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华中师大一附中届高三综合考试一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5257486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41KB
语文华中师大一附中届高三综合考试一试题解析版.docx
《语文华中师大一附中届高三综合考试一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华中师大一附中届高三综合考试一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华中师大一附中届高三综合考试一试题解析版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8届高三综合考试
(一)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越文化是一种半农耕半海洋的文化。
越地先民是中国境内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族群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先民已开始种植水稻。
同时,越人又是中国乃至世界都罕见的海洋性族群。
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古越人曾沿中国东部海岸线北上,活跃于两广、福建、江浙、山东乃至东北的沿海地区,他们的后裔成为现在这些地区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对外港口便分布于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
此外,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他们实际上是距今12000年左右才与中国境内的百越族群分道扬镳的。
越人习水便舟,文献多有记载,越地是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源地。
2002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条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距今约7000--8000年。
据吴春明先生研究,它有可能是一艘适于海上航行的边架艇独木帆舟,可与波利尼西亚人群的舟船相联系。
在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有不少的舟船遗物,如近来在宁波余姚田螺山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7000年的完整独木舟模型器,可以看出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
越地的航海传统延续至今,其孕育的先进航海技术影响了中国沿海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一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源起于汉代,但是,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便已经开展对外贸易。
秦汉会稽郡下属的鄮县(在今浙江宁波),一般认为即因海外贸易而得名。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期是在唐、宋、元。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以鄮县为中心的明州,从越州独立出来,自此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西域失去控制,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走向衰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越地商贸的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既给越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越地出产的优质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也通过越地这一重要窗口向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扩散。
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以及东亚文化圈的最终确立,与越地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密不可分。
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不但要求“引进来”,还要求“走出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转向的结果,越文化仍是重要的参与者。
越文化欲续写辉煌,也离不开对其精神特质的发扬。
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时,以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文明——这对于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无启示意义。
(摘编自《光明日报·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地先民是中国最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族群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海洋性族群。
B.如今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的马来人群及波利尼西亚人群,原本和中国境内的百越同属一个族群。
C.2002年杭州出土的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独木舟遗骸,证明当时的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
D.越地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走出国门,影响了周边地区尤其是日本列岛的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列举了详实的数据,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证明观点,观点鲜明突出,有说服力。
B.文章从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古越人的冒险精神、越地的重商传统等方面阐述了越文化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C.对越地的航海传统和航海技术的考证,这是文章论述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前提。
D.文章最后指出,发扬越文化的精神特质对于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越人最先开拓的海岸沿线,分布着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对外港口,这说明越地航海传统影响着海上丝绸之路。
B.以鄮县为中心的明州,一直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由此可见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就已展开对外贸易。
C.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败,那么海上贸易可能不会发展得这么迅速和兴盛。
D.越文化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续写辉煌,就要继续发扬其“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精神特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明年还种棉花
王生文
连续几个响晴的日子,地里的棉花赶趟儿一般裂开了嘴,炸花天到了。
桂枝有些急了,踮起脚,不时地往村口望,口里还冒出一句:
“怎么还不来呢?
”
桂枝是在望连婶,一个异乡的老寡妇。
这些年,一到炸花天,连婶就赶来给她家摘棉花,前后十来天,桂枝家像添了一口人。
连婶除了下地摘棉花,还帮衬她照顾孩子做些家务。
桂枝婆婆去世得早,感情上拿连婶当婆婆看。
每到棉花摘得差不多了,连婶也就要走了,五角钱一斤,这是外乡客来旱区摘棉花的行市,桂枝会包零不去尾地跟连婶结算。
连婶每次接过钱,都会久久地握着桂枝的手说,姑娘,要不是兰兰念书,我哪会要你这些钱。
就因为知道了连婶的家境,桂枝每年就不雇别人了。
好多人家抢着雇年轻妇女,而且还一雇几个,赶着太阳好晒棉花。
可桂枝不,三十多亩地就交给连婶一人。
连婶是指望她家来雇的,能帮她一把就帮一把。
连婶心眼好做事实在,几千斤棉花里寻不出半片叶子。
可是,连婶今年怎么还不来呢?
有好几批做雇工的都求上门来了,要不是等连婶,她早答应别人了。
桂枝一边在心里急,一边又对自己说还等等吧,就当是还帮连婶最后一年,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棉花了。
其实,自从去年村里有了第一台玉米收割机,桂枝就不想种棉花了。
种玉米方便,机械收割,田边过秤,利利索索,不像种棉花那样时间拖得长。
那天,跟连婶结过账,照例把连婶送到村口,桂枝想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便鼓起勇气,说,连婶,种棉花可真麻烦,又累人,要不是遇上你,我早就改种玉米了。
谁知连婶说,麻烦什么,不就是摘棉花吗?
