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复习.docx
- 文档编号:25148841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58.30KB
实验诊断复习.docx
《实验诊断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复习.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诊断复习
实验诊断复习
一.血常规与贫血
血液的组成:
(一)血细胞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2.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3.血小板
(二)血浆
占全血50~60%(水占血浆的91~92%)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血糖、尿素、肌酐
维生素、激素、各种酶、无机盐等
一、红细胞计数
参考值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
减少
(1)生理性减少:
见于婴幼儿、15岁前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至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其造血功能明显减低等均可导致红细胞减少;月经期暂时引起下降;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循环需要,孕妇的血容量增加约25%,引起血液稀释。
(2)病理性减少:
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
增多相对性增高:
严重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水分丢失,血液浓缩)。
绝对性增高:
(1)生理性增多:
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
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此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RBC可达(7-10)×1012/L,Hb高至170—250g/L。
二.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男性:
女性:
<120g/L<110g/L轻度贫血
<90g/L<90g/L中度贫血
<60g/L<60g/L重度贫血
三.相关检测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参考值男性42-49%女性37-48%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指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
参考值:
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参考值:
26-32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参考值:
310-350g/L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
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用所测红细胞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RDW-CV)表示
参考值:
RDW<14.9%
临床意义:
1.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
2.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
3.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四.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计数及正常参考值:
成人0.5%-1.5%绝对值(24-84)×109/L新生儿(<3月):
3%-7%
增多:
骨髓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可达40%以上)。
急性大失血明显增高,5-10天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
贫血疗效判断: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经相应治疗后3-5日即开始升高,1周左右达最高峰
减少:
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有再生障碍危象时
五.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
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2岁11.0~12.0×109/L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
1.急性感染2.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细胞破坏。
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某些血液病、脾功能亢进、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
淋巴细胞
生理性增多:
出生4-6天婴儿至6-7岁儿童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
病毒性感染
某些慢性感染
各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
接触放射线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肾移植术后、AIDS
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
感染和某些血液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
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常达10%↑、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
六.外周血白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其次为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等。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
>5%:
轻度左移>10%:
中度左移>25%:
重度左移或称为类白血病反应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正常人周围血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者超过3%时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
核右移表明造血物质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下降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
炎症恢复期一过性地出现核右移是正常现象。
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七、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100~300×109/L
血小板增多>400×109/L血小板减少<100×109/L
八、贫血anemia
贫血是一种临床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
