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的笔法.docx
- 文档编号:25176505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4.22KB
杂文的笔法.docx
《杂文的笔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文的笔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杂文的笔法
杂文的笔法
杂文的笔法,可以千变万化。
自古以来,文成法立。
元代郝经说:
“夫理,文之本也;法,文之末也。
有理那么有法矣,未有无理而有法也。
〞(?
答友人论文法书?
)文章笔法依内容而定。
不同内容用不同的笔法;有时,内容相同,笔法也可以不同。
这还要看作者的意图及读者对象等因素。
下面介绍几种杂文笔法。
1.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杂文写作常见的手法。
起笔于“小〞处,落实到“大〞处。
它可以用微缺乏道的生活琐事引发出具有深广意义的大道理。
这个“小〞,打个比方说,可能是炸弹上的引信,是重型机器的开关,是揭示事物本质的突破口。
这个“大〞,指事物的整体,全局,也可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大道理。
以小见大,是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过程。
从现实生活角落的一个镜头里可以发现令人深思的大问题、大道理。
?
忧闻“教授卖大饼〞?
(钟玉竹)主旨是对当前社会生活中脑体收人倒挂感到忧虑。
文章不是从抽象大道理讲起,而是先从一幅获奖的新闻照片说起,先介绍生活中的小小镜头:
“河南师大副教授杨富太业余卖大饼,每天净得利润30余元,四天的收人比他的月工资还要高。
〞作者面对此景,心怀隐忧:
“一忧这样做会影响教授的本职工作和身体健康;二忧‘教大学不如卖大饼’,如此‘脑体倒挂’何时了;三忧这种情况会对教师‘跳槽’、4创收’、‘弃教经商’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不利于加强教育工作和稳定教师队伍。
〞通篇在“优〞字上作文章,从“小忧〞到“大忧〞,从一个人的举动想到一种事业,想到分配不公问题。
有时,为了驳斥一种观点也可以采取小中见大的手法。
?
事事关心?
(邓拓)不同意这种观点:
古人读书似乎都没有什么政治目的。
文章开篇介绍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的一副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者指出,上联生动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雨声和人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下联充分地说明了当时的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不只关心家事,还关心国家大事、世界的大事。
上下联贯串起来,就是说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
文章在剖析东林党的历史面目之后认为,“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
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愈来愈明白的道理。
这就把做学问与关心政治二者的辩证关系讲明白了。
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志向、理想、愿望、感情等寄托在某种事物上。
通过对某种事物的描写、评论,抒发作者的情怀,展示作者的思想境界。
陶铸的?
松树的风格?
以满腔热情赞美松树,“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松树,“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
他提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远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
〞还要有松树那种奉献精神,“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文章通过赞美松树的风格来讴歌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龚自珍的?
病梅馆记?
以“病梅’(梅的畸形病态)为喻,围绕梅花的种种不幸遭遇,层层剥皮,揭露清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他指出,只有给梅松绑(“纵之〞)、让它们任性生长(“顺之〞),砸碎那些花盆,解开捆缚它们的棕绳(“解其棕绳〞),有五年时间便可以复原、健全起来。
这种追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的思想,具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性质。
托物言志,“物〞和“志〞必须在某一点上存在着有机地联系。
“松树〞有挺拔不畏严寒的特征,因此和人们不畏恶劣环境联系起来:
“梅病〞是种种人工束缚的结果,因此用它来类比人才受限制、遭压制。
如果“物〞与“志〞二者缺乏相似或相通之处,生拉硬扯,•那便是败笔。
托物言志,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言不讳的表述(如“松树风格〞),一种是曲折地隐晦地表达(“如梅病〞)。
后者,多半和写作背景有关系。
三十年代初期,处在白色恐怖之下的瞿秋白要揭露黑暗、宣传革命,又要避开文网,作文不得不采取曲折的方式。
?
一种云?
借自然界的“虹〞来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为迎接“惊天动地的霹雳〞,唱出了时代战歌。
1940年,夏衍写的杂文?
野草?
