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必修.docx
- 文档编号:25193630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3.09KB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必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必修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每天早晨,集市上就涌来了购买海鲜的顾客,但货物虽多,数见不鲜,有的鱼已经死亡多日了。
B.凭他的能力,只要他出任主教练,就能一蹴而就地解决球队当前的问题。
C.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文恬武嬉,人民富裕,一直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D.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五一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采。
解析:
选B A项,“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必宰杀禽兽招待他们。
后指经常见到的事物就不感到新鲜。
B项,“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解决。
C项,“文恬武嬉”指文武官吏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家的腐败现象。
D项,“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多用于贬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国人热议的“例外”服饰在借“第一夫人效应”拓展市场后,国货品牌自身应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其当务之急是树立自身形象。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解析:
选A B项,成分残缺,应在“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前加“使之”。
C项,结构混乱之中途易辙,前一分句的主语是“‘例外’服饰”,而后一分句的主语却换成了“国货品牌自身”。
D项,“创作一台……的剧本”,只能说一部剧本,而不能说一台剧本,修饰成分和中心语不搭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____①____。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____②____,足使黑格尔羡妒。
A.①在中国文化里这种现象数见不鲜
②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
B.①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②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周到的辩证法
C.①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②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
D.①在中国文化里这种现象数见不鲜
②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周到的辩证法
解析:
选C 第①个横线前论述中心是“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一文化现象,而非“在中国文化里”;第②个横线后黑格尔羡妒的是“而辩证法的周到”而非“辩证法”,要结合语境判断强调的重点。
4.《谈中国诗》一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并且意蕴丰厚。
请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再仿造两组句子。
生命是一支箭,你必须知道瞄准什么目标和怎样运弓,这样才能把弓拉满,把箭射出去;
参考答案:
生命是一艘航船,你必须弄清目的地和航行路线,这样才能把握好船舵,不迷失方向;生命是一张网页,你必须知道书写的内容和如何安排版面,这样才能编辑自如,展现自己的才华。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钱钟书笔名的妙处。
中华笔名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作家的笔名起得大有深意,值得再三玩味。
学者陆文虎曾写过《〈管锥编〉略解》一文,通过考证,指出“管”与“锥”分别是“管城子”“毛锥子”的省略性叫法,而“管城子”“毛锥子”在古汉语中都是笔的意思。
李洪岩先生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中华书局出版的《谈艺录》补订本第566页说,唐代文人韩愈曾经以“中书君”代指“笔”。
笔在古代的雅称是“中书君”,而“中书君”正是钱钟书先生的笔名,这个笔名妙就妙在既以笔之名为笔名,又与“钟书”二字谐音。
他认为,由于“中书君”与“管城子”“毛锥子”同义,所以,又可得出“管锥编”三字中隐含作者的名字,是“钱钟书集”的意思。
答:
参考答案:
以笔之名为自己的笔名,且笔名与真名谐音,又在著作《管锥编》书名中隐藏作者笔名。
6.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答: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联系标题“玩大了”进行联想,两条鱼在鱼缸里玩跷跷板,一条鱼被甩出缸外,说明惹下了祸端,寓意凡事要谨慎,不可麻痹大意。
参考答案:
(1)哎,好幸运,甩出去的是它,不是我。
或:
真倒霉,甩出来的偏偏是我,不是它!
(2)凡事要谨慎,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
做任何事,要有度,适可而止。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诗与中国画(节选)
钱钟书 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
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旧唐书·元行冲传》),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健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里,节省了不少心力。
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
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零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瞻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
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而不见树。
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有条有理,而对于委曲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于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天地,所谓“此中人语”。
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
缘故是:
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tion),旁人难于意会。
释袾宏《竹窗随笔》论禅宗问答:
“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旁人听之,无义无味。
”这其实是生活里的平常情况,只是听之无义无味的程度随人随事不同。
批评家对旧传统或风气不很认识,就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
举一个文评史上的惯例罢。
我们常听说中国古代文评里有对立的两派,一派要“载道”,一派要“言志”。
事实上,在中国旧传统里,“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主要是规定个别文体的职能,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
“文”常指散文或“古文”而言,以区别于“诗”“词”。
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好比说“他去北京”“她回上海”,或者羽翼相辅,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
因此,同一个作家可以“文载道”,以“诗言志”,以“诗余”的词来“言”诗里说不出口的“志”。
这些文体仿佛台阶或梯级,是平行而不平等的,“文”的等次最高。
西方文艺理论常识输入以后,我们很容易把“文”一律理解为广义的“文学”,把“诗”认为是文学创作精华的同义词。
于是那两句老语仿佛“顿顿都喝稀饭”和“一日三餐全吃面”,或“两口儿都上北京”和“双双同去上海”,变成相互排除的命题了。
传统文评里有它的矛盾,但是这两句话不能算是矛盾的口号。
对传统不够理解,就发生了这个矛盾的错觉。
当然,相反地,也会发生统一的错觉。
譬如我们常听说中国诗和中国画是融合一致的。
(略有改动)
7.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认识、估计全面客观,主要是由于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
B.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并非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也许是不屑注意。
C.“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在中国旧传统里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主要是规定个别文体的职能。
D.“中国诗和中国画融合一致”的说法是因为发生了统一错觉,对传统不够理解而形成的错误认识。
解析:
选C A项,原文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措辞不严密。
B项,与作者观点相反,原文是“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
D项,“对传统不够理解”才“会发生统一的错觉”,逻辑顺序错误。
8.第一段中,“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这句话中的“当局”者和“傍(旁)观”者各指什么人?
