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场品牌成长攻略我的品牌我们的世界中国广告协会.docx
- 文档编号:25216931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8.30KB
中国场品牌成长攻略我的品牌我们的世界中国广告协会.docx
《中国场品牌成长攻略我的品牌我们的世界中国广告协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场品牌成长攻略我的品牌我们的世界中国广告协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场品牌成长攻略我的品牌我们的世界中国广告协会
唤醒卓越的品牌基因
——“老”郎酒的新形象
美酒河畔,天宝洞藏,神采飞扬·中国郎。
自1898年诞生至今,经历了百年风雨历程的郎酒,如今,以傲视群雄之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引领中国白酒的卓越代表。
2001年,郎酒亏损上亿元,负债十几亿元,沦为川酒六朵金花中的“丑小鸭”。
到了2009年,郎酒用六年的时间销售增长了560%,品牌价值增长了115%。
2010年1~6月,郎酒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81%,全年收入可望达到55亿元以上。
原本计划2015年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预计在2012年即可突破。
几年间,郎酒一跃成为中国白酒行业品牌前三甲,如此迅猛的超常规发展,被业界称为“郎酒现象”。
从“四川郎”变成家喻户晓的“中国郎”,郎酒的成功背后有着怎样的历程?
如何重塑品牌形象、如何在产品和渠道上实现营销突围、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快速确立品牌地位?
“郎酒现象”被广泛关注,“郎酒模式”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领域都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
企业家押上身家性命,收购郎酒,上演蛇吞象。
改革之初,郎酒经历“阵痛”,军心如何稳定?
三年静修其内,创新产品,优化品类,建设品牌金字塔,“神采飞扬·中国郎”如何横空出世?
品牌升空,联姻中央电视台,“大气、正气、霸气”的中国郎,如何与时俱进,成就品牌传奇?
营销落地,全国布局,郎酒如何走进千家万户?
汪俊林率领“郎群”,“内外兼修”,走上复兴之路的故事,值得一品。
一沉睡:
好酒也怕巷子深
1曾经的贡酒风流
天地悠悠,黔山蜀水,有民谣流传古今,“上流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过二郎滩,又该喝郎酒”。
作为中国名酒,郎酒堪称举世佳酿,“酱香浓郁,空杯久留香”及“不上头,不口干,不烧心”的卓越品质和贵族品味与生俱来。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把二郎滩一代盛产的“枸酱酒”钦定为贡酒,北宋年间二郎滩出产的特质大曲“凤曲法酒”也被载入史册。
1898年,絮志酒厂开始酿造“回沙郎酒”,1933年,“惠州糟坊”把“回沙郎酒”更名为“郎酒”。
二郎滩,其水系发源于云贵高原的赤水河,绵延千余公里,号称“美酒河”。
千百年来,在郎酒生产基地一带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生态链,科学工作者发现,在郎酒成品中的微生物多达400多种,它们中的某些种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组合,替郎酒催生110多种芳香成分。
酿造郎酒的原料高粱,颗粒小,皮薄果坚,单宁含量低,被二郎滩人称为“米红粱”,其淀粉含量平均高达62.8%,几乎全部为支链结构,这种结构适合糊化发酵,被所有名酒企业奉为极品。
加上天宝洞、地宝洞、人和洞的天然洞藏,自然形成了郎酒的独特香味。
郎酒的高品质,还得益于它近乎“繁复”和“奢侈”的酿造工艺。
郎酒的整个酿制工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
“高温制曲”、“两次投粮”、“晾堂堆积”、“回沙发酵”、“九次蒸酿”、“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年洞藏”和“盘勾勾兑”。
其中,郎酒生产“回沙方式”是其他香型白酒厂家无法效仿的,也是所有白酒生产酿造周期最长的。
郎酒出一次基酒需要一年时间,而其他普通白酒仅需一月,品质高下可见一斑。
红军四渡赤水,曾经登陆二郎滩,郎酒拥军,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6年在成都金牛坝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
“四川还有一个郎酒嘛,解放前就很有名,要加快扩大生产!
