冬天都过去了,那个黑衣老人却一直未出现……老人再也挺不下去了,刚刚开春,老人就闭上了眼睛……这一天老伴正哭着,一个黑衣老人一边大咳一边推开了铺门,然后一下跪在了地上,大声说:
“我来晚了!
我来晚了!
我这个冬天害了一场大病,没能来陪你下棋啊……”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海滩的这些老人在人冬前需要准备大量生活用品,尤其是大雪纷飞时,冬天显得更漫长。
B.看渔铺的老人,喜欢并享受海上生活,把清净当作福气,愿听海浪拍打,愿看日出日落。
C.有家口的老人,时有家人看望;没家口的老人,无家人烦扰,可见他们比有家老人更幸福。
D.几个年轻人抓住海龟,准备烹杀。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人拿出积蓄,救下了海龟。
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面交代海边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冬天或是守在火炉旁,或是去海边捡蛤和虾,都描写得细腻具体,叙述节奏张弛有度。
B.老人花积蓄买下受伤的龟并精心医治,龟离开时朝老人深深地磕了几个头,为小说之后的情节叙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C.“他马上想起了那只老龟”,可谓神来一笔,此处暗示了黑衣老人的身份,并照应前文写黑衣老人海洋知识异常丰富等情节。
D.这篇文章篇幅不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却注重前后勾连,小说结尾巧借黑衣老人的话语,揭示了他“第一次失约”的原因。
8.有人认为本文标题取“老人与龟”比“龟又来”更好。
你是怎么看的?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9.《聊斋志异》电视剧的主题歌唱道: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更可爱……”这些歌词准确地道出了《聊斋志异》原著的主要特点。
有人据此认为:
“《龟又来》其实是一篇新聊斋!
”试结合文本分析《龟又来》是如何体现《聊斋志异》原著的这些主要特点的。
【答案】6.C7.A
8.(示例一)“龟又来”更好。
理由:
①概括了小说主要情节。
这一标题概括了老人买下并医治龟到结尾的情节,整个故事完整。
②标题新颖,富有韵味。
这一标题中“又”字蕴含时间和离奇的双重意味,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相比而言“老人与龟”过于直白。
(示例二)“老人与龟”更好。
理由:
①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
小说主要写了老人与龟之间的故事。
②寓意含蓄,引人深思。
小说由老人买龟、医龟、放龟到与黑衣老人下棋、死前等黑衣老人等情节,引起人们对当下社会现实、老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
③相比而言,“龟又来”显得有神奇色彩,削弱了小说的批判性。
9.①《龟又来》中的黑衣老人虽是一龟精,属于妖怪,但没有其他作品中妖怪的邪恶性,体现了《聊斋志异》原作“怪也不是那怪”的特点。
②黑衣老人虽是龟精,但与真人无异,他不仅懂得感恩与报恩,还会下棋,且有丰富的海洋知识和水上见闻,体现了“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的特点。
③黑衣老人善解人意,他知道守铺老人最需要的是精神陪伴而非物质给予,他选择报恩的方式是真情陪伴而非物质回报,他比现实生活中的“正人”更懂守铺老人,也从另一角度体现了“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这一聊斋特点。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可见他们比有家老人更幸福”说法错误,文章的表述是“可是那些没有家口的人就没有这些问题,他们仿佛不会生病也不会死,最后连多大年纪了也没人说得准”,从中无法做出“他们比有家老人更幸福”的判定。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
能力。
A.“都描写得细腻具体”错误,原文对“守在火炉旁”情景写得很简略。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
鉴赏小说标题的作用常从情节、人物、结构、主旨以及手法效果等角度加以分析。
如果选择“龟又来”更好,可从情节和手法效果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老人买龟、医龟、放龟,龟以真情陪伴的方式回来报恩,龟在老人去世后又回来。
所以小说以“龟又来”为题,概括了小说主要情节。
手法效果上,“龟又来”语言简洁但富有韵味,一个“又”字更是引人思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老人与龟”则过于直白,也不够新颖。
如果选择“老人与龟”更好,可从小说的写作对象和主旨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小说主要写了老人与龟之间的故事,以“老人与龟”为标题,点明了小说的写作对象。
主旨方面,“老人与龟”与“龟又来”相比,多了对“老人”的强调,老人不愿和家人待在一起,却愿意和“志同道合”的龟相伴,寓意含蓄,引起人们对当下社会现实、老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
而“龟又来”显得有神奇色彩,与主题的严肃性不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题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考生作答时要从题干中分析答题要点,“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是说虽是身是鬼怪,但却并不邪恶。
“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更可爱”是说,有的鬼怪比正人君子更善良、更可敬可爱。
针对第一点,《龟又来》中的黑衣老人是一龟精,属于鬼怪,但他并不邪恶,而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形象。
针对第二点,《龟又来》中的黑衣老人虽是鬼怪,但他知恩图报,懂得下棋,“无论是多么大的风雪,总会有一个黑衣老人赶来与他下棋”;有异常丰富的海洋知识、五花八门的水上见闻,这些都是他比“正人君子”可爱之处。
此外,黑衣老人比看守渔铺老人的家人更懂得老人的心思、需要,比老人的家人更善解人意,他们成了好友,总陪老人过冬,下棋,聊天,而不是给老人带来物质财富,这也是黑衣老人比“正人君子”可爱之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
长七尺二寸。
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诏子仪为卫射卿、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
子仪收云中、马邑,开东陉。
时李光弼攻贼常山,拔之,子仪引军下井陉,与光粥合,破贼史思明众数万。
还趋常阳以守。
安禄山益出精兵佐思明。
子仪曰:
“彼恃加兵,必易我:
易我,心不固,速战则克矣。
”士殊死斗,遂破之。
于是昼扬兵,夜捣垒,贼不得息,气益老。
思明跳奔博陵。
方北图范阳,会哥舒翰败,天子(即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诏班师。
子仪与光粥率步骑五万赴行在。
时朝廷新立,势单力寡,军容缺然,及是国威大振。
拜子仪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总节度。
肃宗(李亨)大阅六军,鼓而南。
代宗立,程元振自谓于帝有功,忌宿将难制,离构百计。
因罢子仪副元帅,为肃宗山陵使。
子仪惧谗且成,尽裒代宗所赐诏敕千余篇上之,因自明。
诏曰:
“朕不德,诒大臣忧,朕甚自愧,自今公毋有疑。
”仆固怀恩①挟兵反,且请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入寇,朝廷大恐,诏子仪屯奉天。
帝问计所出,对曰:
“无能为也。
怀恩本臣偏将,然素失士心。
今能为乱者,
思归之人,劫与俱来,且皆臣故部曲,素以恩信结之,彼忍以刃相向乎?
”帝曰“善!
”掳寇邠州;先驱至奉天,诸将请击之。
子仪曰:
“客深入,利速战。
彼下素德我,吾缓之,当自携贰。
”因下令:
“敢言战者斩!
”贼果遁。
德宗嗣位,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
建中二年,薨,年八十五。
帝悼痛,废朝五日。
及葬,帝御安福门,哭过其丧。
赐谥曰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节选自《新唐书·郭子仪传》,有删改)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长沙 市长 十五 校高三 下学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