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昆虫记》名著阅读训练.docx
- 文档编号:25221804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38KB
八上语文《昆虫记》名著阅读训练.docx
《八上语文《昆虫记》名著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昆虫记》名著阅读训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语文《昆虫记》名著阅读训练
八上语文《昆虫记》名著阅读训练
《昆虫记》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
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
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
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
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
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
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
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
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
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
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
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__(人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分)
2、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段分析蝉的生活习性。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以上特点加以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
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
我不由想到了木筏,石蚕的小鞘是不是有木筏那样的结构,或是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使它们不致于下沉呢?
我将石蚕的小鞘剥去,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上。
结果小鞘和石蚕都往下沉。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
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带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
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
就好像装了一个活塞,向外拉时就跟针筒里空气柱的道理一样。
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一样,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致于下沉。
所以石蚕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芦苇枝或水草上,它尽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触阳光,也可以在水底尽情遨游。
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
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舵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
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
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
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5、结合选文分析《昆虫记》的主题。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段,说说为什么鲁讯将这本书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列举出《昆虫记》中其他两种动物,并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选文,说说作者探讨问题的过程反映了作者什么精神?
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9—13题。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
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
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
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
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
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
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
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
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
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
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zhōng)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
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
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
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
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
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
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
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
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
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
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
这奇妙的孵化过程。
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
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
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
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
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
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
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9、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
(2分)
10、细读文章③⑥⑦段,将下面图示中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3分)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11、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文章,并根据你对法布尔《昆虫记》的了解,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4分)
法布尔是一位“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鲜活的生命。
他笔下的昆虫是那么生动、美丽、聪明、勇敢,让我们感悟到一位昆虫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郊外的“荒石园”里,用简陋的设备观察昆虫真实的生活,并记录了那么多珍贵的资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一位科学工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四、填空题
1、《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_________。
2、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
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
这是法布尔描写________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3、法布尔称赞_______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_________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4、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________,还有它出色的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____________是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6、事实与寓言相反,_________是_________的乞丐,而_________的生产者是_________。
7、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______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_________,它是_________。
8、螳螂凶猛如__________,________如妖魔,专食_______的动物。
参考答案
1、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国家)的 法布尔(人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
(2分)
2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
(2)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地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3、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
唱歌;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勤劳的生产者等。
4、“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盗”;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
”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的淋漓尽致,童年。
5、“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
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6、这本书的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在作者的笔下,石蚕仿佛化身为一位优秀的潜水艇艇长,“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
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
将石蚕的生理习性描写的栩栩如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活形活现的石蚕。
所以说这本书被鲁迅誉为“将昆虫生活的楷模”。
7、蝉在底下“潜伏”思念,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支柱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8、 “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我们在生活中,除了要善于发现,拥有会发现美的眼睛,更要有一个懂得思考的心灵。
9、时间
10、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 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
11、示例:
“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
“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12、示例:
这句话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的欣喜之情。
13、示例:
对生命(昆虫、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严谨、细致、持之以恒
1、答:
蝉
4、答:
住所;歌唱才华
5、答:
蝉;蚂蚁
6答:
蚂蚁;顽强;勤奋;蝉
7、答:
蝉;唱歌;螳螂
8、答:
饿虎;残忍;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虫记 语文 昆虫 名著 阅读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