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风土人情.docx
- 文档编号:25157658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6.75MB
西安的风土人情.docx
《西安的风土人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的风土人情.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的风土人情
西安的风土人情
历史: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
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
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
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曾经是陕甘宁边区辖市、西北行政区辖市、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1954年以来,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辖九区、四县。
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有20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
但是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应该算是西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这是人们对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产生了分歧。
目前被官方采用的说法是13个王朝。
此外主要还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种数量上不同的说法。
人文风情、名胜古迹: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将其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概括为关中十大怪,它们分别是——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
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
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
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
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在西安碑林,有一块清代碑石纪录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八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们被称为关中八景,又称长安八景。
这八景分别是——
华岳仙掌、骊山晚照、
灞柳风雪、曲江流饮、
雁塔晨钟、咸阳古渡、
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
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西北方言之一陕西话。
西安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作为中国西北饮食的代表,以西安小吃最为著名,回族的清真饮食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
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介绍
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
西安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居西部地区之冠,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另外有8所军事院校、29所成人高校,近百所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20多万人。
西安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实验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安主要人文旅游景点:
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城墙钟楼鼓楼西安碑林茂陵武则天乾陵大明宫阿房宫遗址西安事变旧址青龙寺西安半坡遗址八仙庵鸿门宴遗址大慈恩寺秦始皇军事直道西周沣西车马坑蔡文姬墓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老牛坡遗址栎阳城遗址清真大寺仙游寺杨虎城陵园东渭桥遗址秦二世胡亥墓嘉午台高家大院汉阳陵博物苑乐游原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骡马市湘子庙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唐芙蓉园......
西安主要现代休闲景点、购物点、小吃街:
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浐灞生态区/小寨、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骡马市步行街、金花/粉巷、德福巷、回民街.....
临渭区生辰习俗
围绕“长命富贵”、“吉祥喜庆”,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礼俗活动。
诞生
婴儿降生,父母首先记下生辰(俗称生日),遂即向娘家报喜。
无论何时,娘家只备稀饭招待,返回时带一桶底形“锅盔①”,用见方红布包裹,俗称“给婴儿带奶要粮”。
第三天为探望日,娘家带上干饼、水果、红糖等营养品看望“月婆”。
第七日,再带自做的衣服,偕同近门亲友看望婴儿颐养状况。
此间,邻舍外人禁登其室,本家大小忌晚归来。
过去,由于旧式接生,婴儿常得四、六风(破伤风病)。
月内夭殇的,要裸体深埋,而衣物则妥善保存。
现时采用新法接生,妇幼健康确有保证。
有关迷信旧俗,已渐消除。
做二十天
婴儿出生七天后,亲朋四友,纷至沓来。
为集中招待和庄重起见,乡村中有为孩子做二十天的习惯。
葭莩之亲,带“油旋小馍②”及二尺花布。
近门好友,除蒸“老虎馍③”外,还带衣物,并给婴儿赠带“长命富贵”银锁、银钱。
现时,是以纸币代替,用红线绳系在颈上。
主人设早面午席款待。
做满月
旧俗,月内婴儿不剃头,母子不出家门,月满即可解除。
此时做满月,亦称“做百岁”,较做二十天更为盛重。
乡友搭干礼(钱币),亲属带“老虎馍”、衣料、帽袜,主人设腥(荤)席、备美酒共同庆贺。
有的还请“自乐班④”、放映电影助兴。
此后,便给婴儿起名、留影、理发。
第一次理下的头发还妥加保存,作为“母子之情”的象征性纪念。
母子走娘家,留宿数日方回。
送灯
从农历正月初五至十二日俗称送灯时节。
小孩舅家将花灯、蜡烛、“鸡娃馍⑤”按时送给孩子,直送到13岁为止。
有的也因某种原因,中断数年,俗称“空灯”。
若遇头年,讲究送“大宫灯”,意为光明与吉祥。
其次,带小孩玩具、泥塑挂娃、鞭炮杆火及各种年画。
有些家境条件较好者,还给孩子拜干亲。
选年龄相当、门当户对,兴趣相投的人为自己的子女送灯,孩子叫做“干大”⑥。
个别自命“时运不顺”的,为了弭患,特拜当地“全命人⑦”为干亲。
有在黎明时抱孩子出门,将在村道口遇到的第一个成人认做干亲,谓之“碰干亲”。
完灯
小孩长至13岁,标志着从童年进入少年,送灯、点灯从此终止,称为“完灯”。
旧时,医疗条件很差,小孩成活很不容易,常常夭折。
大人为了孩子的成长,只好祈求神灵保佑。
有些还把孩子指为是那个神娘娘撒下的,并购一银锁用银项圈系在脖子上,以避各种邪气。
家境贫困者,在红线绳上打一结代替。
有的每岁给绳上加一钱银钱,一直加至一两二钱,完灯时开锁取之,并要到“娘娘”那里磕头报谢,因而也将“完灯”称为“卸绳取链”,或者“赎身”。
现时,完灯已废过去敬神开锁之俗,亲友一般赠送皮带、衣帽。
舅家莅临,除蒸一对“老虎馍”外,又送“玻璃灯”或“手电筒”;有的送文具、书籍、年画。
主人待客先用糕点、糖果,再悉心置办酒席,隆重招待,有的上菜花样达24种之多。
祝寿
小孩大人,每遇生日,都要穿新衣,改善饮食。
年复一年,岁岁不辍。
50岁后,每遇整十数,做一次大寿,其规模因家境不同而各异。
旧时,官绅、豪富多下“请柬”,前三天派人遍走亲朋家,亲朋在名下画号为知。
贺者光临,或献寿幛、或赠寿联、或送酒肉、或馈果品,主人设宴庆贺。
坐次则主宾为上,陪客以左为正、右为副,按年庚大小入席。
宴前举行祝寿礼。
菜饭上后,从主宾起,以顺时针方向互相酬酢,额手称庆。
主宾招呼“做起”,才拿筷而食。
不高谈阔论,不撞别人筷子。
如有人正在就餐,已吃毕者则放正碗筷,静坐而待,都吃完后,始各自离位。
建国后民间给老人做寿,称做生日。
亲朋好友贺寿,多送糕点及其所嗜好器具。
德高望重者,也有送书画、对联的,彼此亲友团聚,吃顿好饭。
①锅盔——即厚烙饼。
②油旋小馍——即花卷馒头。
③老虎馍——老虎状馒头。
④自乐班——民间业余演唱队。
⑤鸡娃馍——形如雏鸡的蒸馒头。
⑥干大——义父。
⑦全命人——有儿有女者。
编辑:
秦人
富平县丧葬习俗
民国以前,均为土葬。
富豪之家,父母生前便精雕彩绘早备棺木;看“风水”、择茔地、砖石箍墓。
棺板以柏木为主,兼用松、桐。
多为“八仙板”(8页板做成)、“十根头”(10大块)或“十二圆”(12页板);13页板以称“溜溜子”,用四块板做的“四页瓦”不常见。
厚度一般为二五指(2.5寸),3~5寸称墩子,2寸以下为薄盒子。
寿衣:
男为长袍短褂,女为花裙绣衣,一般4~5身,多至7身;单、夹、棉俱备。
穷苦百姓则薄板、布衣,只求入土为安。
赤贫者,芦席裹尸,土坑掩埋而已。
故乡谚有“穷家埋人,富家埋钱”之说。
有少数人,老人在世不孝养,死后却大讲排场,这种假孝子,理所当然受到群众的唾弃!
