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云南省玉溪一中等名校统一考试.docx
- 文档编号:25260006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90KB
高考云南省玉溪一中等名校统一考试.docx
《高考云南省玉溪一中等名校统一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云南省玉溪一中等名校统一考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云南省玉溪一中等名校统一考试
2014年高考(172)云南省玉溪一中等名校11月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
2014-12-031758
云南省玉溪一中等名校高2014届11月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国北方,冬季通常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进行供暖。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个部分。
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区域锅炉房,以煤、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
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做热源。
采取集中供热可以有条件地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
还可以腾出大批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
然而,集中供热也有不足之处,如:
一次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无论是否需要,暖气始终全天供热;因楼层不同而造成温度不均,若遇到供暖偏热,居民只有开窗降温。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集中供热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居住者日益提高的对供暖舒适度的要求;集中供热也不能适应在规定的采暖期前后气温骤降的特殊情况。
相对于集中供热而言,分散采暖的规模可以小到分户采暖,也可以是整栋楼宇或整个小区。
其供热方式也多样化,如家庭用的烧天然气的壁挂采暖炉,利用空气、水或土壤作为热源的各种热泵,各种太阳能采暖装置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没有集中供热的我国南方地区,采用分散采暖方式的用户越来越多。
分散采暖的优点是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使用灵活,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我国南方地区宜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因地制宜解决人民冬季取暖需求。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节能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是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的关键。
对集中供热的热源部分,主要是采用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来提高锅炉的效率。
对热网和用户端来说,都需要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来增强换热设备的效率,同时减少输送蒸汽或热水的耗功。
其中,新型折流杆热网加热器的传热系数比传统的折流板热网加热器提高25%,而流体流动阻力却降低25%,显著增强了热网的经济性。
对有条件分散采暖的区域应尽可能采用热泵技术和充分利用太阳能。
热泵是一种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装置,就像水泵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一样,它可以从环境中抽取热量用于供热。
热泵的供热来自两部分:
一部分是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的热量,另一部分热量则由机械能转换而来。
热泵工作原理与制冷装置相同,但热泵的目的不是制冷而是“制热”,即热泵以消耗一部分高品质的机械能为代价来“制热”。
地下水、土壤、室外大气、江河湖泊都可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
利用太阳能采暖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面。
如果将太阳能集热器获得的高温热水和地源热泵获得的中温热水混合起来给住宅供热,就可以同时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
而且,白天太阳辐射强时可以不开或少开热泵,甚至还可以将白天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夜晚使用。
这种复合采暖系统将大大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降低采暖成本。
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将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并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的特点,实现热、电、冷三联供。
这将是改善我国南方地区居民居住质量和提高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都必须以节能为核心。
B、集中供热主要在我国北方使用,我国南方地区是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
C、分散采暖的方式避免了集中供热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使用不灵活等缺点。
D、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热源包括热电站、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等。
答案:
B(“我国南方地区是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错,原文为“我国南方地区宜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
2、下列对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用新型折流杆热网加热器代替传统的折流板热网加热器,是通过采用强化传热技术的方式来增强热网和用户端的经济性。
B、充分利用地下水、土壤、室外大气、江河湖泊等低温热源,可以通过热泵技术实现热量由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的转移。
C、混合通过太阳能获得的高温热水和通过地热能获得的中温热水,可以大大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降低采暖成本。
D、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的特点,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将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热、电、冷的三联供。
答案:
A(“增强热网和用户端的经济性”错,“用新型折流杆热网加热器代替传统的折流板热网加热器”只能增强热网的经济性)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热泵技术和强化传热技术,都是提高效率、实现节能的新技术。
B、热泵通过消耗一部分高品质的机械能来达到制热的目的,这是运用了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
C、集中供热除了为我国北方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还可以改善卫生,绿化环境,美化市容。
D、分散采暖比集中供热更具有优势,这说明可以在全国大力推广分散采暖,逐步取代集中供热。
答案:
D(从原文可以看出,分散采暖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取代集中供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
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
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
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
琼至纶氏,称疾不进。
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
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
“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
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
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
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
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
”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
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
“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
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