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RBC、Hb、Hct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和地区的参考范围的低限。
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
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
贫血类型MCVMCHMCHC临床类型
大细胞性>100>32310-350巨幼细胞贫血
正细胞性80-10026-32310-350AA急性失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80<26310-350慢性炎症性贫血,
肾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80<23<300缺铁性贫血,铁粒幼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检查
(一)血清铁测定与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
(二)血清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
(三)血清铁蛋白测定(SF)
(四)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测定
二、骨髓细胞学检查
一、血细胞成熟规律
胞体:
大变小(巨核相反)
胞浆
(1)量少到多(淋巴细胞例外)
(2)颜色深蓝到浅蓝到淡红红细胞变为橘红
(3)颗粒无到嗜天青(早幼)到特异性(中性、嗜酸、嗜碱)
胞核
(1)大小大变小
(2)核形规则变不规则
(3)染色质细致疏松变粗糙紧密(4)核仁有变无
(5)核膜不明显变明显
核浆比核大质少变为核小质多
二、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原理:
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出的氧,使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再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成稳定的蓝色颗粒定位于细胞质中。
结果判断:
无颗粒(-)细小稀疏颗粒(弱阳性)密度略粗、分布较密集(+)密集粗大颗粒(强阳性)
临床意义:
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
急粒(阳性),M3急性早幼粒(强阳性),
急单(弱阳性),急淋(阴性)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原理:
血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在PH9.4-9.6缓冲液中,将基质液中的α-磷酸萘酚钠水解,释放出磷酸钠与α-萘酚,α-萘酚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灰黑色或黑色沉淀,定位于酶活性所在处。
临床意义
增高严重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
真红、骨髓纤维化、ALL、慢粒急变
MM、再障、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减低CML、AML、PNH、恶组
鉴别诊断CML与类白血病反应
PNH与AA、ALL与AML
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真红与继红无变化
骨髓细胞铁染色
原理:
骨髓内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铁离子(细胞外铁)和幼红细胞的内铁颗粒(细胞内铁)在盐酸环境下与亚铁氰化钾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铁,即普鲁士蓝反应,生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定位于含铁粒的部位。
BM铁染色临床意义
1、缺铁性贫血诊断,疗效判断
BMsmear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百分比下降,治疗后胞外铁增加
2、铁粒幼细胞贫血诊断:
细胞外铁显著增高,且出现环铁>15%
3、MDS:
铁粒幼比例增高环形铁粒幼细胞>15%
4、判断机体内铁贮存和利用
(1)细胞内外铁明显降低或消失表示骨髓储存铁用完
(2)小细胞贫血BM内外铁正常或增多表示铁利用障碍
5、非缺铁性贫血观察:
溶贫、AAleukemiaBM内外铁正常或增高
BM胞外铁及铁粒幼细胞染色临床意义
缺铁贫地贫铁粒幼贫巨贫AA溶贫
外铁-+~+++++~++++++~++++
铁粒幼0~30%↓30~90%50~90↑40~90↑
红细胞
颗粒分布细小多粗大色深粗大色深
色淡1-5粒出现环形铁粒多至30粒
1-2粒
骨髓增生程度的意义
1.增生极度活跃: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常见于白血病,尤其是CML。
2.增生明显活跃: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疾病脾亢、ITP、以及正常儿童和青年的骨髓象。
3.增生活跃: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正常,见于正常人,增生性贫血,部分慢性AA。
4.增生减低:
见于AA、粒缺或粒细胞减少症、骨纤等,也可见于老年人。
5.增生极度减低: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见于急性AA、骨髓坏死等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骨髓增生程度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有核细胞/LP常见原因
增生极度活跃1:
1>200各类型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10:
1100左右各类型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增生活跃20:
150左右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增生减低50:
120左右慢性AA、粒缺
增生极度减低300:
110左右急性A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是一种起源于全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能导致造血功能紊乱和血细胞病态变化。
血细胞减少和血细胞的病态造血及向白血病转化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AML与MDSBM细胞学诊断及原始细胞量的标准
BMAspiration
增生
幼红<50%幼红≥50%
原始细胞原始细胞
≥30%<30%<30%≥30%
AML(M1~5)MDSAML-M6
三、血栓与止血检查
正常止血机制
两个方面:
凝血机制、抗凝机制
四个因素:
血管壁、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及纤溶系统
其他:
血液流变特性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
(100~300)×109/L
一、凝血机制
内外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
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凝血因子不同,结果形成两条不同的因子X激活通路。
(一)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不完全来自正常血液中,部分由组织中进入血液,包括从TF与FVII结合直至FXa形成的过程
是体内凝血的主要途径,也是发生止血血栓病理改变的主要部分。
