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5086625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9.23KB
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某县卫生院建设项目概算书
1总论
1.1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
某县11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
项目主管部门:
某县人民政府
项目建设地点:
某县
项目建设单位:
某县人民政府
项目法人: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建设期:
8个月(即2013年4月~2013年11月)
项目建设目标:
按照地区发改委的有关要求,新建某县11卫生院改扩建项目(觉恩乡、尺牍镇、某镇、桑多乡、布塔乡、木塔乡、沙贡乡、甘岩乡、色扎乡、协雄乡、嘎塔乡)。
该项目实现后,将解决现有卫生院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
该项目实现后,有利于解决群众就医问题,缓解城乡之间医疗服务的差距,满足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该项目实现后,更能体现昌都地区及对县政府对边远地区的特殊关怀,为社会和谐目标的建设提供支持。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某县11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内容:
1、新建门诊楼、住宿楼等。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075万元,全
部申请上级部门投资修建。
工程名称
投资金额(元)
备注
觉恩乡卫生院
1069491.49
厕所、围墙、办公楼
桑多乡卫生院
847153.25
办公楼
色扎乡卫生院
1047352.23
办公楼
某镇卫生院
1028597.29
厕所、围墙、办公楼
尺牍镇卫生院
1404772.03
办公楼、围墙
沙贡乡卫生院
1069491.49
办公楼、围墙、厕所
木塔乡卫生院
856191.31
办公楼
布塔乡卫生院
856191.31
办公楼
嘎塔乡卫生院
856191.31
办公楼
甘岩乡卫生院
856191.31
办公楼
协雄乡卫生院
856191.31
办公楼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城市给水设计规范》
《城市排水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相关的国家法律:
国土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招标投标法等。
1.3综合评价
本项目的建设遵循某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地区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某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要求。
该项目本着全面、科学、经济的原则,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项目的建设对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对促进和谐社会都有巨大意义。
本项目方案科学、合理、实用,组织管理成熟,物质、资金有保障,建设周期短、风险低、可靠性强、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切实可行。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与由来
2.1.1基本情况
某县地理坐标为东经94°39′-96°17′,北纬31°01′-32°21′。
东邻类乌齐县,西连那曲地区巴青县、索县,南与洛隆、边坝县相接,北接青海省杂多、襄谦县。
县域东西最大距离15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6千米。
全县辖2个镇、11个乡(其中5个为纯牧业乡):
某镇、尺牍镇、沙贡乡、木塔乡、布塔乡、巴达乡、甘岩乡、嘎塔乡、色扎乡、协雄乡、桑多乡、当堆乡、觉恩乡。
共有65个行政村。
县人民政府驻某镇。
2.1.2由来
按照自治区、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知内容,同时根据某县建设发展规划,以及目前确实面临建设所需的配套项目。
因此,确定了某县11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可提高当地居民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某县环境复杂、气候多变,特俗地理位置导致患病率较高。
且某县的防治能力低,诊治能力低下,设备场所简陋等原因对居民对医疗条件的需求存在较多矛盾,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对完善业务用房,改善设备设施,全面提高病患防治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及宣传,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本项目的实施,是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高原病、慢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日益增多。
因此,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患病诊治任务日益艰巨而繁重,本项目建成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医疗卫生的业务范围,规范病患救治工作,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实施本项目,是某县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疾病防治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卫生院不断拓展卫生预防服务范围,利用专门、规范的服务窗口,进行疾病防治。
从而提高对疾病的防治能力,提高对疾病的诊疗技术服务水平。
因此,必须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改善卫生院基础设施,增加业务科室人员,扩大业务用房,促进疾病防治专业性及规范性,以适应和推动某县乃至于周边藏区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是上级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该项目的实施是各级党政部门认真深入实践“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忠实体现,县政府专门成立工作组把医疗建设事业做为头等大事来抓,我们认为完成某县11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二是基础条件具备。
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投入,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西部开发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三是本项目建设符合当前某县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
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某县地处西藏东北部、昌都地区西部、他念他翁山麓。
面积11562平方公里。
耕面积11万亩。
草原面积1500万亩,林地面积3.58万亩。
总人口近5.3万。
辖1个区,1个镇,14个乡,65个村民委员会。
3.1.2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水系
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和藏北草原向横断山脉过渡的地势,构成了某独特的河谷、平坝、崇山峻岭的自然景观。
某境内草原广阔,山川壮美,文明璀璨,风景绚丽,旱雨季分明,平坝如天上的星星点缀在广阔的大地上。
这些平坝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宝地,又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装饰着人们的心灵。
该县属藏东峡谷。
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千姿百态,雄伟壮丽,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海拔6328米,最低海拔3500多米,相对高差2000多米。
