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学资源创建改革思路.docx
- 文档编号:25226796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98KB
金融学教学资源创建改革思路.docx
《金融学教学资源创建改革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教学资源创建改革思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教学资源创建改革思路
金融学教学资源创建改革思路
一、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改革的出发点
进入21世纪,在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地位格外被认同,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发展命脉。
但目前隶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金融学仍是中国的紧缺专业之一,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金融财会也被列为紧缺人才专业。
金融教育是为金融行业培养和输送专业金融人才而服务的,大力创新改革金融教育便成为高等院校的当务之急。
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曾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们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大力改革金融学专业,培养国际化、实践能力强、数理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而课程与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体现、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质量水平及其评价的标准,[1]所以进行课程与教育资源建设便是金融学专业改革的基础与核心。
二、文献综述
金融学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且具有国际化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如何发挥高等院校教学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金融学专业,已然成为高校金融学专业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探索的重点和难点。
对此,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规划课程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孙伍琴、燕小青[2]建议对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采用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方法;而罗晶[3]则坚持在金融学课程建设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差异性。
然而,此类研究并未结合金融专业的特点,缺少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不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与更新。
其次,在构建金融双语课程中,我国学者已普遍意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王慧[4]与桂花、易露霞、安砚贞[5]都强调了在双语教学中师资的重要性。
然而以往的研究大都只针对一门课程进行研究,并将所有教学对象人为划分为同一水平,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没有考虑到双语课程建设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再次,在推动教材改革建设中,韩颖[6]认为在金融学教材建设的过程中,应将金融学科的最新发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联系,并重微观与宏观知识;李明、蔡文霞[7]则认为我国高校金融学教材改革中,应紧紧围绕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国际金融研究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突出与国际接轨、与考研对接、与就业衔接、深化专业系统知识,使高校教材改革跟上教学计划和国际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最后,在搭建网络教学交流平台方面,在对网络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时,刘明祥、陈西馄、朱书强[8]以及张伟远[9]都强调了教师应在网络教学中起着领导和主导的作用,但仅是把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为一种辅助方式,而忽略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过程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改革内容与方法
课程专指学校课程,即指学校或教师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有制度化的学生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者能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经验,达到特定预期的教育结果,并被授予社会承认的资格证书。
[11]而教学资源则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资源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改革是教学专业改革中的根本性改革,它往往涉及课程与教学资源的理论基础、方针体系、指导思想、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与方向性调整,而其内在动力是通过改革与实践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因此,探索现今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教学理念,明确改革方向,研究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与方法,对于更好地开展金融学专业改革至关重要。
基于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科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
而大学里的课程群建设指的是不同学科课程的融合,通过对各课程之间的调整和协调而形成的体系。
对于金融学相关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及不同课程的结构安排与协调上,应明确不同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相互之间的区别以及逻辑关系。
并在课程群建设中考虑整个学科的教学要求、专业的特点,保证其系列课程界定明晰,相互促进影响。
作为经济学中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分支,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人发展要求。
在课程建设上,应将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相融合;在原有的金融基础知识架构中,如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等传统数理课程的基础上,强化运筹学、金融工程、精算学、风险管理、计算机语言等应用课程在培养体系中的引入,提高双语课程的授课质量和国际化程度,设计以金融专业数理和英语为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阶段式建设金融双语课程
目前,“双语教学”在国内高等院校中泛指用其教学模式中使用一门外语作为授课语言,其前提是学生已经同时拥有一定外语学习能力以及相关专业知识。
在我国金融专业双语课程建设中,应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探索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
充分考虑中英文思维方式的差别,创造性地寻找切入点,实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英文原版知识结构的对接,尽可能减少思维方式差别带来的对接障碍,分阶段、分层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提高双语课程比重。
同时,要以符合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阶段性为参照———对于低年级学生,重在夯实学科基础,培养日常语言运用能力,增加国际金融双语课的英语知识含量;对于高年级学生,重在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表达能力。
此外,还要一直致力于完善双语教学配套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工作。
教材体系建设
金融教材工作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金融教学改革,实现金融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强化教材的过程管理、规范教材选用程序、完善教材评审与支持、注重教材编写队伍的建设等制度改革,搭建金融教学研究平台,从而推动金融教材改革。
