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262620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40.30KB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将原来分散在第一学段不同年级的条形统计图知识,重新梳理,整合而成。
具体内容如下:
例1: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例2: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
例3: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及多个单位)。
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教学建议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2.注意体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案A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5页例1(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
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
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二、新课教学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
师:
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
我们要统计什么?
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
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2)表示数据。
师:
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
汇报展示。
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
天气
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天数
9
6
9
5
2
我们组是用图示来表示:
我们组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3)分析数据。
师:
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后面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楚?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汇报时明确:
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小结。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
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
小结: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
(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及象形统计图。
师: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小结:
可更清楚更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4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例2(以一当一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一当二”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条形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煽情导入
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快餐店,老板首先根据他的经验设计了几种早餐种类,但他不确保你们是否喜欢。
所以昨天店老板就来到学校问老师:
“早餐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因为老师也不十分清楚,因此今天就把这个问题带到我们班课堂上来了。
课件出示统计表:
最喜欢的早餐
牛奶
豆浆
粥
人数
二、探索新知
1.完成统计表。
师:
怎么才知道喜欢吃每种早餐的有多少人呢?
(举手统计人数)
生:
我最喜欢吃……
通过集体整理,完成统计表。
最喜欢的早餐
牛奶
豆浆
粥
人数
6
12
24
师:
老板看了这个统计表之后会怎样呢?
2.出示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
师:
老板希望把统计结果表示在这张图中,该怎么画?
(1)观察统计图,解决“统计图每条只有12格,不够画怎么办?
(2)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在外面再加几个格,把一个格当做2人。
(3)选择绘图。
3.展示汇报,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
师:
不管你选择的是哪幅图,最喜欢什么早餐的人数最多?
为什么选择了不同的图表示的数据,而结果却是一致的?
师:
最喜欢八宝粥的是24人,在右图中观察一下是怎样表示的?
用半格来表示的。
4.优化绘图。
你认为用哪个条形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达成共识:
(1)数据比较多、比较大,我们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话,那样直条画得比较长,比较麻烦。
体会“当人数出现单数时,可以
(2)数据比较大时,我们应该选择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图来表示,这样我们画图时不用占很大的地方。
5.揭示课题。
师:
当统计的数据比较大时,如果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
因此我们就采用右图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三、巩固应用
这是一张“你最喜欢什么电视节目”调查统计表。
请在条形图中表示出来。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科普类
动画类
体育类
综艺类
人数
6
12
13
15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强调:
13人和15人怎么表示。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5个或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体验“1个格代表5个或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会绘制“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
2.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5个单位。
教学难点
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段路口车辆过往的录像片。
师:
你们能把各种车辆的数量记录下来吗?
二、新课教学
1.收集、整理数据。
在小组四人分工合作,让学生自主是对道路上20分钟过往车辆的数量进行统计。
2.汇报填写统计结果。
3.做统计图,制造矛盾。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还想一眼看出哪种车最多,哪种最少,用什么方法?
(做条形图)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主绘制条形图,交流展示。
预设1:
以1格代表2辆。
师:
每个格表示2个单位,画出的条形图,你们感觉怎么样?
(画了很多格,太麻烦啦)
4.引导认识“以一当五”的含义。
预设2:
以1格代表5辆。
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3:
以1格代表10辆。
为什么要用1格代表10个单位?
5.比较优化。
学生总结认为:
制作条形统计图时,感到当数据增大后如果继续用一格代表2个单位非常麻烦!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一格代表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一格代表5个单位在这里最为合适。
6.理解运用,交流信息
让学生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并且在小组内交流完成的方法,在学生完成统计图后,组织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取信息。
要求学生会看图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20分钟后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
”让学生大胆猜测并说明猜测的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如果统计结果是这样的,每格代表多少合适?
机动车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60
30
40
10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用一格表示10个单位最为合适。
学生独立绘图。
总结:
一小格可以表示1个或2个单位,如果要表示的数量比较多时,还可以用一小格表示5个单位,这样既快捷又方便;如果要表示的数量更多时,甚至可以用一格表示10个单位、100个单位、1000个单位,同时课件出示相应的统计图。
2.完成做一做。
(1)课件出示佳美电器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习的一格代表5个单位的方法绘制条形统计图。
(3)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学生自主归纳这节课的收获。
教案B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5页例1(以一当一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3.培养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条形统计图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教学难点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奇观图,让学生产生大自然的力量和美感。
师:
天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地球景观以及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从天气里学习数学知识。
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见教材第94页例1)。
说一说图中各种图形表示的天气。
师:
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你能把他们清楚的表示出来吗?
二、新课教学
1.经历统计。
师:
清楚的表示出这个月每种天气情况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
(生:
统计表、统计图、画正字、画图示等)
小组合作整理数据、收集数据并用喜欢的方法表示数据。
出示各种方法。
方法一:
教材第94页统计表。
方法二:
用圆圈来表示天数的多。
(教材第94页)
师:
还有其他的方法能更直观地表示数据吗?
方法三:
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94页)
2.生观察交流,指名说一说各种方法的特点。
3.比较优化。
对比后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一是能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二是表示数据更直观,可以方便观察和比较数据。
4.认识条形统计图。
我们一起来看看条形统计图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说一说这个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
(1)小组交流汇报分析条形图。
(2)师课件演示讲解:
你看,“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这是标题,反映的是统计的内容;“天气”这是横轴,横轴是反映统计的项目,在这里我们统计了5种天气的情况,用5个直条来表示;“天数”这是纵轴,纵轴1小格的长度称作1个单位长度,在纵轴上有一些刻度,还标注了单位。
另外,在图上还需要写明制图日期 。
师生小结: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
(3)师:
条形统计图除了均匀涂色以外,还可以画斜线(课件动态演示)。
那么涂色或画斜线部分的一格表示多少?
