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N10各模块使用详解.docx
- 文档编号:25234245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152.79KB
EIAN10各模块使用详解.docx
《EIAN10各模块使用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IAN10各模块使用详解.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IAN10各模块使用详解
1各模块使用详解
在前面第2章已经介绍了EIAN的基本操作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EIAN的全部功能模块。
本章则侧重于介绍每一功能块本身的特点,便于用户深入了解每一功能块的全部特性。
1.1基础计算
1.1.1基本量的相互转换
1.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
对声音传播介质中同一位置处的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进行相互转换。
只要在其中的一个文本框中输入数据,转换结果就会在另一个文本框中同步显示出来。
若选择的是声压级和声强级之间的转换,需要输入声音传播介质的声阻抗特性参数Zs。
这个参数可从相关资料查找。
对于空气传播介质,则可从气温和气压计算出来,按下
进行计算。
空气中,Zs常温常压下接近400。
若进行声压级与声功率级之间的转换,则还需指明所在位置对声源的包络面的面积,此时的声压级应是这个包络面上各点的平均声压级。
对于一个自由空间中的点源,某点处的包络面相当于以该点与源点连线为半径的球面。
相仿地,如果是半自由空间的地面源,则是半球面。
但对于某一特定的的声源(点源,线源和面源),则需用衰减计算中“几何发散衰减”进行。
2.声压、声强、声功率和响度的数值与对应的级
选择进行以下之间的转换:
(1)声压与声压级;
(2)声强与声强级;
(3)声功率与声功率级;
(4)响度与响度级。
只要在其中的一个文本框中输入数据,转换结果就会在另一个文本框中同步显示出来。
可以注意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分贝来说,负值是有意义的。
例如对于声压级来说,-10分贝相当于6.324555E-06Pa。
这也就说明,为什么0+0等于3分贝,因为0并不代表无声压。
因此在以后需要输入分频带声压级时,如果某个频带无声压级时,不能输入0,而只能让其空白。
注意:
这里的声压级均指未计权的线性声压级。
1.1.2噪声评价量的计算
1.声压级和计权声级
以各倍频带实测的声压级来计算总的声压级和计权声级。
声压级和A计权声级为精确计算,其它计权声级为估算。
1倍频程时,需要输入10个频带相应的声压级。
1/3倍频程时,需要输入30个频带相应的声压级。
数据应输入完整,不应有留有空白。
为使输入方便准确,可用表格方式输入数据。
2.非稳定噪声评价量
声级随时间产生较大的波动,用以评价这种波动的非稳定噪声有一系列评价量。
常用的是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污染级、昼夜等效声级、累积百分声级、交通噪声指数。
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和噪声污染级时,需要输入一系列实测A声级数列,代表不同时间的A声级。
若这些A声级代表的时间长度都相同,则可略;否则需要输入每一声级代表的时间长度。
昼夜等效声级需用白天的等效声级和夜间的等效声级,以及白天和夜间的长度进行计权平均。
累积百分声级和交通噪声指数一般用于指示交通噪声。
需要输入一系列噪声采样值,数据量一般不能少于30个。
这些评价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请参见后文“计算说明”。
3.飞机噪声评价量
