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108142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148
- 大小:136.22KB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1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
主备人
徐永琼
备课时间
年月日
执教人
执教时间
年月日
执教班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
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
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
(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
(课件出示5)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词语我理解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6)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课件出示7)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②形容色彩华丽。
()③山间平整的场地。
()④边防,边境。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6.生字我会写(课件出示8:
生字田字格课件)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
“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
“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
换一换:
“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9)写好生字四步走:
1.说一说。
2.看一看。
3.写一写。
4.对一对。
说一说:
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zǎochénhànzúxiānyànfúzhuānɡ
()()()()
dǎbànānjìnɡcūzhuànɡ
()()()
2.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个。
3.填词练习。
()的服装()的小鸟
()的国旗()的铜钟
4.我能填。
píngdàihú
()坝()表()蝶
()果()领二()
()等爱()()水
参考答案:
1.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安静粗壮
2.5655
3.鲜艳欢唱飘扬古老
4.坪苹平代带戴蝴胡湖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1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2、花的学校
主备人
徐永琼
备课时间
年月日
执教人
执教时间
年月日
执教班级
教材分析
泰戈尔,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他曾获若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
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本文选自他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
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
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设计意图:
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简要介绍作者,使学生对泰戈尔有初步的认识,丰富文学素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
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
教师相机点拨:
“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
(2)去拼音读一读。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
预设:
生1:
“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
生2:
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
(4)多音字练习。
课件出示:
选一选。
假:
①jiǎ②jià
真假()暑假()
假()发假()日
(5)理解“荒野”和“口笛”。
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
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
(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
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
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预设:
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花们的妈妈是谁?
花们的老师是谁?
……
3.教师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相机写在黑板上。
4.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5.交流解疑。
(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
6.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
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
当______在天上轰响,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
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
雨一来,他们便______。
他们的家在______。
(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
)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自主提问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诗歌的理解。
同时,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
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落:
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
荒:
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
笛:
下边是“由”,不是“田”。
舞:
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
4.教师示范“舞”“扬”“臂”。
5.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书写。
6.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落叶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
7.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内容。
设计意图:
注重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指导学生书写时,让学生独立进行观察,掌握书写生字的要领;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易错的字进行指导;通过课件演示笔顺、教师示范来指导学生书写,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从而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luòxiàhuānɡyěkǒudítiàowǔ
()()()()
kuánɡhuānfànɡjiàcāichūshǒubì
()()()()
2.选字组词。
裳 棠 湿 碰
海()衣()()撞 ()润 潮()
3.找出下面花朵中不是同一季节开花的一项,用“”标出。
(1)桃花 杜鹃花 梅花 月季
(2)荷花 菊花 牡丹 向日葵
(3)桂花 牵牛花 芙蓉 百合
(4)腊梅 水仙 杜鹃 马蹄莲
参考答案:
1.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放假猜出手臂
2.棠裳碰湿湿
3.
(1)梅花
(2)菊花 (3)牵牛花(4)腊梅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1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3、不懂就要问
主备人
徐永琼
备课时间
年月日
执教人
执教时间
年月日
执教班级
教材分析
《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着力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师:
老师让大家搜集孙中山的资料或图片,谁来介绍?
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图片。
2、师: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有关孙中山的那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中山小时侯是怎样学习的?