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礼仪从简。
“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举行丧葬仪式(哭、祭、戴孝等);有的今天埋冢,明日平坟,周年祭扫,已不知所在;更有甚者,以“莫须有”的罪名,随意挖人祖坟,破其棺木,抛其尸骨,以示“彻底革命”。
这种野蛮行径,在群众中影响极坏。
1979年以后,批判了极左思潮。
但个别人家丧葬却又大操大办,大肆挥霍。
老年丧葬仪程一般为:
临终前(弥留),为其理发、净身、着寿衣。
咽气后,白纸盖脸,移上灵床,点灯一盏。
家人焚化纸人、纸车、纸马、冥钞于门前,谓之“烧倒头纸”。
然后子孙戴孝,向亲朋“报丧”。
第三日,白纸糊门,贴挽联、挂纸幡、出丧牌(讣告)。
待亡人的近亲(外家、娘家等)来齐后“入殓”。
继而棺停正中,外围孝帘,立神主、摆献点及童男童女、排花金山等纸扎摆好后,孝子赴祖坟“请灵”。
之后,孝子披麻戴孝,分男女两傍“坐草守灵”,亲友吊唁,叩拜答谢,礼送礼迎。
按吊丧人的关系,分别服制“散孝”。
祭礼有献饭、冥钞、纸扎、鞋袜、条子、挽幛、奠仪(现金)等。
埋葬前一日,孝子“扫墓”;夜晚,邻居送香纸,孝子致哀“奠纸”;然后,孝子依次奠酒“祭灵”。
出殡前,孝子跪拜,供茶献饭,取金箔、冥钞入纸柜,备亡人费用,称“填柜”。
事毕,请“相辅”(邻居帮忙的),抬灵柩入兰帷大桥(棺罩),鼓乐齐奏,鞭炮齐鸣“起灵”。
然后铭旌、魂幡引路,孝子扯纤、扶杖(丧棍),亲朋随行,长子或长孙头顶纸盆破于村口(也有不破盆而支放坟前为锅的),奏哀乐、恸哭,送入坟茔,称“送灵”。
按选定时辰,悬棺“下葬”。
先将棺木徐徐落入“明庭”,再稳稳推进“暗庭”(正穴),砌扎墓门,喷酒封闭,实土筑冢。
此时,哀乐急奏,孝子叩谢,焚纸哭拜。
最后乐鼓手清唱一段,表示从此诀别,以慰亡灵。
为了彻底改革丧葬旧俗,县人民政府1979年在华朱乡建立了县火葬场,大力提倡火葬。
此后干部、职工和农民,响应实行火葬殡仪者日渐增多。
届时,亲友送花圈、挽联,佩黑纱,向遗体告别,举行追悼会,慰问遗属。
遗体火化后,骨灰盒安放纪念堂,或捧奉回家。
民国前,有人根据封建礼制的要求,在父、祖辈墓园结庐守孝,长达三年。
民国以后,先祖葬埋第三日,至亲赴坟前,供祭献点,整修墓冢,焚纸致哀,称为“扶山”(亦称“全山”)。
嗣后数七,七七为终。
单七墓前献饭,焚纸哀悼。
百日、周年,仪如单七。
逢死者生辰为“冥寿”,在神主前献饭拜祭。
亲丧之日为“忌日”,焚纸献饭,忌鼓乐。
三周年(或称“过三年”),视为喜事,换贴红对联,设宴席,动鼓乐,脱孝服,墓前立碑等。
近年来,此种风俗在某些地方有变本加厉之势。
来源:
浏览次数:
276发表时间:
2012-4-200:
00:
00
洽川航拍
处女泉游步道
福山景区
黄河魂沙滩踩泥
黄河漂流
黄河漂流
夏阳瀵景区
洽川珍禽
缓缓流淌的母亲河、百余平方公里的黄河湿地、10多万亩的天然
芦荡、世界上最为神奇的瀵泉、127种保护鸟类、数万亩的荷塘在这
里绘就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绿色画卷,“万顷芦荡、千眼神泉、百种珍
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秦晋相望”,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这里
东临黄河,西依黄土峰林,风景优美,四季如画;这里鱼翔浅底,珍
禽飞舞,红荷映日,碧叶连天;这里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这里更
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这一千古传诵的中国第一首爱情诗篇
诞生的圣地。
您一定会惊叹,这里究竟是哪里?
