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5 古诗鉴赏.docx
- 文档编号:25194117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74.92KB
高考语文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5 古诗鉴赏.docx
《高考语文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5 古诗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5 古诗鉴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5古诗鉴赏
2014年高考语文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5古诗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3.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
(1)~(3)题。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
①杜庠:
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
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
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湖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
江去”更好。
请你把两句作以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
答:
。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
李商隐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试分析诗中的“敌”的表达效果。
答:
。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 ①劳歌:
送别歌的代称。
请你分析第二句“红叶青山”四字的表达效果。
答:
。
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有人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
9.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
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答:
。
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
本题学生应着重答出三个重点,一是绘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易错起源1、鉴赏诗歌的语言运用技巧、特色及情及景之间的关系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萎,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答:
(2)古入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
一、答诗歌鉴赏题,首先要明白情与景的关系。
先分辨出哪些是情,哪些是景,二者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一般说来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也可以细分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许多类。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自然景观的某种情感,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虽然不能直接看出作者情感的倾向,但字里行间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衷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二、关于对诗中所运用的语言的鉴赏。
我们应该运用尽量专业的说法:
理由有二,一是答题语言可以以少胜多,做到言简意赅。
二是准确到位,别人总结出来的是非常贴切的,非常准确的,也是大家都认可的表达方式。
1.清新。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2.平淡。
平谈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昧,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3.绚丽。
用词华丽,色彩丰富。
4.明快。
就是不绕弯子,用语简洁明了,我们有时也说简洁、洗炼。
就是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三.作者在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特色。
1.雄浑:
雄浑指语言中所体现出来的具巨大的力量;滓厚磅礴的气势。
其特点是:
骨力挺健,气壮山河,势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2.豪放:
即豪迈奔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作者情感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
就客观物象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
李白的诗多半是这种风格。
3.沉郁:
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
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
杜甫的沉郁是最具代表性的。
4.悲慨:
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
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
陈子昂的悲壮是很典型的。
5.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
代表诗人是杜牧。
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
7.旷达:
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独立,代表作家是苏轼。
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
易错起源2、鉴赏诗歌细节和作者情感的表
达芬奇。
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
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例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鉴赏。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刺史,留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和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2)两诗中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当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
给出两首或更多诗,可能是相同风格、相同题目,或者风格迥异、甚至表达形式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要求根据某一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鉴定。
对比阅读应该注意这几点:
1.找出其共同点,或题目或内容或表达形式,还有体裁样式,比如五言还是七言,绝句还是律诗,甚至作者经历处境等都要进行比较鉴别。
2.分析不同点。
应该说无论怎么相同,不同的地方应该还是很明显的,我们应该根据命题人的意图来回答,不能盲目地认为自己找出了不相同的地方就当作答题要点。
3.一般说来,可以成为比较阅读的设题内容大至有:
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体裁、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主题、选用的语言、所写景物、风格流派等,甚至对于某一细节都有可能涉及。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答:
(2)有人说三、四两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析诗歌物我融合的特点。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②
注:
①此诗为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
古时有笛曲名为《梅花落》。
这首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唐诗直解》评此诗为“无限羁情笛里吹来”,你是否同意?
为什么?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
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闲居江宁。
此诗写于他的晚年。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答:
(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
“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
”这种悲壮之情在诗小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
①关城:
函谷关。
(1)从内容看,这是一首怎样的诗?
诗人意在抒发怎样的情绪?
答:
(2)解释首联、颔联的含义。
答:
(3)从颈联、尾联看,作者对魏万有什么嘱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五)
李白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
龙沙:
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
(1)诗中的“天兵”指谁?
作者对他们有着怎样的感情?
(2)前人评介这首诗的颔联两句时说,“有气骨有采泽”。
说说你的看法。
答:
(3)颈联写景有什么特色?
答:
6.阅读
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枣有怀
孟浩然
木叶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①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时是在什么季节?
答:
②颔联中“遥隔”有什么内涵?
从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③尾联用“迷津”这个典故,表现了作者思想上有什么矛盾?
答:
答: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还是“在”好,为什么?
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人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问,本诗中哪一联突出地表现了“诗中有画”这一特点?
为什么这样说?
答:
9.阅读王安石的《孤桐》,回答问题。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②,愿斫五弦琴,,
注:
①明时:
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愠:
疾苦,怨愤。
(1)请你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梧桐树形象的主要特征。
答题要点:
(2)诗人为什么要以“孤桐”作为本诗的标题?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
①
②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扬花更飘荡,扬花只是一春忙。
注:
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
答: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①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晴到碧霄。
注:
①《秋词》共二首,此诗是第一首,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②排云:
冲天。
(1)一、二两句表露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
有何深意?
答:
答:
13.阅读与赏析下面唐诗、宋诗各一首,完成
(1)—(3)题。
甲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乙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两首诗,诗题完全相同,但作者对“柳”的态度完全不同,根据诗意,简要说明。
甲:
乙:
(2)甲、乙两首诗,同为咏柳诗,构思均与传统咏柳诗相异,请简要说明。
甲:
乙:
(3)甲、乙两首诗,都用比喻,但角度不同,请简要说明。
甲:
乙:
14.阅读与赏析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3)题。
甲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杀人。
乙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水殿”、“龙舟”,是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出游乘坐的船。
(1)甲、乙两首诗同为怀古之作,但起笔却不相同。
试根据诗意,简要说明。
答:
甲:
乙:
(2)甲、乙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所发感慨是否相同?
请简要说明。
答:
甲:
乙:
(3)比较甲、乙两首诗的构思,并简要分析说明。
答:
甲:
乙:
15.阅读欣赏下面唐诗、宋词各一首,完成
(1)—(3)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
(2)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
(3)作者在寻觅春天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找出相关的两句来。
答:
(1)这两首诗是咏史诗,各自对
一事发表了看法。
(2)甲、乙两首诗对史事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甲:
乙:
(3)你认为江东子弟能否卷土重来,简要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
17.阅读与赏析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3)题。
甲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乙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飑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甲、乙两首诗,描写的主体都是采莲姑娘,但笔触却不相同,试比较说明。
答:
甲:
乙
:
(2)甲诗中,最关键的诗句是,乙诗中,最能表现采莲姑娘性格的诗句是
(3)甲、乙两首诗构思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
甲:
乙: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
1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
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
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答:
(2)这两首诗都表现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
答:
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回答与之语意相近即可)
不被人理解的孤寂(或曰天才都是寂寞的)之情。
表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
惘和苦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5 古诗鉴赏 高考 语文 黄金 易错点 专题 汇编 15 古诗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