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
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七人之志①。
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
”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
三年,大旱。
琼复上疏曰:
“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
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尚方御府,息除烦费。
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
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
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
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
”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七人:
语出《论语》,指七位避世的隐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以书逆遗之曰 逆:
迎接
B、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夺:
争夺
C、如有不移,示以好恶 移:
改悔
D、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主:
主持、掌管
答案:
B 夺:
改变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黄琼在政治上见解卓异的一组是( )(3分)
①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 ②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 ③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 ④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 ⑤明敕近臣,使遵法度 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
D ①③是的客观陈述,不能表现黄琼的政治见解②是李固的观点,不能表明黄琼见解卓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固写信给黄琼,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认为有志之士应当积极参政,救助百姓,施展自己的才智。
B、李固认为,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C、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时,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一上任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议政时无人能够驳倒他。
D、永建三年大旱,黄琼上书条陈政见,用鲁僖公的事例,劝皇上检查政事得失,改正不足之处,好让世人耳目一新。
答案:
A “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错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
(5分)
译文:
(2)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
(5分)
译文:
答案:
(1)有官吏弹劾他对朝廷不敬,又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予以遣送,这才没有停止(上路)。
(关键词:
有司、慰遣、遂、已)
(2)常常会见公卿,招揽接纳儒学之士,询问政事,让他们陈述得失利弊。
(关键词:
数、引纳、访、陈)
参考翻译:
黄琼字世英,江夏郡安陆县人。
黄琼最初因父亲的关系而任太子舍人,他以有病为由没有就任。
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官署连年召请他为官,他都没有答应。
永建年间,公卿都向朝廷推荐他,于是他和会稽郡的贺纯、广汉郡的杨厚一起都以公车征召进京。
黄琼走到纶氏,又称病不再前进。
有有官吏弹劾他对朝廷不敬,又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将他遣送至京城(或予以遣送),这才没有停止(上路)。
这以前,朝廷召请的处士多名不符实,李固平日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说:
“听说你已经渡过伊水和洛水,接近万岁亭,是不是很快就能任官服从王命呢?
君子有言:
伯夷太偏执,柳下惠太不恭敬,所以传书中说‘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折中而不偏激’。
这可是圣贤处世立身所珍视的。
如果确实想一辈子睡在深山住在深谷,追踪巢父、许由,这也就罢了;如果还有心参政救助百姓的话,现在正是时候。
自古以来,清明的政治少而坏风俗多,一定要等到尧、舜出世,那这对于志士来说恐怕根本就没有机会了。
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希望先生能有深远的谋略,作出令众人叹服的成绩,为处士洗雪恶名。
”黄琼到京,当即被任命为议郎,稍后又改任尚书仆射。
当初,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
等到他居位任职,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在朝堂上议政争论时,没有人能够驳倒改变他的观点。
当时连着出现灾异,黄琼便上书顺帝说:
“皇上应该打开石室,研读《河》和《洛》,同时命令史官整理史料,将皇上登位以前直至汉初所有灾异,与登位以来直到现在的灾异情况,一一登录上报,看看各个时期灾异发生的多少。
并让近臣和儒生结合时政提出意见,经常引见公卿共议,检查政务得失。
那些没有功绩德行的官僚应一律罢免。
我看巴郡的黄错、汉阳的任棠,年岁在八九十岁,都是有名的隐逸高士。
宜于引荐招纳,从而使其辅助陛下,实现大治理想。
”于是下诏书征召黄错等人。
永建三年,大旱。
黄琼又上书条陈政见,说:
“当年鲁僖公遇到了大旱灾,就从六个方面自我检查,躬行节俭,禁止女子干求请托,流放谗侫小人十三名,严惩搜刮百姓、贪污受贿的九个人,自己宿于南郊,老天立刻降下大雨。
而今也应当检查政事,关注不足的地方,务必追求节俭朴实,让世人耳目一新。
宫中所有地方,一律停止那些耗费巨大之事。
明令近臣,必须遵守法纪,如有不肯改悔,就给以应得的处罚。
常常会见公卿,招揽接纳儒学之士,询问政事,让他们陈述得失利弊。
另外,狱中囚满为患,很多人死于狱中,这也触犯和气,招致灾旱。
如能革除弊端从善如流,择用好的建议,那么就会灾消而福至了”奏章呈上后,皇帝在德阳殿接见了他,让中常侍责成掌管的人按黄琼奏章所列事项切实施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①牛渚:
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
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8、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6分)
9、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无尽情思的?
(5分)
8、答案:
空:
白白的,徒然。
(1分)。
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
(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
(2分)“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
(2分)。
9、答案:
最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想象、寓情于景和以景结情的手法。
(答出两种2分,一种1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自己挂帆远去的情景(1分),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诗人因不遇知音而产生的孤寂、凄苦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 。
,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_______ ___,______ ___!
(《诗经•氓》)
(3)登斯楼也,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1)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2)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3)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篇中选定其中一篇作答。
注意: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老者的礼物
(美)马林·汤普森
我18岁的时候,离开了在美国的家,到英国的利兹大学读书。
入校后不久,我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英国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还没有适应周围的一切,就要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一天,我在超市买东西时,发现一位老者一手拎着一袋苹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步履蹒跚。
我赶紧跑过去,扶住他并替他拎着苹果。
“谢谢你,姑娘。
”他说,“不要替我担心,不碍事。
”他对我笑,让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他不只是用嘴在笑,明亮的蓝眼睛里也漾着笑。
“我能陪您走一段吗?