生观察交流达成共识:
一格的长度表示一个单位。
师点拨比如1格就是1天、2格就是2天。
5.绘制条形图。
(1)出示统计表。
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年月
节目类别
合计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人数
46
6
15
12
13
学生观察数据。
(2)绘图。
请你根据这个统计表画出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提示:
涂统计图(从上向下、从下向上画斜线)。
生独立完成,展示评价作业。
(3)解决问题。
喜欢( )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喜欢( )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少。
三、巩固练习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统计。
指名回答。
出示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分组活动,出示三组题目,说明活动要求。
第一组:
统计喜欢的运动项目:
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
第二组:
统计喜欢的水果:
苹果、草莓、桃子、杏子、葡萄。
第三组:
统计喜欢的动画人物:
米奇、柯南、樱桃小丸子、灰太狼、机器猫
小组选出统计员和记分员,统计本小组的数据,制作统计图。
展示评价作业。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和你的同桌一起分享。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例2(以一当一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在亲身经历的事情中,使学生认识“以一当二”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创设“同学们最喜欢的一种早餐”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展开调查,主动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统计表。
提出问题:
统计表不够清楚明了,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的?
2.展示教材第96页两个条形统计图。
学生观察。
(1)教师请同学们把我们整理的数据画入统计图中(选一个条形图把收集的数据表示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
(3)图中单数怎么表示。
师:
根据这幅统计图,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注意单数的画法——画半格。
体会“当人数出现单数时,可以用半格来代表一个人”的方法。
(4)展示汇报,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
(5)观察比较,引导思考:
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两张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两张图的每格各代表几人?
学生小结:
我们用1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画出了条形统计图。
师:
在观察、比较与交流中,我们发现数据太大,用1格代表1个单位有时候是不够的,所以用1格代表2个单位。
三、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体验“1个格代表5个或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2.在绘图过程中,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在条形图中,一格表示1、2、5、10个,甚至更多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几个单位。
教学难点
动态数据的观察、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
同学们,我们知道每天在马路上都行驶着各种各样的车,那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马路上都行驶着哪些车?
(出示课件)
生:
小轿车,火车,面包车,客车……
师:
我们发现呀,马路上有小轿车,火车,面包车,客车……那么大家想想,一天中会有多少辆小轿车,火车,面包车,客车……经过呢,3小时内又有多少辆小轿车,火车,面包车,客车……经过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好奇的同学们对一个路口在20分钟内经过的各种车的辆数进行了统计。
二、探究新知
师:
这就是几位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
机动车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50
30
25
10
师:
哎,大家想想,统计结果除了用统计表表示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呢?
生(齐声说):
条形统计图
师:
所以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认识条形统计图(3)”板书:
认识条形统计图(3)
师:
你能把这些结果用“以1代2”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的方格纸,把条形图画出来!
(学生画,老师巡视)
生:
老师,“格子不够用”。
1.小组合作研究。
为什么这里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师:
我们有同学说“格子不够用”,哪怎么办呢?
怎样才能使“格子够用”呢?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来共同讨论,并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老师提示:
那么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
师:
停,请同学们坐好,老师在刚才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小组已经制作完成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是如何解决“格子不够”这个问题的。
先来看一下个小组的解决方案,并简单介绍一下。
生1:
添格子。
生2:
一个格子代表5辆车。
师:
他说一个格子代表5辆车,这个方法比较新颖,你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师:
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
师:
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们刚才说用一个格子代表5辆车,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1:
他们都是整十数。
生2:
个位数是5。
师:
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说它们是整十数、个位数是5的数。
所以,我们通常把整十数或个位数是5的数在做统计图时通常以“一格表示5”来完成。
师:
那么大家想想,
(1)添格子,
(2)用1格表示5辆车,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好,它好在哪里?
(学生评价)
生1:
画的格子少。
生2:
好看。
师:
看来大家都这么认为,用一个格子代表5辆车的方法不仅简单、美观,而且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数量的多少来。
师:
什么情况下用一个格子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生1:
整十数,个位数是5的数。
生2:
数据比较大时。
师:
这位同学说得很到位,说数据比较大时,用一个格子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2.深入探讨:
假如收集到的数据都是整十数,一格代表几辆车合适?
师:
哪位是“火眼金睛”。
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几合适?
机动车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60
30
40
10
生1:
一个格子代表5辆。
生2:
一个格子代表10辆车。
师:
你真厉害,这么大的数据你都能做上。
来看看,我们的同伴他怎么做的。
(出示课件),他也说每格代表10比较合适,看来他和我们大家一样都是火眼金睛。
3.总结:
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9页“做一做”。
师:
刚才呀,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地好!
那么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99页,独自完成做一做。
(学生做,老师巡视)
师:
做完之后,同桌互相对看一下,看看他和你做的一样吗?
师:
好,看完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师做的,大家和老师做的一样吗?
生(齐声说):
一样。
师:
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发现这一周哪天销售量最多,哪天销售量最少?
生:
星期六最多,星期二最少
师:
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
……
2.完成教材第102页“练习十九”第5题。
师:
刚才在大家踊跃地回答中,老师觉得大家对今天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所以为了使大家学得更好,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2页“练习十九”第5题。
同桌互相比比看,看谁做的快,谁做的准!
强调:
条形统计图也可以是横向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明确:
一格表示1个单位;一格表示2个单位;一格表示5个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数学四 年级 上册 第七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