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194742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602.93KB
基本乐理教案.docx
《基本乐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乐理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
第一章乐音体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乐音体系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变化音级。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1、音的产生:
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正常音的震动范围每秒11—20000次,音乐中使用音的范围为每秒震动27—4100次.
3、音的性质:
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
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
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
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
52个,基本音级(音名:
CDEFGAB排列,唱名:
do remi fasoi lasi排列。
)
黑键:
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
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
A2--—-c5
A2 C1 C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低音 区 )( 中音 区 )(高 音区 )
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变音(即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
“#”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
“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③还原记号:
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
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
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
如:
E-F;C—bD等。
②自然全音:
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
E-#F;bB-—C等。
(5)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①变化半音:
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
如:
C—#C;#E—-bG等。
②变化全音:
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
如:
bC-#C;E--bG等。
第二章 五线谱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
教学重难点:
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省略记号.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1、记谱法的种类:
五线谱,简谱
2、谱表谱号
(1)高音谱号(G谱号):
(2)低音谱号(F谱号):
(3)中音谱号(C谱号)、
(次中音)
(4)五线谱的线与间(上下加线与加间)
(5)大谱表:
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的结合形式
(6)联合谱表:
多声部谱表
3、音符
(1)概念
(2)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及其时值比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3)音符的规范写法:
符头、符杆、符尾
符杆的方向
两个声部的五线谱记写
4、休止符
(1)概念
(2)常见休止符表
(3)全休止符的使用说明
5、附点:
(1)概念
(2)常见附点音符表
(3)“附点"的写法:
“·”
(4)常见复附点音符
6、其他增时记号
(1)延音记号
(2)连音线
7、略写记号
(1)移高8度:
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移低8度:
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2)重复八度记号:
con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con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复记号:
分音型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
(3)长休止记号:
(4)震音记号:
●单震音:
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双震音:
两个音(或两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5)音型反复记号
●小节内的音型反复:
用斜线(∕或∥)表示。
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
●一小节(或两小节)的音型反复:
用符号(•∕•或 •∥•)表示。
注意:
音型反复记号在正式出版物中不用,一般用于手抄乐谱。
(6)自由反复记号:
记号┌оо┐:
记号范围内的音可作多次反复,即“自由反复”。
(7)段落反复记号
●小反复记号:
●反复跳跃记号:
●段落反复术语
(1)D.C与Fine
(2)D.S与﹠
(3)D.C.
(4)对接记号“⊕”与coda
8、演奏法记号
(1)连音(Iegato):
(2)断音(Staccato):
(3)保持音(Sostenuto):
(4)强音记号(用记号>、∧标记):
(5)滑音(用记号↘、↗标记)及刮奏(gliss):
(6)琶音奏法(Arpeggio):
9、装饰音
(1)倚音:
长倚音、短倚音;单倚音、复倚音;前倚音、后倚音
(2)波音:
顺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单波音、复波音
(3)回音:
顺回音、逆回音
(4)颤音:
(用tr或tr……表示)
10、常用音乐术语:
(1)力度术语
(2)速度术语(3)表情术语
第三章 拍子 节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节奏、节拍,学习音值组合法,掌握节拍的正确划分。
教学重难点:
2/4、3/4、4/4拍的节,音值组合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1、节奏、节拍的概念
(1)节奏:
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有组织的进行,叫做节奏.
(2)节拍:
音乐中,强拍与若拍有规律地循环(或交替),叫做节拍。
2、拍子与拍号
(1)拍:
以某种时值的音符表示的节拍单位,叫做“拍”。
(2)拍子:
将“拍”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3)小节:
是计算乐句、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常用单位.
(4)小节线和终止线
(5)拍号、拍号的写法及读法、拍号的意义
(6)两种古老的拍号:
4/4拍、2/2拍。
3、拍子的类型
(1)单拍子:
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
(2)复拍子:
在单牌子的基础上增加了次强拍。
(3)混合拍子:
由不同的单拍子,按照不同的次序组合.
4、散拍子与变拍子
(1)散拍子:
一种不受固定节拍限制,而且速度比较自由的节拍,叫做“散拍子",在我国戏曲及说唱音乐中称为“散板”。
(用“サ”标记)
(2)变拍子:
音乐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拍子”.
(3)变拍子的标记:
可以并列标出;也可以只在曲首标明主要拍子.
