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电视为媒介营造校园文化活力教材.docx
- 文档编号:25086277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06.78KB
以校园电视为媒介营造校园文化活力教材.docx
《以校园电视为媒介营造校园文化活力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园电视为媒介营造校园文化活力教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校园电视为媒介营造校园文化活力教材
以校园电视为媒介营造校园文化活力
【摘要】作为校园主流媒体之一的校园电视台,承担着宣传学校形象、协助学校管理层战略发展规划、服务教育教学、建设校园文化的责任。
△△△实验学校校园电视台自成立以来,吸取同行先进的经验,在实践中摸索,不断完善校园电视台的组织架构,由学生台长、站长在老师指导下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结合学校教学和宣传实际,不断加强电视台的建设与运作模式,形成“一系统”、“两条件”、“三制度”、“五环节”“九原则”、“多形式”等一套完整的节目制作播出模式。
搭好电视视界台,打造校园文化力。
△△△校园电视台是打造校园文化力的一个重要载体,自建台起就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校园文化与思想交流的平台。
(一)点滴记录,彰显学校品位。
△△△实验学校电视台自成立起,就担负着记录学校历史文化,彰显学校品位的任务。
他们是学校历史的真实记录者,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二)宣传导航,助力学校飞跃。
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大爱”校园文化氛围;参与活动策划,传播校园文化建设的“正能量”。
(三)创设舞台,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电视节目的制作,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发展。
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电视新秀。
(四)做好服务,引领教师成长。
校园电视台为老师们做好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搜索最新的网络电视教学资源,拍摄录制一节节精彩课,组织策划同升名师专题等。
校园电视是大众的教育者,我们应丰富完善校园电视台的教育职能,通过正面的引导,形成校园文化的积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校园电视台媒介校园文化文化活力
作为校园主流媒体之一的校园电视台,承担着宣传学校形象、协助学校管理层战略发展规划、服务教育教学、建设校园文化的责任。
△△△实验学校校园电视台自2002年7月成立,本着学生办台的宗旨,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服务全校师生,一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他们以“视界随心,同升随行”为口号,叩问心灵,探究视界。
打开一扇窗,让心飞扬;伴着青春的律动,让世界为之动容。
一、校园电视台的成立背景与组织结构
(一)背景原因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视等媒介技术不断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提升校园文化力,△△△校园电视台成立。
成立以来,利用电视台的介入,提升学校各项活动水平,升华教育效果,实现学校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生态层面。
(二)组织结构
自2000年建校起,△△△实验学校就成立了广播站,当时没有专职指导老师。
至2002年7月,又成立了校园电视台,从此两个机构合为一个整体,设立辅导老师,由原隶属校团委领导到后来隶属校办领导,由原2名指导老师到如今4-5人专业指导老师。
学生人数由原每期20人到如今骨干成员100多人。
由以前只在校内播出,到现在既在校内播出也在互联网上播出。
全体师生员工、家长、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校园电视台已不仅仅是学校宣传工作的窗口与先锋,并已然成为△△△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创办以来,△△△实验学校电视台始终坚持制作播放节目,除节假日外从不间断,广播站每天40分钟,电视台每周有30分钟自办节目。
学校组织在固定的时间统一收看,受众包括全体学生和全校教职员工(包括后勤员工)。
这种统一收视的效果形成了学校的特色。
△△△实验学校电视台是由台长、站长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既有联系又是独立的一个社团组织。
校园电视台组织机构如图所示:
二、校园电视台的建设与运作模式
△△△实验学校电视台的建设与运作模式概括为“一系统”、“两条件”、“三制度”、“五环节”“九原则”、“多形式”。
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建立一个系统(即广播电视系统)
建立摄、录、编、播系统及用户端到每个教室的闭路有线电视系统,这是学校校园电视台建设的前提;建立机房到用户端的广播音响系统,这是学校广播站建设的前提。
广播电视系统在硬件建设上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一个整体,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和规划。
