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二轮知识复习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155575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1.04MB
届高考地理二轮知识复习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docx
《届高考地理二轮知识复习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二轮知识复习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二轮知识复习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
[网络构建]
[名师点拨]
以水体运动为线索,重点掌握“三重点、三图示、一应用”:
“三重点”:
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河流补给及其水文特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图示”:
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洋流分布及其变式图。
“一应用”:
应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某些地理现象。
年份
读设问知考向
2017
(全国文综Ⅰ,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天津文综,13
(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天津文综,12
(2))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
为什么?
请按表格要求回答。
2016
(全国文综Ⅲ,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全国文综Ⅲ,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2015
(全国文综Ⅱ,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核心点一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的概念
2.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可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同时会使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方法技巧
1.区分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的技巧
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
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
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
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2016·全国文综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
(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
(1)B
(2)C (3)D
第一步:
读图文材料,获解题信息
信息①:
文字材料中“岩层”、“森林”和“河流”等关键词,为题组提供了考查内容;
信息②:
图示中,甲、乙两河分别位于山地两侧,该山地岩层倾斜,就同一岩层而言,甲河一侧岩层高于乙河,结合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相间分布的特征判断地下水主要补给乙河。
第二步:
结合设问指向,调运知识定答案
(1)“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因为洪水期补给过多,枯水期补给过少,与坡面径流增多有关。
(2)“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导致地下径流增加,该山地坡面径流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蒸发(腾)量增加,可以增加水汽,但不一定增加山地降水。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一方面,由于植被恢复,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甲、乙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另一方面,根据图中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的倾斜情况,地下水沿透水岩层注入乙河流,乙河径流量增加,甲河径流量减少。
[题后反思]
该题组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结合答题过程可以看出,在解答该类问题时,既要考虑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
其中有利活动主要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城市铺设渗水砖及实施人工降雨等;而不利活动主要有滥伐林木、围湖造田、城市路面硬化及河流上游过度引水等。
命题点一 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判断及影响因素(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16·济南期末)读“台湾地区2004年的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图和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和蒸腾B.水汽输送
C.下渗D.水汽凝结
2.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 )
①水污染严重 ②降水集中 ③河道落差大,水流急 ④水资源浪费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结合水循环的环节及甲为水循环的损失环节判断,甲应代表蒸发和蒸腾。
第2题,台湾省面积较小,地形以山地为主,故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导致大量水资源不能被控制;加之台湾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导致大量降水因不能被利用而损失。
命题点二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题型预测:
选择题或综合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
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成泉的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的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答案
(1)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大量下渗至地下,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形成泉。
(2)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小;泉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解析 第
(1)题,结合当地地表水来源和泉的发育过程进行说明。
第
(2)题,根据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特点进行分析。
核心点二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1.从三个方面把握河流的补给类型
(1)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3)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
2.两个重点
(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词)
流量:
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流速:
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
汛期:
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
凌汛:
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
结冰期:
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
含沙量:
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
流量和水位变化
含沙量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砖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平缓
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下游水位平稳
减少水库以下河
段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
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方法技巧
1.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通过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就较小。
(3)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河床较浅。
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较浅;南半球相反。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的方法
(1)若河流含沙量大,则说明该河流上游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2)若位于我国季风区的河流有结冰现象,则说明该河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3)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则说明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
3.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通常通过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进行考查,一般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流量,通过曲线图可判断:
(1)河流流量大小:
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
例如,以大气降水(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夏雨型、冬雨型)的河流往往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
例如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可能是夏季,可能是冬季,也可能年内降水均匀,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
一般以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内流河断流往往由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
可能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
(2017·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下题。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答案 C
第一步:
读材料,获取信息
解答该题,应注意文字信息的有关表述,该流域位于“我国西部”某地;该流域特点为“闭合”的,气候特征是“较干”,降水量仅210毫米等。
第二步:
审设问,确定解题思路
设问指向为“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即求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差。
第三步:
调运知识,求解答案
根据水平衡原理,从长期来看,一个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之和。
该流域地处我国西部且地形封闭,多年平均径流量几乎为零,据此可推知其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相等。
命题点一 河流补给与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题型预测:
选择题或综合题)
(2017·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1~2题。
1.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D.湖泊与河流相通
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知,湖泊水和河流水
具有互补关系是因为其水位高低差异,该关系也只能说明湖泊与河流是相通的。