这里就是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黄河流域最大的温泉湖泊型湿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著
名旅游文化景区——洽川。
天下黄河最美的地方——洽川
洽川地处陕西文化名县——合阳县县城以东20公里,距离世界文
化历史名城西安150公里。
洽川景区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23.5公里。
黄河自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蒙、
山、陕、豫、鲁等9省(区)后注入渤海。
其滔滔的“身躯”穿过了
峡谷,扭过了荒漠,滋润了湿地,拥抱了平原。
天下最美的黄河在哪
里?
你不妨到黄河小北干流西侧的合阳洽川去走一走。
著名作家贾平
凹《黄河魂赋》中写道“看黄河可以去好多地方,但要看黄河的精神
气势,去合阳洽川最好”。
在洽川国家级风景区看黄河,厚云积岸,
大水走泥,洽川的黄河河面宽阔,缓缓流淌。
在洽川的黄河游览,河
面上游船穿梭,冲锋舟犁出了道道水墙,河滩踩泥,黄河漂流,其乐
融融,领略母亲河的博大和雄浑。
黄河湿地芦荡茂密,芳草萋萋,鸟
语花香,瀵泉如珠。
春回黄河流冰,如万马奔腾;夏归黄河揭底,现
狂涛走泥;秋至黄河地啼,似洪钟大鼓;冬来黄河凌汛,犹银蛇狂舞。
太多的瑰丽、太多的雄浑和太多的神秘,使黄河在这里构成了天下最
独特的声与色的奇观。
不信,请君去看。
最完美浪漫的爱情圣地——洽川处女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史载,周文王
在洽川遇见了当地美丽贤淑的女子太姒,两人倾心相恋,便诞生了《
诗经》的首篇《关雎》。
《关雎》开创了中国爱情诗的瑰丽长河,成
为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洽川被当之无愧地誉为“中国爱
情诗的发源地”。
有情人终成眷属,周文王与太姒的动人爱情故事吸
引了众多的青年伴侣在洽川婚纱留影,让芦荡温泉、黄河涛声共同见
证他们的纯美爱情。
史载周文王妃子太姒出嫁前经常来此沐浴,因此
在洽川,十里八村的女儿们在出嫁前,都来处女泉沐浴,这已成为千
年乡俗。
常言说: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洽川的水从来就和女儿的柔情
密切相连,在碧翠荡漾的芦苇丛中,众多清泉像清纯的女儿一样,藏
在闺阁深处。
其中最神奇、最迷人的清泉,有一个令人心醉的名字—
—处女泉。
处女泉位于洽川风景区的核心区域,又名伏鱼泉。
处女泉实际上
是一个泉水群,其中的大小泉眼难以计数,小的像蚁穴,大的似车轮,
似“蝴蝶飞舞”、“金鲤腾跃”。
处女泉为天然温泉,水温常年保持
在30摄氏度左右,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锶、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游人
沐浴泉中,泉涌沙动,似有一双温柔的手将人轻轻托起,水中黄沙如
绸拂身,似“沙浪浴”,快乐无比,妙不可言。
在处女泉旅游放松,
还可欣赏到大型历史舞剧《文王与太姒》精彩绝伦的艺术表演。
另外
还可以观看一曲中华一绝——合阳提线木偶戏表演,带游客领略独特
的民间风情。
生态园周末特意为旅行社团队推出的篝火晚会和上锣鼓
表演,让游客在大自然的夜幕中尽情狂欢,感受夜洽川的魅力,为游
客的洽川之旅增添无限的浪漫和愉悦。
著名作家贾平凹题诗曰“万亩
芦荡风掀起,处女泉里水凝脂。
华清只供帝王去,那及群民乐游此。
”
最具内涵的祈福胜地——洽川福山
洽川不仅有秀水,也有名山。
福山作为洽川景区一个独特的人文
景点,在古人的笔下早就已经是“一峰耸翠,万柏环青”。
福山东临
黄河,西依黄塬,山势险峻,风景优美,自古就有“秀夺终南”的美
誉。
远远望去,福山好似一只巨大的蝎子翘尾东行,古人依据这特殊
的形状又称之为“蝎子山”,民间有“聚宝盆,福寿山”之说。
福山
让人称道的,不仅是它独特的造型,关键在于它的“佛、道、儒三教
合一,和睦相处”。
走进福山景区,福源渊远,“富、寿、康、德、
和、怡、顺、旺、久”九福共和,大道自然,她一步一福,福福相连,
福字遍地,福气满山。
走福路,过福门,登福山,求福气,游万福广
场,或登上览福台感受福气侵润,或攀上福音阁撞钟祈福,福禄寿喜