”我问,“免得这些苹果过早地变成苹果酱。
”
他听了哈哈一笑,说“这可就要让你费事了。
”
他告诉我他叫伯恩斯,路上,伯恩斯先生的身子几乎全部要靠那根拐杖支撑。
到了他的家,我帮他放好东西,并帮他准备了英国特有的下午茶。
他没有强烈地拒绝我,我把这看作是对我帮助他的答谢。
我问他以后是否还能再来看望他。
他笑着说“我从来不拒绝好心姑娘的帮助。
”
第二天,我还是在那个时间来到他家,帮他做了一些家务,他那根拐杖足以说明他的确需要帮助。
他询问了我的一些情况,我告诉他,我的父亲刚刚去世,但我没有说更多的事情。
他让我看了桌上的两张镶在镜框里的照片,这是两个女人,一个显然比另一个年长,却长得非常像。
“这是玛丽”,他指着照片说,“我的老伴,已经去世6年了。
那是艾丽丝,我们的女儿,是一名护士。
她比她母亲去世得还早,对玛丽打击真大啊!
”
我流下了眼泪。
我为玛丽流泪,为艾丽丝流泪,为老而无助的伯恩斯先生流泪,也为我的父亲流泪,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我竟未能亲口与他道别。
我一周看望伯恩斯先生两次,时间是固定的。
我每次来,他都坐在椅子上,一旁的墙上靠着他的拐杖。
他对我的到来似乎总是非常兴奋,尽管我对自己说,我是为了照顾这个老人,但我还是因为有一个人愿意听我倾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感到高兴。
我告诉他,在我父亲去世前两周,我曾因一件小事与父亲发生了争吵,而我再也没有机会向他道歉了。
虽然伯恩斯先生也不时插上几句话,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听我说话。
他不只是在听我说话,更是像海绵一样吸进我诉说的每一点内容,并用他的经历及时佐证我的话。
大约一个月后,在一个“非看望日”,我打算去伯恩斯先生家。
我没有预先打电话,因为我认为我们似乎不需要那样的礼节。
进了他的家,我发现他在花园里干着活儿,手脚麻利,动作轻快。
我惊讶万分,这么利索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用拐杖?
“哦,姑娘,你来了。
这次让我给你沏一杯茶,你看起来累了。
”他说。
“可是,”我结结巴巴地说,“我想……”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姑娘。
你第一次在超市看到我那天,我扭伤了脚踝。
”
“可是,您是什么时候康复的?
”
他的眼睛眨眨,看上去既快活又怀着歉意,“我想,我们见面的第二天我的脚就好了。
”
“可是,为什么呢?
”我纳闷地问。
他显然不会为了骗我为他做下午茶而故意装出无助的样子。
“第二天,你又到了我家,从你的话中,我知道了你的苦闷。
对你父亲的死以及其他一些事情,你感到孤独和沮丧。
我想,这个小姑娘需要一个老东西的肩膀依靠一下。
但是我发现,你在告诉自己,你来看望我是为了照顾我,而不是为了你自己。
如果你知道我其实非常健康,你还会再来看我吗?
我想,你需要对人诉说,对一个年长的甚至比你父亲还年长的人诉说。
”
“那这根拐杖呢?
