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已修订.docx
- 文档编号:25115926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123
- 大小:96.88KB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已修订.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已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已修订.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已修订
马店小学霸教育培训学校
一年级上学期
数学备课
青岛版
海底世界数数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
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
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汇报交流情况。
3、师:
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你们知道吗,大海中有很多的生物,今天我们就到精彩的海底世界看一看。
”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学生汇报:
蓝鲸、海豚,海马••••••关注学生的听课习惯,让其他学生说出不同的事物,即不要重复前者的问题。
同时,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提醒其他学生给予最大关注及评价。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到底有多少个呢?
想不想知道?
(想)那我们来数一数,好不好?
1、自由数一数,同桌两人交流。
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
数一数有几只?
留心学生是怎样数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跟同位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
怎样数的?
数了多少?
(及时评价做得好的学生)。
2、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
“刚才同学们数的很好,但是有的学生数的不全。
我们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一数。
”
(1)从左往右:
花纹鱼有11条,水母有6只,海豚有5只,龙虾有9只,蓝鲸有1只,海马有10只,海蟹有4只••••••
(2)从上到下:
水母有5只,蓝鲸有1只,花纹鱼有11只••••••
(3)按数量从少到多:
1只蓝鲸,2条红尾鱼,3个潜水员••••••
3、以海马为例,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数的?
一个一个的数:
1、2、3、4、5、6、7、8、9、10
2个2个的数:
2、4、6、8、10
5个5个的数:
5、10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1、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2、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
有多少个?
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实践作业:
数一数你有几只铅笔,几本书?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难点是写1-10各数。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的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
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
9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玩得可高兴啦!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信息窗1,创设问题情境
师:
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
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的很开心。
生2:
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
生3:
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
师:
你们真了不起。
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
生:
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
师:
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得问题又好。
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
(学生认真而有趣的看图)
生1:
一个。
生2:
1、2、3、4,四个。
师: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样呢?
生1:
我数的是正在发射火箭的同学。
生2:
我数的是所有发射火箭的同学。
(下面的同学意见不一致,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
师: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已发射火箭的上一个同学,但如果看所有发射火箭的就是4个同学。
你们看得范围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说得都很有道理。
生:
1、2、3……可以表示什么呢?
师:
谁愿意回答?
生:
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树,5可以表示5架飞机……
生:
这些数怎么写呢?
师:
谁能教教大家?
生:
1像……,2像……,3像……,4像……,5像……
师依次示范书写数字1—5,学生跟着写。
(打开课本,先描红,再临摹书写)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写1—5的数字。
2、自主练习第2题,按照题目设计,先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再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点子图,最后进行1-5写数练习。
3、自主练习第4题,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我们干什么?
学生能填对数就可,不做过多要求。
4、自主练习第5题,学生观察,让学生把题意先看清楚,说一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
教学重点:
0的含义。
教学过程:
树上有十个苹果,用数字10来表示,摘走一个,剩下的用数字9来表示.如果再摘走一个用数字8来表示……一直等到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用数字几来表示?
(这时肯定会有同学说出用零来表示)对!
用零来表示,
(一)认识0.
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
0(写在田字格左半格里)这个数字读作“零”,“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但它表示什么呢?
(表示没有)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意义.
师说: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议论,看谁说得最好.议论后,得出在温度计上可以找到0,在比赛的记分卡上可以找到0,在学生的直尺上可以找到0。
(教师一一出示给学生看)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
在这里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3)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
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
(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
从0~5.齐读:
0~5,5~0.
(二)指导0的书写.
老师边范写边说:
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写成椭圆形.自己在课桌上练习写0,注意笔顺.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三)巩固反馈
拿出0~5的数字卡片,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认识了谁?
它是什么样子的?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解决不了的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授课日期:
信息窗3——老鹰捉小鸡
教学目标:
1、借助“排第几?
”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
2、会写6~10各数,掌握6~10的数的组成。
3、渗透简单的找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写6~10各数,
教学难点:
掌握6~10的数的组成,渗透简单的找规律。
教学准备:
“老鹰捉小鸡”的图片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那我们一起去操场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3——老鹰捉小鸡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1、瞧,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操场上有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有看游戏的,还有跑步的。
我知道了跑步的有6人……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自由发言。
扎辫子的女生排第几?
你知道他们各排第几?
……
3、数字1、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第1、第2、第3……第10。
继续提问。
生提问:
运动衣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数怎么写呢?
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
谁能教教大家?