5、击拍与指挥图式
(1)击拍法:
(2)指挥法:
6、切分音
(1)关于强拍、强位;弱拍、弱位的介绍
(2)切分音
(3)切分节奏
7、音值组合法
(1)单拍子,复拍子及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①单位拍等于或大于四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拍”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C、注意保持“拍子”的轮廓。
②单位拍等于或小于八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小节”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
(注意保持“单拍子"的轮廓)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8、 节拍的正确划分
(1)关于“长强短弱”规律
(2)关于“小节线后是强拍”规律
第四章 音程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程,学习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掌握音程的构成及转位方法,识别及构成等音程。
重点难点: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音程的转位、等音程。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音程:
两音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称为“音程”.
2、音程分为:
旋律音程:
两个音先后发声;和声音程:
两个音同时发声。
(1)音程的读法:
从左至右;从下至上。
根音:
构成原音程的低音(或下方音)。
冠音:
构成原音程的旋律音(或上方音)。
3、音程的级数与音数
(1)音程的级数:
该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目,包含几个音级即为几“度”。
(2)音程的音数:
该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
全音用1表示;半音1/2表示。
4、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1)自然音程:
纯音程(一、四、五、八);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增四、减五(三全音)。
(2)变化音程:
纯音程以外的所有增音程、减音程、倍增音程、倍减音程等。
(3)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
纯一度为:
0小二度为:
大二度为:
1小三度为:
1大三度为:
2纯四度为:
2
增四度为:
3 减五度为3纯五度为3
小六度为4大六度为4 小七度为:
5
大七度为:
5
纯八度为:
6
(4)音程中没有“减一度”。
(5)度数相同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相互关系:
5、构成音程的方法
(1)音程的扩大:
升高冠音;降低根音;或同时升高冠音和降低根音。
(2)音程的缩小:
降低冠音;升高根音;或同时降低冠音和升高根音。
6、单音程与复音程
(1)单音程:
不超过八度的音程。
(2)复音程:
超过八度的音程。
(3)复音程的名称读法:
七加以上方单音程的度数.
7、音程的转位
(1)概念:
原音程中冠音、根音位置互换,称为“音程的转位"。
(2)音程转位后的性质变化:
大变小、小变大;增变减、减变增;纯不变。
(3)音程转位后的度数变化公式:
转为音程的度数=9-原位音程的度数
原位音程的度数=9-转为音程的度数
单音程,原位与转位之度数变化规律:
原位与转位音程性质变化规律:
(4)单音程的转位只要把冠音或是根音移高八度就实现转位,复音程则要把根音和冠音同时移高八度或是移低八度才实现转位。
8、等音程
(1)概念:
两个音程的音响效果相同,记谱和意义不同,称为“等音程”.
(2)度数、音数和名称相同的等音程。
(3)度数、音数和名称不同的等音程。
小音程与增音程,大音程与减音程,纯音程可以与减音程或增音程构成等音程。
9、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1)完全协和音程:
听觉上感到悦耳、融合的音程。
如:
纯一、纯八、纯四、纯五。
(2)不完全协和音程:
听觉上感到刺耳、不融合的音程。
如:
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
(3)不协和音程:
大二度、小七度
(4)极不协和音程:
小二度、大七度以及各种增减音程.
第五章 和弦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和弦及相关知识;掌握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掌握不协和和弦的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
1、三和弦
(1)和弦的概念: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三度或非三度),叫做和弦。
(2)三和弦的概念:
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三和弦”。
(3)三和弦的构成:
根音—三音—五音
(4)原位三和弦的种类:
2、七和弦
(1)七和弦的概念:
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七和弦”.
(2)七和弦的构成:
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3)七和弦的种类:
[注意:
所有七和弦均为不协和和弦.]
3、转位三和弦
(1)和弦转位的概念:
根音以外的和弦音作“低音”,称为和弦的转位.
(2)三和弦的两种转位:
①三和弦的第一转位:
三音作低音,称为“六和弦"。
②三和弦的第二转位:
五音作低音,称为“四六和弦”.
(3)转位和弦的标记:
六和弦用数字“6”表示;四六和弦用数字“6 4表示。
大三原位大6 大
(4)转位和弦的识别与构成:
4、转位七和弦
(1)七和弦的三种转位:
①七和弦的第一转位:
三音作低音,称为“五六和弦”。
②七和弦的第二转位:
五音作低音,称为“三四和弦”。
③七和弦的第三转位:
七音作低音,称为“二和弦”。
(2)七和弦的标记:
方法同三和弦。
(3)七和弦的识别:
转位七和弦:
所有转位七和弦中都存在一个“二度音程”,而且二度上方那个音必定是“根音",有了根音就可以明确原位七和弦,并确定其性质。
5、等和弦
(1)概念:
两个和弦音响相同,但意义和记法不同,称为“等和弦".