”1963年郎酒获首届四川省名酒评比金奖,1979年郎酒获国家质量优质奖。
1984年“郎”牌郎酒被评为国家名酒,获国家产品质量金质奖章,荣获“中国名酒”称号,“郎泉”牌兼香型郎泉酒被评为中商部优质酒。
1985年郎酒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金爵奖”。
1989年53°郎酒蝉联“中国名酒”称号;39°郎酒被确认为“中国名酒”并获国家金质奖。
郎酒在同行业中首批通过国家方圆质量标志认证。
此时,郎酒同茅台一起以特供酒的身份存在于世。
到了1994年,郎酒在全国名酒行业中率先通过国际质量认证。
1996年郎酒在全国名酒厂中首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1997年“郎”牌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享受世界范围的特别保护。
1999年国家质量监督局、标准样品委员会将39°酱香型郎酒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酱香型低度白酒标准样酒。
郎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跨世纪中国著名白酒品牌”。
2000年“郎”牌12年特醇郎酒被列为中国名酒极品。
尽管满载荣誉辉煌,但时代也在巨变。
当行业大踏步向前发展的时候,郎酒却在沉睡。
一觉醒来,不觉已危机重重。
2“老”郎酒遇到新问题
洋酒走上餐桌的挑战
从2000年起,中国的白酒行业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企业机制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业已开始。
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调整发展阶段后,整个白酒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这期间,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
伴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的实施,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节能减排、信用体系建设等政策的进一步深入执行,我国酒业更加规范,骨干企业品牌竞争力稳步提升,不规范的企业加速被淘汰出局。
原辅材料价格的上涨,成本压力提高,对劳动密集型的酒类企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同时,随着进口关税的降低,洋酒大举进入和开拓国内市场。
原本在夜场渠道销售的洋酒堂而皇之地走进了传统渠道,并逐渐走上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随着进口洋酒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强,部分消费者对白酒的偏好开始扭转,这在一定程度上抢夺了中国高端白酒的市场份额。
酒类品牌竞争开始加剧。
另外,国内外强势资本以收购、兼并和重组的方式,对具备市场区位优势、品牌影响力优势的酒企业进行整合。
酒类生产企业、上游原料等供应企业、下游销售和物流、咨询等服务类企业进一步融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完善产业链模式。
一些在体制、经营等方面落后的低端酒企将被整合,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
“老”郎酒掉队了
随着酒类产品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传统名优老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稳步扩大,强势区域品牌除了精细地做好区域市场,还加速进军全国市场的步伐,挤占全国性品牌的市场份额。
这其中以川酒最有代表性。
川酒闻名于世,以五粮液、郎酒、剑南春、泸州老窖、水井坊和沱牌这“六朵金花”为主。
白酒产业作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盈利能力。
随着白酒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名优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川酒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了龙头的地位,在酒业的竞争中掌握先机。
然而,虽出身名门望族,郎酒却在酒类竞争的大潮中被远远抛下。
时代的车轮挟着全新的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滚滚前行,郎酒不幸掉队。
自1984年荣登“中国名酒”宝座后,郎酒就驶入了“跌宕起伏”的发展轨道。
1989~1998年间,由于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制约,郎酒失去了诸多发展机遇,“郎酒”这块金字招牌的光环已然褪去。
1999~2001年间,郎酒又遇到了空前的竞争挑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名酒企业传统营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2001年1~5月,郎酒销售额同比下降65%,1~9月销售收入2.1亿元,当年亏损1.5亿元,累计负债逾10亿元,沦为川酒六朵金花中的“丑小鸭”。
此时的郎酒,犹如一个羸弱多病的患儿,昔日的“门庭若市”变成了如今的“门可罗雀”,一个老品牌似乎走到了被人遗忘的边缘。
