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 第七章.docx
- 文档编号:25080864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30.47KB
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 第七章.docx
《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 第七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 第七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第七章
Chapter7货币政策
§ 7.1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
1、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2、货币政策目标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先后出现的,它们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1)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国际金本位制时期,西方各国普遍信奉“自由放任”原则,认为资本主义是一架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器,能够自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维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及物价稳定是当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货币购买力)和对外价值(汇率)。
(2)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西方各国经济一片萧条,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伴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美国、英国宣称,谋求充分就业是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试图用增加货币供给、扩大就业的方法来繁荣经济。
(3)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鉴于前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兴,欧美国家又提出了发展经济的迫切性,以保持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当时的主要目标。
(4)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60年代以后,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国际收支状况也日益恶化,
特别是美国经济实力削弱,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受到严重威胁,使维持固定汇率发生困难,也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
70年代初发生的两次美元危机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不少国家又先后将国际收支平衡列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基本上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
因此,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所谓稳定物价,是指在某一时期,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大体稳定,即在某一时期,平均的价格是相对不变的。
实质是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总水平普遍、持续、明显上涨。
在金本位制时代,币值意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币值变动即单位货币的黄金量变动,而黄金价格的变动是引起币值变动的主要原因。
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以黄金价格的涨跌幅度来测度币值变动的程度。
由于物价的变动是纸币币值变动的指示器,是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
主要标志,所以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改以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
综合物价指数上涨,表示货币贬值;综合物价指数下跌,表示货币升值。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
通常以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作为衡量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指标。
通常以失业率来表示就业状况。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3)促进经济增长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大多数国家采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
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剔除了价格影响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衡量一国的经济增长状况因素。
(4)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一国国际收支会出现三种情况:
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顺差或国际收支平衡。
3、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
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存在一致性,如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但更多的是相互冲突。
通常的情况是,为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措施很可能阻挠另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主要冲突有: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
【至少在短期内,这个原理是成立的】
降低失业率与稳定物价不能并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牺牲一定程度的物价稳;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就必须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
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在一程度上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如果要稳定物价,就会压抑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而社会总需求的缩减则必然导致失业率的提高。
(2)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一般地,若国内物价上涨,使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将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国际收支恶化;若本国维持物价稳定,而外国发生通货膨胀,则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则会发生贸易顺差。
因此只有全球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物价稳定才能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存在。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及支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要,此时,如果出口贸易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就会使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发生大量的贸易逆差。
尤其是在国际收支出现失衡、国内经济出现衰退时,货币政策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
在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通常必须压抑国内有效需求,其结果可能消除逆差失衡,但同时也带来经济衰退;面对经济衰退,通常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结果可能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因输入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最大难题】:
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数量若偏多,势必刺激物价上涨。
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经济增长需要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与币值的下跌,进而造成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两者的冲突。
4、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1)单一目标论,即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只有一个,但有人主张以稳定货币从而稳定物价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单一稳定目标论”),也有人主张以经济增长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单一增长目标论”)。
(2)双重目标论,即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应有两个,稳定物价和发展经济。
(3)多重目标论,即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也应有多重目标。
(4)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
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双重目标”进行了修正,确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从主次看,稳定币值始终是主要的;从顺序来看,稳定币值为先。
】
5、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
相机决策、“轮番突出”论、临界点论【双重指标伦】、“单一规则”论、菲利普斯曲线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中间目标的必要性和选择标准
(1)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亦称中介指标)是货币政策作用传导的桥梁,是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相关联的、能有效测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变量。