“迷”和“审”各指的是什么?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
结合上下文不难发现,这句话是说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和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作品的态度。
参考答案:
“当局”者指的是“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傍(旁)观”者指的是“新传统里的批评家”。
“迷”指因置身其中,对旧传统里的作品不能全面认识和客观估计;“审”是指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能对旧传统里的作品有全面的分析和客观公正的评估。
9.结合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与这篇文章,简要分析钱钟书写作的语言特点。
答:
解析:
这是一个由课内牵引到课外的拓展型题目,回答时不必求全面,只要能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①善于使用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解说得生动透彻,如文中以“水米”来比喻“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两种主张。
用“清官判断家务事”比喻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旧传统的作品的批评,生动幽默。
②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将两者的观点表现得准确清楚,如将新传统的批评家和旧传统的批评家对比,将“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的观点进行对比,从对比中阐述自己的主张。
③大量引用古典诗文,不仅使文章典雅丰富,也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必修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轻佻/挑灯夜战 症结/对症下药 石舫/坊间流传
B.施与/与人为善当真/势不可当处暑/处变不惊
C.脉络/恪尽职守空缺/空谷足音数叨/数九寒天
D.揾泪/不瘟不火仓廪/大义凛然渐次/东渐于海
思路解析:
A项,分别读tiāo/tiǎo,zhēng/zhèng,fǎng/fāng;B项,分别读yǔ/yǔ,dàng/dāng,chǔ/chǔ;C项,分别读luò/kè,kòng/kōng,shǔ/shǔ;D项,分别读wèn/wēn,lǐn/lǐn,jiàn/jiān。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影射 譬喻 注消 酩酊大醉
B.含糊 烂调 疏朗 遥思远怅
C.因缘 圆晕 干躁 回肠荡气
D.斩截 默契 飘零 得鱼忘筌
思路解析:
A项,“消”应为“销”;B项,“烂”应为“滥”;C项,“躁”应为“燥”。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教育者站在教学主导地位,以 的方式给某些教学内容下“精华”或“糟粕”的定义。
(2)这次会议提出:
切实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把 化管理和勤俭办学做实、做透,促进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医改方案就像 ,落不了地,雾里看花,下面的人不懂怎么实施。
”华西医院院长在做新医改解读主题报告时说。
A.居高临下 精密 海市蜃楼
B.高屋建瓴 精细 海市蜃楼
C.高屋建瓴 精密 空中楼阁
D.居高临下 精细 空中楼阁
思路解析:
“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多含贬义。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1)句中说的是“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应选“居高临下”。
“精密”指精确细密。
“精细”指精密细致或指人精明细心。
形容“管理”应选“精细”。
“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由(3)句意来看,应选“空中楼阁”,与后文衔接。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B.教育宣传工作,是我们内在的需求,不是任何外在的要求,宣传工作做得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自身的质量和发展。
C.搜狐人物排行榜对当今文化名人的调查发现,钱钟书和张岱年表现极佳,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多年来都名居榜首。
D.针对农民反映的问题,我市简化补贴兑付办法,变购买者先申报、财政审核后兑付为销售网点先行垫付补贴资金,这调动了农民购买的极大的积极性。
思路解析:
A项,“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句式杂糅,改为“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或“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C项,不合逻辑,“榜首”只有一个;D项,语序不当,“极大的”应放在“调动”前,“的”改为“地”。
答案:
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7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
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
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
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
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
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
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
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5.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洋读者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这是与他们的诗雄厚和沉重相比较而言的。
B.其实中国也有厚重的诗,那是指那些在情感、思恋和典故方面比较丰富或考究的诗歌。
C.西洋诗在音调、笔力和词气方面也不尽相同。
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雄厚。
D.中国诗的狂放也与西洋诗不尽相同,中国的诗人狂得不过有仙意,而西洋的诗人则有“兽力”与“神威”。
思路解析:
B项说“那是指那些在情感、思恋和典故方面比较丰富或考究的诗歌”在文段中没有依据。
原文的意思是“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答案:
B
6.为什么作者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思路解析: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说明中国诗在语言音调上的不同,从下文“何况”一词可以看出,应从两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
作者这么说的原因,一是中国诗的音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音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7.作者为何要列举格雷的《墓地哀歌》和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思路解析:
这是作者为说明中外诗歌在内容上的异同而举的例子、作的比较。
可以从例子后面的结论中找到答案。
参考答案:
作者是为了拿它们跟陶渊明、李白的诗句作比较,从内容上说明“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的特点。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中西诗在人伦上的比较
朱光潜
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
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杀。