,歌颂“种子〞的“气力最大〞,“小草〞的顽强生命力,说明“种子〞的力量“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
用“种子〞、“小草〞比喻进步的事业和人民的力量,用“石块〞、“瓦砾〞比喻压在我国人民头上的侵略者和一切反动势力。
3.说古论今说古论今,通过评述古代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或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来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以古为镜,以史为鉴。
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其宗旨是古为今用,为现实效劳。
?
一个鸡蛋的家当?
(邓拓)借明代江盈科的?
雪涛小说?
的故事,曲折巧妙地批判了五十年代后期社会上的左倾思潮。
通过一个鸡蛋的故事,挖苦今人的心理,文章主要是为了说明:
“只有真正老实的劳动者,才懂得劳动产生财富的道理,才能够摒除一切想入非非的发财思想,而踏踏实实地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也为自己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
〞?
晁错之错?
(曾敏之)以古为鉴,总结教训。
文章指出:
汉景帝时代晁错认识到封建诸藩的特权威胁中央集权,建议削藩,这是明智的。
但他没有采取积极对策、分掌军符与周亚夫并肩讨伐、争取削藩的胜利。
他只知献策,却怯于负责,由于没有及时地镇压反对势力,终于“功可垂成而辄败〞。
作者认为:
“晁错的失败,不能不令人深思。
谈改革,凡触及有特权的势力,就不能妥协畏缩,只有勇往直前,采取针锋相对的有效决策,才有可能保证改革获得胜利。
否那么就会半途而废,贻祸自己,也贻祸国家。
〞?
在毁誉的背后?
(曾敏之)首先讲了齐威王时两个地方官的故事:
一个即墨大夫,经常受人诋毁,但齐威王派人调查的结果是,他治理即墨县“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他受诋毁是因为他没有向齐威王左右的人行贿买好。
于是齐威王提升即墨大夫。
而东阿大夫,经常受人赞誉,齐威王同样派人调査,结果是:
“田野不辟,人民受馁。
〞东阿大夫受赞誉是因为他向齐威王左右的人行贿买好,于是,齐威王下令把东阿大夫杀掉。
文章指出:
偏听偏信要不得,不勤于明察,以耳代目,就容易受骗。
齐威王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在毁誉之前冷静思考问题,调査之后判明是非,最后决定奖善罚恶。
齐国之所以称霸于战国时代,是政治清明、整军经武的结果。
作者认为,当前官僚主义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整顿吏治,肃清官僚主义的危害性,看来要有齐威王的明察与魄力才行,宰几个“东阿大夫〞以谢天下,才可以收到官场中“莫敢言诈〞之效。
4.即事论理即事论理,指面对一种社会现象(或自然景物)说明一种观点或一个道理。
这是自古以来的杂文笔法,针对性很强。
古人有“即景会心〞(王夫之)之说,指的是只有对景物有亲自体验与真切感受才能写出真实感情。
古人写过许多即事诗文,面对现实生活抒发感慨。
杂文的即事论理与诗歌的即事歌咏有相通之处,都是有感而发。
明代方孝孺?
指喻?
先表达郑仲辨小疾不治、几成大患的事实经过,说明不使癖疥之疾开展为心腹之患的道理,说明了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居安思危的道理。
郭沫假设?
银杏?
讴歌银杏的美、真、善,“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的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莹洁,多么的精巧呀!
〞文章又把银杏和梧桐、白杨作对比: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银杏对寒风霜雪毫不避易,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果实可以滋养人,木质是坚实的器材,落叶是引火的燃料,银杏应当称为“中国的国树〞。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章,作者通过歌颂银杏来赞扬一种品格、一种风貌,即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不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应当具备的品格吗?
外表写树,实际写人,通过写树来写伟大的中华民族。
这是以描写自然景物来说明作者的观点。
5.因事见人因事见人,通过对有关生活细节的分析评论,看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兴趣爱好、爱憎感情等等。
?
巴金先生的旷达?
(曾敏之)引出巴金关于生死的警语:
“既然活着,要活得有意义。
生命不是单单领取,生命在于不断的给予。
〞“空手来,空手去,……只是文章还没有写完,心理焦急,坐立不安。
〞文间指出:
这些话充分反映了巴老领略人生机微所得的崇高悟性,所以他坦然地说“空手来,空手去〞,“已把后事安排好了〞,外物已缺乏为巴老之累。
巴老晚年,不仅旷达,回忆平生也巳无愧。
他是没有为虚度年华而悔恨的事了。
他的等身著作,证明他的生命是不断地给予,写真情,说真话。
明代黄姬水编的?