(2)中间目标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四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和抗干扰性。
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
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统计数据,并且易于定量分析和理解。
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较准确、及时、有效地对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能较准确地控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中间目标的变动能对最终目标起到牵制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抗干扰性是指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干扰。
中央银行在选择中间目标时,必须加以考虑,使之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避免对经济形势形成错误判断,造成决策失误。
【从内外生变量的角度看,外生变量更适合做中间指标,因为其抗干扰性强,因为外生变量来源于模型外,中央银行可控】
2、几种可供选择的中间目标
(1)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往往不止一个,而是由几个金融变量组成中间目标体系。
在该体系中,中间目标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操作目标,它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中央银行提供直接的和连续的反馈信息,借以衡量货币政策的初步影响,也称近期目标;另一类是效果指标,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后期为中央银行提供进一步的反馈信息,衡量货币政策达到最终目标的效果,也称远期目标。
(2)以超额准备金作为操作目标
以超额准备金为操作目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超额准备金的高低,反映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紧缺程度,可以用来预测未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运行的效果。
该项指标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有直接决定作用,对中央银行来说也极易判断,但超额准备金的高低取决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意愿和财务状况。
(2)以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包括商业银行及其他各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库存现金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与货币政策目标有密切关系,其数额的变化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3)以利率作为效果指标
利率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利率呈下降趋势;当经济转向复苏以至高涨时,利率则趋于上升。
利率可作为观测经济波动状况的一个尺度,成为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规模、实现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
利率作为中间目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利率同时也是经济内生变量。
当经济繁荣时,利率会因为资金需求增加而上升,如果货币当局为了抵制过热的需求,采用紧缩政策,结果利率的确上升了,但难以区分这种上升究竟是经济过程本身推动的还是外部政策造成的,中央银行难以判断政策操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即作为内生变量的利率与外生变量均为顺循环。
(4)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效果指标【比较合适】
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外延和内涵的规定,通过中央银行自身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并且易于控制。
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标准可划分为
、
、
和
等若干体系。
是中央银行直接发行的,由中央银行掌握,只要中央银行控制住基础货币的投放,就基本能控制
、
和
的供应量。
这几项指标也代表了一定时期的社会购买力。
因此,中央银行将这几项指标控制住,就大致控制了社会总需求,有利于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7.2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1913
年美国《联邦储备法》。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危机,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3)调整产生的影响
一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根据信用创造原理,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存款创造信用的规模就越小,存款准备金所能支持的派生存款数量就越小。
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表现为决定超额准备的多少,影响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基础。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若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总额不变,则超额准备金发生变化,货币乘数扩张或缩小。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导致货币乘数提高,就能放松银根,扩张经济;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缩小,就可紧缩银根,收缩经济。
(4)这一工具操作简单,且极具刚性,信用制度不很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经常使用。
(5)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
①存款种类。
一般说来,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准备金率高,定期存款中期限短的比期限长的准备金率高。
②银行规模和存款金额。
规模较小的银行提缴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比大银行低,存款金额规模小的比存款金额规模大的存款准备金率要低。
③经济运行状况。
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避免过度扩张信贷,引起通货膨胀,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停滞时期,为鼓励投资,需要放松银根,就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
(6)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特点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
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一经公布,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
④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只有当中央银行打算大规模地调整货币供给,并且尽可能少地扰乱政府的有价证券市场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改变才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2、再贴现政策
(1)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通过提供贴现服务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做的票据转让,称为再贴现。
所谓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2)贴现率实质上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
(3)再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
何种票据有贴现或抵押资格、贴现率调整的幅度。
(4)调整再贴现率而言,其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借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数量,达到调节社会资金供求的目的;二是产生告示的效果,以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大众的预期。
(5)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
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货币市场的发展和效率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贴现窗口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到前来贴现的银行,对其他银行只是间接地发生作用。
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中央银行若经常调整再贴现率,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3、公开市场操作
(1)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利率水平的一种政策手段。
可以用来调节长期证券和短期证券市场的利率结构与水平。
(2)当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时,无论是由社会公众或金融机构购买,都无异于向市场收回一笔资金,导致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的减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缩小,紧缩货币供应量,抵制过度的需求。
同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大量出售有价证券,会导致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下跌,从而提高市场利率,增加借款者的资金使用成本,减少社会投资,抵制过度投资。
(3)优点。
①精确性。
公开市场操作使中央银行能够对总的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行有力而准确的计算和控制。
②灵活性。
公开市场政策可以适时适量地进行调节,中央银行既可大量买卖有价证券,又可以在很小程度上买进卖出,远比威力较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灵活。
能产生一种连续性的效果,使社会对货币政策不易作出激烈反应。
