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模拟恩施高中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5207954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02KB
湖北 模拟恩施高中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docx
《湖北 模拟恩施高中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 模拟恩施高中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模拟恩施高中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模拟】恩施高中2013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模拟】恩施高中2013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湖北模拟】恩施高中2013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美丽清江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真模拟语文试题(A卷)
出题人
韩伟审题人
李剑林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楔(xi)子解剖(pu)联袂(ju)
按捺(ni)不住
B.自诩(x)罪愆(qin)卓(zhu)著
涕泪滂(png)沱
C.畏葸(x)款识(zh)的(d)士央
冠(gun)冕堂皇
D.妩(w)媚浼(mi)剽(bio)悍
因噎(y)废食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销赃绊脚石白头携老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脉搏发祥地真知灼见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辐射座佑铭臆想天开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D.悖谬闭门羹曲意逢迎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谁的爱好如何,他都洞若观火。
B.王金民是一家饭馆的老板,衣着打扮土得不能再土,住在一间风雨飘摇的土屋里。
C.日方若低估中国以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各种手段捍卫主权的决心,必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王林风本也是饿了,见桌上有饭,拿过来,二一添作五,一口气吃了个精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彭丽媛出访中的服饰,展示了东方特有的文化和东方人特有的美感,也让各方包括国内的消费者重新认识国内本土服装品牌的设计功力。
B.为避免楼市调控不遭遇尴尬的局面,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还须切实扩大楼市供应量,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C.近日媒体不断报道香港特区政府3月1日起限制奶粉出境、违反者最多会被罚款50万港元及被判处两年监禁的消息,消费者对此非常气愤。
D.从南海黄岩岛对峙,再到东海钓鱼岛争端,罗援强调:
当务之急,是升级海巡船吨位,建立海上警备队,这样才能保障中国海洋权益。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些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全靠结尾处的以景言情之句,方显出其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蜀相》结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经受住了生命中的种种考验,最终在春天里成长为一只最美丽的白天鹅,这是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
C.《边城》开头介绍了湘西的民俗,重点是端午节的活动,在写风俗之美的基础上,进而引出主要人物,为后文写人情之美作铺垫。
D.窦娥要求刽子手改走后街,展现其温柔孝顺的一面。
温柔孝顺的窦娥无端被杀,悲惨命运尤其令人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揭露也更加深刻。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超越故乡
莫言
托马斯沃尔夫说过:
“我已经发现,认识自己故乡的办法是离开它;寻找到故乡的办法,是到自己心中去找它、到自己的头脑中、自己的记忆中、自己的精神中以及到一个异乡去找它。
”他的话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当我置身于故乡时,眼前的一切都是烂熟的风景,丝毫没能显示出它们内在的价值,它们的与众不同。
但当我远离故乡后,当我拿起文学创作之笔后,我便感受到一种无家可归的痛苦,一种无法抑制的对精神故乡的渴求便产生了。
你总得把自己的灵魂安置在一个地方,所以故乡便成为一种寄托,便成为一个置身都市的乡土作家的最后的避难所。
肖洛霍夫和福克纳更彻底,他们干脆搬回到故乡去居住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回到高密东北乡去,遗憾的是那里的一切都已面目全非,现实中的故乡与我回忆中的故乡、与我用想像力丰富了许多的故乡已经不是一回事。
作家的故乡更多的是一个回忆往昔的梦境,它是以历史上的某些真实生活为根据的,但平添了无数的花草。