△△△实验学校校园电视台集网络、电视和广播于一体,另外,还配备有专门的演播室和节目后期制作中心。
(二)确保两个条件
硬件条件:
在筹办广播电视台时,要考虑配置学校广播及闭路电视系统和电视节目摄、编、播的必备设备。
如摄像机、录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编辑机)、监视器、电视编播室、演播室、调制发送设备、灯光等。
这些都是校园电视台的硬件设备。
△△△学校电视台自成立以来,逐步装备和完善了必备设施。
现有Sony300Ap摄像机1台、Canon5DMarkⅡ一台、Sony数字摄像机2台、松下摄像机3台、模拟摄像机1台、DVD机1台、调音台、录像机3台、监视器2台、专业采访话筒4支、非线性编辑系统4套,特技台1部;每间教室高清电视1台;60平方米演播厅一间,电视节目编辑室两间;资料、设备架、灯光,还有其他配套设备设施齐全。
软件条件:
校园电视台专业化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需要有丰富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的领导成员;有懂得电视系统的专业技术及摄、编、播、录的基本技术,基本操作的技术人员。
△△△学校校园电视台的专业老师都有在省市级电视台的工作经验和参加电视专业培训的经历,有专门负责教学摄影、播音、制作的相关教师。
(三)完善三个制度
完善电视台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设备及机房管理制度,他们制定了相关的准则措施,确保电视台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四)明确五个流程
策划、制作电视节目是个复杂的过程,一部成功的校园电视片需要经过许多工序,经由许多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流程(即节目编播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流程,具体制作时成立撰稿与采访、摄像、播音、制作等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辅导教师,具体指导和引领学生的日常活动。
撰稿组:
根据节目主题和要求,撰写播出文字稿件,做到语句通顺,表述清晰,内容充实。
采访组:
根据播出主题和要求,确定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地点和采访内容,准备好相关的摄像器材,高质量地完成采访任务。
摄像组:
负责各栏目摄像,配合采编完成素材的收集。
播音组:
根据提供的稿件进行播音,做到语速适中,语调规范,富有激情。
制作组:
认真学习Premiere、AE、Edius的使用方法,采集好相关的音视频资料,利用非线编设备,制作播出成品。
也可根据需要分为前期、后期或者台前、幕后。
前期包括策划、编导、摄像、主持人等;后期则是制作、配音等。
台前包括主持人、表演,幕后则是摄像及编导。
无论哪种形式,均离不开协同与合作,组织及领导。
(五)总结九条原则
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主体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先导性与创造性原则、协同融合与整体优化原则、点面结合原则、利用媒体优势的原则。
通过竞聘和锻炼,产生了一批老练能干的主持人、电视记者。
同时通过他们影响新成员。
在实践研究中师生共同努力,总结了九条原则实施原则。
(六)设置多样栏目:
△△△校园电视台栏目设置按类别分为新闻类、教育类、生活娱乐类、教学类等。
新闻类:
电视新闻——包括国际、国内及校园要闻等。
常规栏目《新闻周看》。
每则新闻由一至三名记者负责,一人负责采访,撰写新闻稿;一人负责摄像;一人负责配音。
栏目组有个总编导,主要负责协调组织口播、配音、节目编辑和合成。
电视专题——每周就学校的热点问题作深入报道,制作专题。
为配合高考、中考动员宣传;为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制作专题。
常规栏目《身边人身边事》。
教育类:
电视座谈——就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邀请嘉宾进行访谈。
常规栏目《嘉宾访谈面对面》。
如曾邀请董事长就学生“早恋”问题的座谈访问等。
电视会议——不用集中或因场地等限制无法实施的学生大会。
如学校组织的家长会、高中部电视大会等。
教学类:
电视讲座——知识专题讲座等。
讲座既有校外资源,也有校内自制资源。
如曾自制《怎样预防SARS》系列讲座等。
电视讲演——以积极向上为内容的讲演教育,引导和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如《空中英语教室》。
生活娱乐类:
电视转播——班队活动观摩、家长会、大型庆祝活动等。
常规栏目:
《快乐的校园》《笑友会》《有话大家说》。
电视剧场——播放健康向上的经典影视作品。
常规栏目《经典礼拜》《麻辣剧场》。
△△△实验学校校园电视台的教学管理引入了“导师制”:
要求在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学生进入电视台分配一位指导老师。
如学习编导的会安排一位老师带,老师的职责是全程监管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
△△△实验学校校园电视台的墙壁上贴着“视界随心同升随行”的标语。
在社会变迁日速,价值多元日显的当代社会,要求德育者先育德,为师者先为人。
