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精讲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冲刺.docx
- 文档编号:25161991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146
- 大小:477.18KB
冲刺精讲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冲刺.docx
《冲刺精讲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冲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精讲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冲刺.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刺精讲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冲刺
冲刺精讲
中医资格考试分值分布:
中基
中诊
中药
方剂
中內
中外
中妇
中儿
针灸
西诊
西内
传染
伦理
执业
50
50
47
47
90
40
40
40
60
43
43
30
10
助理
30
30
30
30
30
20
20
20
30
20
15
15
5
针灸学笔试考点分布:
疾病的主穴与配穴(80%)
每个疾病的主穴都有助记方式(能理解取穴原因最好)
辨证配穴(有总结)
腧穴定位(2-3)
技能要求80(常用穴)
腧穴主治(2-3)
1近治、2远治、3归经、4特定穴属性、5特殊作用
特定穴(2-3)
井荥输经合,原络郄,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
刺灸操作(2-3)
提插捻转的补泻方法;各种灸法的区别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
十二正经
阴经对应六脏,行于四肢内侧与胸腹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阳经对应六腑,行于四肢外侧与头面躯干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太阳容易照到的地方为阳,不容易照到的地方为阴(阴凉之处)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脏腑、阴阳来命名的。
1.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
2.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
3.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
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
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十二正经在胸腹:
胸部:
正中线旁开,依次是2寸肾经,4寸胃经,6寸脾经
腹部:
正中线旁开,依次是0.5肾经,2胃经,4脾经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具体表述如下
1.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明少太—前中后)
2.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太厥少---前中后)
------------内踝上8寸以上符合此说
注意:
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常考点)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1.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
2.十二经脉之间存在着表里配对关系。
即中基之五脏六腑之表里,注意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十二经脉联络的脏腑器官(考点)
1.连舌的描述(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2.大肠连下齿,胃连上齿(上胃下大肠)
3.肺经联络喉咙(少商为咽痛要穴,列缺任脉连肺系)
4.小肠经既到目内眦,也走目外眦。
5.肝经绕阴器
(16年)入下齿的的经脉是-----大肠经
小肠经循行不直接相交的部位是------口
十二经脉的循行与交接规律:
循行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双手举起,阴升阳降)
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头为诸阳之会)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正经的循行走向及交接规律图示
记忆: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注:
1.表里经相连
2.两脏相连,两腑相连
3.阳经的同名经相连。
A.手小指端
B.无名指端
C.足小趾端
D.足大趾内端
E.足大趾外端
(1)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
(2)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
『正确答案』ED
『答案解析』
A.手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
B.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小趾端: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
D.足大趾内端:
(隐白穴所在,是脾胃经交接)
E.足大趾外端:
(大敦穴所在,是肝胆经交接)
下列除哪条经脉外均按照气血循行流注的顺序排列的
A.胆经,肝经,肺经
B.心经,小肠经,肾经
C.大肠经,胃经,脾经
D.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E.三焦经,胆经,肝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歌诀: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手足三阴经从前到后的分布依次是:
太厥少
特殊情况:
内踝尖上8寸,此点之下是厥阴肝经在前。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名称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且“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大体的循行分布和作用、临床意义
奇经八脉
循行分布概况
作用及临床意义
任脉
胸,腹,颏下正中
妊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
督脉
腰,背,头面正中
督养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冲脉
与足少阴肾经并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经等联系
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或血海
任督冲同起于胞宫----一源三岐
奇经八脉
循行分布概况
作用及临床意义
带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约束纵行诸经
阴维脉
起于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
至咽喉合于任脉
维系全身阴经
阳维脉
起于足跗外侧,并足少阳上行,至项后合于督脉
维系全身阳经
阴跷脉
起于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汇合
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
阳跷脉
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汇合
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
十五络脉
分类
分布
作用
十二正经之络脉
在本经络穴分出,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
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
任脉之别络
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督脉之别络
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
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分布(离入出合)
从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作用
①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作用
②加强经脉与脏腑联系的作用
③加强十二经别与头部的联系的作用
④经别还弥补了十二经脉的不足。
如足阳明经别的循行上通于心,为和胃气以安心神的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能够治疗肛肠疾患,也是因为其经别“别入于肛”。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分布