在产品方面,郎酒在市场上的品种多而杂乱,产品线不明晰,同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档次开始下降。
在产品宣传方面,过分强调生产工艺和酿造环境,很难让消费者把郎酒同自己的真实需要联系起来。
同时,由于竞争对手都使用同样的诉求点,消费者很难把郎酒同其他品牌区分出来。
品牌形象不清晰,品牌定位不明确,广告投入也远少于主要竞争对手,这使郎酒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越来越淡,品牌价值严重下降。
在销售渠道方面,郎酒将品牌的命运交给了经销商,由经销商决定终端供货价,给经销商很高的市场投入费用。
但由于对费用和市场缺乏有效管理,经销商相互杀价,甚至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零售价低于出厂价),导致产品已无利可图。
经销商在不愿放弃郎酒这个名牌的同时,又不花力气去做市场,结果销量下降。
为了弥补销量下降带来的缺口,郎酒又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并且新产品的价位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市场上相近价格产品很多,加上价格多变,消费者无意于对郎酒的品牌识别和价值识别,进而失去了购买兴趣。
另外,更多新的竞争对手也进入了市场,各区域的强势品牌也逐渐凸显,进一步弱化了消费者对郎酒的偏好度,使郎酒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此时,在郎酒畅销的品种中,有30%是微利和赔钱的,有50%因低毛利或低价格而倒挂,经销商已无利可图,其他一些产品的包装、价位和利润空间都还不错,但因销售难度大,市场效果不明显。
2001年,闫爱杰以玛氏中国公司大区销售总经理身份空降到郎酒集团,曾被业界广泛关注。
他到任第二天就对销售公司策划、销售、人事行政、财务、国际业务等部门全面重组,随后引入玛氏全套终端营销管理模式,梳理整合了郎酒的各个品牌,改变经销方式,招聘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制订千店促销计划,除大店和餐饮渠道外,还提出有计划地开发大城市的中小商店和县级市场,也一度使郎酒的面貌焕然一新。
但这种外企式的管理和大刀阔斧的改革,遭遇了重重阻碍,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元素悄然累积。
一个内部不稳定的企业,是无法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闫爱杰只执掌郎酒营销三个月,就被迫离开了。
至此,“老”郎酒真的掉队了。
二苏醒:
百年郎的第二春
2000~2010年间,是中国白酒企业机制调整与产品结构提升的十年。
“高端延伸”、“复苏”成为这十年中白酒业的关键词。
很多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民营化改造,摆脱了内部机制的束缚。
从产品结构上,不少企业通过机制调整、营销变革逐步恢复元气,实现了从“民酒”到“名酒”的变革。
而很多中小白酒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走向破产倒闭。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如何扭转乾坤,科学管理,树立品牌形象,夯实市场基础,建立传统名酒的风范?
有着卓越品牌基因,有着“国”字号跨世纪名酒品质和底蕴的郎酒,通过对企业架构调整、人力资源改革、产品创新与产品线优化等方面改革,实现了组织结构稳定化、产品差异化、营销形象化的新目标,走上了复兴之路。
1改制获得新生
世纪之交的郎酒,面临着新一轮的震荡。
2001年10月,国企郎酒开始改制,市委任命宝光集团的汪俊林接管郎酒,2001年10月1日,汪俊林正式入主。
在确定并购企业方案时,市委当时有多种选择。
最终选择汪俊林和宝光集团实非偶然。
汪俊林,1991年任“成都恩威集团”研究所所长;1992年初被市委“挖”到当时举步维艰的泸州国营制药厂任厂长,当年就使该厂销售额增加4~5倍;1993年汪俊林推行企业转制,让职工持投,1995年该厂转制成股份公司(即泸州宝光集团),他把一个销售收入200万元的小企业经营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的企业集团,显示了非凡的经营管理才能;1999年,汪俊林又接管年亏损上亿元的国企“四川长江机械集团”,并使该集团2001年盈利数百万元。
“从汪俊林敢于治理企业、善于治理企业的经历中,我们发现他擅长运用全新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机制构建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现代企业制度,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因此,我们确信他能把郎酒集团带出困境。
”时任市委书记徐波回忆说。
2002年3月“宝光”正式完成了对“郎酒集团”的收购。
当时,外界对于郎酒并购一案,批评如潮,微词不绝。
与所有国企改制一样,宝光并购郎酒的消息迅速炸开,新老职工都开始不安。
“当时我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去了,2001年底接手的时候,每年销售不到3亿元,企业负债是13亿元,销售价格可能都不如一般地产酒的价格,我们生产的最好的产品零售价大概就40块钱,都已经算高的了。
企业非常困难,员工队伍思想老化,另外,郎酒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偏远。
”汪俊林回忆说,“怎么能让这个企业稳定下来?