摒弃道德说教,实施人文关怀,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并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生互动,知行统一,共同构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声画世界。
三、搭好电视视界台,打造校园文化力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东西,它必须依赖于各种载体来体现,并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起到教育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校园电视台是打造校园文化力的一个重要载体,自建台起就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校园文化与思想交流的平台。
那里有青春的激情,充溢着梦想,是学生逐梦的舞台。
有积极创新的氛围,开拓进取,营造自强弘毅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全校师生特别是学生以“我”为支点,撬动整个地球。
自创台以来,共制作新闻304期。
专题片300多期,各类节目400多期,在学校师生中已形成每周固定收看校园电视节目的习惯。
(一)点滴记录,彰显学校品位
△△△实验学校电视台自成立起,就担负着记录学校历史文化,彰显学校品位的任务。
自此,学校每一项大小活动,大到国家省市领导的视察、学校艺术节汇报晚会、安博总部的年会……小到学校的大小会议,优秀班级的记录……都能看到校园电视小记者的身影。
他们是学校历史的真实记录者,一个个典礼,一台台晚会,一节节精彩课……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5月,台站已建立一个庞大的视频资源库:
类别
数量
备注
教学录像课
450(节)
存档数
讲座
160(堂)
存档数
视频资料
601(张)
刻录光碟张数
新闻
304(期)
节假日除外,每周一期
专题片
271(张)
刻录光碟张数
其他视频资源:
已刻录DVD数据碟120张
(二)宣传导航,助力学校飞跃
1.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大爱”校园文化氛围。
叶甜,一个父母离异,父亲终生瘫痪在床,家庭极为贫困的女孩。
在△△△实验学校就读期间,校园电视台一直都在关注她。
为了号召全校师生帮助她战胜困难,校园电视台派小记者们到她家深入采访,了解她家的困难,做成新闻在全校播放。
全校师生纷纷解囊相助,帮叶甜解了燃眉之急,完成高中学业,并资助她在大学期间的学费。
不料,厄运再次降临到叶甜的头上,大学二年级,叶甜被检查出患了白血病,校园电视台了解到这一消息后,再次去采访,了解叶甜的病情,在校园电视台播出,△△△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继续关怀着她。
那一年学校艺术晚会,叶会做为特邀嘉宾返校为学生演讲,校园电视台还为她制作了专题片,鼓励她战胜病魔,争取早日康复,全场师生都为之感动。
2008年汶川地震,△△△实验学校第一时间组织全校师生捐款捐物。
第三天,学校十余名志愿者在校工会主席易鹏的带领下,不顾余震危险,不顾灾区生活的艰苦,赶赴彭州进行支教。
临行前,校长孙培文和其他校领导一起为他们壮行,孙校长激情说到:
“为灾区人民带去我们真挚的问候,任何时候别忘了,我们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从准备到出发,再到支教的整个过程,校园电视台都全程记录跟踪拍摄,制成专题片。
类似这样宣传感动校园,感动你我的事情,△△△实验学校电视台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实验电视台就是这样一个个的生动记录,宣传着感动校园的人和事,加强舆论导航,倡导着人间大爱,营造着“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2.参与活动策划,传播校园文化建设的“正能量”。
校园文化力是一项综合力,它抽象但是又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
针对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电视台把思想教化的功能化抽象于具体。
校园电视台积极参与活动策划,传播校园文化建设的“正能量”。
通过典型事例、榜样人物等将说理变成了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鲜明形象,让学生形成直观的情绪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与之同悲同喜,思想感情与道德情操不断得到感染、启迪、升华。
△△△实验学校电视台曾组织策划制作了12期《同升纵队》节目,拍摄“未来董事长训练营”,这个节目由△、△任策划及主编。
电视台跟踪拍摄讲叙富家子弟接受“磨难教育”的故事,同升纵队的孩子们体验到了与他们平日养尊处优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那里,他们进行基础的体能训练,以强壮体魄。
而穿珠子、数格子、抄电话号码、练太极拳,更让孩子们学会心平气和、磨练心智;背诵《弟子规》,写家信,让浓浓的亲情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流淌,让孩子学会珍惜与感恩;艰难的行走更是让他们走出了团结友爱和坚忍不拔。
节目在全校展播,好评如潮。
红网为这一活动做了相关报道,摘录其中一部分:
在校同学被震撼了
该校校园电视台将△△△纵队在基地的点点滴滴都录了下来,随着节目的陆续播出,在校的同学们被深深地震撼了。
一名初中部的男生说,“每当我静悄悄地写作业,突然遇到难题时,我总是用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它,因为我知道有许多同学正在远方的训练营里奋斗着。
想到这里,我会自豪地对自己说:
‘加油!
