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11身边的化学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5209055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129.64KB
九年级化学上册11身边的化学试题.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11身边的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11身边的化学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11身边的化学试题
1.1
身边的化学
小试身手
1[基础题]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的产量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
D.利用化学将废铁变成黄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基础题]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新材料的合成
B.工业“三废”的处理
C.卫星定位软件的开发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3[提高题]“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大量使用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4[提高题]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下面对小明同学收集到的几种物品进行探究。
①药品 ②腈纶毛衣 ③食醋
④汽油 ⑤水泥
(1)上述物品在制作或形成过程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可以食用或服用的是______________。
(2)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举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击中考
5[兰州中考]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纳米铜的性质B.C60的组成
C.单晶硅的结构D.无人机的研发
6[枣庄中考]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
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焚烧秸秆 ③发展共享单车 ④减少燃煤使用 ⑤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详解详析
1
D
2
C 解析A、B、D项都需要利用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均属于化学的研究内容;C项属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内容。
3
A 解析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减少植物的消耗;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大量使用私家车出行,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4
(1)①②③④⑤ ④⑤ ①③
(2)使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或吃感冒药能缓解感冒症状,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题中所给物品在制作过程中都用到了化学,物品中的水泥与“住”有关,汽油用作机动车的燃料,与“行”有关,可以使用或服用的是食醋和药品。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使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吃感冒药能缓解感冒症状,新能源的开发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等。
5
D 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A、B、C项都属于化学的研究范畴,D项无人机的研发属于军事科技方面研究的范畴。
6
A 解析绿色植物能吸附空气中的微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焚烧秸秆不仅产生大量的微颗粒,还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发展共享单车,不产生污染,且节能;煤燃烧时既产生PM2.5,又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减少燃煤的使用,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PM2.5和有毒气体。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
)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水结成冰B.厨房中的煤气燃烧C.电灯发光D.玻璃打碎
2.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氧气C.高锰酸钾D.澄清石灰水
4.关于分子,原子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在不断地运动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C.原子核都是由
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下列有关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C.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D.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3个铁离子3Fe2+B.2个氮分子2N2C.氦气He2D.碳酸钠NaCO3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将其应用于医药临床,首获诺贝尔科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碳、氢、氧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
11:
40
B.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8.下列关于2H2+O2
2H2O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参
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
1
C.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与生成的水分子个数比为1:
2
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汽车尾车也成为一个日益增重的空气污染源,为减轻污染,汽车都增强了尾气净化处理装置,下列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化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B.
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D.该反
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10.春节时我们燃放的烟火炮竹中的爆炸物的主要是黑火药,它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2KNO3+3C=K2S+N2
+3X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SO3B.CO2C.SO2D.CO
11.出取34克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CO2和18克水,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碳氢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有氧元素④一定含有氧元素⑤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
1⑥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
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12.下图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只能体现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13.下表中是某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N2常温下化学质稳定—充氮包装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做防
毒面具材料
氦气密度小、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探空气球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C.日常生活经验
D.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
使煤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4.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
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3个C.4个D.5个
2、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为2分,共18分)
15.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⑴H2⑵mg2+
⑶
O
1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⑵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⑶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⑷B.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
燃烧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2
72
X
反应后丁的质量X为g,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19.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利用20ml过氧化氢溶液和3g二氧化锰混合物抽取氧气,在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这样会使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比20ml
(填大或小)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最取3g二氧化锰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里他们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为2分,共18分)
20.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
⑴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选用的发现装置为(填序号,下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
目的是
。
⑶用上述方法制备氧气,实验完毕应先后
目的是。
2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⑴A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打开活塞水反应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反应一段时间后,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计算题(共6分)
22.在实验室中,化学教师将100g氯酸钾和20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
热,冷却后称题试管内的剩余固体质量为100.8g。
求:
⑴生成氧气的质量
⑵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化学试卷答案
1、选择题
1.B2.D3.A4.C5.D6.B7.C8.B9.C10.B
11.D12.B13.B14.D
2、填空题
15.⑴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⑵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⑶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16.⑴28.09⑵C.D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⑷Na2O
17.略
18.22:
5分解反应
19.略
20.⑴长颈漏斗
⑵BE2KMnO4
K2MnO4+MnO2+O2
防止高锰酸钾粉沫进入导气管
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21.⑴CaCO3+2Hcl=Cacl2+H2O+CO2
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
⑵Ca(OH)2+CO2=CaCO3
+H2O
⑶下层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2.⑴19.2克⑵49克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生活里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质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木材燃烧D.燃放烟花
2.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
A.
