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 文档编号:25201555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3.71KB
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专升本考试大纲
《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专升本考试大纲
课程说明:
《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一部分是《中国文化史》。
其中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为主干,在阅读历代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同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史中的相关内容。
使用教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0年版。
参考教材: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考试对象:
专升本学生。
复习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整理和体制
一、《诗经》的整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
这些作品产生的地域大体涵盖今黄河中下游及汉水上游地区。
《诗经》的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社会阶层。
2、《诗经》的编集,大约完成于公元前6世纪。
对于编集的情况,后人有“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
现在一般认为这些作品是由朝廷乐官整理编选的演唱和学诗的底本。
二、《诗经》的体制和功用
1、今本《诗经》按照音乐类型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有乐曲的意思,《诗经》里的十五国风就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有正的意思,《雅》即意为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大雅、小雅的不同,也是根据音乐类型作出的区分。
颂,本指祭祀仪式上舞蹈的样子,引申则专指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诗经》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化的重要工具。
它在周代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广泛应用在祭祀、朝聘、外交、宴会等场合,同时也是贵族教育通行的教本。
汉代诗学经学化之后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形成影响至深。
3、在汉代,《诗经》的传本有今文的齐、鲁、韩诗,合称三家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人申培、齐人辕固和燕人韩婴;此外有古文的毛诗,由鲁人毛亨、赵人毛苌所传。
后来三家诗相次亡逸,毛诗独传。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便是毛诗。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一、祭祀诗与史诗
在《大雅》和《颂》中保存了许多祭祀祖先、追溯部族起源和兴盛、赞颂祖先的丰功伟业的诗歌。
这些诗虽以歌功颂德为主,但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大雅》中五篇周人的史诗: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系统记述了周人从始祖后稷诞生到武王伐纣的历史过程。
二、农事诗
周代已经进入比较发达的农耕社会,《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观念和情趣上印上了农业文明的印记,而且收录了不少直接描写农业活动的诗歌。
其中最优秀的当推《豳风•七月》。
三、燕飨诗
《诗经》中有一类作品专门描写贵族宴饮的场面,是为燕飨诗。
这类诗歌是稳固的宗法社会的产物。
贵族的宴会往往是出于维系礼法、敦亲睦义的需要,而宴饮仪式则是礼的一种体现,因此这类诗歌总是赞美和乐融洽的氛围,井井有条的秩序;而对放纵失仪之举则加以讽刺。
著名的作品有《小雅•鹿鸣》和《小雅•宾之初筵》。
四、怨刺诗
1、西周末叶,王道衰微,社会动荡,于是出现了针砭时弊,感时伤世的怨刺诗。
在儒家传统的诗教里面,这些就是“变风”“变雅”,所谓“乱世之音怨以怒”者也。
2、二雅之怨刺诗多出于公卿列士之手,内容集中于政治层面,表现上层士大夫对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又往往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情辞恳切,风格沉痛而凝重,如《大雅•板》《荡》《民劳》《桑柔》《瞻卬》,《小雅•节南山》《雨无正》《巧言》《巷伯》等。
3、国风之怨刺诗多出于下层及民间,多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或事件,讽刺更尖刻辛辣,情绪比较外露,以嘻笑怒骂为能事,富有平民文学的特质。
如《邶风•新台》《鄘风•相鼠》《魏风•硕鼠》《陈风•株林》等,皆为名篇。
也有比较含蓄哀婉的作品,如《王风•黍离》。
五、征役诗
征役诗是指那些以战争、徭役为题材的作品。
这些诗歌抒写征役之困顿,劳逸之不公,如《小雅•北山》《召南•小星》;倾诉骨肉离散、夫妻暌违的痛苦,以及征夫、思妇的两地相思和对安乐生活的向往,如《小雅•采薇》、《豳风•东山》、《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
当然也有慷慨赴敌的作品,如《秦风•无衣》表现的就是秦人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的精神。
六、婚恋诗
婚恋诗在《诗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且也是《诗经》中最为精彩的篇章。
它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自由恋爱的歌唱。
这类作品有的大胆而直率,如《郑风•溱洧》写春光明媚之日,青年男女徜徉水边,相约游玩的快乐场景;《召南•摽有梅》是一位待嫁女子的歌唱,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
《召南•野有死麕》写男女幽会嬉戏,更是十分大胆放荡。
另一类作品则比较含温文典雅,如《周南•关雎》写辗转反侧求之不得的爱慕之情;《邶风•静女》以馈赠信物抒写纯真的爱情,娴静美好;《陈风•月出》描写月下美人的绰约风姿,明丽而纯洁。
2、表现相思和爱情受阻的诗。
如《郑风•狡童》里头姑娘因为相思而寝食难安;《秦风•蒹葭》通过描绘一个美丽清冷、朦胧迷茫的境界,刻画了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伊人可望不可及的惆怅与失落。
《诗经》中的一些诗在歌唱恋爱的同时也反映了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
如《郑风•将仲子》写女子与心上人倾心相爱,但是又惧怕父兄的反对和旁人的风言风语,婉曲之中不乏怨尤。
《鄘风•柏舟》表现了同样的遭遇,她的恋爱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只有呼天唤地以示抗争。
这类诗歌反映的社会问题,是爱情同礼教、社会舆论的矛盾。
她们爱情的障碍不是恋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而是外来的社会压力。
3、描写美满婚姻生活的诗。
如《周南•桃夭》以艳丽的桃花起兴,祝福新娘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郑风•女曰鸡鸣》以夫妇对话的形式,写清晨起床的一个片段,饶有风趣,表现了夫妇缠绵恩爱的情意。
4、弃妇诗。
《诗经》还有几篇作品是被丈夫遗弃的妇女的咏唱。
其中以《邶风•谷风》和《卫风•氓》最有名。
这两首诗都叙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忠贞不二、辛劳持家却被无情遗弃的悲惨遭遇,但是又风格各异。