在这青山绿水的环境下,更应该把握良好的机会好好学习’。
”
校园电视台不仅加大了学校的宣传力度,还在招生、招聘、文化和教育的传播方面做了重大贡献。
生源就是财源,民办学校招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制作形象生动的相关电视片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从而选择学校。
多次赢得家长、学校、社会人士的好评,同时还为学校节省资金,带来更多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创设舞台,促进学生发展
电视台定期开办小主持人、小演播员和小记者、小摄像师、小编辑师的培训班,通过一系列的严格培训后,学生大多能完成电视节目采、摄、编、播及节目主持工作。
现有小记者90名,小演播员12名,小摄像师45名,小编辑员12名,这些学生直接参加电视台各栏目的编辑与制作,他们是校园电视台真正的主人。
1.思想砥砺,交流与碰撞。
学生拍摄制作电视节目往往以小组为单位,有一个系列的流程,通常根据校园实际情况选择拍摄主题。
这是一个情感流感的过程,更是一个智慧碰撞的场所。
参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等提出不同的拍摄主题,经过交流讨论,最后一致确定主题。
整个制作过程会有导演、制片、编剧、剧务、策划、记者、主持人、播音员、配乐等不同的分工。
在这里,无论参与的学生擅长什么,或是对什么感兴趣,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大家合作收集电视素材,一起对资料进行推敲,确定节目的形式与风格;在拍摄现场,边拍摄边沟通;在后期,一起探讨片头、特技、配音、字幕等内容,协同工作。
校园电视台有个传统的、优秀的《身边人身边事》的栏目,这个栏目在△△△实验学校师生中反响很好,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走近袁隆平》是其中反响很大的一个专题节目。
这个节目的拍摄采访制作由王俐舟等一班同学完成。
首先确定主题,袁隆平是中科院院士,著名的杂家水稻专家,有着很大的社会影响力,采访的分量很重。
这个选题很好,但同时完成的难度也比较大。
其次分头工作,各负其职。
王俐舟同学主要负责策划文案,撰写文稿,她同时负责全程对袁隆平院士的采访和整个采访的协调工作。
周慧等同学负责全程的摄像。
刘昱麟同学负责配音解说。
现场的采访拍摄完成之后,是节目剪辑合成。
完成之后交由指导老师审核。
整个过程都有老师指导与监控,老师会及时跟进,及时指出采访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走近袁隆平》也是迄今△△△实验学校电视台反响最大的一个优秀电视节目,曾荣获长沙市校园节目制作一等奖,被推荐参加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作品大赛评比获得金奖。
这个节目的主策划之一王俐舟后来成功考入世界知名大学——牛津大学。
2.通过电视节目的制作,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发展
在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延伸到校外去采访、寻找素材。
在活动中,正确引导又完全信任,大胆放手,让他们在电视台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放学后,无论是在教室还是操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不难发现到处有佩戴着校园电视台记者证的小记者忙碌的身影和踪迹。
他们扛着摄像机,拿着采访话筒,自己策划、演播、摄制节目,见缝插针地采访,一丝不苟地编排,大胆创新地剪辑,独具匠心地制作,严肃认真地播放,师生共同参与,校内外有机结合,为同学们自学能力的培养,才干的增长,主体精神、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寻找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校园电视台既宽松和谐,又紧张激烈的学习环境中,在这片播洒青春热血,洋溢激情梦想的热土上,学生们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在这里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陶冶了情操。
3.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电视新秀。
△△△实验学校校园电视台曾被湖南卫视进行专题报道!