这是我接手郎酒后首先想到的问题。
一个企业刚刚改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企业不稳定,新老文化冲突。
一个企业真正的收购不是合同一签订、股份一转让、钱一花就完成了,真正收购的完成是要新的文化和员工能够融合,否则再先进的东西都不会管用,别人不接受你的理念,不接受你的想法,所有的想法就都没办法实现,越想快就越失败,所以我们坚持头两年就是要保证稳定。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思考未来的郎酒,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
”
中国人讲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实践出真知。
汪俊林遵循这样的方式,本着一个成熟的企业以“稳定”为核心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步,稳定军心。
第二步,涨工资,“再困难也要涨”。
对于员工来说,工资是他们生活的保障,是他们能够对企业增强信心的保障。
第三步,汪俊林开始提出自己对企业的一些新想法和新要求。
他提出了“四个理顺”:
理顺思想、理顺机构、理顺机制、理顺工作。
在理顺思想上,他向长期过惯了国企日子的职工灌输市场经济思想,引导职工接受市场的洗礼。
他从一件件看得见的事情做起,让大家逐步适应新的环境,逐渐信服他的管理方法和观念。
在理顺机构和机制上,针对郎酒臃肿的机构,汪俊林实行了全面的整合:
由原来的27个部门合并成7个部门,更换了一批年轻的中层干部,为郎酒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此后郎酒的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有冲劲、有活力的队伍。
对于工作的理顺,汪俊林认为,首先要建立一个好的决策机制——灵活高效,权责分明。
主要领导分工不交叉,解决问题制度化。
营销工作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这对于深谙市场之道的汪俊林来说,再清楚不过。
于是,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国27个城市,着力改进销售工作。
就这样,郎酒的“军心”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也走向好转。
2002年3月开始,郎酒的月销售收入均在千万元以上,全年销售收入净增45%。
2营销落地,管理升级
苏醒后的郎酒平安渡过改制的“阵痛”,走上了革新之路。
从那之后,郎酒每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
2004年,郎酒首先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营销模式,就是将产品销售、品牌传播、消费者体验三种竞争手段结合运用,三个组成部分互相支持、促进,密不可分。
2006年,汪俊林又提出“群郎战略”,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比喻企业人才的团队协作和个体竞争意识;二是比喻产品线的“群郎共舞”和科学规划。
以“群郎战略”为手段,制定了一套“351工程”——在一个地区集中3~5个事业部和3~5个商家,集中郎酒和商家资源在该地区形成郎酒品牌第一、销售第一,从而使该地区形成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年销售额。
2006年布局30个点,2007年布局50个点,2008年布局100个点,并在2015年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
郎酒“351工程”的市场布局模式,先点后面,同时进行全国性布局,全面推进。
这样的布局,前期需要大量市场建设投入,风险虽大一些,但一旦各点布局成功,则有望以点带面,成星火燎原之势,迎来企业业绩的爆发式增长。
郎酒的渠道策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各个渠道互为配合,二是掌握渠道推进的顺序。
就各个渠道相互配合而言,郎酒对不同渠道的定位与分工做了详细的规划。
以餐饮渠道为启动引擎,通过与餐饮渠道的强力运作,提高目标消费群的品尝率,营造好的消费氛围。
以点带面,重点运作核心“点”,通过传媒宣传、口碑传播同步展开。
郎酒全面推行“体验营销”,策划大型营销活动,让利给经销商,郎酒销售公司总经理付饶提到:
“现在的经销商,很重视品牌厂家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不仅仅考虑短期利益,更要考虑长期发展。
”据此思路,郎酒建设了庞大的营销团队,帮助经销商拓展渠道和市场,管控市场价格,在品牌宣传上借助强势媒体的引导,不断提升品牌价值,给予经销商最大的支持,和经销商共同成长。
有经销商提道:
“现在郎酒越来越厉害,市场越做越大,话语越来越具有主导性,我们经销商也愿意跟着郎酒的思路走。
”
对于白酒企业来说,除了资源竞争、产品竞争、渠道竞争、品牌竞争,更高层次的竞争便是人才战略的竞争。
“稀缺资源”和“品牌历史”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但如何发扬光大,最终靠人才组织结构和人才潜能发挥,靠人才职业精神的打造和培养。
郎酒改制后成为民营企业,内部机制非常灵活,所以更加注重实效性、创新性、职业性,而不是各种复杂关系。
在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下,实行高薪酬、业绩直接进工资的制度。
据了解,郎酒的薪酬在白酒行业居于前列,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能够得到发挥,促使郎酒快速发展。
郎酒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从人才招聘到人才培养,都下了很大工夫,设立了专门的人才资金。
