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docx
- 文档编号:25259762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2.34KB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docx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一课 先秦中国政治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一)早期国家的起源
1、时间、地区: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2、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古代早期的城:
防御工事,政治中心,军事据点。
礼制:
指统治规则和秩序)。
3、特点:
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史学研究的依据:
历史遗存——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最高;神话传说、历史文献、文艺作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夏朝的政治
1、建立:
禹的儿子启继承禹的地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2、特点: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三)商朝的政治
1、甲骨文:
商代成熟的文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
2、特点:
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用甲骨、敲击乐器),形成敬天的思想。
二、西周的制度
(一)分封制
1、背景:
周武王举兵伐商,周朝建立(夏、商、周三代的统治中心在河南),夏商因暴政而亡,商周时代已经有敬天保民的思想。
2、目的:
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屏藩周室)。
3、内容
对象
王族(姬姓子弟,比重最大,封在战略要地和富庶之地)、功臣(齐国)以及先代贵族(宋国)分封于各地
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设官、建武装、征税,在封地内有相对的独立权)。
义务
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定期朝见述职,缴纳贡赋,跟随周王出征;诸侯服从周王的统领)
封国
鲁、齐、燕、卫、宋、晋(秦楚不是封国;西周同姓不婚下诸侯的联姻)
4、实质:
周王共主下的地方分治(中央集团没有形成集中的权力,增强国家与文化的认同感);诸侯间有严格的等级秩。
5、评价(两分法、分段法)
利(前期):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疆域,扩大了周文化(规则、制度、生活习俗)覆盖的范围,增强了同一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弊(后期):
诸侯强大,周王室衰落,诸侯争战,国家分裂。
“封建”≠封建社会
古文中提到的“封建”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封邦建国”之意,指的是奴隶社会的分封制。
“封建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二)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
正妻生的大儿子)。
3.内容: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诸侯:
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
从卿大夫到士:
也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形成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和小宗政治上是臣属关系,血缘上市兄弟关系,体现家国同构,但大小宗的相对关系又弱化了对周王室的认同感,当时只知国君,不知天子)。
4.结果:
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5.影响
1)当时对西周:
保障了贵族特权;防止了贵族内部的纷争,促进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2)对后世:
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男尊女卑、等级观念、重视亲情、尊敬祖先、重视家庭家族。
(三)西周的礼乐制度
不同等级贵族在具体生活中的规制、秩序,是用来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城的大小、所用乐器的多少、餐具大小的规定等)。
礼乐文明指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存在时代,礼崩乐坏指奴隶制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的时代。
第二课 秦——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拓展延伸
一、“六王毕,四海一”——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一)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共同条件
1、客观(必然性):
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人民渴望
2、主观(可能性):
历代国君的努力;商鞅变法,秦国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统一战略正确
(二)统一的过程
1、中原:
灭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战略:
远交近攻,由近及远,由弱到强,韩赵魏楚燕齐)
2、经略边疆
1)岭南(东南):
开凿灵渠(性质:
交通工程;作用:
沟通湘水和漓水,把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链接起来,把中原和岭南地区连接起来),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纳入秦朝版图
2)西南夷(西南)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纳入秦朝版图
3)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秦长城:
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区别由于自然条件的区别;秦长城成为游牧经济于农耕经济的分界线)
中国古代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几种措施:
4)古代处理边疆事务的措施:
设置机构,委派官吏,纳入中央政权的版图;册封:
接受中央政权的领导;和亲:
建立姻亲关系加强联系
(三)意义:
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形成。
二、秦朝的制度——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一)海内为郡县——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1.起源:
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推广:
秦统一后,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3.内容
郡
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监御使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
县
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道
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行政机构
4.特点(和分封制相比)
1)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行政区域按地域划分(分封制按血缘划分。
郡县制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而是对分封制的根本否定)
5.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是围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核心是中央绝对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6.西汉推行郡县制:
汉初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二)皇帝制度的确立(君主专制)
1.创立: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2.核心:
皇权独尊,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君主专制是围绕中央决策权的问题,政事无论大小,由皇帝裁决,凡中央官制的变化、加强君主权力都属于强化君主专制的范畴)
3.特征:
皇帝的决策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4.终结:
1912年宣统帝退位,皇帝制度结束,君主专制结束。
5影响
历代官僚体制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官僚政治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
