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docx
- 文档编号:25250212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96KB
2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docx
《2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第2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第1节会计要素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理解会计等式的用途。
2、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3、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
式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等式中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做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基本的、主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六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是组成损益表的(利润表)主要内容。
资产
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一)资产的特征
1、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是企业在过去一个时期里,通过交
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
至于未来交易或事项以及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则不属于现实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拥有指资产的所有权归企业,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资产,其他企业或个人未经同意,不能擅自使用本企业的资产。
但控制并不一定指拥有资产的所有权。
当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辆小汽车时,小汽车事实上已
经被购买方所控制,因此,尽管在付款期间,购买方不拥有小汽车的产权,但也把小汽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处理。
3、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
所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力。
这种潜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单独产生净现金流入,而在某些情况下则需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才可能在将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净现金流入。
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某项支出如果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全部或一部分,它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就只能作为费用或损失。
同样,企业已经取得的某项资产,如果其内涵的未来经济利益已经不复存在,就应该将其剔除。
例如,待处理财产损失或库存已失效或已毁损的存货,它们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不应该再作为资产。
(二)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
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在参加生产经营活动时,其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
2、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为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4、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能够为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5、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等。
6、其他资产
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之外的资产,企业不能自由支配使用的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负债
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一)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例如,购置货物或使用劳务会产生应付帐款(已经预付或是在交货时
支付的款项除外),接受银行贷款则会产生偿还贷款的义务。
只有源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上才有可能确认为负债。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不会产生负债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由于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法定要求,义务在法律上可能是强制执行的,如收到货物或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款项,即属于此类;另外,义务还可能产生于正常的业务活动、习惯以及为了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或公平处事的愿望。
如果企业定出一条方针,即使产品在保证期期满以后才显现缺陷也要予以免费修理,则企业在已经售出的产品上预期将会发生的修理费用就是该企业的负债。
3、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现时义务的履行,可采取若干种方式。
例如,支付现金、转让其他资产、提供劳务、以其他义务替换该项义务、将该项义务转换为所有者权益等等。
4、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有时,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了结一项现有负债。
前一种情况只是负债的展期,后一种情况则相当于用增加所有者权益而了结债务。
(二)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一般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等。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的各种借款。
例如,工业生产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等。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外发生债务时所承兑的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应付帐款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发生的一项流动负债。
预收货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购货款和定金。
应付工资是指企业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以及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性奖金和津贴等。
应交税金是指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等。
应付利润是指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包括应付给国家、其他单位以及个人的投资利润。
其他应付款是指除应交税金、利润以外的其他一切应交款项,包括应交教育费附加、车辆购置附加费等。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事先预提而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保险费、借款利息、租金等。
2、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负债是企业向债权人筹集的可供长期使用的一种资本来源。
同流动负债相比,长期负债的特点是数额较大,偿还期限较长。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入的,归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长期借款一般用于固定资产购建、固定资产改扩建工程及固定资产大修理工程以及流动资产的正常需要等方面。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使用的资金对外发行的一种还款期在一年以上的书面凭证。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一切长期负债。
如用补偿贸易引进的国外设备,应付的引进设备款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应付租赁款等。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2)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
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3)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二)所有者权益包括的内容:
1.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本金(形态上表现为各种财产物资)。
2.公积金是指企业为了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应付经营不测而必须保留的资本额,亦称准资本。
它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
(1)资本公积金是指由投入资本本身所引起的各种增值。
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