《谷风》伤怨丈夫喜新厌旧,悲悲切切,哀怨缠绵;《氓》则通过自己与丈夫在行止、情义等方面的对照,控诉丈夫始乱终弃的行径,表现出清醒果决的态度。
第三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
1、赋、比、兴
赋、比、兴一般被认为是《诗经》的表现方式,但是关于它们的含义的解释却莫衷一是。
其中朱熹的说法比较平实,被后世普遍接受。
他认为: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2、章法结构
《诗经》通常采用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
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一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
3、句式和语言
《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同时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长短自如,比较灵活。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有自然的音乐美。
其用韵的基本模式和规律,实际上成为了后代诗歌音韵的圭臬。
此外,《诗经》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一是词汇丰富;二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如“关关”、“窈窕”、“夭绍”、“参差”、“踊跃”、“绸缪”、“差池”、“黾勉”、“委蛇”等等。
这些特色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姿采。
第四节 《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1、《诗经》开创了抒情诗的传统。
2、《诗经》树立了关注现实的“风雅”精神。
3、《诗经》建立的比兴传统,构成后世文学表现的基本手法。
第二章 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古代的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产生,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历史散文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 从卜辞到《春秋》
1、我国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它们的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
极少数叙事比较完整,叙事要素齐全,可以视为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2、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由简入繁,篇幅加长,内容更加复杂,具备了一定的叙事规模。
3、《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以记言为主,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盘庚》是可靠的商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尚书》的文字古奥,正如韩愈《进学解》所说:
“周诰殷盘,诘屈聱牙”。
《尚书》的文诰结构完整,单独成篇,语言技巧较之卜辞和青铜铭文显著成熟。
对后代官方文书的体式有深刻影响。
4、《春秋》本是周代史书的通名,后来特指鲁国国史。
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
《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传说孔子曾经笔削《春秋》,但有人认为孔子只是用它来教授弟子。
它的记事有法度,但都很简略,仿佛现代的新闻标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5、《春秋》全书贯穿维护周礼,正名定分的思想。
这种思想在行文中不是诉诸议论文词,而是通过史实的排比,以及含蓄严谨的措辞方式来表现。
这就是所谓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第二节 《左传》
一、《左传》的成书
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左传》是为《春秋》作传解的著作,作者是左丘明,但后人对此颇有疑义。
2、《左传》的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讫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
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编定者应是一位儒家学者。
3、《左传》当时即有写本,长期单行,与《公羊传》《穀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西晋以后经传合一,成为今日所见的面貌。
二、《左传》的史观
1、《左传》继承了《春秋》惩恶扬善的良史精神,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为后人提供历史的借鉴。
2、人本精神和民本思想是《左传》杰出的思想特征,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念,也是当时社会现实和思潮的反映。
人本精神是对神权意识的颠覆,《左传》提出了“民为神主”的观点;民本思想则表现为对民意的重视,表达民为邦本,民重君轻的观点。
三、《左传》的叙事
《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它记事详赡,文采生动,与质朴无文的《春秋》、《尚书》大不相同。
它的叙事特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看: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化。
文学性的剪裁,是说它既叙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意趣盎然,而避免枯燥乏味的流水帐式的记述。
历史事件的故事化,是说《左传》在叙述史实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带有小说、戏曲的色彩。
2、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左传》虽然未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是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十分注重刻画人物。
其中如曹刿、先轸、弦高、子产、晏婴等等都是很生动的形象。
更可注意的是,《左传》不仅能够写出人物的特性,而且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
《左传》主要运用对话、行动来表现人物,而绝少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特征。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它记录了春秋时期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而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如晋楚城濮之战前错综复杂的外交策略的铺陈,即是一例。
而描写战场的场面则以简洁生动见长。
如晋楚邲之战,写被楚军击溃的晋兵争舟渡河,自相攻杀,结果“舟中之指可掬”,仓皇之态毕现。
《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运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如秦晋崤之战后,晋襄公放走了秦国的三帅,元帅先轸大怒痛斥,“不顾而唾”,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暴躁性格。
又如晋楚邲之战,晋军逃兵的兵车陷进坑中,追击的楚人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又教他们拔掉旌旗,去除车轭,轻装出逃。
