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docx
- 文档编号:25206166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8.51KB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docx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
(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
地理素养的培养通过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实现才能达到。
而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获得地理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技能;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及运用,通过对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总之,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加以培养,使学生具有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技能、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问题、关爱乡土、关爱祖国、关爱全球、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及可持续发展的素养。
(二)课程结构上体现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
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高中地理课程设置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这些国家课程不仅体现基础性、而且也体现了多样性与选择性。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开发配合高中地理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同时,要利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开展地理与相关学科“携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此外,成立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三)在课程实施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
课题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式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四)在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上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学校,要合理利用网络提供的地理信息资源,优化地理教学结构,突破时空障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不断拓展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
(五)在课程评价上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的地理教学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评价既重视终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
实现地理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地理学习评价。
二、理解课程结构
(一)高中地理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框架设计、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中。
高中地理课程共包含10个模块,其中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为共同必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为选修模块。
高中地理课程是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设计、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中。
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地学习区域地理,高中必修课程大体上是学习系统地理,而高中选修课程除了个别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
并且,与初中地理“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不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学生将来无论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样都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并且,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在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有以下基本思考:
1.学生必须完成共同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的学习,各2学分,共获得6学分。
方案一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
必须从选修系列的7个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中选择修习2~3个模块,各2学分,获得4~6学分。
方案二
理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
鼓励有志于从事地学、环境、农林、水利、军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从选修系列的7个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中选择修习1~2个模块,各2学分,获得2~4学分。
方案三
综合发展倾向的学生
(“大综合”高考)
有志于从事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从选修系列的7个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中选择修满2个模块,各2学分,获得4学分。
2.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能力发展倾向、国家高考方案,以及学校的条件,从下列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修习。
(二)课程模块说明
高中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高中地理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为问题,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学生将来无论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样都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1.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并且注意其结构的相对统一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地理1”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四大圈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等传统内容,但又不拘泥于纯自然地理结构,以“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作为总结,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
“地理2”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包括人口与城市、工农业区位因素等经典内容,但又不拘泥于纯人文地理结构,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尾,阐述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基本内涵和任务。
“地理3”以区域作为载体,介绍区域同人类的关系、区域的开发整治等,同样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
最后还介绍体现时代气息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紧跟地理科学的时代步伐,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
2.高中地理选修课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除了个别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
这些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大都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并且有些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以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界的教学实践为依据,以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高中地理选修课所有的选修模块之间都没有递进关系而是平行的。
《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程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
《课程标准》规定,除了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模块以外,其它的地理选修模块原则上各个学校都应开设。
三、把握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课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地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作为内容标准的两大部分。
在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学生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内容标准”与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样,都具有规范课程内容的功能。