”
“哦,这的确是一根好拐杖,一般情况下,我用它郊游和爬山。
也许什么时候你愿意与我一起去。
”
不久,我们一起去爬了山。
伯恩斯先生,一个我打算去帮助的人,帮助了我,送给了我一份用时间精心包装好的礼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我还没有适应周围的一切,就要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为写老者的“礼物”内容做了铺垫,更彰显“礼物”的可贵。
B、“一手拎着一袋苹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步履蹒跚”暗示老者用心良苦,他是有意“一手拄着一根拐杖”,为“我”创造帮助他的机会。
C、“伯恩斯先生的身子几乎全部要靠那根拐杖支撑”突出伯恩斯生活的不便,引出下文“我”定时到他家“帮助”他的情节。
D、“他不只是在听我说话,更是像海绵一样吸进我诉说的每一点内容”,是为了表现“我”的话确实触动了伯恩斯那颗孤独的心。
E、伯恩斯把他的慈爱、耐心作为“礼物”,并用时间精心将“礼物”包装好,送给了一个主动寻求这份“礼物”的年轻姑娘。
(2)小说多次提到伯恩斯的拐杖,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6分)
(3)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伯恩斯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6分)
(4)从伯恩斯和“我”中任选一个角度,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对人际交往的
看法。
(8分)
答案:
(1)A3分,C2分,E1分(B项,根据原文可知,此时老者真的有脚伤,拄拐杖并非有意为之。
D项,“是为了表现‘我’的话确实触动了伯恩斯那颗孤独的心”错,主要是为了表现伯恩斯耐心倾听“我”的诉说,让“我”感受到自己不再孤独。
E项,“主动寻求”不准确,“我”的主观愿望是帮助伯恩斯,在这个过程中,却意外收获了老人珍贵的“礼物”。
)
(2)答案:
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小说开始,写“一位老者一手拎着一袋苹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老人行动不便触发了“我”的恻隐之心,引出下文“我”帮助老人并把他送回家等情节。
(2分)②表现人物性格。
“我每次来,他都坐在椅子上,一旁的墙上靠着他的拐杖”,表现伯恩斯慈爱、心细,他想帮助“我”摆脱孤独、悲伤,却又故意不让我察觉。
(2分)③是全文的线索:
“我”看到老人拄着拐杖,出于同情便送他回家;后来老人巧妙借助拐杖为我创造“帮助”他的机会;最后“我”发现老人没有用拐杖从而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2分)
(3)答案:
①他先后失去女儿和妻子,老而无助,生活孤独。
②他心地善良,慈祥的笑容让人体会到温暖的感觉,静静地倾听“我”的诉说,给“我”带来心灵的安慰。
③对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乐于帮助别人,讲究助人的艺术。
(每点2分)
(4)答案:
从伯恩斯的角度:
①与人交往,要有爱人之心,要尽己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②帮助别人也要讲究艺术,注意对别人的心理影响,在安静的不事张扬的付出中,使别人受益。
(每点4分,结合小说相关内容,适当联系现实生活)
从“我”的角度:
①与人交往,要有爱人之心,要尽己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②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本是出于善心,帮助老人伯恩斯,却意外地在老人那里收到了珍贵的“礼物”。
(每点4分,结合小说相关内容,适当联系现实生活)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吴冠中:
飞向天堂的铁骨风筝
吴冠中先生于6月25日晚11点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突兀的噩耗不仅震动了美术界,也叩击着普通民众的心灵。
回顾吴老的一生经历,他一直是孤独的另类,因为他的真实和硬气。
“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鲁迅,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态,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
”2009年,吴老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对他燃烧一生激情付诸的丹青事业做出如上让人不解之说。
这“不解”的答案,印在他坦荡执著的一生。
1946年以绘画第一名成绩考取教育部公费,次年留学巴黎,1950年返国并开启创作生涯,及至近年厚积薄发,荣誉等身——他的艺途轨迹由命运的偶然和无奈铸就。
原先吴冠中迫于生计就读浙江大学工科,一年后与朱德群的偶然结识,重燃他对文艺的炙热,从此不管不顾痴魔献身丹青。
塞纳河畔,拳拳学子内心激烈的挣扎权衡,留在巴黎呼吸浓郁的艺术气息,还是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投身建设?
朱德群、熊秉明、赵无极……诸多好友选择留下。
吴冠中,义无反顾地成为第一批归国的学子。
这两个貌似偶然的转折,底里潜伏着必然。
鲁迅弃医从文,忧民归国。
以鲁迅为精神父亲的吴冠中,在心中的使命感驱使下也选择了神似的道路。
50年代末,无奈的吴冠中走上风景创作的道路。
他把浓郁的情感映射在一张张风景中……塞翁失马,不成想囿此孕育出他浓柳成荫的独特艺术世界。
进入春风吹拂的1980年代,吴冠中的画作开始被业界接受。
然而,吴冠中总是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身影孤单。
《笔墨等于零》、《绘画形式美》、《油画的抽象美》——几篇言辞激烈的艺术文笔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引发强烈的纷议甚至责难。
90年代后,当他的艺术成就被国内外权威美术界重视,艺术市场也热捧之时,耄耋之年的吴老仍是犀利得近乎苛求。
他的画作不断创新,严苛甄选后,又大量地焚毁不中意之作,以至于一个新加坡记者目睹后感慨,吴老烧的是豪华房子。
渐次,老人的逆耳言论,更是放眼到教育、文化,“美院无用论”、“以奖代养”、“文化虚假繁荣”……硬骨的人不畏揭丑,吴老就是要效仿鲁迅先生挑开陋习弊病的脓疮。
诚然,他当今的地位让人不得做倾听状,可是多少人害怕他开口。
谁又能知吴老的乖张源自对当今文艺界的忧虑。
清醒的人定然看出貌似繁荣的文化艺术界,实则外忧内困。
内忧,是对于艺术自身的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云南省 玉溪 一中 名校 统一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