计算飞机噪声的感觉噪声级LPNL,有效感觉噪声级LEPN,平均有效感觉噪声级
和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请按相应按钮进入相应计算窗口。
这些评价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请参见后文“计算说明”。
4.噪声冲击指数NII
为考虑受噪声影响的人口数量和影响的程度,按受昼夜等效声级Ldn噪声的影响程度分成11个范围,每个范围施以不同的权重W,每个范围有不同的受影响人口数P,可计算其噪声冲击指数NII。
权重已内定,需输入各个影响范围的受影响人口数量。
NII相当于平均每人受到的噪声冲击量,可用于对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不同环境的相互比较,以供城市规划布局中考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并作出选择。
1.1.3分贝的基本运算
分贝的加、减和平均计算。
可输入任意多个分贝数,按“刷新”得到其叠加值与平均值。
但要求数据为[0,200]之间。
减法则只能计算两个分贝数的差。
1.1.4声源声功率的估算
1.1.4.1汽车声功率级的估算
估算出单辆汽车匀速行驶时的声功率级。
可选用三种不同的方法。
(1)按《机动车辆行驶噪声允许值》GB1495-79中的规定,查得某一类车型匀速行驶时在路侧7.5米处的允许最大A声级,假定为半自由扩散方式(地面全反射),则可由此推导出汽车的取大允许A声功率级。
适用范围:
预测点必须离行车线>7.5m。
(2)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96附录E1的方法计算出汽车A声功率级。
可以直接输入汽车的行驶速度,也可由车流量来估算行驶速度,进而再求A声功率级。
由于此估算方法本身为半经验方法,因此由车流量来估算行驶速度的方法更为合理。
例:
由车流量估算平均行驶速度。
已知预测年的平均小时车流量Q=1000(辆/小时),其中小型车比例60%,中型车比例30%,道路的小型车设计时速(最大设计车速)为120km/hr。
则得以下结果:
若为白天:
白天平均行驶速度:
小型车Vs=85.05(km/h)
中型车Vm=78.27(km/h)
大型车Vl=62.61(km/h)
白天7.5m处声级:
小型车Ls=78.86(dB)
中型车Lm=87.65(dB)
大型车Ll=88.47(dB)
白天声功率级:
小型车Lws=104.35(dB)
中型车Lwm=113.13(dB)
大型车Lwl=113.95(dB)
若为夜间:
夜间平均行驶速度:
小型车Vs=68.04(km/h)
中型车Vm=62.61(km/h)
大型车Vl=50.09(km/h)
夜间7.5m处声级:
小型车Ls=74.95(dB)
中型车Lm=82.64(dB)
大型车Ll=86.22(dB)
夜间声功率级:
小型车Lws=100.43(dB)
中型车Lwm=108.12(dB)
大型车Lwl=111.70(dB)
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JTJ005-96中的噪声预测模型。
(3)先估算汽车各部件噪声级,再叠加计算其总的汽车声功率级。
汽车行驶噪声主要由发动机噪声、发动机排气噪声、发动机冷却风扇噪声、发动机进气噪声、轮胎与地面摩擦噪声、汽车传动装置噪声组成,必要时还要加上汽车鸣笛噪声。
可以任意组合上面组件中的一种或几种噪声。
此方法要求输入较为详细的汽车部件参数,计算结果也较为粗略。
例:
要计算某一车型以上各部件的噪声叠加结果。
输入参数略(可参见“\Samples\声源声功率.ein”)。
结果如下:
15m处汽车发动机噪声Le=87.14(dBA)
15m处发动机排气噪声Lm=74.29(dBA)
15m发动机冷却风扇噪声Lf=84.15(dBA)
15m发动机进气噪声LI=71.49(dBA)
15m轮胎与地面摩擦噪声Lt=71.62(dBA)
15m汽车传动装置噪声Lg=58.85(dBA)
15m处汽车总声级Lp=89.21(dBA)
推算得汽车的声功率级Lw=120.71(dBA)
