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写作习试题库.docx
- 文档编号:25247643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7.16KB
下学期写作习试题库.docx
《下学期写作习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学期写作习试题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学期写作习试题库
写作习题库
一、填空题
1.所谓,即指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美的品鉴和领会。
2.前后文的彼此配合和呼应即。
3.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首绝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说“清渠”指的是好文章,那么“源头”指的是。
4.调查的方式有两大类,即和。
5.写作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
写作活动是一个由而 而的动态转化过程。
6.在议论文中"统摄"一个层次、一个侧面的论点,叫做。
7.意化即客观事物经过作者的感知,在头脑中转化为"意"的过程,这是写作活动中由____向的转化。
8.写作所必需的修养内容有、、、和。
9.整个写作过程可分为、、 、 四个环节。
10.观察的方法有:
观察、 观察和 观察。
11观察能力的构成要素有 力、 力和、 力。
12.写作客体的构成包括 、 、、和
。
13.材料的作用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14.广义的题材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 ,而狭义的题材则是指 。
15.选择材料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而在使用材料方面,则有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
、 。
16.表达的工具是 ,表达的方式是 、 、 、 和 。
17.写作感知的特性有 、
、 三个方面。
18,叙述的视角分 、 、 ;叙述的方法分为
、 、 、 和
19描写从对象和范围分主要有 、 、 以及
。
20.议论的三要素是 、 和 。
21.论据有两种,即 和 。
22.基本的立证方法有三种,即 、 和 。
23.说明不仅是说明文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而且也是一般记叙文 和 的基本表达手段之一。
24.传统常用写作技法有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 ;现代常用写作技法有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 。
25.消息的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即 、 、 、 、。
56.所谓"多行标题"是指除 之外,消息往往还前有 ,后有 。
26.消息的主体安排材料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按时间顺序、按逻辑顺序,按 顺序。
27.报告文学是一种 、 和 相结合的新型文体。
28.观察是借助人的________,全面,深入,细致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知觉过程。
29.“散文”的定义,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是与________相对而言的。
30.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是写作的_____________。
31.在议论文中"统摄"一个层次、一个侧面的论点,叫做_____________。
32.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为:
它特别注重整体的构思,讲究运用文学的_____________艺术。
33.思维能力是写作者的核心能力,它主要有____________、形象思维能力和灵感思维能力三种。
34.采集写作材料的方式有观察、调查和阅读。
这三种方式中,____________最为重要。
35.照应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36.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对它的要求是真实、典型和____________。
37.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科学和____________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
1.写作的综合性特点是指:
它是 的综合。
A.社会性和个体性B.创造性和实践性C.作者的思想、生活、技巧
D.作者的生活、思想、技巧及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2.悬念是 的艺术手段。
A.结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更广泛地展开社会生活画面
B.结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C.结构情节
D.更广泛地展开社会生活画面
3.在现代文章分类中,"游记"属 文体。
A.文学类B.地志类C.实用类D.介于文学类和实用类之间的边缘类
4.一般说来,在构思的定型阶段,作者对于传达有两个层次上的考虑,即传达的 。
A、有序化和审美化。
B、明晰性、准确性和特殊效果。
C、有序化、凝聚化和最优化、审美化。
D、有序化和特殊效果。
5.调查报告一般由 三个部分构成。
A、总提、主体、结语。
B、正文、结语、写作时间。
C、标题、正文、写作时间。
D、总提、正文、结语。
6.散文构思的总体要求是:
。
A、艺术表现的高度简练和集中。
B、在不自由中见自由,于法度中见潇洒。
C、以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世界为目标。
D、化景物为情思,形散而神凝。
7.文章深刻,是指 。
A.主题的深刻B.材料的典型C.形象的鲜明D.意境的深远
8.描写从描写者与描写对象的关系来分,可分为 。
A.白描和细描B.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C.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D.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9."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用的表达方式是 。
A.叙述B.抒情C.议论D.说明
10."不拘一格,手法多样"是体现报告文学______的重要特征之一。
A.政论性B.新闻性C.文学性D.指导性
11,学术论文应该具有 。
A.科学性B.形象性C.创见性D.趣味性
12.写作的综合性特点是指:
它是 的综合。
A.社会性和个体性B.创造性和实践性
C.作者的思想、生活、技巧
D.作者的生活、思想、技巧及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审美活动
三、改错
1.论证是沟通论点和论据之间内在联系的桥梁,回答"用什么证明"的问题。
2.学术论文就是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文章。
3.总结一般用第三人称写。
四、名词解释
1.题材2.主题3.感受4.层次5.观察6.调查报告
7.材料8.构思9.题材10.巧合11.形象思维12.第二人称叙述
五、判断
1.只有想得清晰严密,才有可能写得清晰严密。
()
2.层次即“自然段”,是行文时自然形成的一个大于或等于句子的文字停顿单位,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
3.段落又叫“意义段”,有时一个层次包含几个段落,有时一个段落又包含几个层次。
()
4.段落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划分,层次着眼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
5.所谓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主要指它对于文学手段、文学语言的运用。
()
6.报告文学可以运用小说式的艺术手法把作者的观点看法从情节场面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不可以由作者在作品中直接出面讲话。
()
7.记叙散文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议论。
()
8.在查阅文献资料准备学术论文写作时,既要注意资料的记录,也要注意思考的记录。
()
9.写作者进行学识修养的途经惟有书本知识的储备。
()
10.诗句的推敲,决不仅仅是形式技巧问题。
()
11.抒情诗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为主要内容,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对外部世界和客观事物作直接的描摹和叙述。
()
12.音乐性不是抒情诗的一个基本特点。
()
13.议论文中所论证的对象称之为论点。
()
14.文艺评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与审美对象的自身特点完美谐和的过程。
()
六、简答
1.简述感受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与叙述、描写、议论相比,说明的文字有何特点?