贫士传?
讲了许多古代有骨气的人的故事,都以因事见人手法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人物品格。
如其中一那么:
披裘公者,吴人也。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
公当夏五月,披羊裘负薪而过之。
季子呼公取焉。
公投镰于地。
暝目拂手而言日:
“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
吾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哉?
〞季子知其为贤者,请问名字。
公日:
“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也。
〞遂去.“披裘公〞很有骨气,很有志气,以打柴维生,不拾他人遗物;而“季子〞以己之心揣度“披裘公〞,妄图与他共占这意外之财。
它写出了品格有别的两个人物,褒贬就在字里行间。
6.联想成篇联想成篇,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由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进而说明作者的观点。
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这中间必须存在符合事理的线索。
联想可以分为:
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
相关联想,目睹一事物想到相联系的另一事物,如老友相逢,想到当年的友谊;看到天安门的照片,想到北京等等。
相似联想,目睹一事物想到相类似的另一事物。
如看到拥挤的人群,想到江河中掀起的浪潮;看到展翅的雄鹰,想到飞行在高空的飞机,等等。
相反联想,即一种逆向联想,如居安思危,获得胜利时想到失败的教训,等等。
?
买牛与登月的启示?
(章明)开头写:
最近我国从新西兰进口一千多头黑白花奶牛,要经过四次消毒,进行四十天检疾,七个省市动植物检疫所四十五位专业人员来到现场。
作者联想到:
美国首批登月宇航员乘的阿波罗号飞船返回地面,在太平洋濺落后,被关在密封的坐舱里,进行“宇宙检疫〞一周,担忧他们带来病菌和病毒。
文章说:
对于有形的病菌和病毒严加防范完全必要,但是,对于无形的病菌和病毒--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生活方式、某些很有问题的文化艺术等等,也不能忽略。
对待它们大概有三种态度:
一种是惊惶万状,重新闭关。
一种是赞不绝口,相见恨晚。
我们应采取第三种态度:
积极防疫,战而胜之。
惟一的方法是发动群众民主评论,使大家弄清事实和道理,增强免疫力,同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事业,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夺回阵地。
这篇文章如果一开头便说资产阶级思想传播进来,如何加以防范,那就很平淡,没多少吸引力。
从进口奶牛检疫想到宇航员“宇宙检疫〞,从“有形的病菌〞想到“无形的病菌〞,就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7.诙谐连缀诙谐连缀,指严肃的论辩寓于轻松的讥讽之中,道理寓于嬉笑之中,通过喜剧气氛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鲁迅的?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3中国公文实用大典及酒之关系?
诙谐幽默,饶有情趣,阐述了社会生活与文学变迁的辩证关系,处处扣紧国民党“巧取豪夺〞、攫取政权的现实,借古讽今。
巴金的?
大镜子?
,通过“照镜子〞来抒发感慨:
镜子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忧:
憔悴,衰老,皱纹多,嘴唇干瘪……。
它随时提醒我:
你是在走向死亡。
索性打碎镜子,从此不接触这一类的东西也罢。
我遇见的人经常对我讲:
“你没有改变,你精神很好。
〞这些话听起来很人耳,同死亡完全连不起来。
用好听的话做养料,是不是越养越好,……别人说我“焕发了青春〞。
我完全接受,甚至更进一步幻想自己“返老还童〞。
……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垮了。
用钢笔写字也感到吃力,上下楼梯也感觉到膝关节疼痛。
这时我又想起照照镜子,站在镜子前面一看,取下了假牙,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哪里还有什么“青春〞?
文章写得起伏相间、幽默婉转。
实际上的衰老和别人的恭维是一种矛盾。
文章通过一连串诙谐的细节说明:
要冷静地认识自己,自然法那么不可违抗,未来的日子毕竟有限。
“还是规规矩矩地待在家里写吧,写吧,这是我给自己下的结论。
〞文章从头到尾都写“照镜子〞,自始至终都在写志向。
?
妙语录音?