第2题,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④;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大部分时间同步变化,但时间点②至点③间并不同步。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
时间点③湖泊与河流水位差异比时间点①大,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命题点二 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与描述(题型预测:
综合题)
3.(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波河全长652千米,自东向西横贯意大利北部地区,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上游是连绵起伏的高山,中下游是著名的波河大平原,河道蜿蜒曲折。
河流沿途地势平坦,含沙量大,下游地区沉积旺盛,河道高出河床6米,形成地上河。
下图为波河流域图。
(1)判断波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说出波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答案
(1)补给关系:
河水补给地下水。
理由:
波河上游流经阿尔卑斯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到下游波河平原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于河道,形成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
(2)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大;有冬汛,无凌汛。
解析 第
(1)题,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波河上游流经阿尔卑斯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流经下游波河平原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于河道,形成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因此河水补给地下水。
第
(2)题,从含沙量、结冰期、径流量及其变化、汛期及有无冰期等方面回答河流水文特征。
波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冬多夏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冬汛。
冬季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无凌汛;结合材料知波河含沙量大。
核心点三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受近地面风带、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的影响,洋流的分布、流向及性质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如下图(北半球冬季):
(1)中低纬度海域:
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形成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3)南半球40°S海域:
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
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方法技巧
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洋流成因法:
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
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
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是寒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是暖流。
一般寒流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暖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2.判断洋流性质和名称的方法
(1)等温线判断法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是寒流。
(2)纬度判断法
①海水表面温度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如下图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
②根据纬度位置判定
(3)经度判断法
(4)根据大洋环流模式图来判断
①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
②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
(5)根据海岸轮廓、岛屿等地理事物判断洋流名称
如下图中a、b、c、d分别是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千岛寒流和拉布拉多寒流。
3.洋流判断中的应用技巧
(1)依据中低纬海区洋流的环流方向确定南北半球。
(2)依据西风漂流的性质确定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3)根据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确定季节:
洋流为顺时针流向时为北半球夏季,逆时针时为北半球冬季。
(4)依据洋流分布特点确定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及沿岸寒流(上升流)流经处多形成渔场。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
(1)~
(2)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答案
(1)D
(2)C
第一步:
读图文信息,获答题依据
信息①:
文字材料中“暖湿空气”、“寒冷的下垫面”、“雾”和“夏季多雾”等;
信息②:
图示中该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等。
第二步:
结合设问指向,调运知识得结论
(1)要知道“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首先结合陆地轮廓和地理位置知,该区域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该地,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结合第
(1)题分析知,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弱,加上沿岸寒流影响,常被雾笼罩。
[题后反思]
雾的形成和分布近年来常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首先明确海雾是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
其分布呈现寒流流经区较多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
暖流流经区也有多雾情况出现,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命题点 洋流的形成因素及其影响(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17·东北三校文综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A洋流是一支深受盛行西风影响的洋流。
科学家发现该洋流的流速已经比50年前下降了31%。
据此回答1~2题。
1.A洋流流速最快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若A洋流流速减缓,以下推断可能正确的是( )
A.英国年雨量增多B.北海渔场渔业减产
C.挪威迎来暖冬D.北海油污面积缩小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图中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其形成受盛行西风驱动,西风势力强则洋流流速快。
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夏季更大,气压梯度大,风力强。
第2题,洋流流速减缓意味着洋流势力减弱,其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亦会减弱;洋流势力减弱,但仍可使海面石油污染范围扩大;洋流势力减弱,可能会使寒暖流交汇区的位置发生移位,故北海渔场渔业可能减产。
探究点 水体运动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1.(2014·四川文综)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右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答案
(1)C
(2)B
解析 本题组中气温、降水与径流深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且最大值都出现在6、7、8月,最冷月均温低于0℃,最高月均温近30℃,年降水量较少,符合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第
(1)题,该流域河流夏季径流量大,与气温呈正相关,所以补给来源除雨水外,还有冰雪融水,因为湖泊水、地下水、沼泽水的补给随季节的变化都较小。
故选C。
第
(2)题,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所以“地表风沙少”不对,山麓绿洲上有“青青草”,“柑橘红”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牦牛跑”是我国青藏地区牧场的景观。
故选B。
2.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
据此回答
(1)~
(2)题。
(1)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双选)( )
A.加拿大B.马来西亚
C.墨西哥D.阿根廷
(2)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双选)( )
答案
(1)AC
(2)CD
解析 第
(1)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日本沿海为日本暖流,核泄漏物质随日本暖流向北扩散后,再随北太平洋暖流扩散至北美洲西海岸,在此向北可随阿拉斯加暖流扩散至加拿大,向南可随加利福尼亚寒流扩散至墨西哥,故A、C项正确。
第
(2)题,北美洲西海岸,向北为阿拉斯加暖流,向南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规律,B图应在南半球,B项错误;A、C均为暖流,但中高纬度地区A图中水温太高,不符合实际,A项错误;C图为暖流,向北流,D图为寒流,向南流,相邻处水温符合实际,C、D项正确。
3.(2014·天津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1、图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答案 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解析 由图1可知,B城附近河段流经平原;由图2可知,B城附近河段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出其水文特征。
方法技巧
水体运动的知识涉及水循环和海水运动两方面,结合生产、生活的考查面比较广,设问角度多样,分析回答此类题目特别是综合题时,应注意善于运用归纳、推理、总结等方法,地理特征表述要层次清晰。
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试题总结如下:
(1)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
(2)比较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
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
依据位置
确定
不同河段所在地区的补给类型
推断
推断
(2017·江苏南通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水系、城镇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相对我国其他区域来说,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径流量小且有季节变化,有结冰期
B.径流量大且有季节变化,无结冰期
C.径流量小且无季节变化,有结冰期
D.径流量大且无季节变化,无结冰期
2.相对于R2河流,图示省道的运输优势主要是( )
A.速度更快B.成本更低
C.路途更短D.运量更大
3.甲处堆积了含重金属的尾矿,最可能受其污染的河流是( )
A.R1B.R2
C.R1和R2D.R2和R3
答案 1.B 2.A 3.B
解析 第1题,该区域河湖众多,而且位于我国东南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河流水量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夏季降水量大,秋冬季节降水量相对较少。
因为东南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所以河流无结冰期。
第2题,公路运输与水路运输比较,优势是公路运输更灵活,速度比水运快。
第3题,甲处位于R2河流域范围内,甲处的重金属矿会导致R2受污染。
(2017·山东省滨州期中)读“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二轮 知识 复习 专题 水体 运动 规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