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
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
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注《诗经》把许多男女相悦的诗看成讽刺时事的。
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十四章为“感士不遇之作”。
这种办法固然有些牵强附会。
近来人却又另走极端把真正忠君爱国的诗也贴上爱情的徽帜,例如《离骚》《远游》一类的著作竟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我以为这也未免失之牵强附会。
看过西方诗的学者见到爱情在西方诗中那样重要,以为它在中国诗中也应该很重要。
他们不知道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本来不同,恋爱在从前的中国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
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
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在西方诗人中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诸人虽亦以交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
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有几层原因。
第一,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
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
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在近代尤其如此。
中国社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
文人往往费大半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
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
第二,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欣合,在中国得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
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的地位较低。
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在实际上志同道合的乐趣颇不易得。
加以中国社会理想侧重功名事业,“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是一件耻事。
第三,东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
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
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
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像隋炀帝、李后主几位风流天子都为世诟病。
我们可以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
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
这并非说中国诗人不能深于情。
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
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莎士比亚的十四行体诗,雪莱和布朗宁诸人的短诗是“慕”的胜境;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卷耳》《柏舟》《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梁元帝的《荡妇秋思赋》以及李白的《长相思》《怨情》《春思》诸作是“怨”的胜境。
总观全体,我们可以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题目是后加的)
8.下列对中西诗在人伦上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朋友交情和君臣恩谊在西方诗中不很重要。
B.整体上算来,中国叙人伦的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要多一些。
C.西方爱情诗都写于婚媾之前,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为多,最长于“慕”。
D.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常以惜别悼亡诗为最佳,最善于“怨”。
思路解析:
C项,表述不当,原文为“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不是“都”。
答案:
C
9.下列对中西诗在人伦上不同的原因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方社会骨子里侧重个人主义,中国社会骨子里侧重兼善主义。
B.西方女子地位较高,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在学问和情趣上常可以和男子有契合点。
C.中国女子地位较低,夫妻志同道合的乐趣很不易得,且中国社会理想侧重于功名事业。
D.西方人重视恋爱,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人重视婚姻,为了消遣才恋爱。
思路解析:
D项,概括不正确。
原文为“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不是“西方人”;原文为“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为了消遣才恋爱”。
答案:
D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把中国诗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中国诗的精华也就没有了。
B.牵强附会地把爱情诗说成是忠君爱国的诗,或是相反,都是不正确的。
C.比较中西诗在人伦上的不同要考虑到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的不同。
D.中西方诗人都能深于情,所写的爱情诗各有所妙,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
思路解析:
A项,理解分析不正确。
原文为“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不能推出“中国诗的精华也就没有了”。
答案:
A
三、表达交流
11.下面一段话是形容钱钟书淡泊名利、潜心学术的,请你续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不少于30字。
国外重金礼聘讲学,他一一谢绝。
他唯一热衷的是工作,并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它。
他就像一条静穆的大河, 。
思路解析:
根据题干来看,所续写的句子应表现钱钟书淡泊名利、潜心学术。
而题目所给出的开头句是本体“静穆的大河”,再联系“他唯一热衷的是工作,并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它”以及河流的特点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不管夹岸的高山、平远的田畴、巍峨的城郭、冷落的村庄,也不管日丽风和、雨泼雪舞,只是不舍昼夜,浩浩荡荡地向前流去,默默向世间提供舟楫灌溉之便
12.把下面四个短句转换为一个长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改变个别词语。
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思路解析:
先在所给句子中找出一个中心句,以此句作为新句子的主干,再把其他句子作为新句子的修饰成分(如定语或状语)添加进去。
参考答案:
曾提出“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黑暗无知的时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中国 同步 练习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