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卫生防疫工作规范.docx
- 文档编号:25133502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86KB
牧场卫生防疫工作规范.docx
《牧场卫生防疫工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场卫生防疫工作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牧场卫生防疫工作规范
牧场卫生、防疫工作规范
1.总则:
●卫生、防疫工作是牧场生产管理的基石,各项制度必须首先服从于卫生、防疫工作。
●卫生、防疫工作是牧场永久的日检工作。
●卫生、防疫工作的目的在于养健康的牛、产优质的奶,为消费者负责,为事业负责。
●牧场卫生、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牧场场长,场长必须亲自挂帅,组织、落实、检查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1.1本规范追求的目标:
●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疫情发生。
●当发生疫情时,组织工作严密、技术措施迅速有效到位,把疫情于第一阶段扑灭。
1.2卫生、防疫工作的内容及技术要点:
1.2.1内容:
牧场卫生工作条例
牧场防疫工作条例
疫情期防疫应急方案
1.2.2技术要点:
环境防疫技术
牛群防疫技术
2.牧场卫生工作条例:
2.1建立卫生制度:
●牧场场长是卫生工作第一负责人。
●划分卫生包干区(点),落实到人。
●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二次,并做到奖优罚劣,要有记录。
2.2齐全卫生设施:
●食堂卫生设施完善,并符合《食品卫生法》要求。
●配备专供职工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设施。
●深井水塔、蓄水池每年至少清洗一次。
●不断改善职工集体宿舍的居住卫生条件。
●厕所水冲式,有专人保洁,做到厕所无臭味,便池无尿碱。
●垃圾箱(房)密闭化,生活垃圾袋装化、垃圾日产日清。
●有计划实施污水粪便处理工程,做到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专人专管,设备完善,性能良好,并有备用设备。
●下水管道疏通有专人负责。
做到阴井畅通无阻塞,阴井旁无垃圾堆放,阴井盖齐全。
●大型牧场配备专门洗涤工作服的设备,并由专人洗涤、消毒。
●配备有职工集中更衣的房间,并安装紫外线灯具,消毒密集有效。
2.3办公、生活区卫生:
●室内卫生:
工作、学习、生活用房保持经常整洁、堆放有序、无积灰、蜘网、窗明几净、美化。
●室外卫生:
洁净、做到黄土不见飞。
室外环境无散在垃圾、无烟头痰迹、无蚊蝇孳生地。
●除四害具体做法:
✧专人负责。
✧牛舍内环境主要用“敌敌畏”(用量见具体说明书),夏秋季节在早晨天色渐亮时、傍晚在天色将暗时,喷洒于牛舍的内墙上。
✧每幢牛舍放置12只盛器(直径25cm),投入“灭蝇灵”。
(注意保持干燥、防止雨淋)
✧每头牛身上喷洒“吉利33”,每七天喷洒一次。
✧投放鼠药、鼠夹、灭蟑螂药物。
✧清理卫生死角、根除蚊蝇孳生地。
2.4生产区卫生:
●防疫河通畅无阻,两岸无杂物,定期除草,排淤。
●职工进入生产区,工作衣、鞋、帽保持清洁,穿着规范、整齐。
●消毒池保持一天更换一次消毒液,池内无飘浮物。
●牛舍四周无污水、积水、杂草、杂物、道路整洁。
●各种料车停放在划线区域、排列整齐。
●牛舍门窗、料缸前走廊、中间走道、料缸沿口、槽保持整洁。
保持饮水碗内水质良好,无料脚,水流通畅,供水系统无滴漏现象。
●奶桶、奶车用双层奶布遮盖,挤奶设备保持清洁,经常揩洗。
●放牧场无积水、积粪、硬物及尖锐物。
饮水池保持清洁无沉积物。
排水沟保持畅通无杂物,杂草定期清除。
●做好过冷间卫生清洁工作。
机房内各种物品堆放整齐,非机房用品不准入内。
●生产区道路保持清洁,无隔日杂物。
物料堆放整齐、有序,各种标志明显。
●牛粪堆放定点、定车辆,清运出场无滴漏。
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孳生。
2.5人员卫生:
●员工体检每年一次
●新员工须在体检合格后上岗
●休长假员工回场必须在门卫更衣后,进入生活区洗澡,换衣后方可再上岗
●生鲜畜产品不能进生产区
3.牧场防疫工作条例:
3.1环境防疫:
3.1.1设施要求:
●牧场所有出入口设立消毒池
规格(米):
长×宽×深=4.5×3×0.15
●生产区与生活区间设立隔离带
●在生产区的通道口设立更衣室
●消毒泵、喷雾器等必备设备、工具