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
作用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16年)。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
分布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分属的部位
作用
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候、协助诊断的作用
A.从长强分出散布头部
B.从长强分出散布腹部
C.从大包穴分出,散布胸胁
D.从鸠尾分出散布头部
E.从鸠尾分出散布腹部
脾之大络的分布部位是
任脉之别络的分布部位是
督脉之别络的分布部位是
『正确答案』C、E、A
『答案解析』脾之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
任脉之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督脉之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
A.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
B.离合出入
C.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D.结聚散络
E.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为
十二经筋的作用是
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分布:
从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十二经筋的作用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经筋分布:
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
注:
A指的是十五别络
E指的是十二皮部
A.督脉 B.带脉
C.冲脉 D.阳跷脉
E.阳维脉
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的是
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的是
维系一身阳经的是
约束纵行诸经的是
『正确答案』A、D、E、B
『答案解析』督脉:
督养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阳跷脉:
调节下肢运动,司寤寐。
阳维脉:
维系全身阳经。
带脉:
约束纵行诸经。
第二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内容略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类
十四经穴
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归属十四经。
2006年把经外奇穴印堂归入督脉,经穴总数达362个。
奇穴
不属十四经,但有固定名称和位置
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
以压痛点取穴。
这类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多位于病变附近,也可在与病变距离较远处。
A.无固定位置
B.无固定名称
C.又称为压痛点
D.又称为天应穴
E.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1)有关阿是穴,叙述不正确的是
(2)有关奇穴,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E、E
『答案解析』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
以压痛点取穴。
这类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多位于病变附近,也可在与病变距离较远处。
奇穴不属十四经,但有固定名称和位置。
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的主治特点
原理
举例
近治作用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后各穴,均能治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翳风、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穴,均能治疗胃病
远治作用
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合谷穴,不仅能治上肢病证,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证等(四总穴都是远治)
特殊作用
双向调节
天枢穴双向调节大便;内关穴双向调节心速
经验效穴
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
腧穴的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规律:
所属脏腑+经络所行==主治所及
2.分部主治规律:
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把握以上两个原则,帮助记忆各个穴位的功能主治(再考虑其特定穴位性质,再加上特殊主治,就是全部)
手三阴经分经主治规律表
经名
本经主治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太阴经
肺,喉病
胸部病
(皆起于胸)
手厥阴经
心,胃病
(内关阴维下总同)
神志病
(心主神明)
手少阴经
心病
手三阳经分经主治规律表
经名
本经主治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下齿)
目病,咽喉病,热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耳病,目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小肠经络心)
足三阳经分经主治规律表---联系内科头痛的归经
经名
本经主治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
神志病,热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项,胁肋病,胆病
眼病
足太阳经
后头,项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肛肠病
足三阴经分经主治规律表
经名
本经主治
二经相同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足太阴经
脾胃病
腹部病,妇科病
足厥阴经
肝病
前阴病(肾窍二阴,肝络阴器)
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任脉、督脉分经主治规律表
经名
本经主治
二经相同主治
任脉
回阳,固脱,强壮作用,中风脱证,虚寒,下焦病
神志病,妇科病,脏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部病
分部主治规律
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密切相关
-------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如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证为主,后头区及项区穴又可治疗神志病等。
头面颈项部经穴、胸腹背腰部经穴主治规律见下表。
头面颈项部经穴主治规律
胸腹背腰部经穴主治规律
例题解析
手阳明大肠经的主治特点是
A.后头、神志病
B.侧头、胁肋病
C.侧头、耳病、胁肋病侧
D.前头、鼻、口、齿病
E.气喘、咽喉病、胃肠病
『正确答案』D
A.后头、神志病:
手太阳经,足太阳经
B.侧头、胁肋病:
手少阳经,足少阳经
C.侧头、耳病、胁肋病侧:
手少阳经,足少阳经
D.前头、鼻、口、齿病:
手足阳明经
E.气喘、咽喉病、胃肠病:
没有
A.肝、脾、肾病
B.回阳、固脱、强壮作用
C.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D.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E.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1)任脉的主治特点是
(2)手太阳经的主治特点是
(3)督脉的主治特点是
『正确答案』BCD
A.肝、脾、肾病:
B.回阳、固脱、强壮作用:
任脉(尤其神阙、关元)
C.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手太阳经(足太阳经无肩胛病)
D.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督脉(尤其大椎泻热)
E.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手足阳明经
第五单元 特定穴
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
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10类。
五输穴
所出为井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