晋兵一边逃跑,一边回头嘲笑楚军,说自己不向楚兵经常吃败仗,所以才没有逃跑的办法。
这个细节把晋军的慌乱狼狈,楚军的从容悠闲,以及晋军的戏谑可笑,统统表现得惟妙惟肖。
4、《左传》还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如阴饴甥对秦穆公的答辞,既承认晋国曾经有负于秦国,又表明晋国上下同仇敌忾,绝不屈服;既表示晋人对晋惠公被俘的忧戚,更阐明了秦国必须释放晋惠公的道理。
深入对方的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使对方不得不折服。
其他如《烛之武退秦师》、《知罃对楚王问》、《吕相绝秦》等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左传》的这些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国语》和《战国策》
一、《国语》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相传它的作者也是左丘明,但不可靠。
2、《国语》的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3、《国语》虽以记言为主,但是并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者语录,而有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间,在叙事技巧、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时有成功之笔。
二、《战国策》
1、《战国策》是战国、秦汉间人纂集东、西周、战国七雄及宋、卫、中山各国的史料编辑而成的。
其记事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其中的文章多出于战国后期纵横家之手,最后由西汉刘向整理成书。
2、《战国策》集中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大量描写策士们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的历史风潮,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和士人精神的张扬。
3、在先秦的古籍中,《战国策》因为有许多“增饰非实”之词,所以可信程度不如《左传》、《国语》;但从文学角度观之,自有其独到之处。
第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战国策》多记纵横家游说之辞,较之《左传》的行人辞令更加“敷张扬厉,变本恢奇”,形成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如《秦策一》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一段,逐层铺排,先说秦国的地理优势,铺叙东西南北四方;次说秦国国富兵强;最后以称帝的前景撼动对方,而历数君王、车骑、兵法各种有利条件。
排比夸饰,气势丰沛。
语词排偶,辩丽宏富。
这类说辞在《战国策》中比比皆是,对后世的辞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如《齐策一》的“邹忌讽齐威王纳谏”,目的是让齐王能广泛听取国人对朝政的意见。
若直言其意,恐怕齐王不易接受。
邹忌就以自身的日常生活事件入手劝谏:
妻子、侍妾、客人都夸赞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而自知不如,是因为诸人或偏爱自己,或敬畏自己,或有求于己,才说出赞美的话。
由此自然导入,既不会使听者产生反感,又能够明白达意,婉转生动,具有说服力。
第三,摹画人物,形貌毕肖。
《战国策》以人物的游说活动为记事中心,刻画了各种人物,其中最传神的是策士的形象。
作者往往用寥寥几笔,或描写其形象,或摹画其言行举止,便传达出人物的神貌。
《战国策》在写人的时候,出现了将一个人物的事迹集中在一篇文章的先例,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河。
第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战国之时,君主普遍短浅无能,所以策士的游说必须浅显生动,明白晓畅。
于是说辞中经常出现寓言就成为《战国策》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些寓言不仅令事理明白,也使文章形象生动有趣而富于文采。
象“狡兔三窟”、“抱薪救火”、“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等比喻和寓言,已经成为我们熟知和常用的成语了。
第四节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史传文学的鼻祖。
2、散文的楷模。
3、奠定了小说、戏曲的叙事传统。
第三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节 早期诸子散文
一、《论语》
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汉代出现了《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三种本子,现存的是《鲁论语》。
2、《论语》充分体现了语录体生活化、口语化的特征。
常使用质朴平易的形象性语言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理于情,简约形象。
大量的语气词的使用,也使得文字充满情味。
3、《论语》的文体,体制短小,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篇章;每篇之中也没有共同的主题。
少数章节较长,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表现其形象和性格。
如《先进》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章,笔墨简练,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二、《老子》
1、《老子》传说是老子所作,但关于其人的争议甚多。
一般认为他的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稍早。
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山理论著作。
其特点是:
一、善以诗意语言表达哲理,注重形象性;二、语句形式为韵散结合的格言体。
三、《墨子》
1、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家在先秦时代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它包括了墨子以及墨家各派的观点。
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2、《墨子》文章的特点:
一、由小及大,连类譬喻,逐层推理;二、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3、《兼爱》、《非攻》等是墨子对同一论题之讲辞记录,出现向专题论文演进的迹象。
第二节 《孟子》和《庄子》
一、《孟子》
1、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他主张“仁义”和“王政”,是对孔子学说的承袭和发展,因此后世往往称之为“亚圣”。
2、《孟子》文章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
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
孟子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东汉赵岐说:
“孟子长于譬喻。
”(《孟子章句•题辞》)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
它的说辞气势丰沛,是非鲜明,铺张扬厉,纵横恣肆。
《孟子》中还有一些寓言故事,著名的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齐人乞墦”、“弈秋诲弈”等等。
二、《庄子》
1、庄子,名周,生活年代与孟子同时而稍后。
曾为漆园小吏,生活穷苦。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但是二者尽管都崇尚“自然”,庄子却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齐同万物的差别,与老子的思想颇不相同。