适用范围:
预测点必须离行车线>15m。
1.1.4.2火车行驶噪声(非高速铁路)
特指速度在160km/hr以下的,以内燃机车为动力的火车。
这种铁路系统的噪声主要是由机车噪声和轮轨噪声组成。
例:
发动机转速N=2000(转/分),发动机马力hp=300(HP),行驶速度V=60km/h,内燃机为压缩进气方式,轨道连接方式为焊接方式。
计算结果如下:
15m处轮轨噪声=74.04(dBA)
15m处机车噪声=92.78(dBA)
机车噪声中:
内燃机车排气噪声=81.97(dBA)
内燃机车发动机噪声=92.40(dBA)
机车声功率级=124.28(dBA)
轮轨声功率级=105.55(dBA)
本例可参见“\Samples\声源声功率.ein”。
1.1.4.3电机、风机和压缩机噪声
1.电机噪声
电机噪声是比较普遍的噪声源,通常由电磁噪声、机械噪声和冷却气流噪声所组成。
这里用经验式估算。
2.风机噪声
风机是最常见的噪声源,它的噪声的频谱中,频率成分最突出的是63~4000Hz,其总声功率级用“比声功率级”来估算。
比声功率级即在单位风量(1m3/min)、单位风压(1Pa)工况下运行时,风机所产生的声功率。
3.压缩机噪声
压缩机是一个多声源发声体,其噪声源主要来自吸气系统、机件传动系统和动力系统。
因此,压缩机的频谱很宽,声压级也较高。
这里提供了三种类型压缩机的经验估算公式。
1.1.4.4泵类、机床和排气放空噪声
1.泵类噪声
泵噪声来源于流体湍流和机械摩擦两部分,如气穴、液压波动、机械零件的冲击、不平衡、共振、偏心等。
泵一般用电机驱动,所以还可考虑电机的噪声。
2.机床噪声
经验估算式,仅供参考。
3.排气放空噪声
经验估算式,仅供参考。
1.1.4.5一些机械设备的参考声级
收集了一些机械设备的声级数据。
使用时注意:
(1)数值仅供参考
(2)均指一定位置处的声级,使用时尚需要转换成声功率级或特定位置处的声级。
1.2衰减计算
1.2.1噪声衰减单项计算
1.2.1.1几何发散衰减
声源是具有一定尺度的物体,当其产生的声波向外辐射时,其波阵面将不断扩大,而声能密度不断降低,这一原因引起的声能密度的衰减称为几何发散衰减。
几何发散衰减与扩散空间的形状密切相关。
声源按形状分成点源、有限长线源、无限长线源和面源四种。
声源强度表达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给定声源的声功率级,另一种是给定某一参照点的声压级。
对于后一种情况,计算结果中也同时反推导出声源的声功率级Lw,可利用这一特点将特定源的声级转换成该声源的声功率级。
1.点声源
对点声源,如果只计算一个预测点时,可考虑反射声源的叠加。
实际应用中,只有当Q=1或Q=2时,对反射声进行叠加才有意义。
例:
对于某点声源,声源声功率LW=100dB,在自由空间中扩散(Q=1),则10m处计算结果为(不考虑反射):
几何发散衰减计算
声波传播空间指向系数Q=1
环境空气声阻抗Zs=412(瑞利)
声源为点声源
已知声源的声功率级Lw=100(dB)
计算结果如下:
r(m)Lp(dB)
1069.02
如果要考虑地面反射,设声源离地面高度h1为1m,反射系数K=1(全反射),则结果为:
几何发散衰减计算
声波传播空间指向系数Q=1
环境空气声阻抗Zs=412(瑞利)
声源为点声源
已知声源的声功率级Lw=100(dB)
计算结果如下:
虚声源I的声功率级为Lwi=100.00(dB)
预测点离声源S的直线距离PS=10.00(m)
预测点离虚源I的直线距离PI=10.77(m)
直达声形成的声级Lp1=69.02(dB)
叠加反射声后形成的声级Lp2=71.72(dB)
如果声源离地面高度为h1=0m,则计算结果为72.03dB。
