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 文档编号:25241608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44.34KB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六国论教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六国论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目标
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理解并翻译
文中的句子
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情感目标
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知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
[知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知常识]
1.六国
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
齐、楚、燕、韩、赵、魏。
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三苏皆作有《六国论》。
2.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分为两种:
(1)政论: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
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3.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
二、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
那实际情况
今义:
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
祖辈、父辈
今义:
父亲的父亲
3.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智慧与力量
今义:
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先例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
灭亡
今义:
翻倒
6.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义:
没有出发
今义:
不可以
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动词,不是
②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动词,无,没有
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动词,非难,责怪
⑤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副词,不
2.或
①或未易量副词,或许
②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人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
3.相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
②蹑履相逢迎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
③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动词,亲自观看
4.与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
③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
④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介词,和
5.暴
①暴霜露动词,读pù,冒着
②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ào,凶暴
6.终
①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
7.始
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
②始速祸焉副词,才
8.向
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如
②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9.故
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
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
④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的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名词,缘故
⑥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副词,故意,特意
10.为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
②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
③邯郸为郡动词,成为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替,给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动词,表判断,是
11.兵
①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②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③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武力
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名词,士兵
12.速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动词,招致
②不速之客动词,邀请
③兵贵神速形容词,迅速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义不赂秦义:
坚持正义
②以地事秦事:
侍奉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
以礼相待
(2)名词作状语
①日削月割日:
一天一天地
月:
一月一月地
②理固宜然理:
按道理,从道理上讲
③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后:
在……之后
④并力西向西:
向西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却:
使……退却
(2)动词作名词
秦以攻取之外攻:
攻战的方法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
小的方面
大:
大的方面
(2)形容词作动词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
完整地存在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
坚持到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以弱天下之民弱:
使……削弱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
①后秦击赵者再(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后秦(再)击赵”)
②赵尝五战于秦(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赵尝(于秦)五战”)
3.定语后置
苟以天下之大(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苟以(大之)天下”)
4.被动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②洎牧以谗诛(“诛”有“被杀”的意思)
5.省略句
①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举”后省略宾语“之”)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省略主语,补出即:
(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补出省略的成分为“至(太子)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知识解读
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答题指导
1.翻译的标准
(1)信。
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
(2)达。
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无语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
(3)雅。
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努力做到“信”和“达”;至于“雅”,则应作为一个目标,在不断提高古文水平和翻译技巧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和达到。
2.翻译的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说文言文以直译为主,字字句句讲究落实;当直译无法达意时,可用意译。
历年来高考设题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
3.翻译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语句,概括地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诀。
(1)留。
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政区名、国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换。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妻子:
妻子和子女。
绝境:
与外界隔绝之地。
(3)补。
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隐含的内容。
例: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补主语]
②“得璧,传之()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于”[补介词]
(4)删。
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例: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齐桓晋文之事》)
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时需删去。
(5)调。
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例:
①古之人不余欺。
(《石钟山记》)(宾语前置)——古之人不欺余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6)贯。
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通。
例:
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不易理解。
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意思就明确了。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B.本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C.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
D.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反(第一个分论点)正(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的,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解析:
选D应为“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
二、阅读课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2.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
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后下一肯定结论:
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
D.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
选D应为“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
三、阅读课文第3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3.下列各句属于论证不赂者“失强援”,而“不能独完”原因的一组是()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④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A②是肯定燕国用兵的功效,④是假设“不赂”的结果。
4.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由此照应文章开头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
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
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C.燕赵两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
作者层层推进地从燕、赵两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
D.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解析:
选A“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文章开头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观点。
四、阅读课文4~5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各句直接体现作者“借古鉴今”意图的两项是()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解析:
选BDA项,提出对抗秦国的方法;C项,将六国的情况和秦国的情况对比,也暗含北宋与六国的对比。
这两项都是分析,不是直接体现。
6.对本部分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呜呼”和“悲夫”二语各领出一层意思。
“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B.“呜呼”,哀其结果之惨;“悲夫”,惜其有良策而不用。
连用两个叹词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C.第4段是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喻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D.第5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解析:
选B应为“‘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1.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2.针砭时弊,借古讽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
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素材主题
团结
[课内·提炼]
不团结的六国
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其中之一。
原来,六国虽然强大但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对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
这种貌似强大实则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见得多吗?
[课外·延伸]
1.维勒与李比希亲密无间
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化学家。
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
但两个人感情很好,亲密无间。
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做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
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
“我最好的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
”
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
2.名言警句
(1)民齐者强。
——荀况
(2)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3)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王杰
(4)人是需要帮助的。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
(5)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马克思
[运用·点拨]
六国的败亡,是因为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打算,没有协力抗秦。
国与国之间需要合作团结,才能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个人也是如此,维勒与李比希的成功,不正是来自于真诚的合作吗?
俗话说得好: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所以说人应该团结友爱,才能战胜眼前的种种困难。
巴尔扎克曾说: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它暗示了我们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时间:
40分钟分值:
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
全都,一概
B.暴秦之欲无厌厌:
满足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
参与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
招致
解析:
选C与:
亲附,亲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未易量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
解析:
选D均为连词,表因果关系,“所以”。
A项,名词,弊病/名词,困顿;B项,动词,爱惜/动词,吝惜;C项,代词,有人/副词,或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可谓智力孤危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解析:
选CA项,“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B项,“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D项,“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4.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
选AB、C、D三项均为被动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分)
译文:
拿它来送给别人,就像丢掉一根草芥一样。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分)
译文:
(谁)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略谁就越厉害。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分)
译文:
拿土地去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烧不尽,火是不会熄灭的。
二、阅读鉴赏(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管仲论
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①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
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②,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③。
彼桓公何人也?
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
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
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
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
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呜呼!
仲可谓不知本者矣。
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
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④之虐,不如孝公⑤之宽厚。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
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
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
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
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
[注]①竖刁、易牙、开方:
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
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
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
②四凶:
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
③少正卯:
春秋时鲁国人。
④灵公:
晋灵公,晋文公之孙。
⑤孝公:
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相:
辅佐
B.其祸蔓延,讫简公讫:
至,到
C.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絷:
拴,系,捆住
D.而又逆知其将死逆:
违背
解析:
选D逆:
预先。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仲之疾也,公问之相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夫国以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语文 第五 单元 气脉 第十五 课六国论 教学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