6像……,7像……,8像……,9像……,10像……
三、巩固练习
1、写6~10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5题是小鸟回家,重点让学生比较两个4所表示的意义,体会同一个4,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
第11题是饭前准备筷子,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渗透按群计数。
3、说一说:
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几个,什么时候用到第几个?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序数问题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
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景图)
二、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1)独立看图
(2)汇报观察结果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
(3)组间交流
三、解决问题
1、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
”
(教师随机板书问题)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进一步解决学生刚才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如:
穿黄衣的男孩排第几……
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
四、拓展应用
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
学生介绍,如“在第几排,从前面数第几个?
或从后面数是第几个?
”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说得对不对。
2、自主练习第4题
谜语导入:
你猜猜谜底是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这条彩虹,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区分颜色和给彩虹涂颜色。
3、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解决黄色的小鸟有几只?
绿色的小鸟排第几?
然后比较两个4表示的意义。
4、自主练习第7题
按数序连线,连后说说象什么?
5、自主练习第12题
按题目要求数一数说一说小动物的只数和顺序,再填一填。
渗透有关位置的初步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的信息窗四
教学目标: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
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
(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
2、你观察到了什么?
你想说些什么?
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
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
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
右边的人数多?
3、探究方法:
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
(1)数一数
(2)排一排
(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
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认识>、<
(1)师:
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
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
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10,10>9(介绍读法和写法)
(2)手指游戏:
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8○65○8 7○10
5、
(1)师:
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
(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
)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
为什么?
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
(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
(一一对应摆)
(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
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
师:
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
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
(自己尝试解决)
7、说一说:
这节课你认识了谁?
它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8、问题口袋: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20—21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
还记得前一节课我们认识的三兄弟吗?
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二、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先独立数叶片,然后说说后面的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可以怎样填。
2、自主练习第6题
找规律画一画。
引导学生找规律时,要先让学生独立观察。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说说后面的比前面的多几。
3、自主练习第7题
涂一涂,比一比。
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第一个,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个。
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比较的是什么,谁多谁少。
前两道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填出不同的答案。
4、自主练习第8题
玩一玩,比一比。
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
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
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
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
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
5、自主练习第9题
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授课日期:
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教师:
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
二、巩固练习
结合教科书第22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哪些知识。
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
教师:
“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
”(图中有什么?
各有多少?
)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图中。
2、比较数的大小
教师:
“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东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
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
(1)统计图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
(2)补充练习:
5()68()50()1
3、基数和序数
(1)教师:
“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
”
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对于合适的和能解释得通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鸡上来。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的两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全班解答或同位解答。
(2)练习:
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
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
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
三、丰收园
1、教师:
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
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
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
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授课日期: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周围数的实践活动,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建立数感。
2、经历寻找周围数的过程,体会找数的方法,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与同伴合作的习惯,初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
难点:
从生活中找数
三、教学内容:
活动一
1、同桌交流:
找一找身体中的数
说一说有几个手指头,几只耳朵……
2、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身上找一找数。
活动二
1、看书上的第二幅情境图找数
2、启发学生数公共场所的数。
(教室、校园等)
活动三、
1、出示第三幅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可以找到那些数。
2、从想一想自己家里还能找到那些数?
活动四
1、出示第四幅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可以找到那些数。
2、请同学们想一想操场上还有哪些数?
全班交流。
活动五
同学们,从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哪些数?
(给同学们留有足够交流的时间)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
——单元分析
一、知识基础和后继地位:
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大部分学生对此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因此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把一些常见的或熟悉的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比较”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基础之上的。
特别是学生在第1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
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目的: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比较的一般方法。
在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让学生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
按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比较物体的一般方法。
难点:
怎样按自定标准对物体分类,体验不同标准下分类的多样性。
关键:
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等自主活动。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彩笔等。
五、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一、课题:
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新授课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
按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
关键:
创设情境,结合活动进行教学。
四、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纸盒、各种衣服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
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问:
怎样才能使这些不乱呢?
(整理)这节课我们又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看图:
1、独自看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3、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整理衣服。
4、让学生按小组,用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以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1按指定标准:
板书:
分类方法。
把爸爸、妈妈与小明的不同衣服分类。
2让学生充分讨论,确定自己的分类标准:
按上衣、下衣;单衣和夹衣;按四个季节来分类等。
5、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分类物品。
(纸箱里)
(1)一组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观看,看其对否?
(2)评价:
(大家评)看哪组的物品分类好,把物品摆放得整齐美观。
(二)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1、自己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看谁积极发言。
3、指名交流。
(谈一谈,你帮妈妈做了些什么?
)
4、师引导学生小结:
对照板书,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都不错,在我们的自主活动中,大家学会了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同一种类别的东西放在一起,即分类。
有的同学还能帮妈妈做一点小事情,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做得更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教案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