它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和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
(2)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它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及公益金。
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可按照规定的程序转增资本金;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也可以弥补企业亏损,在特殊情况下经批准还可以发放股利。
3.公益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准备金。
4.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在其数量上是企业净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后的余额。
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它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一)收入的特点
(1)收入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二)收入的分类
收入包括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
(1)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是指企业以取得货币资产方式销售商品、产品以及正常情况下以商品、产品抵偿债务交易的收入。
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收入、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等。
(2)提供劳务的收入是指企业为他人提供劳务时而获得的收入,如旅游、饮食、运输等劳务收入。
(3)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是指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以及对外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等。
费用
费用是和收入相对应而存在的。
企业会计制度中将费用定义为: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工业企业一定时期的费用由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
1、产品生产成本
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亦称产品制造成本(或生产成本)。
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其与产品的关系,又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是指直接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它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其他直接费用。
(2)间接费用是指间接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它包括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以及其他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也称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
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按期间归集故也称期间费用。
它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这些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理财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3)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企业费用投资净损失和营业外支出及所得税等则构成企业的全部耗用,即称之为广义的费用。
费用的特征表现为:
费用产生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它可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但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如营业外支出等则不属于本要素的内容。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
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税费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第2节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平衡公式。
2.教学难点:
理解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原理。
三、教学方法:
以“案例”教学为主,采用将理论融入实际的方式讲授,达到培养学生求学兴趣、实践能力的目的;结合配套教学光盘的使用,使学生直观地掌握会计平衡公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其经济内容的基本分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反映了企业价值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反映了企业价值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是构成利润表的要素,六要素构成了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在认识六要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即会计要素间在总额上必然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二)、新授课
1.案例分析(30分钟)
李华与王明共同出资创办了ABC电脑公司。
李华出资60000元,王明出资40000元,ABC电脑公司开业大吉!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共同思考:
(1)ABC电脑公司现有资产总额是多少?
——(100000元)
(2)这些资产怎么取得的?
——(投资人投入的)
教师分析讲解:
假设ABC电脑公司准备无负债经营,因此,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ABC电脑公司现有资产是100000元,这些资产来源于李华和王明的出资,资产=所有者权益。
正式开业后,ABC电脑公司瞅准市场行情,从东方厂购入计算机元件一批,价款150000元,因自有资金不足,欠购货款50000元,从而走上负债经营之路。
教师讲解分析:
这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现有资产150000元,分别为欠供货商东方厂货款50000元,称为负债,所有者权益100000元。
因此,此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ABC电脑公司很快地将全部计算机元件按照180000元的售价出手,经营中发生各项费用支出10000元。
教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计算:
ABC电脑公司赚了多少钱?
收入180000元-采购成本150000元—经营中的费用10000元=20000元
即收入—费用=利润
教师讲解分析:
(1)ABC电脑公司获利后,原来会计等式就转化为下面的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即170000=50000+100000+20000
由此可知,利润的实现导致了资产的增加。
(2)到了会计期末,利润应全部归入“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又恢复到基本等式形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ABC电脑公司归还了全部欠款,恢复到无负债经营状态。
ABC电脑公司开业时投资人投入资本为100000元,经营一段时间后(在无负债经营的情况下)资产为120000元,增加了20000元,即公司的资产增加了20%。
经营效果不错。
2.案例总结归纳
教师根据案例总结、归纳,学生讨论(40分钟):
(1)ABC电脑公司开业时有多少资产?
其来源渠道?
ABC电脑公司开业时有100000元的资产,是李华、王明投资人投入的,属于所有者的权益。
(2)后来ABC电脑公司的资产由100000元增加到150000元,其中增加的50000元的资产由谁提供呢?
是债权人提供的,属于公司的负债。
教师结合案例,使用配套光盘——第二章第二节,学生看演示:
任何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必须拥有或控制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它们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实体存在形式,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等,另一方面表现为相应的要求权,即这些经济资源是如何取得的,归谁所有。
通过案例可知:
企业的资产是投资人(李华、王明)和债权人(东方厂)提供的,所以他们要对企业的资产享有一定的要求权利,人们把对企业资产的这种要求权利,称为“权益”。
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
资产说明经济资源的运用情况,权益说明经济资源的来源情况,他们在总额上必然是一种相等的关系,即“资产=权益”。
权益作为对资产的要求权,一部分是债权人权益,我们称为负债;另一部分是投资人权益,我们称为所有者权益,因此上述公式可以进一步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我们通常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称为会计第一等式,它直接反映出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它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日资产和权益的静态等式关系。
结论1:
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
结论2:
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教师暂停课件演示,根据案例继续提问:
(3)ABC电脑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了多少利润?
