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性质.docx
- 文档编号:25105981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4.11KB
中央银行的性质.docx
《中央银行的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的性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银行的性质
简答
第一题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P13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这是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并
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它已由过去集中发行银行券、解决郭嘉财政困难的政府银行,逐步发展成为代表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机构,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
一)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看,它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1业务对象特殊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仅限于政府和金融机构,不是一般的工商客户和居民个人。
2经营目的特殊
中央银行是国家政府机关,所需要的各项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
同时,其所从事的各项金融业务活动,是从国民经济宏观需要出发,从保持货币币值稳定的需要出发而发展的,不是为了追逐利润。
因此,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3中央银行拥有一系列特有的业务权利
中央银行拥有发行货币、代理国库、保管存款准备金、制定金融政策等一系列特有的业务权利。
二)从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看,它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特殊的地位。
1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主要是通过特定金融业务进行的
2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分层次实现的
3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接受国家政府的授权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
的,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一)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
1.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2.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基本保证
3.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稳定货币币值的基本条件
4.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必要性
1.统一国内货币形式,避免货币流通混乱
2.保证全国货币市场的统一
3.保持币值稳定,以及根据经济形势变化来调节货币流通量。
4.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
最后,只有统一发行,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才能直接带动全社会货币存量的变化,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三)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基本职责
1.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货币发行,调节货币流通。
2.掌握货币发行准备,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
3.根据流通的实际需要,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进行库款调拨,调剂地区间的货币分布和面额比例,满足社会对票币提取和支付的不同要求。
(二)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
并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
机构,集中他们的准备金,为他们提供信用,办理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等。
因此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
件。
一)集中存款准备金
首先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
其次,控制商业银行货币创造
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的目的,
能力和信用规模。
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调节
货币供应量。
再次,增强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
二)最后贷款人
通常采用再贴现和抵押贷款两种形式。
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主要目的是:
首先,当个别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提供贷款,防止挤兑以及信用危机。
其次,增加金融机构
短期头寸的调剂渠道。
再次,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供给。
三)票据交换和清算
由于商业银行都必须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因此,就在中央银行开设帐户。
其他金融机构并不一定
有准备金存款的约束。
(三)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根据国家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金融政策,通过办理业务为政府服务,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向政府提供信用、代理政府债券、满足政府的需求。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5、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7、金融监管
8、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
第二题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P21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1、一元式中央银行体制,是指仅有一家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
这种形式的中央银行的特点是权力集中统一、职能完善。
2、二元式中央银行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
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
中央银行体系。
3、、复合式中央银行体制,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
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4、准中央银行体制,是指不设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5、跨国中央银行体制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小题)
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是指作为中央银行营业基础的资本金是怎样形成的,即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指形式。
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有两种情况,即由国家直接拨款建立中央银行或国家收购私人股份,将私人所有或部分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改组成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2、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公司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也可以成为半国
有化中央银行。
其资本金的一部分为国家所有,另一部分为私人所有,国家持有的股份一般占资本总额
的一半以上。
3、全部股份私人所有的中央银行实际上是私人银行经政府授权,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4、无资本的中央银行是指央行在建立之初,根本就没有资本,而是由国家授权执行央行职能。
中央银行运用的资金,主要是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和流通中的货币,或者是有国家法律规定。
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指跨国中央银行的资本不为某一国家所独有,而是由共同组建中央银行的各成员国按照一定比例认缴中央银行资本,各国以认缴比例拥有对中央银行的所有权。
三、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内部职能机构和分支机构设置等。
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模式
主要指最高权力分配情况,即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如何通过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体现出来。
二)权力分配两种模式
1.三权统一于一个机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由中央银行理事会或董事会同时负责各项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代表国家:
英国、美国、菲律宾、马来西亚
2.三权分离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行使决策、执行和监督权。
代表国家:
日本、德国、法国
四、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小题)
一)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根据各地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和中央银行业务量的大小,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与行政区不同的经济区,在各个经济区设立中央银行分行,并且可以设下属分支机构。
优点:
操作统一、较少干预、提高效率