板书课题:
不懂就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试读课文,自学课后字条里的字,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内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
3、读词语比赛。
(看谁能读正确,声音响亮。
)
(1)小组比赛。
(2)男女生比赛。
(3)小老师领读。
4、认读字卡。
(看谁交得生字朋友最多。
)
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个别字进行组词,形近字比较。
5、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十几个生字朋友。
老师相信大家再来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流利。
三、熟读感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把不明白的问题用喜欢的符号标下来。
4、全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
问题1:
孙中山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
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
(1)结合看图,小组讨论。
(2)班内汇报。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至5自然段,体会当时的紧张的气氛。
(1)试读。
(2)指名读。
(3)学生评价朗读。
6、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四、拓展延伸
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小组讨论哪些字难记,怎么记。
2、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
(可以利用给基本字加偏旁、换偏旁、形近字比较等方法)
4、学生练习书写。
5、全班展示、评议。
六、总结,布置作业。
1、谈收获。
2、把《不懂就问》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堂()戒()厉()既()
常()械()历()即()
详()塾()涂()提()
祥()熟()途()题()
参考答案:
课堂戒尺严厉既然详细私塾糊涂提出
经常机械经历立即慈祥成熟前途问题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1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4、古诗三首
主备人
蔡龙
备课时间
年月日
执教人
执教时间
年月日
执教班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山行》。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读音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
说一说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
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板书,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
二、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著有《樊川文集》。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
预设:
《清明》、《秋夕》等。
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山行》: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径、斜。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径:
小路。
斜:
不正。
石径斜:
石板小路弯弯曲曲。
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
预设:
生:
产生,生出。
坐:
因为。
晚:
晚秋。
于:
比的意思。
四、研读古诗
(一)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预设: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结合图片,解释重点词语。
寒山:
深秋的山。
霜叶:
被霜打过的枫叶。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风景。
学生结合景物提示,描述风景。
(三)小组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晓诗意。
1.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白云深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
预设:
“深”是浓厚,浓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
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红于”改为“红如”效果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然后表达观点。
预设: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入诗境,悟诗情。
1.出示古诗,简析诗歌中的风景。
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景有何不同?
前两句和后两句诗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预设:
前两句抓住“寒”字,描绘了一种辽阔深远的远景。
后两句抓住“红”字,描写了一种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欢哪两句?
为什么?
预设:
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对比,用红叶比春花,在美的基础上渲染了一层坚强。
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古诗中写秋的诗文大多是悲凉的,而这首诗却表达了一种喜爱的情感。
古诗的诗意富有哲理,这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
把枫叶经霜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
因而,这句诗就有了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
五、学写生字
美好的诗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现,这首诗中还有这几个生字需要我们会写,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寒、径、斜、霜”等4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注意讲解“寒”宝盖儿宽,三横紧凑,撇捺要舒展。
“径”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又”。
“斜”左右结构,注意两部分的高度。
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指导学习《赠刘景文》
过渡:
诗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红叶,就送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晚秋,其实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欢秋天的诗人也有很多。
课文第二首诗歌《赠刘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
让我们先来认识作者——苏轼。
(一)认识作者。
苏轼:
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二)感知古诗。
出示诗歌,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预设: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三)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想一想:
《山行》这首诗我们是从哪几方面来欣赏的。
预设:
字、景、情、理。
1.小组长领学生字。
(1)出示会认的生字“犹、傲、橘”。
(2)出示会写的生字“赠、刘……”等7个生字,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生字讲解,并示范书写,直至完成任务。
(3)小组挑战,听写生字。
2.一起赏景。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预设:
荷叶、残菊、黄橙、绿橘等。
(2)联系诗句说一说,诗中的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导悟情。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作者写枯败的荷叶、傲霜的残菊有什么用意?
又为什么写到了橙黄橘绿?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点拨。
预设:
刘景文当时已经58岁了,有些迟暮之感。
作者写这首诗告诉他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勉励刘景文奋发有为。
4.诗歌中有没有一句话让你觉得包含道理?
预设: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气节。
七、总结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是刘禹锡的名句,其实秋天不只有火红的枫叶,灿烂的菊花、还有很多像橙黄橘绿的美景。
秋天多美好,让我们去寻找诗意的秋天吧。
说一说你眼里的秋天。
作业设计
1.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参考答案:
(1)远上寒山石径斜
(2)白云生处有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
东风镇东风小学2019至2020学年度第1学期
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到
主备人
蔡龙
备课时间
2019年9月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