作家正像无数的传说者一样,为了吸引读者,不断地为他梦中的故乡添枝加叶——这种将故乡梦幻化、将故乡情感化的企图里,便萌动了超越故乡的希望和超越故乡的可能性。
高举着乡土文学旗帜的作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终生厮守于此,忠诚地为故乡唱着赞歌,作家的道德价值标准也就是故乡的道德价值标准,他们除了记录,不再做别的工作。
这样的作家也许能成为有地方色彩的作家,但这地方色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风格。
所谓的文学风格,并不仅仅是指搬用方言土语、描写地方景物,而是指一种熔铸着作家独特思维方式、独特思想观点的独特风貌,从语言到故事、从人物到结构,都是独特的,区别于他人的。
而要形成这样的风格,作家的确需要远离故乡,获得多样的感受,方能在参照中发现故乡的独特、先进的或是落后的,方能发现在诸多的独特性中所包含着的普遍性。
而这特殊的普遍,正是文学冲出地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沈从文、马尔克斯、鲁迅等人,正是这一类远离故乡之后,把故乡作为精神支柱,赞美着它,批判着它,丰富着它,发展着它,最终将特殊中的普遍凸现出来,获得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的作家。
托马斯沃尔夫记录了他的真实的故乡,而福克纳却在他真实故乡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比他的真实故乡更丰富、博大的文学故乡。
福克纳营造他的文学故乡时使用了全世界的材料,其中最重要的材料当然是他的思想——他的时空观、道德观,是他的文学宫殿的两根支柱。
福克纳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但也为我们设置了陷阱。
你不可能超越福克纳达到的高度,你只能在他的山峰旁另外建造一座山峰。
福克纳也是马尔克斯的精神导师,马尔克斯学了福克纳的方法,建起了自己的故乡,但支撑他的宫殿的支柱是孤独。
我们唯一可做的是学习马尔克斯,发现自己的精神支柱。
故乡的经历、故乡的风景、故乡的传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难以逃脱的梦境,但要将这梦境变成小说,必须赋予这梦境以思想。
思想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将达到的高度,这里没有进步、落后之分,只有肤浅和深刻的区别。
对故乡的超越首先是思想的超越,或者说是哲学的超越。
这束哲学的灵光,不知将照耀到哪颗幸运的头颅上,我与我的同行们在一样努力地祈祷着、企盼着成为幸运的头颅。
(选自莫言《超越故乡》第10章,有删节)
6.下列对作家与故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以故乡历史上的某些真实生活为根据,不断地将它梦幻化、情感化,便萌动了超越故乡的希望和拥有了超越故乡的可能性。
B.作家只有远离故乡,把故乡作为精神支柱,赞美、批判、丰富、发展着它,才能最终将特殊中的普遍凸现出来,成为走向世界的作家。
C.作家需要远离故乡,获得多样感受,在参照中发现故乡先进的或是落后的独特,方能发现在诸多的独特性中所包含着的普遍性。
D.终生厮守故乡,忠诚地记录故乡,为故乡唱着赞歌,遵循故乡的道德价值标准创作,就是独树一帜的有地方色彩的作家。
7.下列各句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有远离故乡,拿起文学创作之笔后,作家才会感受到一种无家可归的痛苦,才会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对故乡的渴求。
B.置身都市的乡土作家只有把故乡当作寄托和最后的避难所,而且他们只有在面对故乡烂熟的风景时才能进行文学创作。
C.福克纳和马尔克斯都营造了自己的文学故乡,营造的文学宫殿中,福克纳以自己的时空观和道德观为支柱,马尔克斯的支柱则是孤独。
D.所谓文学风格,并不是指搬用方言土语、描写地方景物,而是指一种熔铸着作家独特思维方式、独特思想观点的独特风貌。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托马斯沃尔夫虽然意识到走出故乡、超越故乡的重要,但他终生厮守于故乡,记录了他的真实的故乡。
B.作家创作,必须从语言到故事、从人物到结构都展现自己独特思维方式、独特思想观点,形成独特的风貌,以区别于他人。
C.任何一个作家都难以逃脱故乡的经历、风景和传说构成的梦境,只有赋予这梦境以思想,才能将这梦境变成小说。
D.作家思想水平的高低,将决定自己作品达到的高度。
这高度既有进步与落后的分别,又有肤浅和深刻的区别。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9-12题。
(21分)
童贤母传[明]方孝孺
童贤母,姓罗氏,宁海童处士释卿妻也。
罗为县旧族,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
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归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
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
饮食必执匙箸以进,久而不懈。
祖姑心德其所为,每私祝曰:
“吾苦新妇无以报,愿汝有子有妇,咸若汝之孝敬。
”
贤母有知能,遇女妹及族人亲戚皆有恩。
祖姑及舅姑卒,相夫奉丧葬于内外,粗细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
既而家浸盛,生四丈夫子。
子长,各有才智,好学问;训以礼义忠厚,尤有母道。
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
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
作先祠、置祭器,以奉祖考。
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