在学校校报上被多次表扬。
他们在学校网站主页上开辟了校园电视台子栏目,向全世界传播学生自己的电视台。
2001年12月△老师指导,姚达和欧莎莎创作的科技节5分钟专题片参加长沙市首届科技节摄像作品比赛荣获一等奖。
2004年选送陈静怡等同学的作品《TV新秀》参加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承办的“首届中国大中学生DV纪实作品大赛”荣获二等奖,成为湖南省唯一获奖作品。
以中学组第一名的成绩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
2004年5月学生摄像记者唐时雨的摄影作品在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中评为“铜奖”。
2005年12月,选送作品参加由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主办的“2005年长沙市中小学校文学社团、文学刊物、电视台、广播站”优秀节目展评赛,作品《青春寄托在橄榄绿》荣获一等奖。
广播站节目《校园流行乐》荣获二等奖。
夏炜烨同学荣获中学组校园电视台“最佳导演奖”,王阿琰同学荣获中学组校园电视台“最佳主持人奖”。
2008年制作的专题节目《爱心已点燃——赴四川灾区的支教之路》获市特等奖。
获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作品大赛银奖。
作为全国校园电视理事单位,我校是多次参赛获奖,2010年我校选送的专题节目《最美的风景》获社教专题类金奖,刘昱麟同学获得播音主持类金奖。
(四)做好服务,引领教师成长
随着校园电视台的研究和应用,△△△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也逐步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之路。
改变原有“以老师为主体”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校园电视台为老师们做好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搜索最新的网络电视教学资源,拍摄录制一节节精彩课,组织策划同升名师专题……一大批老师由此从△△△实验走出来,走向省市、全国甚至世界的教学舞台。
如刘敏等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现代课堂教学赛课均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他们的教学课件选入省音像出版发行。
在电视台初创时期,曾开设“名人讲坛”栏目,后来诞生了“同升讲坛”。
如今的“同升讲坛”,即安博同升教育一体化数字平台,集教学、考试、家校联系等研究于一体,达到了聚能造能目的,大大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
“同升讲坛”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四、校园电视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在现代教育的宏阔视野下审视并构建校园文化,一定离不开校园电视台这一已经深深影响并改变教育传统体制的文明成果,而校园电视台作为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益的最佳手段之一,如何将校园电视台更好地应用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更高层次上发挥校园电视在校园文化力构建中的作用,仍然值得我们积极探索。
1.媒介功能
不可否认,校园电视台是一种媒介。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
媒介具有各种社会功能,而每种社会功能都可看成媒介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角色。
多种角色交织构成“角色丛”,共同构成媒介的整体。
人们习惯称媒介为环境的监视者,大众的教育者,文化的传播者等等。
那么校园电视台在校园文化力的构建中,应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加强舆论监督,传播知识,丰富师生的生活等。
2.教育功能
校园电视台是大众的教育者,我们应丰富完善校园电视台的教育职能,在广大师生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力,通过正面的引导,形成校园文化的积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校园电视台,引导学生和教师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发展,在积淀的过程中,将校园文化提升为人的内涵,并将这种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达到校园文化的升华。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校园文化研究者和建设者的共同开拓与创造。
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时刻感受到熏陶、教化和激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承载者,作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者,必须严格遵循“加强管理、趋利避害”方针,扬长避短、积极引导,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大胆探索,使校园电视台的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持学校和谐稳定及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春峰.名校校园文化构建力[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苟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写作[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吉林教育,2010
(1):
53.
[4]赵晨.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J].科技资讯,2010
(2):
205.
[5]王明红.利用校园电视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中小学电教,2007(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园 电视 媒介 营造 校园文化 活力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