(刘征之)通过放一盘某局长的讲话录音,勾画了一个废话连篇、夸夸其谈的首长的形象。
这个局长,说没什么可讲的却讲个没完没了;说没什么准备,却口假设悬河;说是百家争鸣,却东拉西扯;说要开短会,发言却是“懒婆娘的裹脚布〞;连准备的材料也没弄清楚,却要谈十个问题了。
难怪会场上呼噜呼噜,“初如哑笛,次如推磨,再次,如猿呼,如虎啸,如风雨,如雷霆,把讲话的声音完全淹没了。
〞通篇由诙谐的语言连缀而成,都是“废话〞,但角度不同,读起来饶有兴趣,令人可笑、可悲、可叹、可恶。
8.取类归纳取类归纳,指对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加以归纳,提炼出令人深思的观点。
它可以概括许多人的共同点,论述他们的精神风貌;也可以归纳许多事实,说明其客观规律。
这种写法显得浑厚有力。
?
剽窃术种种?
(章明)指出,剽窃之风古巳有之,手法千变万化,可概括为五种:
一日“明窃〞。
凭借权势公开剽窃。
乾隆皇帝御制诗达十万余首,开创古今中外诗人著作最高记录,但据?
啸亭杂录?
、?
清野史?
披露,大多数是初无定稿,圣上口述,词臣笔录。
现实生活中的某领导硬要在某著述上署名,某导演硬要在片头上充当编剧之类。
二日“暗窃〞。
于不知不觉之中行囊括劫夺之术。
三日“雅窃〞。
在文章中大段大段地照抄别人的著作。
四日“巧窃〞。
将别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拿来加工制作一番,取其神髓,弃其外形,重施脂粉,俨然新作。
五日“笨窃〞。
照抄原作,换上己名,欺蒙编辑,以求一逞。
作者认为,-切剽窃术都是不保险的。
奉劝人们写文章要老老实实。
?
漫谈金口玉牙?
(章明)讲到唐代的“封驳〞制(“封驳〞,即皇帝作的决定或写成的诏书,如宰相或门下省认为不妥,可写不同意见,并把沼书封上交给皇帝)。
文章例举: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处理县尉李万玉一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休表示异议;文宗开成三年关于处理郭承嘏一案,给事中卢载退还诏书;宣宗初年,李藩升为给事中,看到宣宗敕书不妥,就在敕书尾上批“却之〞(表示拒绝)。
作者列举这些史料说明,唐代的某些帝王还允许别人持不同意见,尽管有“封驳〞之权的只能是大官僚。
9.寓庄于谐寓庄于谐,指庄重的主题通过某种诙谐幽默的表达形式反映出来,可以是欲抑故扬,反话正说,可以是巧用双关,成心夸张,读后令人感到啼笑皆非,领略一种观点或一种道理。
?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
(谢云)紧紧扣住阿Q说过的一句话来做文章,剖析现实生活中某呰人的心态。
阿Q摩小尼姑头皮,小尼姑不让他动手动脚,阿Q说: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这句话化非为是、变无理为有理,既有助Q己鼓起“动〞的勇气,又可以充当抵御责难的挡箭牌,活脱地勾出了某些人的一种心态和处事原那么。
文章认为,有些人乱拿公物,“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施用范围越来越广。
别人大吃大喝,我至少小吃小喝;你多占三间房,我也来多占三间。
占了公家廉价,心安理得。
作者指出,“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是一种泯灭良知的麻醉剂,一种自我欺骗的借口,一种向邪恶看齐的哲学。
这种心理或处事原那么,如果在社会上弥漫开来,不但扶正祛邪难以实现,而且会形成一种破坏力量。
当年雷峰塔倒掉,今天某些厂矿设备遭到哄抢,某些森林被滥砍乱伐,不过是小焉者。
其大焉者是是非观念的冷淡以至混渚,人们灵魂受到污染。
这篇杂文富有幽默,令人哭笑不得,但观点是庄重严肃的。
?
“关系学〞学院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
(李健强)用反语、谐音、夸张等写作方法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不正之风。
它的“招生对象〞是:
“1.为上司抬轿大步流星行走百里而腿能不软者;2.当众吹牛撒谎四小时而口能不渴者,……〞。
“指导教师〞是:
“吴视法教授、魏私教授……〞。
“招考专业〞:
“哄骗专业、吹拍专业〞。
“研究主攻方向〞:
“贿赂效应、捕捉上司贪欲的?