初,元季无政。
大家以赀结长吏,出之租税,俾小民佃者代输,里正因而渔利。
每亩征米四升,小民以为病。
会贤母家为里正,催民租税,命减其半,不足宁出己粟以输,乡闾贫弱赖以不困。
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
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曰:
“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
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
”于是长子遵母意,与诸弟行之。
又白于县,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
数百里内贷麦者利其息小,竞奔走焉,咸叹息以为童母己。
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
为之娶妇,使成家业。
如是者二十余人。
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
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解之。
后或背负,绝不与较。
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勿为。
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
家人指逾千,婢仆指称之,人人察其饥饱苦乐与其才性所宜,无有怨者。
今年几八十,子妇、及诸孙妇、男女数十人,曾孙七八人。
奉养祗顺,不敢违,果若祖姑所祝。
名人士往来者,皆致拜而去,称贤母云。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年十三归童氏归,女子出嫁
B.及处士蚤世蚤世,“蚤”通“早”,过世得早
C.大家以赀结长吏大家,每家人
D.数百里内贷麦者利其息小利,以……为利
10.下列6个句子分为4组,全都直接表明童贤母之贤的一项是(
)(3分)
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归道贤母躬抱持洗涤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为之娶妇,使成家业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
名人士往来者,皆致拜而去
A.B.C.D.
1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童贤母十三岁嫁到童家,恭敬孝顺老人,精心伺候生病的祖母,治家理财缝缝补补很符合为媳之道。
B.童贤母明慧贤能,对子女悉心教诲,对家庭操持有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C.童贤母做里正,不用资财结交官吏,不剥削租种自己田地的人,专心管理乡里事务,深受村民的拥戴。
D.童贤母深明事理,告诫子女远离不义之人,拒做不合理之事,对家人奴婢关怀备至,远近的人们都称赞他。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9分)
(1)吾苦新妇无以报,愿汝有子有妇,咸若汝之孝敬。
(3分)
(2)不足宁出己粟以输,乡闾贫弱赖以不困。
(3分)
(3)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
(3分)
13.给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不超过6处)(3分)
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1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1)
(2)两小题。
(8分)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注]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
[注]兜鍪,战盔。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用简练的语言鉴赏诗歌颔联的表达效果。
(4分)
(2)从整体看,这首诗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举例说明。
(4分)
15.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选做五题,每题1分,共5分)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3)__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5)______________,川泽纡其骇瞩。
(王勃《滕王阁序》)
(6)佩缤纷其繁饰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7)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五月渔郎相忆否?
______________,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残荷,生命的表情
林国强
在江南乡间行走,我被池塘中那一大片残荷所吸引。
这里不见“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丽壮观,呈现在眼前的是被季节折卷了的枯叶和折曲了茎杆的残荷。
细细欣赏,我发现残荷是那么的婀娜多姿,它带来了深秋初冬的自然之美和生命表情。
荷,曾盛开过,开尽了生命里所有的光华,直至那花收冠,剩下一株纤细的身姿静静地摇曳。
纤细的身姿是为莲篷准备的,那丰满的美,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如今,荷,已慢慢枯萎,暗灰色取代了生命的翠绿,那细细的身姿将义无返顾与那莲籽一起,走完生命的全部旅程。