就营销人员来讲,刚入职时,不做销售上“量”的要求或具体的考核,而更注重让员工适应整个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有深刻的了解,给员工一个比较宽松的机制来成长和发展,然后再进入战斗一线。
2010年,郎酒开始实施“金字塔计划”,即一个销售总部,管五个事业部,加八个大区。
用5~7年时间,让全国每一个经济较好的县都有1~2个郎酒自己的营销人员,把“郎团队”建设到县级市场,把产品铺到乡镇卖场,建立起强大的郎酒营销网络。
这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工程,耗时长,耗资大,管理要求高。
但郎酒有信心、有能力,用五年时间建成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三崛起:
中国郎谱写新传奇
1重塑品牌形象,丰富品牌内涵
郎酒改制后步入正轨,企业各处散发着新鲜的活力,汪俊林不断思考:
郎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这个产品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
这些优势究竟如何提炼成为一个品牌?
未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他回忆说:
“那时候什么三十亿、五十亿根本不敢讲,能做五个亿就不得了了,那时候短期目标就是三年左右,三年做到十个亿。
”
真正形成“中国郎”的概念,汪俊林和郎酒的高层们的确用了三年的时间。
2004年,是郎酒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年,此时,汪俊林对郎酒这个品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品牌有了清楚的认识。
关键就在于这个“郎”字,汪俊林想到了“中国郎”这个定位,那“中国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2004年时,大部分名酒厂都还在强调“历史多么长远”、“在什么年代获过什么奖”,似乎历史越久,酒就越好。
汪俊林则认为有好的历史只能说“家世好”,祖辈遗传给我们一个好的“基因”,至于自己能不能做得好,要靠与时俱进,要能够摆脱束缚,并打动消费者的心。
于是,郎酒首先打破这种约定俗成,以“神采飞扬·中国郎”作为品牌的整体形象,一方面为品牌赋予拼搏向上的“郎图腾、郎精神”,进行品牌文化升华,而后,又由“好儿郎,神采飞扬”,上升到国家强盛崛起带来的自信、光荣与自豪。
这种与时俱进的定位为今后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开了个好头。
汪俊林还为神采飞扬的“中国郎”赋予了性格,包括“三气”:
一是大气,作为一个男人一定是大气、大度的;二是正气,做企业、做人都要有原则,要有社会责任感,坚持品质,不作假,不浮夸;三是霸气,大企业做大事,大品牌要有大风范。
还要具备“两感”:
一是时代感,郎酒的时代感,体现于品牌形象定位和品牌宣传中,凡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大事件,郎酒都会主动出击;二是神秘感,中国白酒作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代表,有着无数的故事与传说,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秘感,就像那蜿蜒连绵的赤水河。
在产品与品牌的融合上,郎酒人有着深刻的认识:
感性方面,消费者会因为喜爱一个品牌的品牌主张而喜爱品牌产品,“爱美之心,人人皆有”。
产品外观也很重要,所以2001年,郎酒公司特邀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卢尚平,与郎酒外形设计主创人员一起攻关,制作出了今天的“红花郎”瓶形和代表中国红的色泽。
理性方面,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口感,所以,郎酒一直坚持“质”和“量”的平衡,不管郎酒的销售有多么好,都要以“质”为重。
围绕“中国郎”的品牌理念,郎酒加大科研投入,对产品线进行了优化,从最初的100多个品种,压缩到10多个,运用自己横跨四川、贵州交界的地理优势,提出“一树三花”(一厂三香),即“酱香、浓香、兼香”三种产品齐头并进。
并以“环境独特、资源稀缺、工艺复杂、产量有限、高端定位、绿色健康”的酱香型白酒,“酱香典范·红花郎”和兼香型新郎酒作为战略性“头狼”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酱香热”风生水起。
在这种时代大背景和消费趋势下,郎酒高端、拳头产品“红花郎”精准快速出击,实施体验营销,赢得了市场。
另外,新研发的兼香型“新郎酒”以其柔和丰润的口感和精准的定位,也取得了出色的销售业绩。
2携手强势媒体,打造强势品牌
在泛媒体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各类新媒体,但传播环境越复杂,强势媒体也就越稀缺,中央电视台这个权威传播平台的地位也就越发凸显。
携手中央电视台,塑造强势品牌,是郎酒发展的重要动力。
郎酒从2004年起,借助中央电视台,从点、线、面分阶段投放广告,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让“中国郎”红遍了大江南北。
郎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得到提升,为地面营销赢得了良好口碑,使得品牌价值迅速增长,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四川郎”到“中国郎”的华丽转身。
“点”式投放,唤醒品牌知名度
郎酒的新形象诞生了,郎酒要做全国性的大品牌,如何让“神采飞扬·中国郎”家喻户晓呢?