财永远伴随您。
福山上有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庙宇,现存的古建筑群
亭阁、殿宇、牌坊、塔楼等建筑布局紧凑玲珑,错落有致。
游览于福
山之中,还可以远眺黄河湿地风光,参观明清民居院落,漫步灵泉古
村寨,凭吊韩信城遗址。
洽川,最有魅力的休闲度假胜地
瀵泉为洽川风景区特有的温泉,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洽川先民,
在用这些泉水浇灌过田园后,发现五谷生长得格外茂盛,犹如浇过肥
水一般,所以就取名为“瀵泉”。
“瀵”字在《新华词典》为此专用
而成为华夏一绝。
多少年来,这些喷发型温泉,一直是洽川农业宝贵
的水利资源,莘里村出土的汉代书法名碑《曹全碑》就有这样的记载
“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
这样的神泉一共有
七眼,七眼瀵泉犹如茫茫苍穹中的北斗七星,镶嵌在风光如画的洽川
风景名胜区内,当地农民亲切地称它们是黄河母亲哺育的“七仙女”。
夏阳瀵在洽川七眼瀵泉中出水量最大,每小时2592立方米。
古时
修渠可浇至朝邑,官府设员跨马巡渠,有“走马浇朝邑”之说,故又
名“马瀵”。
史载周文王在此推演八卦,又名“八卦神泉”。
瀵泉水
为地下380奥灰岩岩溶水,自地下喷涌而出,水温常年保持在30摄氏
度,水色湛蓝,富含硒、铜、锶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养生之功效,游
人游荡其间,可以洗去满身的疲倦,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夏阳瀵周
边芦荡迷宫,快艇冲浪,怡情垂钓,让您乐不思蜀。
黄河魂景区位于风景区的北部,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农业旅
游示范景点,依托雄冠亚洲的抽黄引水工程而建,禹母育儿治水、恩
泽万民的故事至今流传。
有黄河的“揭底”、“地啼”两大奇观还可
以参观现代抽黄工程等活动,另外,拓展训练、沙滩摩托车会让人乐
不思归。
滚滚黄河带来的泥沙在河床中堆积沉淀成一个个独立的河心小岛,
人站在上面,脚底的泥沙软软的、温温的,稍微动动双脚,泥就会变
得更软,这种游戏被赋予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踩泥。
参与其中,可
以“零距离”地走进母亲河的怀抱,用这融汇着万川之水的金汁,浸
润你的肌肤;用这蕴涵着万草精华的河泥,滋养你的生命。
这种游戏
其乐无穷,亦可健身,黄河踩泥堪称为治疗脚气、牛皮癣等皮肤病的
民间秘方。
自然生态的采采流水,蓬蓬远春,苍苍蒹葭,滢滢泉流,
绿树野屋,长河落日的景色,将会启迪文人墨客摄影创作、赋诗作画
的灵感,用优美的图画和隽秀的文字留住这绝美的风景。
黄河湾生态园位于洽川风景区南部,区内芦荡茂密,水面交错纵
横,田园风光旖旎,保存有完整的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是休闲、度假、
观光、娱乐、住宿、餐饮、商务及举办各类会议的理想场所。
游客不
仅可以泛舟芦荡,千转百回,观赏太空育种,领略迷人的自然生态风
光,还可下榻黄河湾度假酒店或风格各异的休闲别墅、生态农庄,观
看特色演艺活动,并能品尝到风味独特的关中名吃,尤其是洽川地地
道道的特色鱼宴,将会令人回味无穷。
洽川万般柔情,依偎在黄河身
边,被黄河所哺育、所滋养,占尽了黄河的风采神韵、地利人和。
今
天,洽川已经成为陕西乃至西部旅游的亮点,它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
的游人。
在洽川,你可以领略智水仁山的雄秀,在洽川,你可以感悟
天地造化的神奇……
合阳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合阳县洽管委按照
县委、县政府“三区建设、四化同步、五县战略”的发展思路,立足
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唱响“水秀洽川、情诗之源”的品牌,全力打造
“西部生态旅游名县”,举全县之力,不断加快旅游开发建设,强化
湿地保护,着力改善旅游环境。
景区现有处女泉、福山、夏阳瀵、黄
河魂、黄河湾生态园五大主要景区及帝喾陵、有莘国遗址、太姒故里、
子夏石室、木罂古渡等40余处景点对游客开放。