③主动性。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能影响银行系统的资金运用方向和不同信用的资金比率的各种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情况下,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
1、信用控制
(1)信用额度
信用额度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权衡客观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对银行系统的信用加以合理分配和限制,以限制其最高数量。
(2)不动产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不动产贷款的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方面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措施,以抵制房地产的投机和泡沫。
(3)消费信用控制
消费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在购买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时发生的分期付款信用所采用的管制措施。
比如规定分期付款的第一次最低付款金额、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和适用于采用分期付款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
在消费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采取消费性信用控制,能起到抵制消费需求和物价上涨的作用。
(4)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的投机。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规定保证金比率来控制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或证券的交易规模。
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随时调高或调低法定保证金比率,控制流入证券市场的信用量,既能使中央银行遏制过度的证券投机活动,又不贸然采取紧缩和放松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有助于避免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运用。
2、利率控制(规定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差别利率)
(1)规定利率的上下限主要是依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和贷款利率下限,这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金融机构为谋求高利而进行风险存贷或过度竞争。
(2)规定存贷利率的上下限和差别利率是一种直接的行政管理方式,属于直接干预方式。
3、流动比率控制
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保障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除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外,还规定了金融机构对其资产维持某种程度的流动性,即规定金融机构的全部资产中流动行资产所占的比重。
一般来说,资产的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成反比。
4、直接干预
直接干预是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对业务经营不当的商业银行拒绝再贴现或实行高于一般利率的惩罚性利率,以及对银行吸收存款的范围加以干涉等。
直接干预手段的运用需要金融监管来进行配合。
5、道义劝告与窗口指导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的政策并自动采取贯彻政策的相应措
施。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近期贷款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否则中央银行便削减甚至停止向商业银行再贷款。
§7.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涵
(1)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方式或机制”一般泛指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从而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
(2)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是: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3)
比较普遍认可的说法: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信号变化而产生的脉冲所引起的经济过程中各中间变量的连锁反应并最终引起实际经济变量变化的途径。
②简短概括: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当局从实施货币政策到实现其政策目标的过程。
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理论分析
1、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1)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后,首先引起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数量发生变动,继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市场利率的变化导致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影响社会总支出与总收入。
(2)传导机制:
用R表示存款准备金数量;M表示货币供应量;r表示市场利率;I表示投资;E表示总支出;Y表示总收入。
局部均衡:
在这一传导机制中,利率是核心。
由以上传导机制可以看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间接的,其效果主要取决于:
●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这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变动能使利率发生多大变化;
●一定的利率变化对投资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
●投资水平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这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
一般均衡:
自第一阶段后,货币供应量不变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以上过程循环往,最终达到这样一个均衡点,在这一均衡点上,同时满足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两方面的均衡要求。
(3)货币学派抨击:
r为名义利率,不能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
r为短期利率,易产生经济波动;
M的抗干扰性较差
2、托宾的q理论
(1)托宾等经济学家从资产结构平衡的角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
建立在资产选择学说基础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政策传导主要是通过总支出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货币的变动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并进一步导致支出的变动,再通过支出变动影响实际经济变量。
在这一传导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变量并不是货币数量或利率,而是资本的供给价格。
而托宾的理论分析所展现的,也正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影响实际投资,再影响实际经济这样一个过程。
(2)q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的重置成本之比。
q值高于1,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公司可以按照相对高的价格(相当于其所购买机器、设备的成本)发行股票,而且只需发行少量股票就可购买到大量新投资品,因而厂商会增加投资支出,追加资本存量。
反之,若q值低于1,厂商就会因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而决定不购买新投资品,并可能作为一种替代性决策,而选择廉价地购买另一企业以换取现存资本,其结果便是投资支出减少。
(3)传导过程:
其中,M表示货币供应量;r表示市场利率;
为股票价格;I表示投资;Y表示总收入。
3、莫迪利安尼的恒常收入效应
(1)莫迪利安尼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消费者生命周期内拥有的财富资源,即由实际资本、金融财富和人力资本构成的总财富。
金融财富主要由普通股票组成,其价格直接受货币变动的影响。
当货币紧缩时,股票价格下降,金融财富的价值降低,相应生命周期内的财富资源减少,引起消费及产出的下降。
(2)传导机制用符号表示为
其中,M表示货币供应量;
为股票价格;W表示财富;C表示消费;Y表示总收入。
(3)另有“财富效应”与上述“恒常收入效应”相近。
所谓财富效应,是指因利率下降,公众以债券和真实资本形式持有财富的名义价值上升,而导致财富增加。
债券和资本的现值等于其收入除以市场利率,因此,市场利率与财富现值呈反向变动关系。
财富持有者名义收入增加的结果,是他们更愿意大量地购买商品、劳务和资产,其最终影响便是刺激了生产和投资。
4、信贷配给传导机制(信用可得性)
信贷配给传导机制是从资金需求者获得信用的可能性和资金供给者资金供给的可能性这两个角度出发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
该理论认为此前的理论只重视分析借款者的行为和借款者的资金需求弹性,而未分析贷款者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及贷款者的行为,忽视了贷款者的资金供给弹性。
其中,M表示货币供应量;P为政府债券价格;l表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L表示银行的信贷资金;I表示投资;Y表示总收入。
5、汇率传导机制(国际传导)
(1)在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调整汇率;在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改变汇率。
(2)作用机制可以表示为
其中,M表示货币供应量;r表示市场利率;
表示汇率;
表示净出口;Y表示总收入。
三、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如图
2、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市场不很发达。
二是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迟钝,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减弱。
3、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传导机制:
继续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强化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概论教案讲义笔记 第七章 金融学 概论 教案 讲义 笔记 第七