那凄凉的美,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延续。
因此,盛开是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生命。
只是呈现的表情不同而已。
看到残荷的今天,怎能忘记它曾经带给我们曾经的最美与心动。
关于“枯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残荷,过往曾有不少传唱。
古人也有擅长画残荷的大家,多以冬日荷塘里败落枯叶为描摩对象,色彩上并不张扬,却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和视觉冲击力。
不上大雅之堂的一池残荷,也成了文人心里温暖的乡情。
我想,能把拙扑的残荷当作一景,无疑是人文的造化。
残荷,正按自己的方式活着。
颓枝败叶、余晖残蓬,然能清风秀骨,不堕污泥的残荷,在生命尽头处呈现另一种美和精致,仿佛哀伤与己无关,用生命记录的如此之美,如诗如画:
它把头高高昂起,它把脊梁挺得直直,它一定想望着远方。
它们平衡地排列着,高高低低,老老小小,仿佛由父母,携着家眷一起演出,一起追逐梦想。
它们共同构成的姿态美韵,直逼你的眼球,仿佛可以渗进你的内心,让你平添一种温暖,一种希望,一种感怀,一种敬意。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荷花的余香。
残荷,是生命的引子。
看似生命的终结,实则为来春的勃发积蓄力量。
因为没有了残荷的凄美,就没有来年那一塘映日荷花的风韵。
残荷有英雄气,有忘我而旷达的味,最能够表现生命的热烈,生命的美好,凸显出堪破千难万险的骨格,点燃人心丰富多彩的渴望,引领万紫千红的季节,抒发鸟语花香的向往……
残荷,把入世出世虚盈了一身。
在我看来,那是一种生命的表情。
一池的残荷,实在因了枯萎有了人气。
然这些都是人的鼓噪和演绎,与残荷是不相干的。
残荷注定是孤高的、落寞的,过时自会飘零去,“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站在荷池边,这一刻,你可以试着做深呼吸,像一只蝶儿把那荷花的芳香传送,与那荷花一起聆听阳光的每一声歌唱。
这一刻,你不必担心那枯萎会迷了双眼,在这样的画面里,那些薄薄的忧伤,就成为背景。
或者索性让自己成为一株残荷挺立,与那水土相厮守,喁喁细语,朝朝暮暮地一起看云霞落日,让生命中那些花开的章节,在岁月里无限延伸。
残荷,生命虽已衰败,但美却还在延续。
它残而美、残而优、残而雅,残中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
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轮回。
而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残荷吗?
这些挺立的残荷,各自纷呈出抗争的生命,映射出一个个无畏的人生。
我欣赏残荷那种顽强的生命力,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那一份展示生命的执着。
犹如人的一生,辉煌后的残年也会有着独特的美,总会有让人惊鸿一瞥的姿态和生命表情!
16.下列有关作品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首段写残荷时,引用了古人写荷的诗句,反衬残荷的婀娜多姿,突出残荷深秋初冬时的自然之美和生命表情。
B.引用“枯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诗句,突出残荷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和视觉冲击力,带给人温暖的乡情。
C.设想自己像蝶儿传送荷香,伴荷花聆听阳光的歌唱,让自己挺立为一株残荷,使文章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D.借残荷赞赏生命的执着和辉煌的残年,最重要的是表现在人生的暮年也要奋力抗争、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E.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突出了残荷的精神品质,内涵丰富,引人思考。
17.文章第六段引用元代冯子振的诗句“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有什么作用?
(4分)
18.突出了残荷哪些“生命的表情”?
请结合全文,从韵味和品质上简要分析。
(4分)
19.请以荷为对象,结合文本和所学过的诗文,对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进行探究。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4小题)
20.
行为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下图)。
请你用文字清晰、简明、准确地概括这种激励模式的含义。
21.下面是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的一个片段,写罗斯托尔家要去参加宫廷舞会前女眷们的准备。
请用简洁的语言,排比句的形式,结合文段内容概括娜塔莎的性格。
(4分)
索尼亚已经穿好衣裳,站在房当中,用针别紧着最后一条在针下擦响的缎带,把小手指都顶痛了。
“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亚!
”娜塔莎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彩带结得不好,到这里来。
”
索尼亚蹲下了。
娜塔莎把缎带改了样式,别上了。
“我说,小姐,这样是不行的。
”女仆握着娜塔莎的头发说。
“啊,我的上帝,等一下!
这就对了,索尼亚。
”
“你们快完了吗?
”伯爵夫人的声音说,“马上就是十点了。
”
“就好了,就好了……您准备好了吗,妈妈?
”
“只要用针别上帽子了。
”
“让我来吧,”娜塔莎大声说,“您不会弄!
