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能力简答题.docx
- 文档编号:25225402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2.46KB
教育教学能力简答题.docx
《教育教学能力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能力简答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能力简答题
1.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简述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3.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4、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5、简述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7、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8、简述遗忘的原因
9、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0、课堂纪律的类型有哪几种?
1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2.简述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3.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4.简述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5.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6.简述美育的任务。
17.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18.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19.学习策略的特征是什么?
20.如何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20.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21.简述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22.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23.简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24.简述小学教师角色的构成。
2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6.师生冲突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
27.设计教学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28.简述有效地促进知识保持的主要方法。
29.小学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30.简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31.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有哪些?
32.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33.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34.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5、简述近代教育的变化特点。
36.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37.简述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
38.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哪五个特征?
39.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1)
40.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41.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42.简述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43.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4.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45.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46.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47.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48.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49.简述教学的意义。
1.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简述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1)制定元认知计划。
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
(2)对学习过程进行元认知监视。
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自我提问。
(3)随时进行元认知调节。
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
3.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集体的发展目标。
一个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知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集体的发展。
(2)建立集体的核心队伍。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集体的正常秩序。
教师要依靠干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领同学,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秩序,就不要轻易改变。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部分组成。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健康的集体舆论和班风是激励和约束学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4、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
(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4)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5、简述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
(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2)学生易产生异常的情感;(3)自我意志薄弱;(4)有不良的行为习惯。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案要点】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答案要点】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8、简述遗忘的原因
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
消退和干扰。
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
干扰又可分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两种。
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一系列研究表明,在长时记忆里,信息的遗忘尽管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
一般来说,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
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如何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干扰,在巩固学习效果方面是值得考虑的。
9、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这种特点区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也是学生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教师的指导不仅使学习更具成效。
也是在一定情况下使学习活动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遵循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
10、课堂纪律的类型有哪几种?
(1)教师促成的纪律。
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与指导。
例如小学生入学时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自我促成的纪律。
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以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1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受社会生存方式制约,但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任何一种教育,就其思想、内容、制度、方法各方面看,都是在以往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作为意识的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与教育相互作用。
(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平衡性而言,教育可能落后于政治经济而存在,也可能产生某些超越既有政治经济制度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这就意味着学校不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不能放弃学校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12.简述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要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
(3)做好讨论小结。
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
13.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儿童1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
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
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
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通过对自我的发现,产生独立的愿望,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14.简述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价值不甚了解,对学习和游戏也难以分得很清楚。
教师应尽快让学生习惯于新的生活制度,使儿童认识到学习不完全是游戏,而是一次认真的工作,学习能知道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对小学生而言,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所以,他们对老师怎样对待他,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反应十分敏感。
分数,带有教师的评价,所以,学生很快就了解到分数的作用,取得高分就成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3)学习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
学习习惯也还没有完全形成。
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重视学习的结果。
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常常和自己对成绩的满足感的体验联系在一起。
这种满足感是伴随着教师的称赞、夸奖而增强的。
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多鼓励。
这对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非常重要。
15.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内化。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16.简述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17.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1)语言性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读书指导法。
(2)直观性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实践性教学方法:
①实验法;②实习法;③练习法。
(4)研究性教学方法:
①讨论法;②发现法。
18.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19.学习策略的特征是什么?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是有效学习必需的;(3)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20.如何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1)讲授新颖的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3)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4)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20.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1.简述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因此,要想改变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要注意两点:
一是改变学生的成败经验,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二是改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
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22.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3)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4)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23.简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家庭气氛比较民主等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
学校气氛越民主,也越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2)智力。
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3)个性。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等。
24.简述小学教师角色的构成。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2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任务与职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教师劳动具有如下特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属专业性工作,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它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
(2)创造性。
这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劳动既要讲科学,又要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4)长期性。
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才,达到这一目的必然是长期的。
26.师生冲突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
(1)就学生方面来说,一是学生的个性特点,如要面子、心理素质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等;二是自我维权意识强;三是有些学生行为习惯差,缺乏责任感、羞耻心,当他们违纪违规受到教师批评时,随意顶撞。
(2)就教师方面来说,一是处理的方法、手段不得体。
如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以训斥为主,或者批评的场合不当,让犯错的学生感到没面子,或者有打骂学生的行为;二是处理问题失当或失误时,顾及面子,不能及时矫正;三是不能控制情绪,易将个人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和不满迁移或发泄到学生身上;四是平时与学生交流少,不了解学生的特点,缺乏情感交流;五是处理问题不公平,厚此薄彼。
27.设计教学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教学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就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
(2)教学过程设计注意包括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媒体设计等。
(3)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以及自身特点选择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再次,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媒体方法,适当选取适合实际教学的教学媒体;最后,设计好教案,教学设计方案编写一定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标明确,要求适当,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真正能对课堂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
28.简述有效地促进知识保持的主要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29.小学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30.简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31.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有哪些?
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包括:
(1)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
(2)注意的品质较差;(3)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绪色彩。
32.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33.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1)学习能力。
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
儿童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还缺乏深远的学习动机,他们的学习动机绝大多数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
(3)学习兴趣。
①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
②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
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活动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4)学习态度。
①对教师的态度。
教师对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中年级以后,学生只对那些教学好、公正、风趣并对儿童表现出爱心和耐心的教师表现出偏爱。
②对作业的态度。
初入学儿童还没有很强的作业意识;二年级以后才逐渐地建立起较稳固的作业意识,能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③对评分的态度。
从小学开始,儿童很重视自己的分数,把它看成衡量自己学习好坏的标准;随着年级的增高,儿童逐渐把高分数看成是完成这一社会义务的良好表现。
34.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5、简述近代教育的变化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6.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特点、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2)环境。
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的总和,所有不以培养人为目标的外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亲戚、朋友的交往都可以看作是环境的影响。
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具有制约作用。
(3)教育。
教育是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外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4)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和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所以要把内在需要和外在的教育、环境相结合,才能真正健康全面的发展。
37.简述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
(1)直观操作性。
通过实物、模型及其形象性的语言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而获得知识经验。
(2)指导模范性。
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仿教师的教授活动及其他同学的活动而获得知识经验。
(3)基础再现性。
学习是以获得和再现基础知识、形成规范的行为、内化基本生活态度为目的,而不是为掌握前沿领域知识或发明创造。
38.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哪五个特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五个特征:
(1)分工合作。
是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
(2)密切配合。
是指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以便发挥分工合作的效能。
(3)各自尽力。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取代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转而同心协力追求学业成就,因为合作学习的成就评价是以团体为单位的。
(4)社会互动。
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即大家在态度上相互尊重,在认知上能集思广益,在情感上彼此支持。
(5)团体历程。
是指由团体活动来达成预定目标的历程。
这些团体活动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监督、如何处理困难、如何维持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等。
39.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1)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2)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3)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40.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3)他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5)他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6)他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41.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42.简述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43.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结合学科教学,训练想象力;
(2)积累知识,丰富表象储备;(3)通过语言训练,提高学生想象的表达能力;(4)对学生的想象进行积极鼓励。
44.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教学 能力 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