倾倒液体B.
给液体加热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过滤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氧化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干冰、结净的空气B.食盐、石油
C.高锰酸钾、海水D.五氧化二磷、水银
4.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5.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认识微观粒子
B.化学之最
①原子比分子小
②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③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①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③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C.防止水污染
D.灭火原理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①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低着火点
A.AB.BC.CD.D
6.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同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
1
7.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力的效果,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C6H8O6)还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B.每个维生素C分子含4个氢分子
C.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
4:
3
8.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B.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和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AB.BC.CD.D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3
21
7
反应后质量/g
11
3
9
待测
A.甲一定是化合物,丁一定是单质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
1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铝原子
(2)
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3)+2价的镁元素
(4)汽水中含有的碳酸 .
12.化学与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 ;氮气常用于食品包装填充气是由于
(2)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3)下列物质:
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 ;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请你分析这样变化的优点是 .
13.如图是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A装置可制取气体是 (任填一种)
(2)B、C两装置都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或CO2的发生装置,写出用此装置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3)C装置是B装置基础上增加隔离铜丝改进而来的,它的优点是 .
14.A﹣G是同学们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其中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紫红色金属,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2)反应②属于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一个能实现转化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15.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
只有氢气;
猜想Ⅱ:
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
;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若装置A无变化,装置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 成立
装置A白色粉末变成蓝色,装置B无变化
猜想 成立
③若
猜想Ⅲ成立
【反思与拓展】
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6.偏二甲肼(C2H8N2)是“长征2F”运载获奖发动机推进剂之一,常规氧化剂为四氧化二氮(N2O4),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2CO2+4 +3N2,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12k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生活里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质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木材燃烧D.燃放烟花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牛奶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材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
A.
倾倒液体B.
给液体加热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过滤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大拇指要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氧化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干冰、结净的空气B.食盐、石油
C.高锰酸钾、海水D.五氧化二磷、水银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利用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判断氧化物,对于混合物,从物质的种类上分析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
A、干冰中含有C和O两种元素,则属于氧化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则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B、食盐是两种元素组成,但不含有氧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故错误;
C、高锰酸钾中有K、O、Mn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海水中有水及多种无机盐类化合物,则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五氧化二磷是由P和O两种元素组成,则属于氧化物,水银是只有Hg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故选A.
4.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
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
C、根据液态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判断;
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
【解答】解:
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汽油蒸气,打或接听移动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气体,所以错误;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所以错误;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适宜扑灭图书、档案等的火灾,所以正确;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沼气有可燃性,闲置的沼气池内是它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所以错误;
故选:
C.
5.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认识微观粒子
B.化学之最
①原子比分子小
②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③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①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③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C.防止水污染
D.灭火原理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①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低着火点
A.AB.BC.CD.D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有关化学之最;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A、根据微观粒子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物质的含量解答;
C、根据防止水污染的措施解答;
D、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解答】解:
A、①原子比它构成的分子小,错误;②分子和原子都运动,错误;③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正确;
B、①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正确;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正确;③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
C、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正确;②不能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错误;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正确;
D、①隔离可燃物能灭火,正确;②隔绝氧气(或空气)能灭火,正确;③不能降低着火点,错误;
故选B.
6.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不同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
1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观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分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11 身边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