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5085258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20KB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docx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
摘要: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分为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文人剪纸,据此分析了皖西民间剪纸艺术的剪(刻)与色彩表现形式;撕纸表现形式与文人剪纸形式。
从题材与内容两方面,阐述了皖西民间剪纸的皋陶文化与楚文化、审美意象化与教化育人、民间纪实性与红色文化等艺术特征。
关键词: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文人剪纸;艺术特征
民间剪纸,是小农经济的产物,[1]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等这些词汇是民间剪纸表现祈福、祥和、美满的主要题材,也是民间剪纸发展的温床。
民间剪纸艺术是华夏大地的母体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劳动中的一种民族审美意识的表现,也是特定民俗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郭沫若诗“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2]描述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地域差异,皖西民间剪纸就其地域而言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特征。
1皖西民间剪纸概述
民间剪纸,是用剪(刻)刀等工具、铰、刻、雕、镂纸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主要是指安徽省六安市区域范围内,包括六安二区(金安区、裕安区)与五县(寿县、霍邱、霍山、金寨、舒城)的剪纸艺术,以金安区翁墩乡剪纸、寿县剪纸、霍邱剪纸为主;霍山、金寨、舒城为辅,形成皖西民间剪纸艺术。
皖西民间剪纸闻名于翁墩乡剪纸,1994年10月翁墩乡作为全国唯一的乡镇代表,参加全国村落文化研讨会(河南许昌),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提词“文化兴乡一枝花”,[3]对翁墩乡的举措表示赞扬。
翁墩乡剪纸从此名声大震,其剪纸作品纷纷被博物馆与私人藏家收藏,并于2010年参展上海世博会等。
翁墩乡剪纸艺术家代表有:
孙兰琴、徐圣年、汪明业、文才美等人,他们的作品在全国、省、市的各类民间艺术类比赛中屡获大奖。
然而,翁墩剪纸近年来发展并不景气,一度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为生活奔波。
寿县剪纸以方军化为代表,其数十件作品被收藏于中国剪纸博物馆。
方家剪纸已成为寿县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发展至第五代传人方军化的女儿方俊婕。
方军化于2011年在合肥三河古镇创立了剪纸艺术工作室,以剪纸创作为主业。
寿县剪纸艺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过比较活跃的景象;2007年寿县迎河镇的一位剪纸老艺人周氏106岁尚能剪纸创作,[4]在当年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与老艺人们的逝去,寿县剪纸如今发展较好的就是方家剪纸。
霍邱剪纸以张玉柱为代表,如今已是安徽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张玉柱,2015年2月22日,他在皖西博物馆举办民间剪纸艺术个展,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他积极参加六安市旅游宣传等文化项目,向国内外弘扬了皖西民间剪纸艺术。
他是皖西民间剪纸艺术的实践者与传承者。
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并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民间剪纸创作理论。
皖西其他地方的民间剪纸活动近年来也逐渐发展,其主要创作群体是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居民与退休人士;如霍山当地较为著名的剪纸艺人杨军徽;如金寨县老年大学举办了老年剪纸班;如霍山下符桥镇留守儿童活动室请来了剪纸老师为孩子们讲授剪纸技术与故事;舒城七山镇剪纸艺人张玉梅走进当地学校传艺。
这些充分展示了皖西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至此,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成了以翁墩剪纸、寿县方家(方军化)剪纸、霍邱张玉柱剪纸为核心的剪纸艺术圈。
2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探析
皖西民间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文人剪纸两个类别,虽然同属于剪纸,但其表现形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以下逐一分析皖西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