一方面,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官为君设,即所有官员都要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法治色彩;另一方面是从选拔官员的程序、内容和对象以及对官员的监察来看都是与皇帝意志相统一的。
(三)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三公的职能:
1)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分左、右丞相(中国古代的方位以阳为尊,方位判定坐北朝南,左为尊位);
2)御史大夫为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
3)太尉主管军事,但秦朝太尉是虚职,军权由皇帝掌握;
2、九卿:
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主要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有相当的官员解决皇帝家族事务,体现家国一体的特征。
3.三公九卿参政的方式——“朝议”制度
1)含义:
三公九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三公只有议政权,没有决策权)。
2)作用:
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
4.汉承秦制:
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5.汉代创新:
汉武帝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唐至明清)
一、中央官制的调整——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加强皇权(加强君主专制)
(一)调整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权;2、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二)调整措施
西汉——削弱相权
1、原因:
汉初宰相位高权重,妨碍君权
2、措施1)频繁换相,削弱相权2)建中朝(官吏由皇帝的亲信近臣组成,参与决策,三公被称外朝)与三公抗衡
3、作用: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
1、运行机制:
中书省省负责草拟诏令(是决策机构),交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把合理的交给尚书省执行,不合理的斥回(门下省兼有监督的职能),尚书省具体执行(行政机构),尚书省把政令交给六部和地方大臣执行。
2、政事堂议事制:
为提高效率,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议政机构,汇集三省长官共同议政,未经政事堂议政的政令无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皇权;参加议政的大臣等同于宰相,分割了相权。
3、特点:
1)分工明确2)分割相权3)三省既合作有相互制约,可以制约皇帝
4、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官僚机构形成严密的体系,标志封建专制制度成熟
北宋——两府三司,分割相权
1、措施1)设中书门下(称政事堂),长官称“同平章事”,职务等同宰相
2)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特点分割相权
3、影响打破了宰相事无不总的局面,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元朝——一省一台两院
元承宋制,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
在古代,中书省的职权并不完全相同。
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元代则为最高行政机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但并不是每一个朝代的相权都受到绝对的削弱,如元朝。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吸取元朝君弱相强的教训
2)概况: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统六部
3)影响:
宰相制度终结,加强了皇权;但皇帝政务过于繁重。
2、设内阁
1)原因:
废丞相导致皇帝政务繁重,为减轻皇帝的负担,提高行政效率
2)概况:
明成祖朱棣设置
3)职能: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机构(秘书机构)
4)特点:
无法定地位;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不能统领六部;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取得票拟权,但始终没有决策权
5、影响提高行政效率,但用司礼监(太监)监督内阁,带来政治黑暗。
很多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和内阁制度存在模糊认识。
宰相的权力是由政治制度赋予的,拥有决策权,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内阁的权力则建立在皇帝个人授权的基础上,以侍从咨询为主,无决策权,实质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原因:
清军入关,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妨碍了皇权;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概况:
康熙设南书房,军国大事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皇帝设置军机处架空议政王大臣会议。
3、职能和特点:
秉旨传令,上传下达,无决策权,是秘书机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保密性强。
4、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达到顶峰。
标志君主专制走向极端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已经不能按照原有的方式维持它的统治了,只能采取更为独裁专制的方式。
(三)中央官制和机构演变的趋势:
不断削弱相权,最终废除丞相,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强化君主专制。
二、地方制度和行政区划的演变
(一)秦朝——郡县制,行政区划郡县两级
(二)西汉——郡国并行,东汉州(由刺史演变成)、郡、县三级
1、原因:
西汉初年存在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议,西汉继承秦制中央集权制,实行郡县制,又吸取秦亡的教训,为剪除异姓王,又大封同姓王,郡国并行。
2、含义:
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斑马式的建制,汉制和秦制区别最大的就是地方制度)
3、行政区划:
西汉是郡、县两级,东汉为州(刺史掌握行政权,成为地方最高长官,称为州)、郡、县三级
3、影响:
封国威胁中央
1)原因:
汉初随着经济的恢复,封国势力强大,可以委任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形成尾大不掉,严重威胁到中央
2)汉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汉景帝时,实行削藩的政策,逐步剥夺封国的权利,引发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最终汉景帝平定叛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封王把自己的领地再分给子弟,分割了封国的领地,削弱了封国的力量,有实施附益之法,禁止封王招结宾客,最终解决王国了问题。
(三)东汉:
州(由刺史演变成)、郡、县三级
(四)唐朝:
道、州、县三级
(五)北宋:
路、州、县
(六)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1、原因:
元朝疆域广阔,为适应统治广阔区域的需要
2、内容:
1)全国设十个行省(包含少数民族地区,东北的辽阳;蒙古的岭北;云南行等)
2)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腹里(元大都周围,由中书省直管)和宣政院(管理西藏、青海、四川的佛教事务,标志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的版图)
3、特点:
1)行省长官权力很大(总揽地方行政、军政和赋税等)
2)受中央节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行省为中书省的下设机构,代表中书省在地方行使权力,对中书省负责,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权受中央节制;定期到中央觐见、述职;受中央的监察;省官互迁)
3)遇紧急事务时可以不报中央自主处理
4)行省划分犬牙交错,相互制衡
4、影响1)加强了中央集权;2)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影响深远,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七)清朝的边疆政策
(一)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二)措施
1、中央设有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事务。
2、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1)原因元朝实行土司制度,明清延续,因土司世袭,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和西南社会的发展
2)含义撤消土司,改派流官(中央委派的有任职期限的汉族官吏)代替