3.请谈谈你对“技巧”的理解。
4.如何理解报告文学的新闻性?
5.简述学术论文"本论"的内容展开形式。
6.散文写作为什么要重视"立意"?
7.试析学术论文与一般议论文的异同。
8.描写与叙述有什么区别?
9.修改文章应注意哪几点?
10.为什么说写作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1.如何理解写作的个体创造性?
12.悬念与巧合都是特殊的结构形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13.为什么要强调典型环境的描写,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14.写作主体的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怎样提高写作主体的素质?
15.什么是文章的主体和客体?
两者的关系怎样?
16.为什么说艺术形象的分析是文艺评论的中心环节?
17.倒叙与插叙有什么区别?
18.生活修养与写作有何关系?
19.文艺评论的复述有什么具体要求。
20.简介说明学术论文的四种加注方式。
八、作文
1.《说“梦”》2.《假如我能穿越时空》
3,《小河与大海》4.《作文与做人》
5.写一短文描述某人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以揭示其性格的不同侧面。
6.以《几个抢拍来的镜头》为题,写几个社会生活片段,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
7.以《谈读书》为题,写一篇800——1200字的议论文。
8.写三位教师,要求写出他们的肖像、动作、语言以及心理、习惯方面的特征。
9.找一个物件作为叙事线索,写写你自己成长的故事。
10.以自己熟悉的人作模特儿,通过一件小事的叙写,以形传神,作一幅500字的人物素描。
11.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由头,针对我校学生的学风问题,写一篇社会评论。
12.人生总有某种满足,请以“今生有()”为题写一篇记叙散文。
申论讲稿
一、申论的概念
“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
申,即说明、申述、议论,即分析和说明事理;申论,即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之意的文体。
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
如果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肯定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
但“申”字后面既缀上个“论”字,这个词自然就有点像“导论”、“绪论”那样,可理解为“论说”的某种体式。
可是它又并非写作理论中的习惯用语,其含义又有特殊之处。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出:
“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可见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一概都可称之为“论”。
纵论时事政治的称之为“政论”,考辨历史的称之为“史论”,总览内容予以阐述的称之为“概论”,评优劣、论得失的称之为“评论”等等,总起来都属于“论”,但每种“论”又各有特点。
可见申论考试,是针对给定材料,从自身的观点立场出发进行应对表达的一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
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最早出现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
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专家学者们的改进与完善,申论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申论是测试考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法,但与传统的作文考核有所不同。
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展开论述,侧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
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放言宏论,因此,作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申论则不仅限于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察,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比“策论”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在形式上比“策论”更加灵活多变。
“策论”大多要求应试者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则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申论考试摒弃了原来的简单议论文的模式,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不单单涉及到议论文一种文体。
二、申论考试的性质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
作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有所认识和有所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去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测查考生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
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
比如2000年考题,粗看所给材料,可能以为学法律专业的考生会占便宜,其实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并不是从法律角度所能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2001年考题,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
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哪个专业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申论考试所给的材料,可能涉及面很广,但试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合理性,也就是说,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是具有可行性的。
比如2000年试卷的问题,可以通过城市建设合理规划获得根本性解决,当然必要的补偿也应有所考虑。
又如2001年试卷的PPA问题,是当时社会热点之一,但完全可以通过舆论的正确引导来化解百姓的不安心理。
申论考试不会引导考生漫无边际地遐想,不管问题多么复杂,涉及面多广,人们的见解多么莫衷一是,都是能够解决的。
这样的命题思路,是由公务员录用考试性质决定的。
三、申论测试的特点
前面提到,申论测试既不同于古代选拔贤良的策论,也不同于当今的大学入学的作文考试,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1)测试形式灵活多样
申论测试除了所给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议论部分。
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方案部分,则是应用文写作;第三部分自然是议论文写作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测试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2)测试背景资料涉及面广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
为反映这一要求,申论所给定背景资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申论的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
至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争议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不会成为背景材料。
(3)测试目的针对性强
申论测试考查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即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
从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与测试的命题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
目的具有针对性,试题也具有针对性;试题为测试的目的服务,目的则是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4)测试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国际性
选拔公务员的申论测试,一开始就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仅注重对应试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对应试人员将要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考查。
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上都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在内容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西方一些实行公务员制度时间比较长的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是分类分等、定时定期进行的,人员的选拔录用与职位紧密结合,采用不同的试卷,以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对人员的不同需求。
我国也将逐步在公共科目试卷中,体现中央国家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作到分类、分等、定期考试。
(5)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
申论测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