ABC电脑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了20000元利润。
教师结合案例,使用配套光盘——第二章第二节,学生看演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日的资产和权益的静态等式关系。
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发生各种收入、费用,从而形成利润。
利润本身就揭示了收入和费用客观存在的联系,我们通常把“收入-费用=利润”称为第二会计等式。
从企业产权关系上看,利润归属于资本所有者,若公司实现利润,将使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应的资产也会增加;若公司发生经营亏损,则使所有者权益减少,相应的资产也会减少。
这样,会计等式就扩展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在会计期间内尚未进行期末结算前的任一时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到了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或亏损,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利润的分配,分配后留存企业的收益增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到了会计期末,利润应全部归入“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又恢复到会计期开始时的形式。
(三)、小结(5分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渠道取得资产。
资产用于生产经营过程而逐渐转化为费用,收入扣减费用后即为利润。
利润通过利润分配,一部分转化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要素,无论如何转化,最终要回到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上来。
(四)、课堂作业(15分钟)
(1)配套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练习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2)配套教学用书《习题集》P13——习题一练习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六、板书设计
课题: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资产=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基本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三节会计平衡公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会计平衡公式,理解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掌握四类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经济业务的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并由学生亲自分析操作,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为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②会计平衡公式;③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难点:
会计平衡公式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结合教法,采用“听讲—思考—观察—领会—讨论—训练—归纳”指导学生学习。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准备:
1、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2、资产负债表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间:
2分钟)
【复习提问】除了屏幕上展示的资产外,还有哪几大会计要素?
【学生回答】(略)
【设疑导出新课】那同学们是否想过,这些要素之间还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它们的关系,并由此学习会计平衡公式。
(二)新课讲授:
(时间:
27分钟)
【板书课题名】“会计平衡公式”
【板书】一、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这是关键点,启发、释疑,详讲)
【讲授】1、资产与权益
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有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这些经济资源一方面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实体存在形式,如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
权益:
另一方面这些经济资源又表现为相应的要求权,即这些经济资源是如何取得的,为谁所有。
【设疑】资产与权益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启发】二者关系:
①、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资产说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运用情况;权益说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来源情况。
②、二者在总额上是一种必然相等的关系。
公式表示为:
【板书】资产=权益
【提问】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究竟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一部分是债权人权益,即负债
一部分是投资人权益,即所有者权益
【提问】上述公式又可如何表示?
(学生讨论)
【板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板书】二、会计平衡公式的含义[通过上述层层释疑,突破难点]
【讲授】会计平衡公式又称为会计恒等式或会计方程式,是指会计要素间在总额上必然相等的一种关系式,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表达式。
【启发讨论】①、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
②、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之间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设疑过渡】企业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经济业务,这些业务是否会破坏会计平衡公式呢?
【板书】三、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教学重点,教师讲授演示,并引导学生探究,师生共同完成,突出重点]
【电子展示】某公司2004年1月1日的资产负债表(见课件)
【分析思考】学生分析:
以下经济业务发生后,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①、1月5日,公司接受国家投入大型设备一台,价值200000元;
②、1月10日,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③、1月14日,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100000元
④、1月20日,公司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金额为50000元,以抵付前欠应付账款。
【电子演示】四类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见课件)
【启发提问】四类经济业务对资产与权益总额如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三)、课堂练习
发展性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时间:
4分钟)
你还能举出哪些经济业务?
它们是如何影响企业的资产和权益及其总额的?
反馈性练习资料与要求见练习册P15习题二(时间:
8分钟)
【发放事先准备好的资产负债表资料】
【学生讨论、练习,教师督导,并进行个别辅导】
【反馈学生讨论情况,展示学生操作成果,并作出积极评价】
【电子显示参考答案】
(四)课堂小结:
提问下今天的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会计 要素 恒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