3.1.2门卫防疫制度:
●所有出入口消毒池内须保持足量有效的消毒液
●所有获准进场人员必须执行门卫防疫程序:
员工:
脚踩消毒液湿麻袋
洗手消毒
其他人员:
除上述要求外,还须穿戴工作衣、鞋、帽
●非工作车辆严禁驶入场区。
●工作车辆进入场区,须在门口用高压水泵全车身喷消毒液(尤其是车胎、轮轱和底盘),并停留10分钟后方可驶入。
牛粪运输车必须在洗净后驶入门口处经反复喷洒消毒后方可驶入。
●牧场严禁擅自接待参观人员。
●经事业部同意的参观人员,须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并在牧场指定区域参观访问。
●禁止所有人员穿戴牧场的工作衣、帽、鞋出场。
3.1.3消毒制度:
●消毒液:
牧场外环境用2—3%氢氧化钠溶液
11≤PH值<12
牛舍内环境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
4<PH值≤5
●牧场外环境消毒:
✧每月二次对所有道路、场地用消毒泵进行喷洒消毒,要求:
药液使地面湿润。
✧放牧场每季一次铺撒生石粉,每年春、秋、冬各大消毒一次,药液在地面的浸润深度须在1.5cm以上。
✧牧场办公室和生活区域每月一次药液消毒。
●牛舍消毒:
✧屋面、墙面及路面每2月一次用20%生石灰混悬剂喷洒
要求:
全面、有较高密度(看不见原来的建筑颜色)
✧牛舍内:
每周一次0.2—0.5%过氧乙酸消毒
走道:
在冲刷干净后洒消毒液
料槽:
在喂料前一小时洒消毒液
饮水器:
始终保持洁净、每周一次灌冲消毒
牛床:
垫料干燥无霉变,每二周一次出棚大消毒
牛身:
每二周一次用0.1%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夏季以驱蚊蝇为主)
●人员:
✧生产区员工及获准进入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必须在更衣室穿戴工作衣、帽、鞋方可入内。
更衣室要求:
清洁、无尘埃、紫外线强度每平方米一瓦特光能,衣物消毒时间60分钟以上。
✧员工进入生产区后须在规定的岗位区域工作,不串岗、严禁串棚。
✧出生产区须在更衣室换下工作衣、帽、鞋。
3.1.4饲料:
✧原粮采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尤其是避免采购疫区饲料原料。
✧饲料厂必须在原粮验收合格后,方可加工配合饲料。
✧防疫期间饲料运输车辆应专车专点,进出厂严格消毒。
3.1.5其它:
●严禁屠宰场人员及车辆进入生产区
●严禁移入非经事业部许可的其它牧场(户)的牛只
●严禁采购并运入非事业部指定的物、料
●严禁牧场人员在未得到事业部许可的情况下去本人职责范围以外的牧场参观、访问和工作。
3.2牛群防疫:
3.2.1每年10月份进行炭疽芽胞苗的免疫注射,免疫对象为出生一周以上的牛,次年的3—4月份为补注期,并做好记录,记录须做到一场一册,一牛一卡,并由兽医及主管签字。
3.2.2母犊牛在4—8月龄时,应采血作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检疫结果为阴性反应的,应即注射布氏杆菌羊5号苗(剂量为25个羊头份或250亿含菌量),注苗后11天采血再作凝集反应,检疫结果应为阳性反应,凡滴度未达到阳性的应补注疫苗,并做好记录。
(公牛一律不准注射)
3.2.3按国家、市、区(县)的上级防疫部门规定,接种其他防止牛传染病的疫苗。
当牛群在受到某传染病威胁时,应及时采取预防或紧急免疫,接种经农业部或市兽医药政批准的生物制品。
免疫办法届时统一布置。
3.2.4牧场要配合检疫部门安排好每年二次全群牛的结核病检疫、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和上级兽医防疫部门认为必须的检疫。
3.2.5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等各种检疫报告书应妥善保管,并在接到报告书的一周内将可疑和阳性反应情况登记在奶牛病史卡上。
3.2.6结核病检疫出现的阳性牛只,应在三天内扑杀。
出现可疑反应的牛只,应隔离复检。
连续两次为可疑的作阳性反应牛处理,应在三天内扑杀。
并会同检疫部门进行认真的剖检,对疑似病灶应作细菌学检查。
●对结核病检疫有阳性反应牛的牛舍,牛只应停止调动,每隔1.5个月复检一次,至连续二次未出现阳性反应牛为止,在复检期内应增加消毒频率。
●凡结核菌普检检出率较高的牧场,对初生犊牛在六月龄内应进行三次结核病检疫。
首次在一月龄,第二次在3——4月龄,第三次在6月龄,三次检疫均为阳性后,纳入全场奶牛结核病普检之例。
3.2.7凡未注射布氏杆菌羊5号苗的牛只在凝集试验中出现连续两次可疑反应时,应在三天内作出扑杀处理。
凡注射过布氏杆菌苗的牛,在凝集反应出现可疑或阳性反应时,应作区别诊断,结论为阳性的应在三天内扑杀。