歌德巴赫猜测?
……〞。
“考试科目〞:
“?
收授礼品之道?
、?
白占学?
……〞这张“招生广告〞,从几个侧面勾勒出以拉关系、走后门为荣的某些人的精神面貌。
他们有时抬轿,有时行骗,不讲公德,违法乱纪,奉行的是一种奴才骗人哲学。
10.层层剥皮层层剥皮,通过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剖析问题来说明作者的观点。
有的从纵的角度来讲,按时间顺序去分析,一层比一层深;有的从横的角度来说,彼此相比,加以分析,步步深人;有的采取纵横交错层层剥皮的方法,阐述作者的看法。
?
光明日报?
杂文?
“枕头〞+“拳头〞=?
?
(彭放)是这样写的:
“枕头〞者也,色情与性作品也,“拳头〞,打斗、凶杀之类。
笔者查看市面书摊,以带“性〞和“色〞的作品来说,仅书名就不下五十余种,至于那许多打着“通俗小说〞旗号的各类刊物,几乎无刊不色,无文不性。
笔者曾听一家书摊的主人说,现在写?
色狼的覆灭?
、?
性的报复?
之类作品巳不走俏,最时兴的作品是写各式各样的“试婚〞、写“处女〞的初试之夜。
还有以“人体艺术〞名义出版的各式各样的裸体画册。
据资料统计,从1988年4月到1989年3月,不到一年间竟相继出版了60种之多,被出版界称之为一场“人体大战〞。
有理论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性文化年〞。
是啊,我们确实需要文化,包括在性问题上。
但我疑心,那许多阅读色情描写的中学生,他们的着眼点恐怕不在于文化,而在于性。
那许多慷慨解囊数十元去买一本画册的人,那些不是研究者、专门家,而找人拉关系高价抢购非洁本?
金瓶梅?
的个体户、小商贩,他们的醉翁之意,都在“艺术’’吗?
还有那些争相出版此类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也未必都是为了文化,恐怕还另有所求。
文化的内容那么丰富,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只有“性〞和“色〞,岂不悲哀?
有正直良知的教师和家长们,早巳向社会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可是出这类书刊的势头并未减弱。
笔者也曾质问过几家出版社:
“你们为什么不出点好书?
〞答复说:
“不行啊,有双效益的政策管着〞。
所谓“双效益〞是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把精神产品完全当成商品,放在市场上去自由竞争,有社会效益的书不赚钱,实际上是用经济效益完全挤垮了社会效益。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在执行政策上的失误。
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并不是人人都认识到这种“枕头〞泛滥的危害的。
有一种理论说,现在的中国还是性开放不够。
他们不仅举出二圣人的“食色,性也〞为据,还以西方世界已经怎样怎样了为例,进而上升到理论说:
“一个经受不起性刺激的民族,是不文明、不健康的民族。
〞呜呼!
原来我们民族的“不文明〞、“不健康〞是因为性不开放?
是的,我们真正的性科学,性教育不够,缺乏高层次的对性艺术的审美修养,但绝不能像现在这样旨在追求刺激的性泛滥。
饮食男女是人性之本,也一点不错。
但是,人除了吃饭、男女做爱之外,恐怕还有许多重要事情要做,要不,人怎样同动物区分呢?
现在回到文章的此题上来:
“枕头〞加“拳头〞等于什么?
是文化的繁荣,还是文学的堕落?
是审美品格的提高,还是欣赏趣味的下降?
是为国家赚钱支援了“四化〞建设,还是污染了社会,有损于精神文明?
这显然并非难解!
