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225181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94.97KB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2.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三角形的稳定性
C.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D.四边形的稳定性
3.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不可能的是( )
A.1B.2C.3D.4
5.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 )
A.10°B.15°C.25°D.30°
6.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在AB边上,将△CBD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6°,则∠CDE度数为( )
A.71°B.64°C.80°D.45°
第2题第5题第6题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右图,在△ABC中,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于点D,若AC=CD,∠A=50°,则∠ACB的度数为( )
A.90°B.95°C.100°D.105°
9.在△ABC和△DEF中,已知∠C=∠D,∠B=∠E,要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添加条件()
A.AB=ED.B.AB=FD.C.AC=FD.D.∠A=∠F.
10.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且DA=DC,BD=BA,则∠B的大小为( )
A.40°B.36°C.30°D.25°
11.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且∠AOB=40°,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当PMN周长取最小值时,则∠MPN的度数为()
A.140°B.100°C.50°D.40°
12.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 )秒时.△ABP和△DCE全等.
A.1B.1或3C.1或7D.3或7
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已知点P(-2,1),那么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
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 边形.
15.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3,BC=4,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BC于E,连接AE,则△ABE的周长为 .
16.(3xy2)2+(﹣4xy3)(﹣xy)= .
17.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ABC的面积是28cm²,AB=16cm,AC=12cm,DE=.
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
①∠ABC=∠ADC;
②AC与BD相互平分;
③AC,BD分别平分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角;
④四边形ABCD的面积S=
AC•BD.
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第15题第17题第18题
三、完成下列各题
19.(8分)如图,有公路l1同侧、l2异侧的两个城镇A,B,电信部门要在S区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l1,l2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C应修建在什么位置?
请用尺规作图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注明点C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0.(10分)△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
(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
(2)作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
(3)求△ABC的面积.
21.(10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内角∠BAD、∠CD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ABC、∠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
(1)若∠F=70°,则∠ABC+∠BCD=______°;∠E=______°;
(2)探索∠E与∠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给四边形ABCD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所添加的条件为______.
22.(10分)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
(1)求证:
AD平分∠BAC;
(2)猜想写出AB+AC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3.(10分)如图,△ABC中,AB=AC=4,∠B=∠C=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
(1)当∠BAD=20°时,∠EDC= °;
(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
试说明理由;
(3)△ADE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吗?
若能,请直接写出此时∠BAD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4.(12分)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外侧作直线AP,点C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点D,连接AD,BD,其中BD交直线AP于点E.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若∠PAC=20°,求∠AEB的度数;
(3)连结CE,写出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B2.B3.C4.A5.B6.A7.A8.D9.C10.B11.B12.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2,-1);14.九;15.7;16.13x2y4;17.2cm;18.①④.
19.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COD的平分线交于P点,则P点为所求.(角平分线作对3分,垂直平分线作对3分,定出P点2分)
20.(10分)作图略,
(1)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
点C1的坐标(3,﹣2)……3分
(2)作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点C2的坐标(﹣3,2)……6分
(3)S△ABC=2.5……10分
21.(10分)
(1)220;110;……4分
(2)∠E+∠F=180°.理由如下:
∵∠BAD+∠CDA+∠ABC+∠BCD=360°,
∵四边形ABCD的内角∠BAD、∠CD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ABC、∠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 ∴∠DAE+∠ADE+∠FBC+∠BCF=180°,
∵∠DAE+∠ADE+∠E=180°,∠FBC+∠BCF+∠F=180°, ……6分
∴∠DAE+∠ADE+∠E+∠FBC+∠BCF+∠F=360°,
∴∠E+∠F=360°-(∠DAE+∠ADE+∠FBC+∠BCF)=180°; ……8分
(3)AB∥CD.……10分
22.(10分)
(1)证明:
∵DE⊥AB于E,DF⊥AC于F,
∴∠E=∠AFD=∠DFC=90°,……2分
在Rt△BDE和Rt△CDF中,
∵BD=CD,BE=CF,
∴Rt△BDE≌Rt△CDF,
∴DE=DF,
∴AD平分∠BAC.……5分
(2)解:
AB+AC=2AE.证明如下:
由
(1)可知AD平分∠BAC,
∴∠EAD=∠CAD.在△AED与△AFD中,
∵∠EAD=∠CAD,∠E=∠AFD=90°,AD=AD,
∴△AED≌△AFD,……8分
∴AE=AF.又∵BE=CF,
∴AB+AC=AE-BE+AF+CF=AE+AE=2AE.……10分
23.(10分)
(1)∵∠BAD=20°,∠B=40°,∴∠ADC=60°,∵∠ADE=40°,
∴∠EDC=60°-40°=20°,故答案为:
20;……2分
(2)当DC=2时,△ABD≌△DCE;
理由:
∵∠ADE=40°,∠B=40°,
又∵∠ADC=∠B+∠BAD,∠ADC=∠ADE+∠EDC.
∴∠BAD=∠EDC.……3分
在△ABD和△DCE中,
∠B=∠C
AB=DC
∠BAD=∠EDC
∴△ABD≌△DCE(ASA);……6分
(3)当∠BAD=30°时,
∵∠B=∠C=40°,∴∠BAC=100°,
∵∠ADE=40°,∠BAD=30°,∴∠DAE=70°,……8分
∴∠AED=180°-40°-70°=70°,∴DA=DE,这时△ADE为等腰三角形;
当∠BAD=60°时,∵∠B=∠C=40°,∴∠BAC=100°,
∵∠ADE=40°,∠BAD=60°,∠DAE=40°,
∴EA=ED,这时△ADE为等腰三角形.……10分
24.(12分)
……2分
(2)在等边△ABC中,
AC=AB,∠BAC=60°
由对称可知:
AC=AD,∠PAC=∠PAD,
∴AB=AD
∴∠ABD=∠D
∵∠PAC=20°
∴∠PAD=20°……4分
∴∠BAD=∠BAC+∠PAC+∠PAD=100°
.
∴∠AEB=∠D+∠PAD=60°……6分
(3)CE+AE=BE.
在BE上取点M使ME=AE,
在等边△ABC中,
AC=AB,∠BAC=60°
由对称可知:
AC=AD,∠EAC=∠EAD,
设∠EAC=∠DAE=x.
∵AD=AC=AB,
∴∠AEB=60-x+x=60°.
∴△AME为等边三角形.……8分
易证:
△AEC≌△AMB。
……10分
∴CE=BM.
∴CE+AE=BE.……1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