这与Q=2的半自由扩散空间(不考虑反射)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可以认为,当反射系数K为1时,相当于Q=2,当0 2.线声源 对有限长线源,要定义其长度,而预测点位置是用离线源的垂直距离r和离线源中垂线的距离d来表示的。 可以计算一个平面分布。 例如定义r=[0,50]5,d=[-50,50]10,则计算结果为一个网格上的121个点。 3.矩形均匀面源 面源的边必须与坐标轴平行或垂直,输入其左下角和右上角两个点定义其位置。 而且预测点只能是一个点。 注意面源强度是每平方米的声功率级(dB/m2)。 例如对于位置为(0,0)-(100,100)的面源,在P(50,50,1)处的计算结果为: 几何发散衰减计算 声波传播空间指向系数Q=1 环境空气声阻抗Zs=412(瑞利) 声源为矩形均匀面源 已知单位面积声源的声功率级Lw=100(dB/m^2) 面声源在测点P处总声级Lp=103.05dB 若已知的是某一参照点的声级,则可同时得到声源的声功率级。 例如,以下是已知一有限长线源的某一参照点声级后,计算的结果: 几何发散衰减计算 声波传播空间指向系数Q=1 环境空气声阻抗Zs=412(瑞利) 声源为有限长线源 已知参照点(r0,d0)=(15,0)(m),Lp0=70(dB) 求得单位长度线声源声功率级为Lw=88.66(dB/m) 计算结果如下(dB): r\d(m)0.00 30.0066.05 例子文件保存在“\samples\单项衰减.ein”中。 1.2.1.2遮挡物引起的声级衰减 (1)实体声屏障 指传声损失>34(dB),可忽略透射声能的材料,如专用隔声屏障、土墙、路堑等。 对于点源,需输入三个传播途径的声程差δ1、δ2、δ3(若屏障无限长,则只有一个声程差,其它两个为0)。 对于线源(仅考虑屏障和线源都是无限长的情况)只需输入一个声程差。 对公路交通线源,也可直接由声程差查出声级衰减值来,而不需求菲涅尔数。 可调用工具中的“声程差计算”来详细计算声程差。 如果要计算菲涅尔数,则需输入声波代表频率f0和大气温度(用以计算声速C和声波波长λ)。 若用菲涅尔数计算,一次可计算多个不同频率频段的声级衰减值。 注意: 一般情况下无需考虑透射声能,但当声屏的LTL<34dB时,透射声能可能会形成较大影响,可以选择叠加上透射声能。 叠加了透射声能后,屏障隔声能力减弱。 例: 20℃。 点源,声程差δ1=1m,δ2=0,δ3=0。 声波频率为250、500、1000的三种声波,在LTL为20dB的声屏障中的隔声量,考虑和不考虑透射声能时的隔声量计算结果为: 声波频率(Hz) 不考虑透射声时的隔声量dB 考虑透射声时的隔声量dB 250 15.07 13.86 500 17.87 15.79 1000 20.77 17.36 (2)稀疏声屏障 指透射声能不可忽略,衰减量极少的隔声屏障,如树林带。 目前只考虑树林带的隔声,且只能估算。 注意这里仅指绿化林高度可以形成声屏障情况下的声衰减,一般要求绿化林高于声线1米以上。 如果是草地、矮灌木等绿地,则作为地面附加衰减考虑。 绿化林带并不是有效的声屏障。 密集的林带对宽带噪声典型的衰减量是每10m衰减1~2dB(A);取值的大小与树种、林带结构和密度等因素有关。 密集的绿化林带对噪声的最大衰减量一般不超过10dBA.。 (3)封闭隔墙的降噪量NR 特指噪声源处于封闭房间,从室内向室外传播,或者从一个房间通过隔墙传到另一个房间的情况。 可以发现,同样一个室内声源,从室内传到室外的声级要比传到隔壁房间的声级小7dB左右,这是因为,声波传到室外后,不会引起反射;而传到隔壁房间时,会形成混响。 如果隔壁房间内壁衬贴吸声材料,则可使其房间常数R2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大隔墙的隔声量。 例如,对面积SW=10m2、隔声损失LTL=40dB的隔墙,当隔壁房间常数R2=10时,分隔墙引起的声级衰减ΔL=39.13(dB);而当R2=100时,分隔墙引起的声级衰减ΔL=44.65(dB)。 1.2.1.3空气吸收衰减 当声波在空气中穿行时,空气会吸收一部分声能量而使声压减少,称为空气吸收衰减。 空气的吸声能力与声波频率、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程序根据这些数据查找到相应的声衰减系数,进而计算出衰减量。 1.2.1.4附加衰减 计算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量。 附加衰减包括空气附加衰减和地面附加衰减。 按导则规定,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不考虑风、温度梯度以及雾引起的空气附加衰减。