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参考值】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有临床意义
INR值:
国际标准化比率指受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参比血浆凝血酶时间的平均值,参考值为1.0±0.1
【临床意义】
1)延长:
见于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先天性减少、缺乏,纤溶亢进,血中抗凝物质增加,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
2)缩短:
先天性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
3)监测口服抗凝剂量
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最佳浓度是:
INR为2.0-3.0
(二)内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正常血液中存在的凝血蛋白和Ca++,包括从FXII被激活至FXa形成的过程。
内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临床意义】
1)延长:
内源凝血系统因子缺乏、肝素、狼疮抗凝物。
2)缩短:
血栓前状态、DIC等。
3)监测肝素抗凝治疗的首选指标。
在血浆肝素浓度为0.1-1.0IU/ml时有较高的敏感度,治疗的安全有效范围是APTT检测值为同时检测的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
(三)共同凝血途径
是指从F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它是内、外凝血系统的共同凝血阶段包括凝血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形成
二、抗凝血机制
1.抗凝血酶III(AT-III)主要由肝脏合成,是主要的生理性血浆抗凝物质,尤其对凝血酶的灭活能力占所有抗凝蛋白的70%-80%。
2.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3.蛋白C系统
三、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3P试验临床意义
阳性:
1.提示血中FDP增多,见于DIC/纤溶亢进
2.溶栓治疗后
3.假阳性:
大出血(创伤、手术、咯血、呕血)、恶性肿瘤、人工流产等
阴性:
1.正常人2.原发性纤溶3.DIC晚期
血浆D-二聚体(D-D)测定
D-D:
纤维蛋白降解特征性产物
临床应用:
⏹DVT/PE的排除诊断较好的指标
⏹DIC的诊断(特异的确诊试验)和监测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概念: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初筛试验】
1、血小板计数<100×109/L
2、血浆Fbg<1.5g/L
3、凝血酶原(PT)延长3s(正常对照)以上
【确诊试验】
1、凝血酶时间(TT)延长3s(正常对照)以上
2、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阳性
3、FDP>20mg/L
4、D-二聚体>500μg/L
四、尿液及其它体液的常规检查
一、尿量
正常成人:
1000~2000ml/24小时,尿平均为1500ml,昼夜之比为3~4:
1
1.多尿24小时>3000ml为多尿
2.少尿24小时<400ml或<17ml/h,为少尿
3.无尿24小时<100ml或12h内无尿,为无尿。
二、外观
1、颜色正常新鲜尿液呈清晰的淡黄色。
(1)血尿肉眼血尿、镜检血尿(RBC>3个/HP)。
见于肾结核、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及感染、出血性疾病等。
(2)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呈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性贫血、恶性疟疾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胆红素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
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4)乳糜尿/脂肪尿呈乳白色。
见于丝虫病、腹腔淋巴管结核、腹腔肿瘤等。
2、透明度常温下正常新鲜尿液清晰透明,新鲜尿液出现混浊见于:
(1)尿酸盐沉淀低温时可有淡红色或白色尿酸盐沉淀。
(2)磷酸盐和碳酸盐碱性或中性尿中的白色结晶。
(3)脓尿尿中有大量脓细胞、细菌和炎性渗出物,呈白色混浊状。
3、气味尿素分解——氨臭味酮症酸中毒——烂苹果味苯丙酮酸尿——鼠臭味
三、酸碱度(PH)
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或中性pH6.0~6.5,可在4.5~8.0波动
酸性尿酸中毒、高热、脱水、痛风、低钾血、白血病、肾结核
碱性尿碱中毒、严重呕吐、变形杆菌感染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四、比重
正常情况下,成人于1.015~1.025间,婴幼儿偏低。
增高:
见于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等。
降低:
见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崩症、间质性肾炎、肾衰竭等
五、尿蛋白检测,各种蛋白尿、概念
参考范围:
正常人尿中蛋白质含量为0~80mg/24h尿一次随机尿中蛋白质含量为0~50mg/L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
蛋白定性为阳性、定量测定>120mg/24h尿,称为蛋白尿。
轻度蛋白尿:
含量0.12-0.5g/24h中度蛋白尿:
含量为0.5-4.0g/24h重度蛋白尿:
含量>4.0g/24h
1、生理性蛋白尿见于:
剧烈活动、妊娠期、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精神紧张、大量摄入蛋白质等。
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定量为轻度。
2、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屏障受到损伤而产生的蛋白尿。
特点:
以白蛋白为主,蛋白排出量多少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程度相关。
见于: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
(2)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受损引起的蛋白尿
特点:
尿中以小分子量蛋白增高为主,多为轻度蛋白尿。
见于:
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
(3)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球和肾小管均受损引起的蛋白尿。
特点:
尿中大、小分子量的蛋白质都存在,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较高。
见于:
肾小球肾炎后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型肾病综合征等。
(4)溢出性蛋白尿
由于血浆中异常增多的小分子量蛋白质而产生的蛋白尿。
见于: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急性溶血性疾病、大面积肌肉损伤
(5)组织性蛋白尿
尿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的组织分解代谢产物和尿路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增多引起的蛋白尿,为小分子量的蛋白或肽,为轻度蛋白尿。
(6)假性蛋白尿
肾脏、各种泌尿道疾病产生大量脓液、血液、粘液等含蛋白成分的物质,混入尿中。
