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5139463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0.80KB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docx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作者:
刘洁来源:
山东学前教育网时间:
2012-10-18点击:
2201次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课题编号:
2011-YB-344
课题负责人:
刘洁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童年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走向另一方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
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
“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现在,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依然是每个幼儿园关注的热点和重要工作。
当前已能充分重视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但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却存在着下列问题:
1、当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上应有新的策略与方法。
2、幼儿教师的短期效应观念,为了大力挖潜,尽早尽快地做出所谓的成绩,而拼命地抓特长,反复片面训练幼儿某些方面,而废弃了幼儿基本素质,于是拔苗助长与压迫抑制并存,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3、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幼儿园教育要求与小学教育要求不同,幼小教师互不接触,幼儿在常规管理方面缺乏过渡期,进入小学阶段后,明显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4、幼儿角色转换,心理上需要一个过渡期,当前幼儿教育缺乏过渡培训期。
5、幼儿教育过多渗透了知识内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育人的功能,从而带来了负面效应。
影响了学生生命活动的质量。
6、忽视幼儿个性的正常发展,保教保育不能并重,往往是“保育过度”或“保教片面”。
7、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要求对幼儿而言是太突然,教者、学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带,不能融为一体。
在现实中,我们的幼小衔接形势也是不容乐观的。
但在由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在身份、角色、关系、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上述情况。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一环。
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办法,使幼儿园小朋友顺利地进入小学展开学习生活,为小朋友们做一个充分的学前准备。
学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对于幼儿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终身教育的顺利进行有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的提出,是建立于我国幼小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探寻真正适宜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
(二)本课题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
实践意义: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也曾指出:
“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见《陶行知全集》P81)由幼儿园升入小学,幼儿要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的交流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基于这些,“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的提出将从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从幼儿的心理、生理以及学习习惯、入学必备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突破,从而为教师提供方便,更为孩子各方面与小学的接轨提供保证。
理论意义:
在其研究及其理论的意义上看,幼儿入学前后各半年是幼小衔接的阶段,然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许多幼儿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将立足于我国幼小衔接的现状,从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整合于幼儿园课程,完善幼小衔接工作。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一)概念界定
1.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1)衔接:
衔接是指两个邻近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衔接,它们应该在教育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互相衔接。
(2)幼小衔接:
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
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幼小衔接”,实质指的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社会性、心理、身体发展上的衔接。
(3)幼小衔接期:
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这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2.研究问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就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而言,“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现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而提出来的,该课题以现今幼小衔接的现状为切入点,了解现在存在的问题,探索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适宜幼儿进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切实为孩子升入小学打下基础。
(2)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任务而言,本课题研究试图探讨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中,家长、教师所要明确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方法,幼儿所要具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知识,以及在达到这些能力与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所运用的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认同并帮助幼儿消除诸多因为身份变化而带来的不适应,寻找适应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3)就其研究的具体问题而言,本课题研究将根据现今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入手,沟通、交流、研究,探索相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社会性发展,尝试编制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目标、内容及评价指标,以形成完整的幼小衔接的体系。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
人是劳动的产物,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
而从幼儿到小学的一贯制教育,明显不利于幼儿本质的展示与更好地扩展,从这一角度看,应切实加强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
这也是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中提出的“六大解放”(1、解放小孩子的眼睛,2、解放小孩子的头脑,3、解放小孩子的手,4、解放小孩子的嘴,5、解放小孩子空间,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这一精神宗旨。
充分论证了学生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征。
2、社会学中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存在,交往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没有交往则不能生存,人本身的发展要求社会互动,幼儿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目标规定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使学生有效发展,长足进步,优化组合幼小衔接后能产生1+1>2的效果。
3、心理学、脑科学理论
脑科学研究表明:
人一生中储存的信息量可达1千万亿个信息单位(bit),而人类至今只利用了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大概是十分之一。
人脑神经细胞有140亿个,其中百分之八十在15岁前已经形成,而幼儿时期是脑细胞形成的一个很重要阶段,可挖掘的潜能最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学习方式、习惯如果能顺利、平稳地得以转变,将十分有利于人自身的和谐、高速发展。
4、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论述
陶行知说: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见《陶行知教育文选》P293;P7;P298);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独展辉煌的新时代,创新则是新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创新的素质应从幼儿开始培养。
5、加德纳多元智慧理论
积极开发幼儿各方面潜能,为幼儿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6、新《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7、《幼儿园工作条例》中指出:
“搞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为入小学做好准备,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幼小衔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幼儿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01年7月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
幼小课程衔接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它指“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之间的连续性,连贯性,持续性”,对幼儿较好地接受义务教育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教育界也对此进行了普遍的关注和研究。
基于此,本文就幼小课程衔接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已有的关于幼儿数学课程及教学研究成果,及其所呈现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构成为本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更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界对幼小课程衔接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主要是从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来研究幼小课程衔接。
(1)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在1979年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
他认为,人的心理也是处在生态环境中,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他确定人的发展公式"D=F(PE)"(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2)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创立的发展生态学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
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系统组成,包括四个系统:
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
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
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
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父母职业、干预、当地的设施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指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的意义,以及权利和义务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的影响。
以上四个系统的交叉渗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整体图。
(3)丹麦学者布拉斯托姆(StigBrostrom)借鉴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维果茨基提出的“情境性学习”(contextuallearning)的观点来解释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2003年,其所做的一项个案研究发现,幼儿的个别学习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幼儿与环境中的物体和人相互作用组成的,如果转移到另一个环境则不容易发生迁移,因此幼儿在转入新环境时会发生不适应现象。
(4)社会性建构思想作为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建者,维果茨基高度重视文化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他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理解心理过程的历史原则,认为一切都应当是从历史的、社会环境及相互联系中加以理解。
目前西方对维果茨基理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起源于社会交往的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学校、教室、幼儿园作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而教师或其他成人对儿童的指导作用更不容忽视,同时,应该给儿童提供儿童间相互交往的环境并让他们学会交往的方法。
2、幼小课程衔接的研究问题
从国内来说,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
从90年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多样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如“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1990年至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教育基金会和原国家幼教处联合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主要是从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及小学一年级阶段着手,幼教机构的准备重点放在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于“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也有相关论文在专业类期刊得以发表。
如:
《国内外幼小衔接研究趋势的比较》(崔淑婧刘颖李敏谊)一文发表于《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4期;《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李秀;陈宝华)一文发表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2期;《对家长进行“幼小衔接”指导的实践与探索》(颜海琼)一文发表于《林区教学》2008年10期。
已有的这些研究表现出对于幼小衔接问题现实要求的应对,甚至有相关研究成果难能可贵地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尝试性的运用。
从国外来看,近年来在“欧洲早期教育研究委员会(EECERA)”的历届会议上,有诸多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献,由美国早期儿童与家长协作会(ECAP)出版的电子刊物《早期儿童研究与实践》(ECRP)也有相关研究。
2005年,欧洲早期教育研究委员会(EECERA)的一些学者还编辑出版了专门讨论入学衔接的电子刊物《儿童入学衔接》(InternationalJournalofTransitionsinChildhood)国际期刊。
2003年,克拉克和沙普(ChristineClarke&PamelaSharpe)调查了入小学前的500个家庭的看法,并继续追踪调查了进入小学六个月之后的270个家庭的看法,通过分析家长的观念为教师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近年来,倾听儿童的内心呼喊也成了研究幼小衔接的重要因素,2003年,冰岛学者JohannaEinarsdotter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末对48名5-6岁的幼儿进行了集体访谈,目的是了解学前儿童对上小学的看法和态度。
在研究中,可以发现参与调查的幼儿对进入小学学习有不同的感觉,有些幼儿显然很兴奋,期待在新环境里学习,而有些幼儿则担忧自己的小学生活能否达到学校的期望。
这为教师了解幼儿的心声提供了信息,同时也为教师采取合理的措施提供帮助。
前苏联为保证幼儿教育向初等教育的顺利过渡,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进行了长期广泛的实验和理论探讨。
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儿童入学准备的根本问题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形成学校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
在小学开设预备班,不是采取传统的学校上课形式,而是在游戏中加进一些特殊的作业和练习,并逐渐加大难度。