但二者相比,“内容标准”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特色:
(一)关于内容选择
“标准”中的内容选择瞄准当今世界及我国的重大问题、常见问题以及关乎国民利益和民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瞄准地理科学发展的前沿;瞄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在保留地理学科经典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删除“繁、难、偏、旧”的内容,引入了现代地理学的最新知识、观点、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
(二)关于活动建议
在“活动建议”中,有大量的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学法指导和情感渗透,其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使知识与知识获得的背景和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实践、经历和体验提供机会,并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有序、和谐的发展。
“活动建议”是教师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参考性意见,属于弹性要求。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及所在学校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从“活动建议”中得到启发,拓宽设计思路,进行创造性劳动,组织更多有效的课内外地理活动。
(三)关于目标表述方式
“内容标准”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新理念,采用相关的行为动词对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进行表述,其行为的主体是学生。
结果性目标明确提出了学生的学习结果,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
表述时使用的行为动词可理解、可达到、可测量评价。
如,在“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条目中,通过行为动词“绘制”、“说出”、“阐述”、“分析”提出了在知识技能上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体验性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主要呈现于“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
如:
在“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等条目中,通过“理解”、“领悟”、“认识”等行为动词提出体验性学习目标,其表述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四、课程教学实施
(一)地理模块教学实施
1. 地理模块课程开设方案: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我省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高中地理模块开设可采取:
共同必修模块采用按学段安排课程或按学期安排课程两种开课模式;选修模块均采用按学段安排课程开课模式。
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一:
上学期
下学期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高一学年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选 修
高二学年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高三学年
选 修
高三总复习
方案二:
上学期
下学期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高一学年
必修Ⅰ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高二学年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高三学年
选 修
高三总复习
方案三:
上学期
下学期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高一学年
必修Ⅰ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Ⅱ
高二学年
必修Ⅲ
选 修
必修Ⅲ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高三学年
选 修
高三总复习
按学段安排课程模式,每周4学时,一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按学期安排课程模式,每周2学时,一个学期两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
按学段安排课程模式,在相对较短、较集中的时段内完成整个模块的教学。
这种教学安排模式的优势是并行开设的学科必修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并行学习的科目数量负担相对较轻,课余时间相对较多。
不足之处,是要求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基本上能够吸收、消化地理原理和基本过程的知识,这对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按学期安排课程模式,由于与以往旧课程排课较相似,学校管理与教师能较容易适应,较能适合多数学校师资人员数量、设备和设施等基本要求。
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由于并行开设的学科必修课程相对较多,学生并行学习的科目数量负担相对较重,课余时间相对较少,又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构成了较大压力。
建议各校根据各校的实际条件,在上述方案中选择一种方案。
2. 地理模块课程开设的说明:
⑴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必修课程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学时)3个模块组成。
这3个必修模块是递进关系,必须依次开设。
“地理1”、“地理2”、“地理3”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这3个模块都紧紧地围绕可持续发展理论展开,体现了现代地理学的常识性、基础性和素养性。
⑵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学时)7个模块组成。
这些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大都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凸显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并且有些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以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界的教学实践为依据,以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选修模块内容是平行关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即任何一门地理选修模块都可以在高一、高二或者高三开设。
建议各校在一个学段内可同时开设若干个选修模块共学生选择,选修模块开设顺序由各校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决定。
各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尽量开齐所有模块,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选修。
⑶学校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地理必修课和选修I、选修II(校本课程)的开设。
为保障地理必修3“区域应用地理”模块的教学顺利开展,学校可积极尝试在开设地理必修模块3之前或同时,开设地理选修II“区域地理”校本课程。
⑷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修完3个地理必修模块课程,并获得6个学分。
理科方向发展的学生,可选学“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自然地理模块,既获得了毕业必需的学分,又为继续深造奠定了知识基础。
文科方向发展的学生,必须要在选修课程的6个模块中,至少选择2个模块进行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⑸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是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具体体现。
但鉴于地理新课程实验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当前师资、设备、场地等条件不具备开设该课程的条件,因此,首次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年级的高考内容暂不涉及该模块。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将地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课堂教与学目标和教学知识框架
⑴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学科化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例如:
地理基本知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基本问题及以谋求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内容为核心等地理知识,特别是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过程、地理基本原理、地理基本规律)、地理基本技能(地理观测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阅读分析绘制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地理基本能力(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地图和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判断、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表述能力)、地理研究基本方法(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地理情感(地理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文化情操、地理审美情趣等)、地理态度(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地理意识(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与地理价值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