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六、尿糖检测
正常人尿中仅含有少量的葡萄糖,一般成人<2.78mmol/24小时尿,定性试验为阴性。
当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8.8mmol/L,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过多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此时尿糖定性试验为阳性,称为糖尿
v饮食性糖尿一次进食200g以上葡萄糖,即可产生糖尿。
v暂时性糖尿应激反应时,或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v血糖正常性糖尿血糖正常,但因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减退,肾阈值降低引起的糖尿,又称肾性糖尿。
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小球肾炎、妊娠等。
v血糖升高性糖尿最常见于糖尿病。
血糖超出肾糖阈值,亦可伴肾小管损伤。
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器官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所致。
v非葡萄糖性糖尿即乳糖、半乳糖、果糖等进食过多或体内对某种糖类代谢失调致血中浓度升高,则可能出现相应的糖尿
七、细胞和尿管型临床意义
(一)、细胞
红细胞参考值:
正常人尿中偶见红细胞,一般为0~3个/HP。
白细胞尿中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参考值:
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少数白细胞,一般为0~5个/HP。
(二)、管型
尿管型cast:
肾小管和集合管腔中形成的圆管状体,是尿残渣中最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成分
1.透明管型(hyalinecast)为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体,两端钝圆,偶尔含有少许颗粒。
参考值:
正常人在浓缩尿液中偶见此管型
临床意义:
此管型出现较多时,多见于肾实质性病变。
2.颗粒管型(granularcast)管型基质内含颗粒,其量超过1/3。
-细颗粒管型颗粒细小稀疏
-粗颗粒管型颗粒粗大浓密
参考值:
正常人尿中少量细颗粒管型
临床意义:
颗粒管型的大量出现,提示肾单位有淤滞现象,如肾小球肾炎。
3.蜡样管型(waxycast)呈浅灰色或蜡黄色的,折光性强,质较厚,外形宽大而易断裂,有时呈扭曲状。
参考值:
正常人尿中无此管型
临床意义:
提示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见于慢性肾炎晚期及肾淀粉样变等。
4.细胞管型(cellularcast)管型基质内含有细胞,其数量超过管型体积1/3时,称为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表示原尿中有大量红细胞或肾单位出血,见于肾小球肾炎、血型不合输血、肾移植后急排反应等。
-白细胞管型表示有化脓性炎症,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肾实质感染性疾病。
-上皮细胞管型表示肾小管有病变,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汞中毒等。
参考值:
正常人尿中无细胞管型
5.脂肪管型(fattycast)管型基质如含有多量卵圆形脂肪小球。
参考值:
正常人尿中无此管型
临床意义:
尿中出现脂肪管型,见于类脂肪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肾病综合症等。
6.肾衰竭管型(castofrenalfailure)为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在集合管中形成,管型粗大,管型基质上带有大量颗粒。
参考值:
正常人尿中无此管型
临床意义:
尿液中出现此管型,见于血管内溶血或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症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7.类圆柱体形态与透明管型类似,两端尖细,且易呈扭曲或弯曲如螺旋状。
其成因不明,可能是肾小管所分泌的物质,常与透明管型同时存在。
参考值:
正常人在浓缩尿液中偶见
临床意义:
出现较多时,多见于肾血循环障碍或肾脏受到刺激。
八、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检查
(一)浆膜腔积液的检查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检查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物化刺激等
外观
淡黄色
黄色、脓性、血性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浑浊
比密
〈1.018
〉1.018
凝固性
不自凝
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
〈25g/L
〉30g/L
葡萄糖定量
近似血糖
低于血糖
蛋白电泳
白蛋白为主
电泳谱与血浆相似
LDH活性
〈200U/L
〉200U/L
有核细胞计数
〈100×106/L
〉500×106/L
有核细胞分类
淋巴、间皮为主
中性为主、结核除外
细菌检查
无细菌
找到细菌
(二)、脑脊液检查
白细胞:
显著增加:
化脓性脑膜炎中度增加:
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
轻度增加:
病毒性脑膜炎、神经系统肿瘤
蛋白质:
明显增高:
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脊髓蛛网膜下腔阻塞。
轻度增高:
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疱疹病毒性脑炎
葡萄糖:
降低见于:
化脓性、结核性、真菌性、隐球菌性、癌性脑膜炎,梅毒、脑膜肿瘤。
氯化物:
降低见于:
化脓性、结核性、真菌性、布氏杆菌性脑膜炎。
五、肾功能检查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
(一)、血肌酐(Cr)测定
参考值男性44~132mol/L;女性70~106mol/L。
临床意义
1.不敏感:
GFR降至正常50%以下,Cr。
2.慢性肾炎:
超过442mol/L时有尿毒症可能。
3.急性肾炎:
177~354mol/L。
4.尿毒症:
可达1768mol/L。
5.Cr减少:
严重肝病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参考值80~120ml/min.1.73m2>40岁Ccr每年下降1ml/min>70岁正常值为正常值60%
临床意义
1.较早判断肾小球的损害:
80%正常值时提示肾小球损伤;
2.对肾功能的初步估价:
51~70ml/min轻度损害
31~50ml/min中度损害
30ml/min重度损害
(三)、血尿素(bloodurea,BU)的测定
参考值1.78~7.14mmol/L
临床意义
1.肾性增高
1)不敏感:
GFR降至正常50%以下,BU。
2)各种肾病所致的较严重肾小球病变。
3)尿毒症时有特殊价值,与病情成正比:
7.14~14.28mmol/L代偿期
14.28~21.4mmol/L失代偿期
21.4mmol/L尿毒症期
2.肾前性增高
1)长期大量蛋白质饮食;
2)蛋白质分解过度:
组织大量坏死、消化道出血等;
3)肾血流量降低:
脱水、休克等;
3.肾后性增高尿道梗阻、前列腺肥大等。
4.BU减少低蛋白饮食、严重肝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等
(四)、血尿酸(uricacid,UA)的测定
参考值男性150~416mol/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诊断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