(2)结构和名称相同的等和弦:
(任何一个和弦都有这一类等和弦)
(3)结构和名称不同的等和弦:
只有增三和减减七和弦才有这一类)
6、和弦构成法
(1)将某音作为根音、三音、五音、七音构成指定的和弦。
(2)将某音作为低音时,构成指定和弦。
第六章 调及调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及大调式,学习自然大调及其特征,了解调的五度循环及等音调,了解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了解唱名法。
重点难点:
调式、大调式、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唱名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
(1)调式:
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其中有一个音作为“中心音”,这样便形成了调式。
中心音又称“主音”,主音可以是“do”,也可以是“la",还可以是其他音,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调式.组成调式的音有多有少,常见的是五个音或七个音,五个音即称“五声调式”;七个音即称“七声调式”.
(2)音阶:
调式中的诸音,按照音高依次由主音向上或向下到主音排列,叫做音阶。
音阶可以是上行的,也可以是下行的。
音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调式的结构。
2、调与调号
(1)调:
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位置。
主音为C称为“C大调”;主音为G称为“G大调”等等。
(2)调号:
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做“调号”。
简谱中的调号:
用1=C、1=G等等来表示。
线谱中的调号:
用升降记号来表示。
(例:
G大调、F大调等)
(3)升号调:
指所有用“升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
如:
(4)降号调:
指所有用“降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
如:
3、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
(1)等音调:
两调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关系,称为“等音调”。
如:
B大调=降C大调
#F大调=降G大调
#C大调=降D大调
(2)调的五度循环:
将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就构成了“调的五度循环”。
4、大调式
(1)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
自然大调的结构及自然大调音阶的特征:
由七个音构成。
②第Ⅲ—Ⅳ级和第Ⅶ-Ⅷ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
③第Ⅰ-Ⅲ级构成大三度音程,这个大三度最具大调式的明亮色彩.
④第Ⅰ-Ⅳ与第Ⅴ—Ⅷ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四音列”.
⑤第Ⅶ-Ⅰ为半音关系(导音-主音)
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正音级:
(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
(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2)和声大调:
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和声大调的音阶及特性音程:
(3)旋律大调:
上行时与自然大调相同,下行时第Ⅵ、第Ⅶ级音降低半音,称为“旋律大调”。
在三种大调中,自然大调是基本形式,应用最广泛.和声大调、旋律大调都是自然大调的变体,应用较少。
5、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
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
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
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6、唱名法
(1)简 谱:
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名法”。
(2)五线谱:
五线谱有两种唱名法:
①首调唱名法:
又称“可动唱名法”,凡主音都唱“do”,与简谱相同。
②固定唱名法:
即不论什么调,C音都唱“do"、D音都唱“re”等等。
5、小调式:
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
①由七个音构成。
②第Ⅱ—Ⅲ级;第Ⅴ—Ⅵ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
③第Ⅰ—Ⅲ级构成小三度音程,这个小三度最具小调式的柔和色彩。
④第Ⅶ-Ⅰ为全音关系(导音—主音)
(3)正音级与副音级:
正音级:
(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
(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3、和声小调
(1)和声小调:
将自然小调的第Ⅶ级音升高半音,即称为“和声小调”。
和声小调的音阶及特性音程:
4、旋律小调:
将自然小调的第Ⅵ、第Ⅶ级音都升高半音,即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只用于上行,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形式(即还原Ⅵ、Ⅶ级音).
和声小调、旋律小调都是自然小调的变体
4、平行调
(1)平行调:
(也称“关系调")在自然调式中,音列相同,调号相同的大调和小调,互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
(2)平行调的特点:
两调主音相差一个“小三度”,小调主音在下,大调主音在上。
平行调是关系最为密切的“近关系调",两调之间的转换极为密切。
5、小调的名称及调号
(1)小调的名称:
主音为a即称为a小调,主音为e即称为e小调,余类推,
(2)小调的调号:
小调的调号与其平行大调相同。
(3)小调的五度循环:
与大调相同,小调也可独立构成纯五度循环圈.
6、小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
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
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
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注意:
在旋律小调中,Ⅵ级音有特殊倾向,即通过导音进行到主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7、大调色彩与小调色彩
(1)调式色彩:
即由调式各音级与主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的不同所形成的调式亮度感觉。
在大小调体系中,调式色彩被称为“大调性”和“小调性”,前者明亮,后者幽暗.