注意事项:
1、疫苗须在冷链状态运入指定点(避免日光,在2~~6℃状态下保存)
2、注射疫苗使用过的器械、件必须经30分钟煮沸消毒。
3、其它一次性物品集中烧毁。
4、疫苗容器(瓶)用后浸泡在酸或碱消毒液中,经有效消毒后废弃。
4.疫情期牧场防疫工作应急方案
当周边地区发生疫情时,牧场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4.1杜绝传染源:
牧场应采取针对性的全部或局部封锁,严格控制疫区附近的人员和物料进场。
对场内员工做到:
4.1.1员工上下班,只许一次进出,中午不离场。
4.1.2疫点附近人员或家中养猪、牛的员工劝其离场或居住场内不得回家。
4.1.3居住在场外的生产区民工,一律安排到场生活区居住,不得离场。
4.2进行有效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做到生活区和生产区,牛舍与牛舍、岗位与岗位、牛舍外与牛舍内之间人、物相对固定。
4.2.1非生产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生产区
4.2.2各牛舍工作人员不得串棚
4.2.3杂务工不得串走牛舍
4.2.4各牛舍的车辆用具等要固定
4.2.5封堵牛舍不必要的通道,每牛舍只留1~~2扇门
4.3消毒
4.3.1舍外消毒:
主要生产过道以3%氢氧化钠溶液,每天喷洒二次,放牧场及舍外其它场地每周一次,或路面以20%生石灰混悬剂喷洒。
4.3.2牛舍消毒:
各牛舍进出口铺设麻袋(浇上3%烧碱溶液),保持湿润,并设置消毒盆(盆内放置3%烧碱溶液以供舍内工作人员进出牛舍时套鞋浸洗消毒
4.3.3牛舍内过道(空中)以0.2~0.5%过氧乙酸喷洒(雾)消毒,每日二次,牛身用0.1%过氧乙酸每天消毒一次。
4.4紧急免疫接种:
按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紧急接种与当地疫情相应的疫苗。
4.5加强巡视牛群,不放过一切可疑现象。
4.6当牧场内发生疫情时:
除按以上4.1~4.5条例外必须强制执行下列各项措施
4.6.1尽快作出确切诊断,迅速向主管部门领导(事业部保健条线经理)报告疫情,并立即封锁疫点,切忌疫点人员串动。
4.6.2立即封锁全场:
由场长亲自挂帅,成立紧急防疫小组,落实应急防疫方案。
4.6.3在严格消毒措施下,由专业人员安全采集新鲜病料送检。
4.6.4严格隔离:
迅速隔离病牛
●有隔离牛舍的则应在消毒网的笼罩状态下,将病牛移入隔离牛舍
●无隔离牛舍的,则在该牛舍内设置隔离区,即将病畜及其左右各二头(或其它可疑感染病畜)集中隔离,并迅速划区,建立封锁带,严格消毒病畜的受污环境
4.6.5假定健康区(舍):
按牧场平面图,迅速设立隔离带,并设置明显标记,规定工作人员、车辆的进出路线,阻断与疫点的联系,并按应急方案落实防疫措施,避免与进疫点人员及物料的交叉传染。
4.6.6迅速组织饲养、清洁、挤奶人员及专业兽医进驻隔离牛舍,全天候在该牛舍内工作,并明确各人的分工。
在隔离牛舍内配备消毒喷雾器,消毒盆,备足工作人员生活用品
工作要求:
●牛舍内保持清洁卫生
●增加消毒频率:
每3小时一次室内喷雾消毒
一切过道、牛床每天于早、中、晚消毒
●一切用具不交叉使用,挤奶器每挤一头消毒一次
●料缸及水碗每天中潮喂料前一小时用0.2~0.5%过氧乙酸消毒一次
●在粪沟洒过消毒水后方可抄入粪车,倒在指定地点,并迅速用生石灰覆盖。
料脚及垫料用塑料纸包裹后,在指定地点烧毁
●牛奶加入消毒液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或按主管部门要求妥善处理
●兽医人员应勤观察牛只食欲,密切注意乳房、乳头、牛蹄情况。
发现可疑现象立即全面检查,疑似牛只迅速移至隔离区。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防疫要求,不人为造成交叉污染
4.7扑杀和病尸的处理:
按上级要求和按排将病牛和可疑牛只进行扑杀。
病尸经严格消毒后运至政府指定地点进行安全处理。
装车时,应严密包裹,防止滴漏,以防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4.8紧急防疫期生产管理小组须进一步强化生产管理,保持正常生产秩序,以提高牛群体质为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及技术措施。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25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牧场 卫生防疫 工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