3)概况明朝开始实行,清朝雍正年间全面推行
4)影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的统治;促进西南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清朝的边疆政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地理概念,其策略是采取多种手段“守住一条线(边界线),管好一片地(边疆地区)”。
(七)清朝实行密折制
1、目的:
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作用:
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
1、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不断削弱地方权力(北宋最突出,地方官空缺严重),不断加强中央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评价
1)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
2)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行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3、调整方式:
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要给地方放权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
(一)目的:
约束官吏规范行政,防止贪污腐败
(二)监察机构的演变
时期
监察机构
秦
中央:
御史大夫 地方:
监御史(监察机构由中央覆盖到地方,体系化)
西汉
中央:
御史大夫 地方:
刺史(由于实行郡国并行,强化对地方的监督)
唐
御史台
宋
提点刑狱司
元
御史台
(三)西汉的刺史制度
1、原因: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为加强对地方的监管
2、内容: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设一名监察官即刺史,刺史不掌地方行政权,只在地方代表中央行使监察权,以小御大,位卑权重。
3、变化:
东汉以来,刺史逐渐执掌行政权,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州牧,刺史也就有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
(四)古代监察机构的特点:
1、体系化、网络化(从中央覆盖到地方);
2、制度化,不断演变,不断完善,
3、隶属行政机构或皇帝,不是独立机构,
4、服务皇帝,效能有限
(五)评价
1、积极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消极方面: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一)商周时期——世官制
1、方式:
贵族子弟时代继承组上的权力(官位世袭制)
2、标准:
血缘的亲疏远近——公出公门,卿出卿门(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适应)
3、弊端:
贵族子弟把持政权,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二)西汉汉武帝创立——察举制
1、方式:
西汉汉武帝创立,地方官吏考察士人,向中央推荐,中央予以任用,称察举,皇帝对特殊才能的人才实行特招,称征辟
2、标准:
德才兼备,品德和才学(道德水品优异,有议政能力——德才兼备),称举孝廉。
但察举制下,汉代也有通过考试途径选拔人才
3、影响:
打破了贵族子弟对官场的垄断,有利于选拔可用之才;但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背景:
东汉以来,豪强地主(门阀地主)势力发展,魏晋时期,士族制度形成,地主阶级中有士族和庶族之分,前者为高门地主,后者为寒门地主。
2、方式:
地方官(中正官)把士人评出九个等级,中央依据等级委任官职
3、标准:
门第高下(士人在地方的声望),上品五寒门,下品无士族
4、影响:
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政治极端黑暗。
(四)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1、背景:
隋唐以来,伴随小农经济的发展,士族衰落,庶族强大,九品中正制无法维系(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力量的变化)
2、方式:
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2、标准:
才学(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资堂
3、发展演变:
1)隋朝创立:
隋文帝开科举士,隋炀帝设进士科(考诗赋),科举制度形成。
2)唐朝完善:
唐太宗设明经科(考儒家经典),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
3)北宋发展:
增加录取名额;殿试成定制,三级(乡试,会试,殿试)形成;为防止科场舞弊,实行糊名法,誊录制。
4)明朝发展到极端,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手段: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而且必须是朱熹的注释,问题必须是八股文。
明朝以后,鉴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在录取上实行南北榜,分地区录取,也即教育公平。
5)清末发出科举:
近代以来科举制度一再受到诟病,1905,在清末新政的学制改革下,废除科举。
4、影响
积极:
明清之前1)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2)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3)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提高了行政效率;4)有利于形成重学的风气,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5)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社会的流动(打破固有的阶级、阶层划分)
消极:
明清以来成为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思想的一种手段;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阻碍了社会进步士人。
(五)
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标准: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于公开、公正。
2、选拔方式:
由举荐或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制度化。
二、全面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一个核心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封建时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赖以存在的三个基础:
经济基础:
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政治上:
疆域广阔,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思想基础:
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
3、围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形成两个核心,两对矛盾和两种发展趋势:
1)君主专制解决中央决策权的问题,形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是不断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不断加强君权
2)中央集权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趋势是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3)为充实官僚集团,选官制度不断完善,趋向科学化和公平公正
4)为约束官吏规范行政,监察机构体系化、制度化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延续的原因(必然性)和影响
必然性
1)政治:
疆域辽阔,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2)经济:
适应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需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延续两千多年的根本原因);
3)思想:
战国时期的法家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
影响:
积极1)政治:
构成中国封建时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治,巩固统一;2)经济: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3)观念: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
消极1)带来沉重的封建剥削和残酷的思想文化专制;)、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变革,阻碍了是会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梳理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