瑞士和英国考虑到幼小衔接的需要,其教育机构设置的主要趋势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个环境中,将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结合或合并为一个教育阶段来考虑,不论从环境布置、课程设计、教师培训都以创设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发展而协调的学习环境为中心。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成为了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让幼儿在入学前接受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能够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入小学的负担。
而这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习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本课题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已有的关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方面出发进行的针对性强的研究,例如:
十一五课题“结合本园实际,做好有效衔接工作”中,重点做的是为上学的孩子做好与小学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强合作。
“幼稚园与小学学习适应与生活适应衔接课题之初探”中重点研究的是升入小学前的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要有那些提高等,但在内容的系统性、教师、幼儿、家长观念转变、角色定位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上面都有欠缺和不足,本课题将在现有课题的基础上,就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观念转变、角色定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适宜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一整套的有效方案和策略。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交流,教师和家长都能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
2、关注家园互动,给予家长必要的支持并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观念,让每个家长成为幼小衔接教育的合作伙伴。
3、幼儿对小学产生兴趣,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了解。
4、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方面有新的突破。
5、认同并帮助幼儿消除诸多因为身份变化而带来的不适应心理,寻找适应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二)研究内容
从幼儿到小学生,发生了质的变化,坐立行走都有了具体的规定,入学前期,幼儿应作好生理上、心理上、技能技巧上等各方面的准备;教师也应作好相应的准备,所扮演的角色也应有相应的变化。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与管理的能力。
(1)适当延长集体活动的时间,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
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
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
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适当延长,大班上学期集体活动时间不变,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
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有初步的时间概念,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如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或有事及时请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手工或阅读作业,请家长辅导幼儿按时完成,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等。
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用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
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记、写、检察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训练孩子的能力。
(3)培养自我管理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通过展开专门的教育活动(漂亮的文具盒、我的好朋友——书包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学习用具以及怎样保护学习用具;让幼儿了解学具在书包里的摆放顺序,教幼儿掌握整理书包的一般技巧,教幼儿懂得爱护书本是小学生的责任的道理。
开展“背书包进学堂”活动,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每天带好所需用品,合理安排好课间休息时间:
能独立背着书包进班。
2、利用阅读,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
(1)促进幼儿听的能力。
孩子首先是用耳朵“阅读”,因此,每天要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可以是晚饭后或睡觉前。
朗读者必须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朗读不能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促进幼儿听的能力。
(听)
(2)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看)
教师和父母可随故事情节提出一些观察的问题,如:
他又换了一件什么衣服?
住在什么地方?
手里拿着什么等故事语言以外的内容。
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画面上的文字及页码的位置、顺序等,可以为孩子入学奠定基础。
(3)促进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
(思)
在孩子不了解故事情节时问“怎么办”,如讲到大灰狼来到小兔家敲门时:
“小兔们该怎么办呢?
”让孩子充分地想象,然后再把结果告诉他。
当孩子已经知道结果时问“为什么”,如“乌龟为什么得第一?
”等等。
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续编故事、重新给故事起名字等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4)促进孩子表述能力的发展。
(说)
故事告一段落或讲完一个故事时,与孩子一起交谈,以孩子说为主,父母或教师必须注意倾听,及时引导孩子的话题,使之紧紧围绕故事主题,又能联系到自身或周围的生活。
交谈中注意培养孩子语言的条理性、概括性,对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行评价,提高孩子的辨别分析能力。
成人的语言也要由生活化向知识化、逻辑化过渡,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促进孩子朗读的发展。
(读)
每一个故事讲完后,可以要求孩子学着自己大声朗读故事,在朗读过程中逐步对孩子提出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的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规范的朗读方法。
(6)促进孩子书写的发展。
(写)
这里的写并非是书写的意思,而是在阅读活动中,应注重幼儿对汉字的识记的窍门的培养。
当您的孩子的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识记中您可以要求孩子找找同一编旁的字有哪些?
如:
海、洋、江、河都是“三点水”;还可让孩子想象有些字换掉编旁后,会变成什么新字?
如:
池、她、他、地;还可以让孩子想一想有些字加上一笔后,会变成什么新字?
如:
大→太;日→目;在这样的游戏中巩固幼儿对汉字的认识。
(7)促进幼儿对识字的兴趣,增加识字量。
在阅读中可以有意识的指字读故事,并且让幼儿重复讲述故事,通过不断的指认可以丰富幼儿的识字量,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利用《韵语识字》教材,带领幼儿朗读、指念,达到丰富识字量的目的。
利用“小篮子”游戏,结合生活中、教室中的物品,配以名称卡,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丰富识字量。
3、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1)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3)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
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4)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
例如:
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5)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
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
如何分碗筷、倒垃圾?
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
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4、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语言习惯、思维习惯。
(1)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上课专心听教师或同伴讲话,能听清并记住教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小学 教学内容 方法 衔接 状况 改进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