婶这双手只会摘棉花,就是手脚慢了点,只要姑娘不嫌弃……
哪里的话,这些年多亏了婶。
姑娘,亏不亏的,婶心里有数。
明年一进炸花天,婶还来给你家摘棉花。
话说到这个份上,桂枝也不好把话再往回拉,只得顺着说,那好,明年我就还种一年棉花……到底还是把连婶盼来了。
一年不见,桂枝感觉连婶脸上的沟壑比去年细密了些,再有一个变化是连婶用上了手机。
不等桂枝开口,连婶连连说来迟了,来迟了,是那种道歉的口气。
接下来的几天里,露水还没干连婶就急着下地,而每次回来天都擦黑了,桂枝便劝她慢慢摘不要太累了自己,连婶口里应承,却还是那样早出晚归。
每晚收拾完,连婶的手机准会按时响起,她掩上门去接电话,一接就是半天。
桂枝看在眼里,笑了,心里说还保密呢。
这天晚上,连婶的手机又响了,也许是疏忽忘了掩上门,让从门前经过的桂枝听了个真真切切——再赶紧也要四天……
你不要再催了,说什么也要帮你桂枝姐把今年的棉花摘完……
难怪连婶这么赶紧的,原来是兰兰在催她回家。
桂枝等连婶接完电话,走进房间,对她说,婶,家里有事,你怎么不跟我说呢?
连婶没想到桂枝听见了她的电话,见瞒不住了,只好如实说,婶是从城里偷着出来的……
桂枝既惊又喜,婶,你进城了?
可不是,跟兰兰他们住一起了。
没曾想,兰兰怀上了,闹什么反应……
婶,照顾兰兰这可是大事,你偷偷跑出来干什么?
去年答应了你的,婶能不来吗?
再说,又一年没见你们一家了……
这回,桂枝是酸在眼睛里,泪水差点儿溢了出来。
她侧过脸去,抹了一把,不由分说就动手给连婶收拾包裹,她决计明天一早就让连婶回城去。
账,当晚就结算了,这次的零头有些大,连婶要除掉,桂枝却仍要往整里包。
连婶认真了,说,兰兰和女婿都有出息,这次就依了你婶吧。
第二天早晨,桂枝送连婶去搭车。
快到村口时,连婶站住了,拉过桂枝的手,说,姑娘,明年你家种玉米吧。
可是,婶……
可是什么?
种棉花的收入还是要高些……
连婶呵呵一笑,姑娘,明年一添外孙,婶的手脚就被捆住了,恐怕偷都偷不出来了。
往下桂枝不知再说什么了,但是,一个想法却是那样不可阻挡地冒了出来,那就是明年还种棉花。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棉花成熟时裂开的景象,同时细致具体地描写了桂枝的动作和心理,表现了她因担忧没有足够晴朗天气晒棉花而焦急的心情。
B.“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棉花了”,桂枝这样想的主要原因是种棉花很麻烦,拖的时间也长,而种玉米可用机械收割,方便得很。
C.小说中的补叙占了很大的篇幅,一方面交代了桂枝焦急盼望连婶和明年再也不种棉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桂枝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D.小说结尾交代,桂枝决定“明年还种棉花”,主要是因为连婶家境不好,需要帮助;并且,桂枝曾顺着连婶的心意答应再种棉花,不能失信。
5.小说中的连婶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最初发表时,采用的标题是“桂枝与连婶”,你认为是原来的标题好还是现在的标题好?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从“墨子号”的投资中获得了回报,完成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以及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
中国凭借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这两项成果确保了在量子通信这一未来通信技术领域的至上地位。
该技术主要可以提升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枚科研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发射,在距离地球500公里至1200公里处的低轨运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三大实验:
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密钥分发,此前这些实验仅在地面的光导纤维中完成过。
(摘编自《中国已成量子通信技术先驱》,2017年8月16日《参考消息》)
材料二:
中国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既定二年的科学目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得的成绩让科学家们备受鼓舞。
他们提出新目标:
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
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具有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
换句话说,若以量子作为载体来传递密钥,窃听必然会被发现。
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团队提出利用卫星实现星地间量子通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2016年8月16日成功发射的“墨子号”是这项计划的“第一步”。
卫星已相继完成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三大科学目标,成为量子通信通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潘建伟说,“墨子号”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是由卫星发射量子信号,再由地面接收。
实验结果表明,在1200公里的通信距离上,卫星平均每秒发送4000万个信号光子,一次实验可生成300千比特的密钥。
这项成果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技术基础。
“墨子号”的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则是由地面发射纠缠光子,再由卫星接收。
这项成果为未来开展空间尺度量子通信网络研究等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说,实现量子通信全球组网所需的卫星个数取决于用户需求和卫星轨道,“如果是在地球同步轨道,理论上有3颗卫星就能覆盖全球”。
他认为从实用角度来说必须要构建由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子星座,卫星发送密钥的时间也将从当前“墨子号”每次过境开展实验的10分钟延长到数个小时。
潘建伟说:
“如果国家支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那么有希望到2030年左右,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面向全球,中国科学家正在基于“墨子号”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下一步将与欧洲量子通信团队联合进行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地面站也正在为与“墨子号”对接做准备。
(摘自《中国科学家提出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2017年8月10日《中国新闻》)
7.下列有关科学家对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以量子作为载体来传递密钥,从而构建的量子通信网可以提升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B.“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进一步论证了量子通信无法被窃听,所取得的成绩让科学家们备受鼓舞,于是他们提出了“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的新目标。
C.早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之前,中国科学家就提出了利用卫星实现星地间量子通信、构建覆盖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的方案。
D.有科学家认为,理论上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射3颗由高、中、低轨道卫星组成的量子星座,就可以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完成了“墨子号”通信实验中的“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密钥分发”三大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中国在《自然》周刊上发表的两项成果包括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确保了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C.我国如果要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就要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这样才有希望在2030年之前继续保持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D.卫星由于具有方便覆盖整个地球的独特优势,是在全球尺度上实现超远距离实用化量子密码和量子隐形传态最有希望的途径,这在“墨子号”量子通信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E.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领跑优势,但竞争日趋激烈,欧洲的德国、意大利等国也在加紧研究并与中国“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做星地对接准备。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构建量子通信全球组网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客车马。
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
“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
“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曰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应天十府。