⑵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体现了课标的双基要求,过程与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蕴含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未来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地理教学应在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保证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体验与习得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知识内化成学生道德智慧、意志品质与行为习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⑶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但是不能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标准”等同于教学目标。
我们要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即知识层面的“了解”、“理解”、“应用”等(老教师特别要注意防止思维定势,对照新旧大纲与课标之间的区别,坚决删节传统教材中“繁、难、偏、旧”内容。
),技能层面的“模仿”、“独立操作”、“迁移”等,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等;同时,我们还要将地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课堂教学的知识框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教材没有教师参与的提纲挈领式升华总结,仅靠学生自己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学最终要以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来参与学生的意义建构。
2.将教材内容与结构具体化为教学资源与程序
⑴理清教科书编写思路。
教科书通过“设计情景、引发问题”,将静态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通过“提供信息,安排活动”将文字、图像、问题等内容信息化、活动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搭建起平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有机整合,在深刻领悟和体验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而“阅读材料”、“单元活动”等,又为学生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⑵紧扣课标要求,创造性重组、生成教学内容。
高中新课程改革一大特色是原则性的课标、多版本的教材,它给老师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给老师带来选择的难度,需要教师更多的创造性劳动。
例如:
高中地理新课程极其重视案例教学,针对这种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的选择极其重要,样本取样有无代表性真实性,体现的规律原理是否具普遍性时代性,地理事象与原理规律之间是否具有逻辑性表征性,案例本身是否具有挑战性趣味性,也就是说案例是否具备探究价值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课本上的案例并非是唯一的,其所表述的地理事实本身也并不需要学生原原本本的识记,为此,教师可以比较各版本教材案例或身边乡土典型事例或时事热点事件,选择确定最适合所教学生探究的讲课案例或与案例紧密联系的系列材料,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重组、生成教学内容。
3.将课程改革理念具体化为教学行为策略
⑴领会新课程倡导的课堂行为的转变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行为转变方式从学生学习性质而言从过去注重以记忆模仿为特征的接受学习转而重视以理解创造为特征的发现学习;从学习过程而言从过去注重现成知识的内化转而重视由事实归纳结论再内化为认知结构,重视直觉感悟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究过程,个性化与公理化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从教学流程而言从过去注重教师引出问题—归纳总结—模仿练习—巩固记忆转而注重设立情境—发现探究—归纳分享—建构体系—实践体验;从课堂管理而言从过去以指令与服从为特征的教师权威型转向建议与采纳为特征的顾问型和以参与与合作为特征的同伴型。
⑵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与宽容的空间,进行探究,分享发现,合作总结。
对具有探究价值的核心地理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存量与能力水平、以及课堂实际,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或积极旁观或线索提示或启发步骤直至结论呈现。
但无论如何,学生探究过程是不能省略的,或长或短,或成功或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究的体验、探究方法的习得。
因此,学生能发现什么就实说什么,能感悟多少就交流多少,教师要善于等待,不要急于设圈套、硬启发、亮观点。
同时透过地理事象所揭示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这一探究性成果则必须要求学生理解记忆的,这既是课堂的知识技能目标,也是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或缺的载体。
⑶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途径。
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延伸课堂,让对某个地理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能在课后继续探究,教师要以顾问的身份进行合理的人员组织、必要的方法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并建立有效的反馈途径与激励机制,使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自然延伸成为实践性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⑷根据教学内容性质以及校情、学情实事求是地确定教学方式。
严格意义上来说,讲解法、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活动法、自学法等等各种教学方式都有它适用的时间与对象,一般而言,地理事实性知识较适合自学法、问答法等,地理原理性知识较适合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等,地理程序性知识较适合活动法、演示法等,我们一定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4.充分发挥地理观察、实验、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
⑴教师首先要善于进行知识整合,理解新课标深刻内涵、洞察学情乡情的基础上,将具有应用价值的地理内容案例化、情境化、活动化。
⑵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透过案例、情境的具体事实即要透过地理事象探究其所蕴含的地理原理与规律,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方法体验。
⑶鼓励学生自主组合,形成合作团队,并由团队成员民主推出召集人,适当分工,将所获得的地理原理与规律指导实际生产与生活实践,经文献检索、观测观察、实地验证、调查访谈、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践创新、综合论证、成果展示等,让学生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内化,在内化中习惯,在习惯中成功。
⑷教师要善于通过积极旁观、适时反馈,促进学生提高自己元认知能力即自知之明,自控之能,自主之行。
为此,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增强新课改理念行动力,整合升华教与学指导经验,进一步加深对学科知识概念理解程度。
5.重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师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习的整合,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合理使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要合理利用网络提供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结构。
(三)尊重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高中地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以较大的选择空间。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毕业要求,以及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制订地理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地理课程模块;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地理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选择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选课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特点,并且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要,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自我规划。
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性格、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发展意向),
2.学生的学习背景(包括学业成绩、知识结构、成长记录),
3.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包括专业和职业的选择),
4.社会背景(包括招生、就业、人才需求),
5.学校实际(包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普通高中 新课程 地理 学科 教学 实施 指导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