喻作水的源头
井主心下满,
所溜为荥
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
荥主身热,
所注为输
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
输主体重节痛,
所行为经
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
喻作水流变大
经主喘咳寒热,
所入为合
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喻作江水入海(经气由此深入会合脏腑)
合主逆气而泄
阴经五输穴及五行属性表(注意阴井木,阳井金)
经脉名称
井
(木)
荥
(火)
输穴
(土)
经穴
(金)
合穴
(水)
趣味记法(注意顺序)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少鱼怨水渠,沼泽-----找客观的人就是废物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中宫陵间曲-----中宫在陵墓间弯弯曲曲的才能找到--陵墓环绕中宫类似心包保卫心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冲府神灵少-----心主神明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烟)瘾大太伤阴---阴不制阳脾气大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大型冲锋枪(谐曲)---冲锋的是将军,肝为将军之官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全然太复古-----复古太过分,过甚
注:
手少阴心经---少海穴。
手太阳小肠经----小海穴
阳经五输穴及五行属性表(注意阳井金)
经脉
名称
井
(金)
荥
(水)
输
(木)
经(火)
合
(土)
趣味记法(注意顺序)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商人有二三间门脸搞养殖,养蛆----蛆虫与大肠的排泄物有关。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关门声太大,猪狗被惊----关门声,猪叫声,狗叫声,三种叫声,三叫(三焦)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少钱夕阳小-----夕阳代指老人,自己手头的养老钱少了,小心翼翼的跟儿女要,刘老师这么想现代的儿女,有点小肚鸡肠了。
足阳明胃经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队内先洗礼-----加入一个队伍,先在队伍内部进行洗礼(洗脑),为(胃)了让人忠诚!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足下临浮灵------脚下面就踩着漂浮的幽灵,胆子太大了(临渊履薄之临)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阴通数昆仲----潘金莲类女人暗中结交好几对兄弟------让旁人沾光了(膀胱),吃亏的是她老公
2.五输穴的临床运用
(1)五输穴主病特点《灵枢》云: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16年考);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难经·六十八难》又作了补充: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灵枢》又有“合治内腑”之说。
近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中风闭证用之),荥穴多用于治疗热证(胃火用内庭,肝火用行间,胆热用侠溪),输穴多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经穴治疗作用不典型,合穴多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病证。
(2)根据“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将五输穴配属五行使用,虚证用母穴,实证用子穴。
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
在具体运用时,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本经子母补泻
肺经实证---泻其子---肺属金,其子为水,泻肺经之水穴即其合穴尺泽穴
肺经虚证---补其母---肺属金,其母为土,补肺经之土穴即其输穴太渊
他经子母补泻
肺经实证---泻其子---肺属金,其子为水,----肾经属水---取肾经之水穴------阴谷穴(肾经之合穴)
(3)按时选用《难经·七十四难》云: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
-----阴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正好对应春夏长夏秋冬!
例题解析
善于治疗体重节痛的是
A.井穴
B.荥穴
C.输穴
D.经穴
E.合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合穴大多位于
A.肘膝关节附近 B.腕踝关节附近
C.掌指,跖趾关节附近 D.肘膝关节以上
E.肘膝关节以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井穴多在手足之端,荥穴多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多在掌指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在腕踝关节之上,合穴多在肘膝关节附近。
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是
A.中渚
B.天井
C.支沟
D.液门
E.三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关门猪狗惊。
三间穴是大肠经的输穴
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中渚。
下列各穴不是荥水穴的是
A.内庭
B.液门
C.侠溪
D.前谷
E.行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首先明确阴井木,阳井金。
可推知阴经的荥穴属火,阳经的荥穴属水。
从备选项中
找出不属阳经的穴位,即行间,它属厥阴肝经。
A内庭属胃经(队内先洗礼)
B液门属三焦经(关门猪狗惊)
C侠溪属胆经(脚下临浮灵)
D前谷属小肠经(少钱夕阳小)
(二)原穴
1.原穴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的十二经上。
A.阴经的输穴与原穴为同一穴。
即以输为原。
B.阳经的脉气较阴经盛长,所以在输穴之外又有一原穴。
2.原穴临床应用:
可用于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
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十二原穴歌(六阴经以输为原)
以输为原六阴脏,四太神陵记端详。
——太渊,太溪,太冲,太白,神门,大陵。
大肠合谷胃冲阳,膀胱原穴京骨上。
三焦阳池胆丘墟,腕骨原穴属小肠。
大河谷(大肠合谷)有个人三尺高(三焦阳池),还阳痿(冲阳胃经),却娶了董小宛(小肠腕骨),光景能好吗(膀胱京骨)?
天天胆虚(胆经丘墟)-----怕老婆跑了!
十五络穴
十二经的络穴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十五络脉涉及)
十五络穴歌:
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
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经光明肝蠡沟,肾络大钟膀飞扬,
脾之大络为大包,任脉鸠尾督长强。
内缺通(手三阴---心包,肺,心)
外立正(手三阳---三焦,大肠,小肠)--依序为表里!
大公狗(足三阴---肾,脾,肝)
飞凤鸣(足三阳---膀,胃,胆)--飞丰明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络穴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十二经的络穴除可治疗本经脉的病证、本络脉的虚实病证外,还能治疗其相表里之经的病证。
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治疗。
又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也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痛等疾患;
肝经络穴蠡沟,既可治疗肝经病证,又可治疗胆经病证;
同样胆经络穴光明,既可治疗胆经病证,又可治疗肝经病证。
在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
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用法。
如肺经先病,先取其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
反之,大肠先病,先取其原穴合谷,肺经后病,后取该经络穴列缺。
例题解析
六阴经中,与原穴为同一腧穴的是
A.井穴 B.荥穴
C.输穴 D.经穴
E.合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刺 中医 执业 医师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