某气候属高原寒带气候,年温差小,日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间为2457.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3.4℃,资料记载最高气温为27℃,最低气温为-25℃,最大冻土层达111㎝,年均降水量为641㎜,没有明显无霜期。
某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盛产青稞、麦子和各种豆类。
牧区牧业发达,有牦牛、黄牛、犏牛、山羊、绵羊、马、骡、驴等畜种。
植物共有一千余种,其中许多为药用植物,部分为稀有名贵药材,如虫草、知母、秦艽等。
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现探明的有金、银、铂族元素、铁、钛、铅、百云岩、象牙玉、黑绿玉、大理石、铜、铬、镁、煤炭等50多种。
3.2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业务用房少,目前卫生院业务用房非常紧缺,科室不全,设置不规范,造成总的诊疗服务功能不全,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设施设备简陋,给危急疑难病患者的抢救治疗带来困难。
许多危急疑难患者难于就地诊断,转外就医给群众造成很大压力。
(3)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卫生技术人才留不住,新招用的人员专业基础较差,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4项目建设目标
4.1项目建设目标
该项目实现后,将解决现有卫生院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
该项目实现后,有利于解决群众就医问题,缓解城乡之间医疗服务的差距,满足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该项目实现后,更能体现昌都地区及对县政府对边远地区的特殊关怀,为社会和谐目标的建设提供支持。
4.2项目指导思想与原则
4.2.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某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要求。
4.2.2项目指导原则
(1)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力求从实际出发,综合分析某县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建设。
项目设计及实施要符合现有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当地实际,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要便于工程的实施。
(2)坚持前瞻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工程建设既要考虑当前的实际需要,同时要兼顾长远发展的要求。
(3)坚持规范标准、合法的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有关行业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4)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合理、充分地利用已有空间和设施条件。
(5)坚持最大效益的原则。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合理确定建设内容。
(6)功能区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原则。
工程建设方案对各项建设规模、造价如实填报,不夸大、不瞒报,做到实事求是。
结合保护区实际,按照需要进行方案设计。
5项目建设规模
5.1建设内容及规模
某县11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设项目规模:
1、新建门诊楼、住宿楼等用房。
6项目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节能
6.1消防
为了加强消防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保障公共财产和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和《某区消防管理条例》。
广泛宣传,杜绝火灾隐患,做到一旦发生火情,及时扑灭。
工程建设区设立防火责任人,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消防工作。
在易发生火灾地段设防火警示牌、警示旗和防火标语。
在重要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设施,在建筑物内、外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以便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6.2劳动安全
项目实施建设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和设计规程规范施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能松懈麻痹,要警钟长鸣。
并且,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对违章、违纪操作而造成的责任事故有关领导和人员一定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同时为了加强消防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保障公共财产和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理实施细则》和《某区消防管理条例》。
杜绝火灾隐患。
在项目建设中消防工作必须实行“消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统一领导和管理,广泛宣传,并设立义务消防员,做到一旦发生火情,及时扑灭。
6.3职业卫生
在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坚持“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理念,以员工职业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为重点,努力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抓职业健康工作的落实,加大对施工作业一线和施工作业现场的职业健康管理,完成了全年职业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任务,建设过程中产生生活垃圾将运到垃圾场所集中处理,以杜绝急性职业病、流行性病的流传和发生。
6.3节能
近年来,我区能源生产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能源和水的消费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这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为此,在各行业中进一步抓好节能、节水、降耗工作,势在必行。
在本项目实施及运营过程中要广泛深入开展节能、节水的宣传,注意节约材料、选用节能产品;严格执行取能、取水许可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做好节能、节水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
7.环境保护
7.1编制目的
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针对工程兴建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使有利影响得到合理利用,不利影响得到减免或改善,为工程方案论证和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的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7.2编制依据及设计标准
7.2.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发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986年11月国家环保局(86)环监字第405号)
《某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
7.2.2设计原则及目标
设计原则:
(1)结合现行环保要求,提出合理可行的环保措施方案。
(2)环境保护措施要与工程设计及建设、运行密切结合,做到安全可靠、投资省、效益高,操作性强。
(3)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同时进行。
环境保护目标:
(1)污染控制目标
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排放满足相应排放标准要求,生活垃圾妥善处理,施工弃渣有效防护,保障工程减水河段水质及工程区附近居民生长和生活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项目建成运行期间,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标准。
有毒有害垃圾最终处理需要达到《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规定的要求。
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置需要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规定的要求。
(2)生态影响控制目标
优化施工布置,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工程地区现有林地和耕地的影响,对因工程建设占用和损坏的林地及耕地采取切实可行的补偿和恢复措施,维护工程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规范施工活动,将工程兴建对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及生态体系稳定性、完整性的影响降至最低。
(3)恢复治理目标
对施工场地的防护,采取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各项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使工程弃渣防护率达98%以上,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可绿化区域绿化率达到95%以上,使工程建设及影响区水土流失状况较自然条件下有所改善。
7.2.3设计标准
环境质量设计标准为:
大气: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
地表水: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
噪声: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0类.
污染物排放设计标准为:
废气: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一级。
废水:
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
噪声:
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0类.
施工期间噪声设计标准为:
噪声:
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中的规定。
7.3环境影响分析
7.3.1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间主要会对大气环境、声环境和水环境造成影响。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本工程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场地平整形成的裸露地表、地基开挖、回填、散状物料堆放等扬尘,以及运输车辆行驶引起的扬尘、排放的尾气。
依据其它建设项目经验,场地、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一般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根据工程布置,本工程施工区100m内居民较少,工程施工扬尘及废气对居民影响较小。
(2)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本工程的噪声源主要是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噪声以及物料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
本工程施工区施工机械较少,工程施工区内居民较少,因此噪声影响对当地居民区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工程施工期间,应保证各种材料和废弃物的合理堆放,对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注入河流,防止废水废渣汇入附近河流。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污染物主要有COD、SS、氨氮等,建议施工区建立生活污水沉淀池,严禁乱排。
(4)对人群健康影响
本项目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期。
为预防施工人员与当地居民发生疾病的交叉感染,工程施工期间,应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和食品卫生以及饮用水的管理工作,防止外源性传染病的输入和流行。
7.3.2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该工程兴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暂时的,可通过相应的工程和环境保护措施得到减免或缓解。
而有利的影响是主要的、长期的,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著。
因此,从环境影响和保护角度看,无制约的环境因素,该工程的兴建是可行的。
项目区的工程建设需符合环保要求,对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建设内容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加强地下水位及水质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及水环境质量动态变化。
产生的生活污水将排入化粪池内进行消毒及生物氧化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排放管网或山沟,因此对水源不会产生污染。
工程区内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噪音超过国家标准的车辆限制进入区内;驶入区内的机动车辆,应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消声器和符合规定的喇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采取环保施工,减少和防止因施工带来的噪音、废异物等环境污染。
建立健全项目区环境管理制度,通过宣传牌、宣传手册等形式,提高工程人员及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8.招标方案
8.1招标范围
项目准备阶段:
对勘察、设计单位的选定。
项目实施阶段:
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甲供材料)、设施设备供应商(甲供)的选定。
8.2招标组织形式
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工作,严格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度。
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设备、材料的采购,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招标,与办公有关的设备设施由政府采购。
择优使用资质合格、技术优良的队伍进行建设,并与工程建设单位签订建筑施工合同,在管理上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8.3招标方式
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方式。
招投标活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诚信的原则。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干预正当的招投标活动。
确需邀请招标或不进行招标的必须经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门批准。
8.4投标单位资质要求
工程监理的资质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8号]《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综合资质标准或专业资质的房屋建筑类别的丙级以上资质。