宝鸡市的
∙
凤县紫柏山
∙
天台山
∙
太白山滑雪场
∙
民俗园
∙
宝鸡
∙
红河谷森林公园
∙
秦岭太白峰
[原创]【验客】一路向西,敬谒汉武高宗武皇和不二法门--西安华山、兵马俑、城墙、法门寺、世园会七日自助游之三
我要推荐
2011-5-2817:
19:
16 丨 分类:
出行攻略 丨 标签:
验客大赛
一路向西,敬谒汉武高宗武皇和不二法门--西安华山、兵马俑、城墙、法门寺、世园会七日自助游之三
来到西安必定要看看坟头,上下5000千年的文明与光辉在这片土地上沉淀了太多宝藏,或有形或无形。
。
。
。
。
。
经过几天的游览,思绪逐渐被这个城市而感染,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行走在西安街道仿佛都会与西安对话,既为俊美的华山陶醉,也为兵马俑华清池壮观而惊叹,更为2011年西安世园会而欢呼。
收拾起所有的张扬与轻狂,西安自由行的第三站,我神情肃穆地来到了茂陵懿德太子墓乾陵、法门寺参观,去敬谒这些沉睡在陕西厚土地下,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古人们。
帝王的死后埋葬地叫陵,大臣官员及皇子公主死后埋葬之地为墓。
参观的第一站是,汉武帝茂陵。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是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
现有文物陈列室2座,汉武帝故事造像艺术展一座,石刻廊房6座。
总占地面积121486平方米术之瑰宝。
以气魄恢宏、风格豪迈闻名遐尔。
为了保护这批大型石刻,茂陵博物馆建立在霍去病墓前。
第二站就要进入唐代陵墓参观了,唐代帝陵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高峰时期墓葬制度的代表,是中国陵寝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是唐王朝兴衰历程的见证。
陵园气势宏伟,建筑布局严谨,随葬品丰富,蕴涵极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据说唐代的皇陵不太讲究风水,什么朱雀、玄武、青龙、白虎都不讲,只是以高府之地,善于保藏为陵。
现在,有几个五代时期的陵墓也被发现了,同样不是太讲究。
在去乾陵之前快进午餐之前,我们先游览了懿德太子墓,位于乾县东南隅的韩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
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
李重润于大足元年(701)与其妹永泰公主被奶奶武则天杖杀。
神龙二年(706),中宗复位后陪葬乾陵,并号墓为陵,可以李重润年仅19岁的生命在死后并不太平,乾陵盗墓者至今没能打开地宫盗窃成功,但懿德太子墓已经被人洗窃,1971年7月进行发掘,供人参观。
唐高宗(650—683在位)与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是唐陵的代表。
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上。
梁山分三峰:
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
两峰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
隧道墓门用石条层层填塞,缝隙以溶铁汁浇涛锢闭,因此,迄今无损。
据乾陵《述圣纪》碑记载,唐高宗临终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
武则天营建乾陵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宝一定不少。
这是一个满藏无价瑰宝的地宫。
参观完乾陵,所有的游客都被梁山三峰上的乾陵所震憾,不得不为的唐朝强盛和武则天的睿智所折服,大家都坐在车上静静地思索,大约经过一个小时的行程,来到了本次一日游的最后一站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 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