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需考虑地面附加衰减: (1)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 (2)声源(或声源的主要发声部位)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m; (3)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被草地、灌木等覆盖(软地面)。 不管传播距离多远,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量的上限为10dB。 如果在声屏障和地面效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声屏障和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量之和的上限为25dB。 地面附加衰减的实质是由于地面吸声引起反射声的减弱。 因此只有当空间扩散因子Q取为2时,才须考虑地面附加衰减。 1.2.1.5室内声源的扩散衰减 仅针室内的点声源。 如果预测点位于室内,可用室内扩散公式直接计算。 如果预测点位于室外,先计算出隔墙外侧处的声级Lp2,结合隔墙的面积Sw推算出墙外等效声源的声功率级Lw1,再用室外点源扩散公式计算预测点的声级。 对于室外预测点,如果距离墙外侧较近,用虚源计算结果可能不真实,须进行一定光滑化处理。 例: 声源声功率级LW=100dB、Q=1、声源离墙距离D=3m、室内房间常数R1=10m2、隔墙面积SW=102、隔墙传声损失LTL=40dB、隔墙厚度W=0.30m。 距离声源[1,10]1处的计算结果如下: 室内声源的扩散衰减 墙内侧处声级Lp1=96.24(dB) 墙外侧处声级Lp2=50.13(dB) 墙外侧等效声源的声功率级Lw1=60.00(dB) 各预测点声级如下: 距源位置声级(dB) 1室内96.94 2室内96.36 3室内96.24 4室外49.35 5室外43.00 6室外39.48 7室外36.98 8室外35.04 9室外33.46 10室外32.12 1.2.2噪声衰减综合计算 1.综述 在现实环境中,声波从声源到达预测点,可能要同时经过几何发散衰减、遮挡物衰减(包括实体声屏障、树林带和封闭隔墙)、空气吸收衰减和附加衰减。 同时考虑这些因素后的衰减量,称为综合衰减量。 本模块用于多个声源对一个预测点的综合衰减量的叠加结果。 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要求直接由用户输入每一个声源与该预测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参数,以及定义该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地面类型等参数。 声源可以是室内点源、室外点源、有限长线源、无限长线源、面源五种。 声源位置可以是室内或室外两种。 预测点位置也可是室内或室外两种。 若声源中有非稳定发声的动态声源,则要求输入每一个发声时段的起、止时间和发声特性。 在这种情况下,预测点的预测结果也是随时间而波动的,因此要求定义预测的起、止时间和时间步长,程序在起、止时间内,每一时间步长计算一次预测结果(根据该时刻各声源的实际发声特性),并且根据这些预测结果计算出在预测时段内的等效连续声级。 对每一个噪声数据,可以分频带输入或只输入总的声功率级(若已知的是声压级,请事先换算成声功率级),同时输入相应的声频率。 如果已知的是A声功率级,则在输入时选择输入“总的声功率级”,并输入其代表频率为1000Hz。 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要输入分频带的声功率级,则只需输入已测有数据的频带,而其它频带则应保留空白,不能输入“0”。 要注意,这里室外源均认为在自由空间中扩散(Q=1),但是可以定义地面的类型,例如地面为全反射(K=1)则相当于Q=2,而当K=0则相当于Q=1,否则相当于Q在[1,2]之间。 