”
“但已经十点钟了。
”
决定是十点半钟到跳舞会的,但娜塔莎还要穿衣服,他们还要到塔夫锐达花园去。
22.请用两句句式基本对称的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
不超过20字。
(4分)
汉剧、花鼓戏、高腔山歌、黄梅挑花、孝感剪纸、恩施傩戏……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我省拥有星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活化石”,凝结着千百年的智慧,是荆楚文明的底色与基因。
为了让文化之脉生生不息,我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12年12月1日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施行。
它标志着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3.作文(共60分,共1小题)
请以“许下一个心愿”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60分)
参考答案
1.C(A、“捺”读n;B、“卓”读zhu;D、“剽”读pio)
2.B(A白头偕老C座右铭
异想天开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C(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喻本想伤害别人,却伤害了自己。
用在此处正确。
A洞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多指对事理看得透彻。
不能用于了解人,可用“了若指掌”。
B风雨飘摇:
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不能用于房屋。
D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借指双方平分。
这里本意应为吃得快,改为“三下五除二”。
)
4.D(A、第一,搭配不当,“展示……美感”应为“展示……美丽(魅力)”;第二,表意含糊,因“各方”指代不明,使“国内本土”表意不清。
B、否定不当,去调“不”;C、指代不明,“此”可以是对香港特区政府的限制措施,也可以是对媒体报道的消息。
)
5.A(杜甫的《蜀相》结句不是“以景言情”,而是直抒胸臆。
)
6.D(第2段开头,错误,这样的作家不能“走向世界”,更不是“独树一帜”的。
)
7.C(A、第1段,错误,是对“精神故乡的渴求”。
B、第1段,错误,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作家在异乡一样可以创作。
D、第2段,错误。
原文是“并不仅仅是指搬用方言土语、描写地方景物”,没有否认搬用方言土语、描写地方景物。
)
8.D(第5段,错误,“没有进步与落后的分别”。
)
9.C(大家,大户人家。
)
10.B(为童贤母有治家能力,为在童贤母的教导下一家人和睦相处的情形,为众人尊重童贤母。
)
11.C(是童贤母家里有人做里正,同时也是因为他们家帮助村民出一半的租税。
)
12.
(1)我为不能报答媳妇而感到痛苦,希望你将来能够有孩子有媳妇,都能像你一样孝顺恭敬。
(“苦”“咸”各1分,句意正确1分。
)
(2)不够的宁愿拿出自家的粮食代交,村里的贫困老弱的人家依靠这而不至于生活困顿。
(“输”“赖”1分,句意正确1分。
)
(3)她揣摩预料世上之事,十分明确很有远见,即使是男子也有赶不上的地方。
(“虽”1分,“明远甚”句式、含义正确1分,句意正确1分。
)
13.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4.
(1)比喻,将斗笠比作战盔,将蓑衣比作铠甲,突出农忙时节的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战,与地拼搏,展现出农忙的艰苦与忙碌。
(比喻1分,突出插秧是与天地战斗的,2分;展现农忙的艰苦忙碌的,1分)
(2)本诗语言准确生动、朴素自然。
如首联的动词“抛”“接”“拔”“插”,就是对农家劳动情状准确而生动的描写;而“雨从头上湿到胛”,“低头折腰”等,全用生活中朴实的语言,展现农忙的辛苦,而农夫的回话中,“鹅儿”“雏鸭”更是朴素自然的生活语言。
(特点2分,答任何一点即可;简析紧扣特点,分析合理,2分。
)
15.
(1)何事长向别时圆
(2)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3)东篱把酒黄昏后(4)环佩空归夜月魂(5)山原旷其盈视(6)芳菲菲其弥章(7)恍惊起而长嗟(8)小楫轻舟
16.CE(A、反衬手法错误,盛开的荷是美丽壮观的,残荷是婀娜多姿的,是不同季节的自然之美和生命表情。
B、这两句诗是写残荷的韵致和品质,与“温暖的乡情”无关,而“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和视觉冲击力”的是大画家笔下的残荷。
D、纵观全文,的人生态度不仅是抗争、不屈,还有忘我、旷达,还有为了新生命的奉献。
原句表述的这一点并不是“最重要的”。
)
17.
(1)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 模拟恩施高中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模拟 恩施 高中 三高 仿真 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