二)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的特点:
1.反映中央银行是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而非一般行政机构
2.有利于货币政策集中统一,少受地方干预
3.有利于贯彻市场经济原则
4.设置主动权在中央银行
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都按这个原则设置分支机构代表:
美国英国
二)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与国家的行政区划相一致,逐级设置分行或支行。
目的是为了与计划经济
体制相适应。
三)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
按经济区域设置分行,分行之下的机构设置考虑行政区划并尽量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代表国家:
日
本、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等
第三题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P69
一、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的含义与特点
一)含义: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其基本业务之一,是指政府和金融机构以及特定机构所持有的对中央
银行的债权
二)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
1.存款的强制性2.存款动机的非盈利性
3.存款对象的特定性4.与存款当事人关系的特殊性
二、准备金存款业务
一)含义: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包括自存
准备、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
二)准备金存款业务的主要内容
1.存款准备金率及其调整幅度的规定2.按存款的类别规定准备金率
(1)同一比率。
不区分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规模、存款类别,规定相同比率。
(2)差别比率。
根据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规模、存款类别,规定不同比率。
如,对规模较大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存款货币银行,因其信用创造能力较强,比率较高;对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的比率依次提高。
3.按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不同规定不同比率
4.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资产的内容。
在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又分为第一准备和第二准备。
第一准备主要包括自存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第二准备指存款货币银行容易变现的资产,如国库券。
不过,能充当法定准备金的只能是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5.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1)存款余额的确定
(2)缴存存款准备金基期的确定
三)我国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业务P73
第四题中央银行的支付活算运作P105
一)中央银行在银行间清算中的地位
(1)由于中央银行不会对账户开立者构成任何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故其拥有国家最终清算机构的
特殊地位。
中央银行通常要求金融机构在账户中保持一定的备付金,以保证清偿的顺利进行,金融机构
之间的债权债务和应收应付款项,通过其在中央银行账户的借、贷记载进行划转结算。
(2)清算参与银行的资金来源:
1.在中央银行储备账户内的存款余额——主要来源2.中央银行信贷
3.通过货币市场借入的临时性资金4.由于支付时间间隔而产生的在途资金
二)行间支付(清算)系统
银行间清算需要通过行间支付系统进行,行间支付系统为银行自身和客户委办的结算事项提供资金清算
服务。
(1)资金清算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程序:
1.付款行通过支付系统向收款行发出支付指令2.付款行与收款行之间实现资金划转
可通过差额清算系统和实时全额清算系统进行
(2)差额清算系统
清算系统把在一定时点上收到的各金融机构的转账金额总数减去发出的转账金额总数,得出净余额,即
净结算头寸。
缺点:
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隐患
(3)实时全额清算系统(RTGS
支付系统对各金融机构的每笔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总的借贷方差额结算。
全额结算分为:
定时清算和实时清算
第五题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P75
一、货币发行的含义和类型
统一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最基本动因之一,各国法律规定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业务特权,也是最重要的负债业务。
一)货币发行的含义
(1)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
(2)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二)货币发行的类型,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
(1)经济发行。
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
(2)财政发行。
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
三)货币发行渠道与程序主要是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又称再贷款)、接受商业票
据再贴现、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购买金银和外汇等方式将货币注入流通的,并通过同样的渠道反向组织货币的回笼。
二、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
1、垄断发行原则,指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有利于统一国内的通货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
成的货币流通混乱,有利于控制货币的发行和流通管理,有利于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
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2、信用保证原则,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黄金或有价证券作保证,即通过建立一定的发行准备制度,以保证中央银行独立发行。
3、弹性发行原则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一)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准备的构成不同。
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
准备是白银、黄金等贵金属。
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准备包括现金准备(黄金、外汇资产)和证券
准备(商业票据、国库券、政府公债等)。
二)货币发行准备的比率
1、总体比率。
货币发行准备与货币发行量的比率。
100%t备制度和部分准备制度。
2、结构比率。
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的比率。
三)主要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1、现金准备发行制。
货币发行准备是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资产。
虽能防止货币发行过量,满足
信用保证原则,但缺乏弹性。
2、证券准备发行制。
货币发行准备是证券准备,包括商业票据、国库券、政府公债等。
虽弹性较大,但要求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较高的控制技术。
3、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发行制。
货币发行量超过规定的现金准备时,国家对超过部分的货币发行征收超额发行税。
兼顾信用保证原则和弹性原则。
4、证券准备限额发行制。
在规定的发行限额内,采用证券准备,超过限额的发行必须采用100%勺现金准备。
5、比例准备制。
货币发行准备由一定比例的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组成。
能克服现金准备缺乏弹性和证
券准备难以控制的缺点。
四)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的发行业务及管理
1.人民币的发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使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承担货币的印制、发行、调拨、兑
换等职责。
2.人民币发行原则①集中发行原则(垄断发行)。
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
2经济发行原则。
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来决定货币的发行,不能搞财政发行,杜绝以货币发行的方式来弥
补财政赤字。
3计划发行原则。
根据国民经济计划,从而确定计划发行额。
论述
第一题中央银行独立性P37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即中央银行多大程度上
受制丁政府。
三种观点:
中央银行应受政府控制
中央银行完全独立丁政府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相对独立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
监管与调控的自主权,以及为确保自主权的有效行使而采取的相关法律措施。
其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整体系中的职责范围;二是中央银行在行使自主权时受制于其他部门的
程度,亦即要处理中央银行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主要内容
1、垄断货币发行权:
第一、中央银行必须垄断货币发行权;第二、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应由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目标以及经济发展和货币信用规律自行决定而不能受政府或其他利益团体的干扰;第三、中央银行应该按照经济原则发行货币,而不能搞财政发行。
2、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目标(目标独立性)中央银行必须遵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货币信用规律,独立决定货币政策目标。
在决定货币政策目标时,必须考虑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尽可能保持货币政策目标与政府宏观目标相一致。