而教材体系的建设是教材改革的重点。
国内高校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之中不断吸收本专业最新的理论和研究动态,及时反映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结合金融学快速发展的现状,引进一批最新的经典国外原版教材,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难度不同的原版教学材料。
同时教材体系建设中注重结合实际,以国内外时事为背景建设,理解经济运行与金融运行的内在规律,既有传统金融学的宏观分析视角,也包含了金融学的微观分析视角,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拓宽金融问题研究的视野,形成与时俱进的高水平教材体系。
网络教学交流平台
在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思想中,无论是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还是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抑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莱夫和温格的情景认知,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教育中“互动”这一重要元素。
而在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借助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构建一个综合性、双向性的信息载体是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的一大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应借鉴耶鲁、哈佛和麻省理工等美国知名高校的经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校园网络教学交流平台,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使教学资源网络化,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专题讨论、疑难解析以及研究评述等均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实现。
四、改革与实践———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大连理工大学对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改革:
一是完善科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二是完善教材体系,引进外文优秀教材,自主编写特色教材;三是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合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四是建立网站平台,整合教育资源。
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围绕本专业重点课程,在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完善核心课程群,设计形成了模块化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群,推出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学》、《国际财务管理》、《国际金融》等国家级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省级精品课或者校级优秀及核心课程。
建设形成了包括数理基础、国际化、金融专业知识、金融专业实践和金融专业拓展的五大模块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金融学教学团队完善了《财务管理》、《投资风险管理》等现有系列教材,再版中吸收了本专业最新的理论和研究动态,在理论阐释的同时,编写、采用典型案例。
在实验教材方面,在采用金蝶ERP软件进行电子沙盘对抗教学,引进该软件配套的说明材料作为实验教材。
目前,正在自主编写针对证券模拟仿真系统本身的实验教材,并开发“科学理财教具”等实验教具。
同时,基于“理工科大学经济类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一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并开发一批有代表的优秀特色教材。
院校交流合作的改革与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金融专业依靠学校深厚的理工科背景以及学生在理工科特别是数学等定量工具方面的扎实基础,抓住数学和金融学的结合点,促进金融学专业与理工类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交叉融合,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较强的数量分析能力,侧重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投资学等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具备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企业从事经济或金融分析及金融领域相关工作的技能。
现已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招收辅修、双学位学生,并与数学学院合作教学,与软件学院联合培养“金融信息方向软件工程硕士”。
网络资源整合的改革与实践
借鉴耶鲁、哈佛和麻省理工等美国知名高校的经验,大连理工大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校园网络教学交流平台,购买多种金融类数据库及期刊数据库,并建成如数字图书馆、在线课堂、精品课程、电子教室等网络教学交流平台。
使师生在网络环境下体验身临其境的教与学,充分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大大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多种资源的共享、交流,实现教研结合。
此外,教师作为课程内容的具体制作者,可以操作与课程制作相关的功能,学生作为最终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授课内容开展课堂外延伸学习与拓展参与学习讨论,向教师提出疑惑并获得解答,保证了网络学习与课堂授课的有效衔接,真正实现网络平台的交流作用。
五、推广价值
金融学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已经在大连理工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改革中取得良好成效,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首先,因地制宜,强调依托本校及本专业优势。
大连理工大学强调的是因地制宜,结合本校特点如理工科优势,在课程群建设中将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和实践创新等方面与学校资源相融合,将金融和理工科相结合,促进金融学专业与理工类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交叉共融,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较强的数量分析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重双语教学培养工作,力求实现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国际化。
其次,夯实基础,完善课程群及教材建设。
课程群与教材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业与学生个人的发展。
我国高等院校应在现有基础上不断调整核心课程群,完善系列教材,吸收本专业最新的理论和研究动态,结合金融学快速发展的现状,引进国内外金融领域的先进思想。
教学内容定位保证与其他课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课程群建设界定清晰,同时贴近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最后,寓教于乐,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网络的应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构建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运用网络实现学生和教学者之间的交流互通,不仅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大幅提高教育教学的广度和延展性,更可以让学生们以喜欢的方式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网络建设多停留在传统课程网络化的思路,网络教育往往是单向性的“填鸭式“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主动的性问题,网络教学成为了传统课程的电子版。
而寓教于乐,关注学生兴趣,沟通互动的双向性网络教育便体现出其价值所在。
借助资源丰富且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网络课程,构建灵活多样的互动学习环境,以做到认知与情感相交互,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客体的交流互通,有效保证交互的数量与质量。
作者:
李延喜宁宁薛光工作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教学 资源 创建 改革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