2.规定 本模块有如下规定: (1)对环境的定义: 地面(反射系数,植物覆盖状况)、树林(宽度,密度)、实体屏障(位置,形状,隔声损失),建筑物也须视具体情况简化成声屏或隔墙; (2)地面简化成一平面,不考虑高程变化。 地面的状态统一成一种状态,所有源的高度h和预测点高度h均相对同一地面; (3)所有的声屏障一律简化成薄屏障,或封闭隔墙; (4)所有室内声源均简化成点声源,而不分线声源或面声源; (5)所有声源和预测点均处于同样的气象条件环境中(温度,湿度,气压均相同); (6)对室内声源,如有遮挡物,认为其位于墙外侧与预测点之间。 如果预测点位于室内,则是无效的; (7)如果声源位于一个沟堑或坑道中,可能对预测点形成声影,应仿照高路堤计算声程差;反之,若声源位于高平台上,则应仿照低路堑计算声程差; (8)对于非点源,空气吸收衰减和地面附加衰减,均是以其中心点距测点距离来进行的;而对面源,除扩散衰减外,均是以其几何中心为点源来估算; (9)在计算地面附加衰减时,参照点距离规定为10m; (10)单项衰减中规定: 树林带最大隔声为10dB,地面吸收也最多为10dB,实体声屏障最多为20dB;同时存在实体声屏障和地面吸收时,最多为25dB。 但在本模块中不设这些规定,计算结果完全由输入参数和计算选项确定。 3.样例 (1)预测点的位置 例: 某封闭室内一个测点。 在同一室内有一声源,测得距该源1m处A声级为80dBA(此参数为消声室中测得)。 此外,在隔壁房间(也是封闭房间)也有一个声源,声功率相同。 室外为开阔绿地,绿地上离墙25米外有一线源(可视为无限长),已知离线源中心15m处A声级为80dBA。 求测点A声级。 A声级转换成A声功率级,可用“基础计算”中的“基本量的相互转换”,Zs可取400(因为影响甚微),包络面为半径1m的球面=12.57m2。 可得转换结果为91dBA。 对线声源,用“几何发散衰减”计算,传播空间为半自由空间Q=2,已知参照点15m处A声级为80,计算结果中可得到单位长度线声源声功率级为Lw=94.76(dB/m)。 第一步,定义同一室内的点源: 一般属性: 名称=“同一室内源” 类型=“室内点源” 声源离地面高度h=0m 室内点源位置=“地面” 声源所在房间的房间常数R1=10m2 声源离隔墙的距离D=6m 隔墙的面积Sw=10m2 隔墙的隔声损失LTL=30dB(若有门窗、孔隙,则要计算出总的LTL) 隔墙的厚度W=0.24m 发声特性: 稳态发声、不分频 总的声功率级=91dB 代表频率=1000(因为是A声级) 与预测点的关系: 预测点离声源距离r=4m(如果测点在室内,就要求r 预测点(相对当前声源)在同一室内 第二步,定义隔壁室内的点源(按“增加”按钮增加一个新源): 一般属性: 名称=“隔壁室内源” 类型=“室内点源” 声源离地面高度h=0m 室内点源位置=“地面” 声源所在房间的房间常数R1=20m2 声源离隔墙的距离D=3m 隔墙的面积Sw=15m2(这一隔墙可能与“同一室内源”定义的不同) 隔墙的隔声损失LTL=35dB(若有门窗、孔隙,则要计算出总的LTL) 隔墙的厚度W=0.30m 发声特性: 稳态发声、不分频 总的声功率级=91dB 代表频率=1000(因为是A声级) 与预测点的关系: 预测点离声源距离r=6m(如果测点隔壁,就要求r>D+W) 预测点(相对当前声源)在声源隔壁的房间 预测点所在房间的房间常数R2=10m2(预测点所在房间常数已在前面“同一室内源”中的R1中定义,因此此处R2应与R1相等。 但程序不能自动检出这一点,要由用户自己进行逻辑判断) 第三步,定义室外线源(按“增加”按钮增加一个新源): 一般属性: 名称=“室外线源” 类型=“无限长线源” 声源离地面高度h=1m 发声特性: 稳态发声、不分频 总的声功率级=94.76dB/m 代表频率=1000(因为是A声级) 与预测点的关系: 预测点离声源距离r=29.24m 预测点(相对当前声源)在封闭室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IAN10 模块 使用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