《庄子》今存33篇,通行的是郭象的注本。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和《杂篇》为其弟子和后学所著。
2、《史记》本传说: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全书基本上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这些“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构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他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深沉感情,可以说是这里抒情散文的杰作。
3、《庄子》的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
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
如《逍遥游》描写鲲鹏自由变换的体貌,其体积之庞大,其飞行之惊天动地、气势恢弘,想象奇丽而壮观。
真是神思迭出,离奇瑰玮,移步换行之间,叫人应接不暇。
4、真实与虚幻相交错是《庄子》散文的又一特征。
《庄子》虚构的许多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而且反映了他的社会批判精神。
5、《庄子》的论辩风格不重逻辑推理,而常用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表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阐述。
因此《庄子》的哲学充满诗意。
6、《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节奏鲜明,具有诗歌语言的美感。
第三节 《荀子》和《韩非子》
一、《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
他的思想以隆礼重法为核心,故其弟子韩非成为法家的代表。
《荀子》今存32篇,多为荀子自著。
先秦说理文至此已臻成熟。
其特点为:
一、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二、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
荀子作过《赋篇》五篇,《佹诗》二章,以及《成相篇》。
其赋对后世赋的问答体式有影响和贡献。
二、《韩非子》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从荀子学习,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55篇基本上是韩非自著,也有后人的作品掺入。
《韩非子》的说理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
《韩非子》是先秦诸子中寓言使用最多的,其内外《储说》、《说林》上下两篇基本上由寓言组成。
它的寓言往往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浅白通俗,形象可感。
第四章 楚辞
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与屈原的生平
一、楚辞的产生
1、“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其名称出现于西汉。
汉代人又往往把“楚辞”称为“赋”。
其实二者无论从体式还是性质上说,都是不同的。
2、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首先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
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的“巫歌”关系密切。
屈原所创作的《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再次,楚辞中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道地的楚地方言。
此外,南北文化的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吸取。
战国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就对楚辞有不小的影响。
3、就体式而言,楚辞实际上有两种:
一种是类似《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如《橘颂》和《天问》,基本是四言体。
另一种就是以《离骚》、《九歌》为代表的“骚体”,是楚辞的典型样式。
典型的楚辞体,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
屈原的作品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如《离骚》),描摹事物层叠铺张(如《招魂》),而宋玉的作品在铺叙描摹方面似更进一步。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这就使抒情达意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表现的容量。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
另外“兮”、“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二、屈原的生平和创作
1、屈原,名平,楚国贵族。
他生活在战国后期诸侯争斗最激烈的时代,受过良好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
但是因为君王的昏庸和奸臣的陷害,两次被贬,终于在长期流放江南之后,投汨罗江而死。
2、关于屈原作品的真伪,从汉代以来已经聚讼纷纭,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可以确定为屈原所作的有23篇:
《离骚》、《天问》、《九章》是屈原自作,《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招魂》一篇亦当属屈原。
至于《远游》、《卜居》、《渔父》,多数学者认为是后人拟作,《大招》则是模仿《招魂》之作,都不是屈原的作品。
第二节《离骚》
一、《离骚》的题义。
对于《离骚》的题义,历来有多种解释:
1、遭遇忧愁;2、别离的忧愁;3、牢骚;4、楚地古乐曲名。
二、《离骚》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时,即楚顷襄王初年。
三、《离骚》的主题。
《离骚》是屈原自述生平的长篇抒情诗。
屈原的峻洁人格、美政理想、爱国情感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九死不悔的追求精神在诗中水乳交融,构成了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诗篇。
四、《离骚》的艺术特点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离骚》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所抒发的思想情感,直接根源于现实生活,而艺术表现则是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进入想象的境界,奇幻神异。
《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际,基本是实写,但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样的诗句,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已具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把他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强烈的抒情与奇幻的想象结合,更深沉地展示了他的心路历程。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
诗作写屈原身世高贵而出生奇异,具有非凡的才能,美好的品质,高尚的志趣,雄伟的志向和高远的理想。
不仅如此,抒情主人公的光辉人格还体现在他追求理想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传统文化 考试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