首先,在选择媒体上,一定是公信度高的媒体,所以要坚持长期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不动摇;其次,在选择栏目和项目上要和酒的消费有结合点,并且与“神采飞扬·中国郎”的整体形象吻合,如体育栏目,重大赛事,国家庆典,国人喜事;再次,一定要有新闻传播价值,注重是否会产生二次传播。
汪俊林瞄准了中央电视台,他自己称之为“傍大树,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出来”,既然要做大品牌,就不能定位成低端的,那么中国最高端的,最理想的媒介平台就是中央电视台。
他说: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十几亿人唯一大家共同相信的频道,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舞台。
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决定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当时没钱,就做5秒,因为郎酒本身就是个名酒,我们就坚持5秒多时段投放,每天多几次5秒,让大家就知道:
哦,郎酒又回来了。
”
2004年,郎酒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紧紧抓住雅典奥运会契机,投入2000多万元,在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滚动发布3个内容的5秒广告,“神采飞扬·中国郎”这一响亮的口号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观众的脑海中。
同时,在中央电视台的晚间奥运会专题报道中播放15秒广告,同时还制作了“与姚明有关”的特色贴片广告,短时间内拉近郎酒与消费者的距离:
在奥运男篮赛场上,“神采飞扬·中国郎”为中国队加油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将民族感情与品牌感情通过大众媒介紧紧融合,从此,郎酒红遍了中国。
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收视热点,并通过最权威的大众媒介进行短时间内的大量密集传播,使品牌形象短时间内多频次出现在消费者的视线中,夯实品牌基础,是典型的的“四两拨千斤”。
组合投放,全面包装核心品牌
“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中央电视台的大事件、大制作、大项目中,把品牌与重大事件结合,让品牌在与新闻事件的结合中不断传播,让品牌在高谈阔论中成长。
让品牌在中央电视台这个营养丰富的广告土地上不断茁壮成长。
”在汪俊林的带领下,郎酒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日益加深。
2005年,郎酒继雅典奥运之后,又重磅出击,获得“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的冠名权。
当晚,刘翔等百余位体育明星出席盛典,“神采飞扬·中国郎”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体育营销,提升品牌形象。
郎酒在品牌价值最大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2006年,来自郎酒集团的年仅26岁的品酒师沈毅,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品酒师大赛中技压群雄,勇夺冠军。
沈毅的成功,既是其个人多年苦心钻研、不断探索的成果,更是郎酒集团重视员工技能、大力培养人才的具体展现,郎酒的企业品牌形象,通过沈毅的个人品牌形象又一次得到传播。
围绕2007年提出的“351工程”这一宏伟目标,郎酒集团在品牌形象宣传、产品结构、人力资源、销售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部署,郎酒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郎酒迅速捕捉到了这个万众瞩目的宣传良机,广告语“香港明天更美好,神采飞扬中国郎”鼓舞人心,郎酒还在“党的十七大”、“嫦娥一号”、“抗击暴风雪”等项目投放广告,广告语“同心同德·中国郎”、“顶天立地·中国郎”等,激发了国人奋力拼搏的热情和强国强民的感情,丰富了“郎酒”的品牌内涵。
此时的郎酒,不但取得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品牌 成长 攻略 我们 世界 广告 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