从资料背景来看,都是有关当前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有的已定论;有的尚未定论,完全要考生自己来解决。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提出对策或是对对策进行论证,都不会有一个确切、固定、惟一的标准答案。
以对策部分为例,这部分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但是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相对的,在不同地区以及发展中的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可能一样,更何况有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种更为合理,针对性与可行性更强,要对若干方案比较论证后方能确定。
又比如论证部分,抓住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论证、采取什么方法与结构,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因而也决不会有一个具体惟一的标准。
因此论证(作文)部分的评定,也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不可能有确切的惟一的标准。
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以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
(6)测试具有前瞻性
四、申论写作的方法
由于申论的格式多为议论文。
写好议论文,是获得申论高分的关键。
议论文主要由论点、论据、结论三部分组成。
答题时,首先,用一段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摆明主题,最好是从材料中的具体事例直接引出主题。
字数掌握在一个自然段、三五句话即可。
如这次国家公务员考的公共安全问题,考生可列出近一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公关安全事件中的一例,接着点出这个问题是公共安全问题,尤其点出是政府应对危机的问题,扣紧主题。
第一部分即完成。
第二部分是论据部分,是整篇文章的躯干,在文中所占比重最大。
考生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完成该部分。
一般来说,考生理出三个理由即可,其中,至少有一个理由需从材料中提炼,做简单的论述。
其它理由可自己另找,考生可通过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
好的文章是不限格式的,考生也可列出三个理由,每个理由后有一个现实事例证实,事例可以从材料中提取,这种写作格式写起来省力,推理缜密。
第三部分为结论,考生可利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等词汇收束全文,强调和深化主题。
如时间允许,考生最好分两层做结,除了再次点题外,最好写一段能“付诸行动”的举措,点出5个以上宏观政策上的措施、做法,写完最后一条戛然而止,全文显得论述有力、不拖泥带水。
这是比较标准的议论文结构。
建议考生在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列一个写作提纲很有必要。
“磨刀不误砍柴功”,提纲可以帮助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迅速梳理思路。
五、申论写作的观点问题
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试题的政治导向明晰,不容出现偏差:
试题的客观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无可非议;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应试者必须有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
下面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2002年5月编的申论为范本进行分题论述。
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
150字。
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
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不要扣分。
2、表述方式:
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孤但表述要求语句精轧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
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
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而去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
4、轻重权衡:
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
答题时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
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二)答题步骤:
1、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
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直接阐述内容的语句。
2、将勾划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旬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三)答题方法
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
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总括句的提炼:
总括句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
句式模型为:
这是一篇关于主体+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
其中,主体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人物姓名或主要单位名称。
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
多数时候是案例。
事件1是指主体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
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
如:
“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
2分述句:
就是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以下几种方法(注意:
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不得是客观的、基本确定的,基本确定的,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不得应该是相同的,此所谓殊途同归。
(1)环节分析法。
对于那些纵式结构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性为序或逻辑上的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如模拟试题
(一)的分述句可概括为:
“(这是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
)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
”这是按医药流通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参与方分析法。
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
在分述句乳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
如模拟题(六)的分述句可概括九“(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的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对方反倾销起诉取得成功的案例。
)成本低廉的中国的苹果计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美方不满,美方提出反倾销调查起诉。
中方积极应诉,充分发挥有利因素,赢得了诉讼胜利保护了中方苹果汁生产企业的利益。
”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3)链式分析法。
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
如模拟试题(七)的分述句可概括为:
“(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道。
)9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基金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
(4)类型分析法。
对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或事物,则可进行分类表述。
如模拟试题(九)的分述句就可概括为:
“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告。
调查表明,我国的玩具消费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意为孩子买更多的玩具,但调查还表明,我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入玩具的企业。
玩具的开发和销售面向成人,是世界玩具的新热点。
”
(5)关键词分析法。
对于给定的材料,如果一时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则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
这对于初学者或应试心理素质较差者有较大帮助。
我个人估计,《申论》的评分如果要客观公正,它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评判标准。
所以其答案的客观性应当是比较强。
我们首先选点。
保证选点正确,可以尽量少丢分。
如模拟试题(八),先概括总述句:
这是一篇关于农夫山泉与国内其他纯净水厂家打水战的报道。
”分述句的概括,你如果感到有困难,可先列出主要词语,(农夫山泉、科学试验、来自全国各地的纯净水场、反击、炒作、不正当竞争法、查处起诉标准纯净水、天然、,反不正当竞争法、虚假广告、科学性。
)这样,再通读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学 写作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