2.1剪、刻为主
皖西传统民间剪纸以剪刻纸为主,辅助运用刻、雕、铰等形式表现剪纸的各种造型样式。
具有代表性的是金安区翁墩剪纸,主要运用剪、刻的形式表现生动活泼的画面。
2.2色彩纯净
皖西民间剪纸的色彩形式纯净。
皖西民间剪纸通常表现为传统大红色。
较有特色的是寿县方军化剪纸,他的剪纸作品常常配以红色与黑色,黑色用于突出画面的主体物,是剪纸作品的点睛之笔,在剪纸领域属于套色或拼贴剪纸。
再者霍邱县张玉柱剪纸,他的剪纸作品敢于运用其他色彩进行大胆的尝试,如常有绿色、蓝色、黄色等色彩形式,表现了剪纸艺术家勇于突破传统的艺术思维。
2.3撕纸绝活
以纸为材料,以手代剪(刻)即兴撕出各种造型。
撕纸是皖西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形式一绝,它丰富了皖西剪纸的表现形式。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皖西剪纸艺术家方军化与张玉柱,他们的撕纸作品形态憨厚生动、声情并茂、稚拙朴素。
撕纸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写意绘画,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言:
画在“似与不似之间”,撕纸正符合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审美意境。
2.4文人剪纸
是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色。
文人剪纸属于现代剪纸范畴,文人,“辞海解释为会做文章的读书人。
”[5]传统意义的文人是指士大夫阶层,文人一词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新的意义;当下文人广义上而言,是指从事艺术、文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的人或者一些有人文素养与情怀的人;如知识分子、白领阶层、单位文职干部等都可称为文人。
文人剪纸发展于我国唐宋时期,如杜甫的五律《彭衙行》:
“?
?
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佳句。
[6]清末开始繁荣,清末有画师与艺人介入剪纸艺术,如1912年职业画家陈志农以北京为题材创作了大量剪影作品,被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称赞“艺术家剪纸第一人,”他的作品被带到法国巴黎参展,获得世界的赞誉。
皖西文人剪纸代表人物方军化,其代表作品《一品梅》《福禄寿梅》等。
他是一位集诗、书、画、印、剪纸于一身的艺术家,他的剪纸作品属于诗、书、画、印高度统一的文人剪纸,剪纸画面讲究构图与艺术造型,善于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语言,他将皖西民间剪纸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对剪纸艺术形式的一种延伸与创新。
3皖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分析
皖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剪纸题材与内容方面,这两方面与皖西地域文化、民俗民情、有着密切关系。
3.1吉祥寓意特征
民间剪纸是生产者的艺术,[7]所谓生产者就是劳动人民,小农经济时代远古先民们祭拜祈福,祈愿阖家平安、五谷丰登,这是剪纸艺术吉祥寓意产生的根源。
吉祥如意是民间剪纸朴素的唯心主义哲学,趋吉纳祥是东方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反映。
皖西民间剪纸的吉祥寓意特征主要表现在金安区翁墩乡剪纸、霍邱张玉柱剪纸与寿县方军化剪纸,常见的表现主题有结婚喜庆、传统节庆日、商场促销等。
3.2民间纪实性特征
民间剪纸成为民间大小事务的活化石,皖西民间剪纸也不例外,皖西民间剪纸艺术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生活气息,其主要代表有张玉柱的剪纸作品《农家乐》《农民乐园》,是艺术家取材于农村或是其自身生活场景的真实描绘。
翁墩剪纸之乡围绕新农村建设展开了一系列创作,主要表现主题有“家电下乡”、“农村新貌”、“祖国节庆”等。
3.3教化育人特征
主要体现为老年大学班与退休老干部的作品,学校课堂的讲学剪纸作品;如霍邱张玉柱的剪纸作品《八荣八耻》曾在解放军日报发表,作品生动巧妙的表现了宣传教育的主题思想。
3.4皋陶文化与楚文化特征
皖西地处江淮之间,是古代皋陶文化的发源地,又是楚汉文化重镇;使得皖西剪纸艺术具有南北地域文化交融的特点。
寿县是楚文化重镇,寿县方家(方军化)剪纸与周氏剪纸无不受寿县楚文化的影响。
皋陶部落后裔在大别山与三苗部落融合形成皋陶文化,对华夏民族的“天人合一”理论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8]民间剪纸“圆且满”的构图思想,祈求统一和谐等思想是民间剪纸“天人合一”理论的重要依据。
3.5红色文化特征
皖西地处大别山腹地,红色文化厚重,金寨、霍山县多年来推介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如张玉柱、翁墩乡剪纸艺人、金寨退休干部们都创作过红色文化主题相关的剪纸作品。