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投标单位须达到工程施工三级资质的企业。
8.5项目招标文件审查
委托有工程造价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招标控制价,委托有工程招标代理资质的单位编制招标文件,并报相关部门审查。
8.6项目招标
评标委员会组成、评标办法、完成评标报告、合同签订等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8.7投标结果
项目代建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及其资质证书,以及其它相关文件的副本,在合同签署后及早报发改委备案。
9项目组织管理
9.1项目建设管理
9.1.1管理机构
本项目的建设,将使该镇人民群众的学习生活条件及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将利于整合交通要道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基础建设规模,进一步提高本镇的知名度,促进该镇特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将利于促进本镇人民群众的收入,同时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依托,将扩大镇域规模。
如此一来更能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边远地区的特殊关怀,让偏远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享受到更多国家资金投入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和谐目标的建设提供更多基础支持。
因此,客观上要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把握全局、理顺关系、全盘考虑、精心运筹。
成立了以某县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对项目实施质量管理。
9.1.2组织管理体系
在某区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某区、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由某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责小组组织实施。
9.2资金管理
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执行,对工程资金进行管理,切实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坚决制止挪作它用,确保项目资金准确用于项目建设。
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方面,建设资金要独立核算,避免被挤占挪用、改变投向、滞留欠款等现象;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外部财务监督和内部财务约束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把各项财务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即时地进行监督、检查,跟踪审计,不合格的停止付款,以保证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合理使用,确保项目及时实施并保证质量。
严格按照健全的会计制度,保持实施本项目各个部分的有关业务、资金和开支情况的各种记录、帐目和凭证,以备各级管理部门的检查,审计部门审计。
强化年度资金计划预算程序。
以批复的本建设项目科学性研究报告估算的项目为基础,按年度进行调整,使资金的连续供应得到保证。
实行资金使用拨付制度,按工程进度与完成量支付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根据项目建设情况,按建设项目启动、主体建设、竣工验收三步确定适当比例付款,确保专款专用和项目实施。
要加强项目基本预备费的使用管理,各级政府要完善监督机制,坚持项目有需要才能使用的原则,坚决杜绝挪用、虚用情况的发生,必须将基本预备费用到项目建设的实处,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9.3档案信息管理与物资管理
档案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归纳,尤其对工程竣工验收所需的材料仔细整理,认真归档,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信息管理:
实行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与决策,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需要及时了解有关最新动态,对有关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处理和应用。
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更新、优化,保证其先进性、新颖性,必要时可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制度,鼓励管理及科技人员加强信息意识,保持项目管理和运做与时俱进。
物资管理:
为确保项目实施中的物质的需要,项目办应如实配合上级项目领导小组抓好物资的采购、调运、验收、保管、发放等工作。
对项目物质应设专人管理,做到进有账,出有据,账目清楚无误。
9.4项目运行管理
9.4.1项目运行管理
在某区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某区、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建设项目专责小组组织实施。
项目管理及运行严格执行国家、某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建设,作好项目的计划管理。
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统一编报年度计划,统一下达,分级实施、管理;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逐级检查、有效监督。
不得随意变更建设地点、内容、规模。
为保障项目的实施和正常运转,对原有的科研管理制度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从根本上保证项目的实施以及日常的运转工作。
9.4.2技术管理
积极采用、借鉴、推广同行已经应用的成熟、实用、先进技术,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程和方法技术要求。
采用先进技术、设施和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和工程建设质量及水平;同时,创造宽松的环境,实施竞聘和激励的用人机制,采用固定、兼职和聘用等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定期培训制度,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9.4.3项目管理
编制规划和工程设计:
规划和工程设计是项目建设的蓝图,实施验收的依据,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的实施效果。
坚持因地制宜,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和治理经理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对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做好项目各单项工程的工程设计,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项目的计划管理:
执行国家和某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作好项目的计划管理。
本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总体)设计统一编报年度计划,统一下达,分级实施、管理;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逐级检查、有效监督,编制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不得随意变更建设地点、内容、标准和规模。
工程管理: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卫生院 扩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