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掩,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十五年,卒官。
赠太子大保,谥忠介。
【注】①脱粟:
糙米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又称“秋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织造是明清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制帛以供皇帝及宫廷之用的专局。
C.缙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宦将记事的手板插于腰带,后来成为官宦的代称。
D.谥是帝王或官员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海瑞谥为“忠介”,是表扬他忠诚耿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瑞为政清廉,都御史从淳安县经过,海瑞招待简陋,让鄢懋卿非常愤恨,但也只能收敛威风离开。
B.明世宗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却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
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抓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有些奸民乘机告状,朝中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帝还是下诏书褒奖海瑞。
D.高拱在海瑞任南京粮储之职时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2)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
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
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
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④。
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
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
华胥梦⑤,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
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
②长淮:
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
③怀嵩:
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
④楚尾吴头:
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
⑤华胥梦:
《列子·黄帝篇》:
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
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阕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
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C.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
D.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
E.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现出作者胸怀天下的情怀。
15.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连用三个排比说,一个人犯了过错然后才会去改正,
,,论证了人必须经过挫折和困苦才能有所作为。
(2)苏轼《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紧接着说: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
②《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这种译法简直不可理喻。
③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④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
⑤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他们能够正确预测事情的发展状况,或是发现某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
⑥《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
B.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果还是习惯于凭感觉办事,就有可能事倍功半,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方法不对路,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C.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D.虽然理财资金在监管上并不逊于存款或自有资金,但是这部分资金是不在目前的监管禁行范畴之内的,监管层是很难控制这种资金的流向的。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为了回馈客户的长期惠顾,我店重磅推出名牌智能手机促销活动,欢迎广大新老顾客进店垂询。
(广告语)
B.某中学生给编辑写信:
“编辑,您好!
奉上涂鸦之作一篇,敬请拜读,还望您不吝赐教,多提意见。
”(书信)
C.本人昨日不慎于食堂丢失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
(寻物启事)
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邀请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所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地球从未停止过运动,①,数量大约在每天1万次左右,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有500万次之多。
但②,因为震级小于3.0级时,地震释放的能量不大,人们一般不会觉察到大地的震动。
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交接地区,是地震多发国家,这更提醒我们③。
21.下面文段的叙述中,至少存在“某些从业者”的三处推断错误。
请参照例句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推断错误。
(5分)
继共享单车火爆后,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你方唱罢我登场。
喧闹之间,“共享经济”早已变了味。
某些从业者认为,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便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或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
不少“跟风者”,幻想着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
例:
不是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就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
①。
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近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个别人怀疑“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斗争事迹真实性的言论,混淆了视听,抹黑了英雄。
葛振林回忆在山上拔萝卜吃的故事,有的人就引申到八路军的纪律作风问题。
无独有偶,之前,网络上也有对英雄邱少云事迹真实性的诋毁,用振振有词的所谓“生理学”说辞诠释这种“诋毁说”,引爆了一直以来引而不发的思想“燃点”——互联网“颠覆观”背后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及“过度反思”所掩盖的文化不自信和价值观危机。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作文。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解析】张冠李戴,可以看出独木舟“已经脱离简陋的原始状态”的是宁波发现的独木舟模型器。
2.B【解析】文章并未具体阐述“古越人的冒险精神”。
3.B【解析】由文章第三段可知鄮县是“自唐时从越州独立出来后”开始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不能因此得出“越地在汉代甚至更早就已展开对外贸易”的结论。
4.D【解析】桂枝知道连婶家情况已有改善,“帮助”不像以往那么迫切;当时对连婶的承诺也只是顺着连婶心意;况且,明年连婶会添外孙,定难再脱身来摘棉花。
但她还是决定“明年还种棉花”,突出表现的是她在感情上是将连婶当婆婆、当亲人看,心中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同时,如果明年还种棉花,那她就能够以摘棉花的名义再请连婶来家相聚。
5.①朴实善良,做事实在:
连婶除了为雇主摘棉花,还主动帮助照顾孩子做些家务;摘几千斤棉花寻不出半片叶子。
②能吃苦耐劳:
连续多年一个人承包三十多亩地棉花的采摘任务,起早贪黑,一连十多天。
③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华中师大 附中 届高三 综合 考试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