特别是在各地召开的旅游文化艺术节上,以剪纸形式推介对皖西红色文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6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开始走向少年儿童的世界,运用传统的剪纸形式,表现全新的题材,他们最喜闻乐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变形金刚》《白雪公主》等动画形象成为新时代的剪纸作品,这也是继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途径之一。
3.7审美意象化特征
民间剪纸艺术所谓意象是指“以丰富的主观想象和幻想,有目的、有选择地将客观物象纳入自己的意念秩序之中,”[9]并运用各种现有的知识与经验在大脑中创造出超越时空的形象。
皖西民间剪纸审美意象化特征尤为不同的是:
将文人剪纸纳入其中,文人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征有相似相通之处。
特别是寿县方家(方军化)剪纸,在剪纸上附加诗、书、画、印,多种艺术形式并非简单的叠加在一起,而是需要受众以审美的个性眼光加上自己的阅历,才能充分理解他的剪纸艺术作品。
3.8雅俗共赏特征
雅俗共赏之艺术源于我国传统的艺术哲学思维。
前文已将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分为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文人剪纸两个类别。
传统剪纸是皖西民间剪纸的主流形态,而现代文人剪纸则是皖西民间剪纸中的一朵奇葩。
若定要分出雅俗,前者即为俗艺术、后者属于小众的雅艺术。
雅俗共赏、相互补充,正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生态发展之路。
4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发展趋势
将皖西民间剪纸放在皖西区域范围内进行分析研究,其表现形式与艺术特征具有相对的唯一性;皖西剪纸艺术最重要的形式:
撕纸、“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文人剪纸,正诠释了亚里士多德所言“形式是艺术的本源,也是审美的本源”。
[10]皖西民间剪纸艺术特征方面:
深厚的皖西地域文化积淀,集中反映在民间剪纸作品中,民俗文化总是具有地域的优越性与根基性,这正是皖西民间剪纸得天独厚的优势。
皖西剪纸艺术由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文人剪纸相互促进式的发展。
一方面有助于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品类发展与健全;另一方面根基于民间剪纸的现代文人剪纸逐渐成为皖西地域民俗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正是皖西民间剪纸艺术的实践者,以亲力亲为的方式传承皖西地域民俗剪纸艺术。
2008年来寿县以“文化立县”;翁墩乡以“文化立乡”等各项惠及民间剪纸艺术的政策,然而,笔者调查皖西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并不乐观,其根源在于艺术的发展不同于商业的发展,必须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
民间剪纸需要其生存发展的民俗土壤。
与此同时政府需从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知识产权方面加大监管力度,让一线的剪纸艺人得到实际的政策支持,能够潜心研究。
教育方面真正与皖西地方特色结合起来,剪纸艺术进课堂常规化,让子孙后代从小就有良好的艺术熏陶,主动接受与喜爱地域民俗艺术。
参考文献:
[1]仉凤皋.中国现代剪纸五十年[J].美术观察,2002
(2):
52.
[2]潘鲁生,苗红磊.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剪纸[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45.
[3]翁墩乡政府.翁墩概况[EB/OL].http:
//
[4]邵军.寿县历史文化丛书:
艺苑撷英[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145.
[5]娟娟.中国文人剪纸艺术[J].炎黄纵横,2010(5):
21.
[6]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M].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6.
[7]仉凤皋.民间剪纸的题材表现手法及内涵[J].北方美术,1994(4):
44.
[8]姚治中.从皋陶到刘安――汉文化成型期的皖西[M].合肥:
黄山书社,2013:
42.
[9]陈竞.中国民俗剪纸技法[M].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25.
[10]熊辉.剪纸表现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创新研究[D].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2012:
16.
作者简介:
熊辉(1985―),硕士,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
广告与民间艺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间 剪纸 艺术 形式 特征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