例如:
大调式Ⅰ—Ⅲ;均为大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明亮。
小调式Ⅰ—Ⅲ;均为小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幽暗。
(2)大小调色彩的相互渗透:
多种调式色彩的相互渗透,是人们长期音乐实践的结果.即:
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小调色彩”;
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大调色彩”;
8、辨明各种大、小调式的要点
(1)看调号和临时升降号.(注意:
如果没有调号,全部使用临时记号,就需要判明“哪些是可记于调号的?
”;“哪些是不能记于调号的临时记号?
”)
(2)注意和声调式中的“特性音程”。
注意旋律调式中的临时升降音级。
(3)旋律的结束音,往往是调式主音.
(4)注意旋律的骨干音,它常常是属音和下属音。
(5)可将旋律中的音按音阶形式排列起来,便于分析。
第七章 民族调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声调式及五声调式的扩大,学习七声调式,了解“同宫系统”调,掌握分析各种民族调式的方法,了解中古调式。
重点难点:
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系统、民族调式的分析方法、中古调式.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1、五声调式
(1)概念:
由按纯五度排列起来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即为“五声调式”.
(3)五声调式中的诸调式:
由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均可以作为调式主音并构成调式,故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
2、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
(1)没有半音(即没有小二度).
(2)相邻两音级之间的距离是大二度或小三度.(因而也将小三度看作“级进”。
)
(3)仅有一个“大三度"(宫—角:
下方为宫;上方为角),可看作是五声调式的特征音程。
(4)五声调式的音级标记:
(仍按七音调式的音级标记方法:
主音为Ⅰ)
3、五声调式的扩大
(1)五声调式中的“正音”:
宫、商、角、徵、羽(均可作为调式主音构成调式)
(2)五声调式中的“偏音”:
清角、变徵、闰、变宫(不可以作为调式主音)
(3)五声调式的扩大:
分别加入“清角"或“变宫"所构成的六声调式
①加入“清角”所构成的调式:
1、2、3、4、5、6、ⅰ(同宫系统调式略)
②加入“变宫"所构成的调式:
1、2、3、5、6、7、ⅰ(同宫系统调式略)
4、七声调式
(1)概念:
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增加两个偏音所构成的调式,称为“七声调式”。
(2)我国传统的七声音阶(三种):
①清乐音阶(加清角、变宫):
1、2、3、4、5、6、7、ⅰ
[清乐音阶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使用最为广泛.]
②雅乐音阶(加变徵、变宫):
1、2、3、#4、5、6、7、ⅰ
[雅乐音阶在戏曲音乐中比较常见,民歌中也可见到.]
③燕乐音阶(加清角、闰):
1、2、3、4、5、6、b7、ⅰ
[燕乐音阶只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曲中较为常见。
]
1以上三种音阶的宫、商、角、徵、羽五个正音,都可以作主音,分别构成15种七声调式。
②七声音阶中的“变徵”、“闰"都不属于“临时变音”,而是调式内的音级.
5、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
(1)同宫系统的概念:
宫音相同的诸调式,称为“同宫系统”.
(2)同宫系统的特征:
主音不同、调式结构不同;宫音相同、调号相同、音列相同。
(3)同宫系统诸调式的命名:
C宫系统诸调式:
略
G宫系统诸调式:
略
F共系统诸调式:
略
(4)五声调式(同宫系统)的调号:
宫音定调号
6、辨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
(1)按照“宫—角”之间的大三度(或其转位小六度),找到宫音。
(或根据调号找到宫音。
)
(2)根据结束音为主音,来确定其调式.
(3)注意旋律中有无“偏音",判断是否是五声调式的扩大。
(4)七声调式相对复杂,一般可一题多解。
7、中古调式
(1)中古调式的概念:
中古调式又称“教会调式”,源于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
19世纪起得到欧洲作曲家的普遍青睐。
(2)六种调式:
①属于大调性质的三种调式:
C伊奥尼亚、F利底亚、G混合利底亚;
②属于小调性质的三种调式:
A爱奥尼亚、D多利亚、E弗里几亚、B洛克利亚.
(4)中古调式的音阶写作:
(与同宫系统大致相似,略)
第八章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对调式音程及和弦结构的熟练
重点难点:
调式音程与和弦的构成与识别,以及调式中不稳定音程、和弦的解决。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本 乐理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