这篇杂文采取纵横交错、层层深人的分析方法,指明r几年来“性文学〞泛滥的危害,说明“枕头〞加“拳头〞只能足文学的琯落,污染了社会,有损于精神文明。
11.借题发挥借题发挥,即凭借一件事情加以发挥,表述作者的观点。
这“…件事情〞是由头,是阐述问题的发端,它必须和文章表述的观点有内在的联系。
借题发挥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
运用得好,可以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问题。
鲁迅写过许多借题发挥的杂文。
193]年2/j7日,中国共产党员、革命青年作家李伟森、柔石、白莽、胡也频、冯铿五人,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
他们高唱国际歌壮烈牺牲,用年青的生命撰写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篇文章〞。
同年三四月鲁迅连连发表杂文,揭露反动派的罪行。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是一篇深沉的悼文,借五位烈士的悲壮就义,无情地揭露了敌人的卑劣和凶残。
这对于在敌人的刀丛中艰苦奋斗的革命文学运动,是响亮的进军的号角。
文章指出,反动派虽然杀气腾腾,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阵营的力量是不可摧的,革命文艺,虽处在萌芽阶段,但它“仍然滋长〞。
12.着眼一词着眼一词,通过剖析一个词、一个成语、一个短语来揭示-坤观点。
杂文常常是措千理于局中、融万汇于笔端,论题要集中到一点上。
这一词、一语犹如“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大千世界人情世故的千姿百态。
?
“疑似〞可古为今用?
(曾敏之)通篇围绕“疑似〞做文章,认为“疑似〞可作为知人论世的古训。
文中引用?
吕氏_秋•疑似?
: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之所•表,患剑之似吴干......,相似之道,此愚者之所大惑_厂而圣人之加虑也。
这就是说,有些石头看来像宝玉,有些劣剑看来像莫邪干将所得的名剑,令人迷惑。
如何识别呢?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
〞人们对外表相似的东西,不可贸然相信,要加以调查了解,要向熟悉的人调查,作出判断。
即使尧、舜、禹一起走到长草的积水地区迷了路,也会问牧童;走到河汉纵横地区要过河,也要问渔翁。
要问忠奸、善恶、功过、是非、真伪,应该问人民群众。
这篇杂文说明:
有人俨然以香港人代表自居,并用“香港的民意〞作为筹码,迷惑人们,以图混水摸鱼,值得警惕。
13.摆脱浅见摆脱浅见,指面对某种流行的浅薄看法提出异议,阐发一种观点,,但这并非标新立异,而是有根据地发表一种见解。
它需要深沉的反思,旁征博引,深人论证。
?
质量第一?
(黄秋耘)是这样写的:
每逢岁尾年头,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家协会分会少不了要开理事会或者代表大会,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讨论未来一年的工作方案。
我有幸读过几个省(市、自治区)的总结,内容根本上大同小异,有一条总是不会缺少的,就是列举在过去一年间,该会的会员一共出版、发表了多少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以至多少篇散文,多少篇报告文学和特写,多少首诗歌,多少篇评论文章等等。
总结工作,当然首先要提到成绩。
文学创作的成绩,以数量来计算,这也是一种标准。
但是否数量越多,就成绩越大呢?
恐怕不见得。
文学作品也是一种产品,产品是可以用数量来计算的。
好比一家制鞋工厂,每年生产十万双皮鞋,比之生产五万双,产值就多一倍。
哪怕这十万双皮鞋当中有一局部是二级品,只要不是废品,仍然可以卖得出去,创造一定的价值。
但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是不能单凭数量计算的。
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比之十部甚至百部平庸的甚至低劣的作品,还要有价值得多!
以古代诗歌而论,宋代诗人陆游的?
剑南诗稿?
收辑了各种体裁的诗歌近万首。
唐代诗人杜甫现在流传下来的诗歌不过1400首左右。
但没有任何一个文学研究工作者会据此得出一个结论:
陆游是比杜甫还要伟大得多的诗人。
以近代作家而论,张恨水所写的长篇小说达数十种之多,可谓著述等身。
鲁迅从来没有写过长篇小说,连?
阿Q正传?
也不过是一部2.5万字左右的中篇。
假设有人编印?
张恨水全集?
其篇幅肯定会在?
鲁迅全集?
之上,但谁也不会认为张恨水对近代中国文学事业的奉献超过鲁迅。
衡量文学创作的成绩,光看数量多少是不够确切的,至少是失诸片面的。
目前全国出版的文学刊物(包括以刊登文学作品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不包括报纸副刊)达五百多种,作品数量之多,简直难以统计。
假设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家协会分会总结文学创作的成绩,仅仅以数量为标准,在客观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杂文 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