3、独立选择货币政策手段(工具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决定以后,中央银行应独立选择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配合中央银行,不能采取其他方法抵消掉货币政策的作用和效果。
四、保持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
1.货币政策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与政府地位、目标、利益驱动和制约机制不同
3.中央银行的调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五、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相对性
1.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背离国家整体发展目标
2.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3.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监管是在国家的授权下进行的
4.特殊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六、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一般分析P39
一)衡量标准
1.隶属关系2.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独立性的大小3.负责人的产生
4、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5.最高决策机构中是否有政府人员
二)从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的强弱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大致有三种类型:
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
独立性稍次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小的中央银行
第二题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P185(简答或论述)
一、含义: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
法定存款准备
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特点是对总量而不具体针对各种资金的特殊用途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含义:
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
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措施。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
(1)优点:
1.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
工具。
2.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
3.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
(2)缺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之弹性。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只能影响一般利率水平,却无法影响利率结构。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被迫出售其流动
性资产,或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
4.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导致各类金融机构竞争基础的不平等。
5.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各地区银行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6.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频繁的调整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现金管理和财务计划。
7.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利于金融稳定,
因而存款准备金率出现了固定化倾向。
三、再贴现政策
1)含义: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法,
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
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1.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
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2.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3.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
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从而影响公众预期;4.防止金融恐慌。
3)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1)优点:
1.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这样做既
可以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2.再贴现政策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引导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2)缺点:
1.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手里,且因贴现率的变动而引起的贴现额的变动很难预测。
2.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
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3.调整再贴现率的宣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取向。
4.调整再贴现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
5.再贴现率政策受到银行对利率的预期的影响。
6.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四、公开市场业务
一)含义: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为公开市场政策或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
有价证券,借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调控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
2.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
3.确定交易方式。
交易方式主要有现券交易、回购交易、央行票据的发行和到期。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1.调控存款货币机构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3.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4.降低货币流通量的波动幅度。
四)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条件:
1.中央银行必须具备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2.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业务应
具有弹性操纵权力;3.国内金融市场机制应完善;4.金融市场上的证券种类和数量要适当;5.信用制度
要相当发达;6.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
利率市场化程度高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业务传导的有效性;
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1)优点:
1.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的时机、规模和方向以及如何实施的步骤都比较灵活,可以比较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
2.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操作规模的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3.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4.公开市场业务“宣示效应”较弱,不会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即使中央银行出现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
5.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
6.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很强的逆转性。
(2)缺点:
1.政策意图的宣示效应较弱。
2.公开市场业务要产生预期的效果,对金融市场的要求较高且中央银行也必须持有相当的库存证券才能开展业务。
3.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容易被抵消。
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行动并不一定符合中央银行的意愿。
5.公开市场操作受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
五、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
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公开市场业务不能脱离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而单独存在,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综合操作体系。
由于它的威力巨大,中央银行通常采
但它的主要作用却是作为公开市场政
手段C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手段之一,取公开市场反向操作来减轻它的影响。
三)再贴现政策虽然可以配合其他政策工具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策的辅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银行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